第18章 好吃不重要
张见本以为自己会看到一本被吹的天花乱坠的类似于宣传册一样的东西,但这病历非常朴素,里面用文字和图片记载了一些病历。
有人是绝症,有人是疑难杂症,最后的结果要么是痊愈,要么是控制了病情不复发,看的张见两眼发直。
等到张见把视线挪开,孙有为已经泡好了一杯茶放在桌子上:“怎么样?”
“这……”文字记载的东西,也不一定就是真实,张见不好说,但他的确心动了。
“你别看病历上只有寥寥数语,实际上这里面的学问大的很。而且食疗不是说你在菜市场随便买个什么东西炖在一起就可以的。”孙有为捧着茶盏,眯起了眼睛:“食物的选择,它的生长环境,内部的某些元素是否达标,以及烹饪的时候火候的掌握,是生吃还是煮熟,亦或者为了达到最大效用,应该搭配什么,是否需要放调味料,都是要严格掌握的。”
原本雀跃的心情突然冷静下来了。
“这么麻烦?”张见挠了挠头:“我对烹饪一窍不通,而且也没那么多时间。”
孙有为笑了:“不然你以为,这家疗养院随随便便就能开起来的?这中间的人工材料费可是非常昂贵的。”
“那,我妈……”
“你母亲是我们迫切需要的一位病患,疗养院可以承担一半的费用。”
终于说到正题上了,张见小心翼翼问道:“那……全部费用算下来需要多少钱?”
孙有为伸出五根手指。
“五万?五十万?”
“你可以再在后面加一个零。”
张见听完脸色就变了:“五百万?!”
“这五百万只是初步估计的一个费用,后期还要看你母亲的具体情况。”孙有为叹了一口气:“现在的食疗材料都是我们内部提供的,光是设备就花费了近千万,你别看这里吃的像和外面卖的一样,但其中的心血谁能知道?”
啥神仙食材啊就能干出五百万这么多?这里真的不是什么抢钱的地方?
“孙老师……这五百万,太贵了。”张见支支吾吾道:“我们家最近也缺钱,我身上撑死也就不到七十万,五百万实在是太多了。”
孙有为一听就不乐意了:“张见,我是看你是我同学推荐来的,才会免去你一半的费用。”
“可是……你这需要的是啥食材啊,这么贵?五百万够我们村子的人吃一百年了!”
“来来来,你跟我来,我带你去看看。”孙有为的表情已经沉了下来,立刻出门带着张见往别墅后面走去。
张见见到那齐刷刷一排排的大棚都怔住了,怪不得要五百万这么多,旁边的什么加湿器,什么供水设备,还有灯光设备,花里胡哨的摆了一排。
“这就是为什么贵的道理。”孙有为掀起其中一个大棚钻了进去,从里面拿出了一根香蕉:“你尝尝看。”
张见也不好驳人家的面子,只能小心翼翼的剥开。
“你吃的这个,价值二十万。”
“噗!”张见差点没把这香蕉给扔出去。二十万?金子做的都没这么贵!
不过这口感是挺不错的,和平常吃的香蕉不大一样。
“怎么样?”孙有为期待着张见的表情,却看见张见自言自语道:“还不如我种的好吃。”
这是实话,他种的香蕉,色泽鲜艳,果实饱满,甜而不腻,没有这根香蕉那么黏嘴巴,吃完之后还发涩。
孙有为气的牙痒痒:“你说什么?”
“我说没我种的好吃。”
“好不好吃不是关键,关键的是里面的营养价值!这可是我精心培育出来的,其营养价值超过了市面上普通香蕉的百分之五十!”孙有为不服气道:“能和你们那种泥土里种出来的一样?!”
“孙老师,我说的是真的。”张见也有点火了,不好吃就是不好吃,管你什么东西种出来的:“不信你等着!”
张见扔下半根香蕉,孙有为心疼的捡起来,怒目看着张见离去的背影,忍不住在心里把张见骂了千百遍。
张见跑到自己车上,在后面的货箱里扒拉了一阵,从角落里扒拉出来几根孤零零的香蕉转身回去,孙有为正恼火,突然眼皮底下出现了一根堪称完美外形的香蕉,于是愣了一下,不解的看着张见。
“这是我自己种的,孙老师你吃吃看。”
不得不承认,张见给他的香蕉外形十分讨喜,弯的弧度刚刚好,摸上去冰冰凉凉仿佛刚刚采摘下来的,他压着怒火冷声道:“卖相好有什么用,我又不拿去卖!”
“您试一试,不吃不要钱!”张见喊出了小摊贩常见的口号:“假一赔十,酸了苦了涩了我赔你十公斤!”
孙有为气哼哼的剥开,一股香蕉特有的香甜味道飘了出来。
他一愣,这个味道……他从来没闻到过。
再一看里面的果实,白嫩白嫩的,仿佛打了水光针似的。
一口咬上去,孙有为炸了!
这他娘也太好吃了!
几乎是一口气把这根香蕉吃完,抬眼就看到张见憨厚的笑容,他自觉失态,尴尬的擦了擦嘴巴:“我说了,好吃不好吃不重要,重要的是里面的营养价值!”
张见直接把手里剩下的两根递给他:“那啥,孙老师,你说的我都不懂,我这还有两根,您可以拿去化验一下看看里面的什么营养价值有多少。”
虽然脸上很嫌弃,但孙有为的动作十分诚实,一点都不客气的拿了过来:“行,就当是抵了我的那根香蕉!”
张见觉得有些好笑,突然有两个护士快步走了过来:“孙教授,一号有情况!”
“来了。”孙有为把香蕉一揣,拉着张见道:“你跟我去,我让你看看食疗到底是怎么回事。”
张见本想走,无奈孙有为铁了心的要让他看见自己的厉害之处,只好跟着他一起往一号别墅走去。
一号别墅里住着的是一个大概七十多岁,患有多年肠胃炎的老太太,孙有为穿好白大褂,拿起病历本扫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