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史学名著快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先秦名著:史學起源和初期發展

第一節 《尚書》:最早的文獻匯編

一、《尚書》的內容和版本

《尚書》是中國最早的歷史文獻集,原稱《書》,漢代始稱《尚書》;古人“尚”與“上”通用,意即“上古之書”。儒家把它列為經典之一,因此又名《書經》。

《尚書》分為“典”、“謨”、“訓”、“誥”、“誓”、“命”六種體例,收集了商、周兩代統治者的一些談話記錄、命令、宣言,及東周、戰國時期根據遠古材料加工編成的虞、夏史事記載。內容上起堯、舜,下至秦穆公,可以依時代分為“虞書”、“夏書”、“商書”和“周書”。相傳經過孔子整理,選編成一百篇。秦代焚書,典籍遭受極大損失,其後出現《今文尚書》和《古文尚書》,並且引起學術史上長期的今、古文《尚書》之爭。

西漢初年,原秦博士伏生(亦稱伏勝)傳授二十八篇(亦有分《顧命》及《康王之誥》為二而成二十九篇的),立於學官,因用當時通行的隸書寫成,故稱《今文尚書》。漢武帝時,相傳從孔子舊宅牆壁中發現許多竹簡,經孔安國整理出來的《尚書》,比《今文尚書》多出十六篇,因為用漢代以前的文字寫成,故稱《古文尚書》。劉歆以此爭立於學官,但未成功。《古文尚書》由於不是官書,無人傳授,不久就亡佚了。

東晉初年,豫章內史梅賾(一作梅頤)向朝廷獻上《古文尚書》一部,並有《孔安國傳》,唐代孔穎達為之作疏。宋代學者吳棫、朱熹開始懷疑此書,經過明代梅鷟及清代閻若璩、惠棟等人考證,判定為偽作。

現今通行的《十三經注疏》本《尚書》五十八篇,是《今文尚書》和《古文尚書》的合編本。其中屬於《今文尚書》的有二十八篇,注疏本分為三十三篇,均屬商、周文獻的孑遺,是研究中國古代歷史的珍貴史料,例如〈堯典〉之於原始社會、〈盤庚〉之於商代社會、〈禹貢〉之於古代地理等。另二十五篇是晚出的偽書,但也有一些參考價值。

《尚書》雖然只是史料,不能算作完整的、系統的史書,但也被公認為中國史籍的濫觴。西漢司馬遷作《史記》,就吸收了《古文尚書》二十八篇的大部分材料。《漢書》〈藝文志〉等認為《尚書》記言,《春秋》記事。唐代劉知幾《史通》總匯史家為六大派,而以“尚書家”居首,以《尚書》作為記言的史體,但體例不純,又有記事的專篇。其實言與事不可絕然分開,清代章學誠《文史通義》就反對這樣的劃分,舉述“《尚書》典、謨之篇,記事而言亦見焉。事見於言,言以為事,未嘗分言、事為二物也。”(《書教》上)清代學者還指出,後代紀事本末的史書體例,是本於《尚書》的。《尚書》的通行注本,有唐代孔穎達的《尚書正義》、清代孫星衍的《尚書今古文注疏》等。

