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厦里的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FOREWORD

1 在工廈水泥地上開花

文/蔡曉彤

工廈的聯想,總是穿鑿著逝去的年代和僅存的藝匠,藍領們為兩餐,有血有淚「做到隻積咁嘅樣」。上世紀六十年代,若然沒有工廈,香港不會走到今天的富裕社會,時隔五十年,工廈已非昔日工業全盛時期的模樣,此時此刻,政府對工廈使用的條例也沒有與時並進地更新,這些「大有可為」的空間被擱在邊陲位置,而恰巧,這十多年間,一群人進駐工廈,工廈的模式漸漸起了變化。

回應大時代的轉變,對我來說,最適合的方法是透過與身在工廈其中的人對話,用文字記錄這個城市發展與人的互動過程。於是,動起了走訪工廈人的念頭,有守住傳統工業的人、也有創作新東西的人。有了記錄,它可不時提醒我們城市發展除了逐利營生,還有各種各樣的可能,從而重新思考香港這個信奉自由市場主義、資本主義的社會如何漠視藝術創意文化的生態,沿用的刻板落伍的建築物條例、傾斜地產發展的政策,扼殺一班有心經營志業的人。

書中訪問的史蜜夫糖果就是於香港製造業興盛時期,子承父業將製糖廠從旺角通菜街搬遷到觀塘的工廈,大展拳腳。那時正值七十年代,塑膠、紡織製衣、製造業笑談「星星月亮,不見太陽」、「有開工無收工」,在今天仍有共鳴。史蜜夫三兄弟躬逢其盛,經營了一個甲子的製糖業,到此刻老機器仍在運作,繼續生產香港僅存的糖果製品。

九十年代末,隨著工廠北移,遺下更多的工廈單位被空置,從事藝術創作的人因空間大租金低,開始將工作室搬進工廈,以繼續作業,像水湯湯而流,同時,將萎縮的傳統輕工業和製造業「活化」過來,變成一條藝術創意的川流。

愈是趕絕去路,反抗的聲音愈響。

越俎代庖,年輕一輩在工廈的生活更會與志同道合的鄰居們互助,聚集成一股力量,有些工廠區更無意間形成一條藝術村,他們留意著工廈及城市規劃的政策動向,有問題時站出來表達意見,必要時組織行動以引起社會關注。

與被訪者交談之時,我看見這眾工廈人,默想生活,同時,行動生活。這幾年,我城的扭曲發展,九七後,變色遠近間,香港人的生活變得不容易,官員如奉綸音將政策壓下來,這迫使我們思考執持的價值應當是什麼,金錢物質以外,更多人意識到公義、自由的普世價值,民智綻開,擇善固執,靠自己實現理想,發展多元的另類空間。

在風雨飄搖的年代,工廈人處身城市的狹縫中,埋首實踐一些微細的理想,要破才能有立,獅子山下的精神重新定義,也標誌著這座浮城的人有自主生活的意識,自己城市自己救,人文的日新又新才有可能。在這書中,我們尋找到好些人,訴說他們在工廈水泥地上種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