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陶邑之战(三)
赵括望着后方的数千齐兵,轻蔑的笑道,“就这也想击败我大赵勇士!?”
数千齐兵悍不畏死,但是双方实力差距较大,很快不支。
城门打开,杨平亲自带军出城。
数万魏军正面抵挡着赵军,后方又有数千齐兵的骚扰,实现了战略包围,不过由于双方战力差距,杨平一开始就不抱打算以这样方式赢,也不可能以这样方式赢!
杨平带着数百精锐,魏无忌在城墙上看着杨平远去的背影,不禁感叹称赞。
杨平乃真英雄也!
随着杨平的出城,两边都激动了,赵军激动不必多说,齐军激动则是没有想到主帅会亲赴战场上杀敌。
这在战国时期可是极其少见的,齐军将士当下打起精神,想要表现自己也想保护主帅,主帅都亲自下战场了,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拼命!?
齐军士气大振,杨平笑了,没错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不过凭借这个还不足以击溃赵军。
陷阵之志背水一战!
杨平振臂高呼:“弟兄们,无论你们是齐国人还是魏国人,此时此刻都要勇猛向前!因为——这一战关乎你们的国家兴衰,你们家人的幸福与否!”
“我会跟你们一起冲锋,不要退缩!齐魏必胜!杀!”
不出所料杨平刚说完一段激情话语,满天箭雨飞射过来,杨平一手持着盾牌,一手握剑,抵挡着箭雨。
叮当声音不断响起,杨平知道自己此举冒进了,不过眼下只能靠这个办法来鼓舞士气了,因为齐军战斗意志本就不算高。
杨平一边抵挡着乱箭,一边喊道:“我今天就算战死,但是大齐之军不可退缩!我死后副将接替我的职位,副将死后,偏将接替,依次类推,你们的伍长、小队长死了就这么给我顶上去!”
士兵们看到杨平不顾尊卑,没有架子,而且穿梭在乱军中备受感动,加上先前的战功奖励,齐军一个个冲杀。
杨平的高呼引来了大量赵军士兵的围攻,杨平一剑刺穿一名赵兵的喉咙,策马奔腾,速度飞快。
大量赵兵追击,不一会儿就聚集了千骑,赵括在战车上注意到了杨平这边的情况,得意一笑,随即派出数辆战车追击。
杨平本想尝试激怒赵括,但是现在他想的有点简单,而且自己现在的存在感还不行,没有更多的人来追自己那个办法行不通。
那样的话强行启动第二计划伤亡会多。
杨平马术不得不说十分精湛,赵边骑看了都流泪。
杨平一个转向,甩的后面追兵措手不及,杨平又往回跑了!
杨平不仅要抵抗着箭还要分出注意力去观察四周环境。
杨平的勇武不是吹的,策马挥手间,拦截他的两名赵步卒被斩杀,鲜血从脖子喷出,像一个恐怖喷泉。
赵括眯起眼睛,不解道:“这是要干什么?杀回来?他可是只有一个人,来人传令,务必全力诛杀此人!”
晓是赵括穿越而来此时也懵逼了,战国时期什么时候有这员猛将?而且看穿着还是齐军主将的战甲规制,赵括发懵归发懵,命令传的很明确,全力诛杀!
赵括才不会学曹老板,他没有曹操的爱才好士,也不能说没有,反正战场上的一人一骑给赵括的感觉是绝对不可能降的!
所以赵括干脆不去浪费时间,直接全力诛杀,不能跟曹操学捉活的。
杨平往回杀过来,一路高呼大齐必胜,齐军威武。
沿途齐军听后斗意大增,主帅尚且拼命,吾等为何不死战?
古代人的思维比较简单,对忠的概念更是重视,且不说主帅如此拼命,就算是主帅慰问一下士兵,士兵们士气都大振。
例如北宋的宋真宗在澶州督战坐镇,宋军士气大振,大败辽军。
明朝的景泰帝(明代宗)坐镇北京,大破瓦剌,保卫北京。
这样的例子很多不一一列举,杨平的亲战可比督战坐镇更直接,主帅带头冲杀,将士们也都玩命血战。
齐魏两军联手兵力不少,反而多于赵军,在杨平的带动下士气达到高潮,赵军处境变得不利。
不过此时此刻无论是杨平还是魏无忌都不敢掉以轻心,因为赵军的底牌还没出动!
赵军的战力虽高但是起到推平之势的还是赵军的那支铁甲部队,全副武装的骑兵!
赵括远在战车上观望着战局,很明显赵军目前不利,赵括突然露出狡猾的笑容,道:“传令下去,佯装溃败,两翼往后收缩,中军列阵防御,让中军死战不退,派亲卫营督战,有一逃卒立斩!”
随着赵括的军令,赵军迅速变化,两翼的赵军得到了救命符,赶紧后撤;此时的中军开始骂娘了,不过军令如山,必须遵从,更何况后面就是大司马的亲卫营督战。
中军摆出防御阵型,盾兵护住,弓弩手不停的放箭,齐魏联军见赵军溃退只剩下中军坚守,更加勇猛。
赵军中军死伤人数不断增加,阵型也渐渐被冲垮,齐魏联军大喜过望,要是能全歼这一支赵军那此战可以说赢了。
这一支中军也有万余人呢,一时半会儿全部歼灭不现实,所以齐魏联军采取包围策略,软硬兼施,恩威并济。
这样即可以减少自身损失又可以战胜敌军。
赵括见到齐魏联军包围了赵军中军部分,心道计成,命以数千重甲骑带着数千轻骑冲杀过去,还喊着救我大赵将士,大司马没有放弃你们!
赵括心道,就你杨平会打感情牌?我赵括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