《尚書》

周書·無逸

周公曰:“嗚呼!君子所其無逸。先知稼穡之艱難,乃逸;則知小人之依。相小人,厥父母勤勞稼穡,厥子乃不知稼穡之艱難,乃逸。乃諺。既誕,否則侮厥父母,曰:‘昔之人無聞知。’”周公曰:“嗚呼!我聞曰:昔在殷王中宗,嚴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懼,不敢荒寧。肆中宗之享國七十有五年。其在高宗,時舊勞于外,爰暨小人,作其即位,乃或亮陰,三年不言。其惟不言,言乃雍。不敢荒寧,嘉靖殷邦。至于小大,無時或怨。肆高宗之享國五十有九年。其在祖甲,不義惟王,舊為小人。作其即位,爰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不敢侮鰥寡。肆祖甲之享國三十有三年。自時厥後立王,生則逸!生則逸!不知稼穡之艱難,不聞小人之勞,惟耽樂之從。自時厥後,亦罔或克壽,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四三年。”周公曰:“嗚呼!厥亦惟我周太王、王季,克自抑畏。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徽柔懿恭,懷保小民,惠鮮鰥寡。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萬民。文王不敢盤于遊田,以庶邦惟正之共。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國五十年。”周公曰:“嗚呼!繼自今嗣王,則其無淫于觀、于逸、于遊、于田,以萬民惟正之供。無皇曰:‘今日耽樂。’乃非民攸訓,非天攸若,時人丕則有愆。無若殷王受之迷亂,酗于酒德哉。”周公曰:“嗚呼!我聞曰:‘古之人猶胥訓告,胥保惠,胥教誨;民無或胥譸張為幻。’此厥不聽,人乃訓之;乃變亂先王之正刑,至于小大。民否則厥心違怨;否則厥口詛祝。”周公曰:“嗚呼!自殷王中宗及高宗及祖甲,及我周文王,茲四人迪哲。厥或告之曰:‘小人怨汝詈汝!’則皇自敬德。厥愆,曰:‘朕之愆,允若時。’不啻不敢含怒。此厥不聽,人乃或譸張為幻。曰:‘小人怨汝詈汝!’則信之。則若時,不永念厥辟。不綽厥心,亂罰無罪,殺無辜,怨有同,是叢于厥身。”周公曰:“嗚呼!嗣王其監于茲!”

第二節 《春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是春秋末年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幼年喪父,曾做過管理倉庫的“委吏”和看管牛羊的“乘田”。中年時擔任過魯司寇,後來被迫離職,周遊列國,宣揚自己的政治理論,但終不見用。晚年回到魯國,致力教育。

相傳孔子曾整理《詩》、《書》,刪修《春秋》。他的言論由學生輯錄整理,而成《論語》一書。孔子學說以“仁”為中心,講求“禮”、“樂”,企圖以“正名”的主張維護宗法制的貴族統治。歷代統治者尊孔子為聖人,孔子思想影響中國文化達二千多年。《詩經》、《尚書》、《儀禮》、《周易》、《春秋》、《樂經》是儒家的六部經典著作,稱為“六經”。

《春秋》是孔子根據魯國史官所編的史書重新修訂而成的。(1)按照魯國十二個君主的次序,記述了從魯隱公元年(周平王四十九年;公元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周敬王三十九年;公元前481年)間二百四十二年的歷史。後人且把書中所包括的時代,稱為“春秋時代”。

《春秋》的內容,以軍事、政治活動如戰爭、會盟、朝聘等為主,也涉及一些關於自然現象(日蝕、地震、水災、旱災、蟲災等)和雜項(祭祀、婚喪、宮室等)。全書總計一萬八千字,分條記事,不相聯屬。其寫法是在一年之下標出四季,再加日期,然後寫出史事。文句極為簡短,每條最多不過四十七字,最少僅有一字。用意是要隱寓褒貶,使亂臣賊子知所畏懼,藉以匡時救世;所以書中對當時政治事件均有所評論,成為一大特色。後世有些史家刻意仿效這種《春秋》筆法,在史學上有相當的影響。

自西漢以來,《春秋》被儒家奉為經典,列為五經之一,故又有《春秋經》之稱。但因此書記事過簡,沒有詳盡寫出每一事件的原委,加上措詞隱晦,難以了解,所以後代便出現了補充和解釋的著作。《春秋》三傳之中,《左氏傳》以述事為主,具有很高的史料地位;《公羊傳》及《穀梁傳》以述義為主,所以史料價值不及《左氏傳》。

從史學方面來說,《春秋》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編年史,對後世編年體史書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又是第一部私修的史書,在史學史上具有一定的意義。

第三節 《左傳》:最早的史學名著

一、《左傳》的作者和內容

《左傳》是《春秋左氏傳》的簡稱,又叫《左氏春秋》、《春秋內傳》,是《春秋》三傳之一。此書作者,相傳是與孔子同時的魯國史官左丘明(2),學界對此也有加以懷疑的,迄今尚無定論。實際成書時間,應當在戰國中期。(3)

《左傳》對春秋時期東周王朝及各諸侯國的盛衰興亡作了極為詳盡、生動的記載,並保存了有關東周時期的豐富史料,包括政治制度、階級關係、民族關係、社會變革、思想文化、典章名物等方面,對史前傳說時代和夏、商、周、西周時期的歷史亦有所追記。

《左傳》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對於研究先秦史、特別是春秋史,是非常重要的;加上記事詳贍,文詞優美生動,不但是一部完整的編年史,同時也是優秀的文學作品。

西漢末年,劉歆曾對本書有所改動;西晉杜預為本書注解時,又重加編排。(4)今本《左傳》計六十卷,共十八萬字,已非原來面目。

二、《春秋》與《左傳》的比較

關於《左傳》解釋《春秋》的問題,學者看法很不一致。有人認為它是為《春秋》作注解的,也有人認為它與《春秋》不存在互相依附的關係,而是一部獨立的史書。無論如何,《左傳》明顯的有一些地方不同於《春秋》,並不受《春秋》所局限,主要包括︰

第一、《春秋》記事起自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止於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左傳》則止於魯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還保存了春秋以前的一些史事和傳記。

第二、兩書所錄史事不盡相同,有時見於《春秋》,而不見於《左傳》,有時則見於《左傳》而不見於《春秋》。

第三、《左傳》不以一國為中心,除魯國歷史外,更系統敘述當時幾個主要諸侯國家的史事。

第四、《左傳》內容不限於政治,往往涉及社會各個方面;對於大事固多詳敘,然所謂瑣語一類亦每採集不遺,故較具體地反映出當時的社會實態。

三、“春秋三傳”的異同

《左傳》與《公羊傳》、《穀梁傳》並稱“春秋三傳”,簡稱“三傳”,即解釋《春秋》的三種著作。《左傳》內容以述事為主,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至於《公羊傳》和《穀梁傳》,則以述義為主。(表2)

《公羊傳》亦名《春秋公羊傳》、《公羊春秋》,是孔子後學專門闡述《春秋》的著作。(5)全書以問答體逐條闡發孔子作《春秋》時的“微言大義”,據以評判春秋歷史事件的道德原則。流行的注本有東漢何休的《春秋公羊解詁》。

《穀梁傳》亦名《春秋穀梁傳》、《穀梁春秋》,是孔子後學闡述《春秋》的著作。(6)體裁與《公羊傳》相仿,亦以問答體逐條闡發孔子《春秋》所蘊含的政治倫理思想和史學編纂思想,是研究孔子思想和儒家學說的重要資料。流行的注本有晉范寧的《春秋穀梁傳集解》。

第四節 《竹書紀年》、《國語》、《戰國策》

一、《竹書紀年》:編年體通史

《竹書紀年》本稱《紀年》,因西晉武帝時在汲郡戰國魏襄王墓中發現大批竹簡書,此為其中一種,故名《竹書紀年》,又叫《汲冢紀年》。此書原有十三篇,是魏國的編年體史書,記事起自黃帝(一說起自夏、殷、周),至周幽王為犬戎所殺,即以晉事接之︰三家分晉後,專述魏事,止於魏襄王二十年(公元前299年)。

表2 《春秋》與“三傳”的內容

書中若干史事可以糾正《史記》的謬誤,故當時受到一些學者的重視。但因部分記載與傳統經籍之說不合(如︰益干啟位,啟殺之;太甲殺伊尹;文丁殺季歷等),受到另一些學者的貶斥,流傳不廣,大約在兩宋時期亡佚。其後有人雜採各書,編為二卷,即《今本竹書紀年》。清代朱右曾以其不可信,為追復古本,乃廣稽群籍所引之文,輯成《汲冢紀年存真》二卷。近人王國維加以補正,成《古本竹書紀年輯校》一卷,堪稱善善本,但還不免有編次不當及誤字缺文等現象,范祥雍再為此書作了補訂。輯本雖非原書,仍不失為研究古代史的重要資料。

二、《國語》:以記言為主的著作

《國語》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國別史。內容上起西周穆王征犬戎(約公元前967年),下迄趙、韓、魏滅智伯(公元前453年),記述了大約五百多年間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八國史事,共二十一卷。所載主要是各國卿大夫有關政治的言論,也有一些記事。不過各國所佔的比重不盡相等,例如關於晉國的很多,關於鄭國的甚少。

由於《國語》和《左傳》都被認為是左丘明所作,兩書的語言風格也很接近,所以古人每每稱《左傳》為《春秋內傳》,而稱《國語》為《春秋外傳》。其實《國語》與《左傳》的區別,就是國別史和編年史的區別,詳略和重點自然各有不同。唐代以來,有些學者提出懷疑,認為《國語》只是左丘明選錄的列國史書原文,並非手撰;更有人認為今本《國語》已被人竄改,並非原來面目。無論如何,書中保存了許多珍貴的古代的史料(特別是春秋時期的),可與《左傳》互相參證;而且,這種按國記述史事的體裁,對後世頗具影響,陳壽的《三國志》、常璩的《華陽國志》、崔鴻的《十六國春秋》、吳任臣的《十國春秋》,都是從《國語》的體例發展而來的。

三、《戰國策》:戰國史事和言論集

《戰國策》,作者不詳,原有《國策》、《國事》、《事語》、《短長》、《長書》、《修書》等名稱和本子,後經西漢劉向整理編定,始命名為《戰國策》。這是一部記載戰國時期史事和策士議論、權謀的匯集,今本有〈西周策〉、〈東周策〉、〈秦策〉、〈齊策〉、〈楚策〉、〈趙策〉、〈魏策〉、〈韓策〉、〈燕策〉、〈宋、衛策〉及〈中山策〉,共三十三篇,資料豐富,文詞優美,是研究戰國史的重要依據。但書中也有誇張和虛構之處,不盡與史實相符。其體例屬國別史,與《國語》相似,故後世每以兩書並稱。

東漢末年,高誘為《戰國策》作注,其後漸有散失,北宋曾鞏重新校定。南宋時出現了兩種本子︰一是姚宏的續注本,即今流行的三十三卷高注本;一是鮑彪改定編次的新注本,雖便於讀者,但有不少謬誤。元代吳師道在新注本的基礎上再參用姚本,作《戰國策校注》糾正其失,為學者所推崇,成為一部較佳注本,即今所見的鮑、吳注十卷本。

《戰國策》

鄒忌諷齊王納諫

鄒忌脩八尺有餘,身體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議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令初下,羣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1) 孔子自言“述而不作”(見《論語》〈述而〉),《春秋》的作者應是魯國史官,孔子可能作了文字上的修改,所以孔子作《春秋》的舊說不可信。參趙光賢《春秋與左傳》,倉修良主編《中國史學名著評介》第1卷,頁26。

(2) 左丘明,魯國人。一說姓左丘,名明;一說姓左,名丘明。雙目失明,曾任魯太史。與孔子同時期,或謂在孔子之前。著《國語》,相傳《左傳》亦是他所作。

(3) 《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歷史3〉,羅世烈所撰〈左傳〉條,指出“從內容來看,該書應屬戰國中期作品,不可能成於比孔子尚早的左丘明之手,但其主體可能是左丘明講述的史事,因而最後的編訂者才以他主名。”(頁1639)向來又有人認為《左傳》是西漢劉歆偽作之說,非是。

(4) 杜預作《春秋經傳集解》,始將《春秋》與《左傳》合編為一書,博採漢儒解說,考訂異同,自成專門之學。後世以《左傳》與《春秋》合刊,並列為儒家“十三經”之一。

(5) 《公羊傳》舊說是戰國時公羊高所撰,一說漢景帝時始由公羊壽與胡母生寫定成書。漢時立為官學。

(6) 《穀梁傳》舊說是戰國時穀赤所撰,一說西漢時始寫定成書。漢時立為官學,但地位不及《公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