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創新科技++@香港
本書《創科軟實力——香港新時代的競爭與文化思維》,記錄了筆者對香港近年創新科技發展的看法和觀點。其實筆者在撰寫此書時,原本構思取名為“創新科技++@香港”,後來與編輯商討過後,還是決定以現書名發佈,但筆者仍希望與讀者們分享當初為何會想到以“創新科技++@香港”為題的原委,就是希望借助三個對象(objects)的意念,帶出書中的三個重點。
首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中國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時發表的政府工作報告內,提出一項具策略性的行動綱領建議——國家將會重點推行“‘互聯網+’行動計劃”,筆者旨在帶出創新科技對香港發展的重要性。創新科技本身涉及範圍廣泛,而本書主要針對“資訊科技創新”論述。
另外,C++本是一種電腦程式編寫語言,不少現時在大型企業操作良久的資訊系統都在使用它,行之有效。這種語言是大學電腦課程中“編程入門”一科的必修內容,原因之一是它所具有的實用性及代表性。它被全球公認為第一代適合用來開發大型應用“面向對象”編寫(Object Oriented[OO], programming)的語言之一,對學生了解“面向對象”(OO model)的重要概念很有幫助。因此,“++”表示本書議題覆蓋的現實性。而這兩個“+”又各自帶有不同涵義:一個代表“商務與經濟”,而另一個代表“文化與社會”,筆者在書中引用與本地經濟、商務、社會及文化息息相關的案例,目的是加強讀者對本書的認同和投入感。
筆者在香港中文大學執教20載,深深了解到通識教育的重要性。通識是多元化的全人教育,主張學生在求學期間不要單單專注自己的主修科目,而忽略身邊的人、事、物,要擴闊自己的眼界,懂得客觀分析:一方面能擇善固執,另一方面亦能勇於接受具建設性的他見。培養通識思維,首要學生對不同課題內容的識別及懂得如何把它們融會貫通,學以致用。這正是筆者多年來的計劃。編寫一本通識的教材,旨在讓對創新及科技感興趣的年輕人,透過跨領域學習,體會到該課題應用與文化間的相連和互通。
科技人香港心
計算機科學日新月異
筆者自小已對電腦科技甚感興趣。17歲跟隨家人離港,遠赴英倫求學。在大學修讀電子並副修電腦工程,博士論文專注研究人工智能應用方案中內存記憶管理的技術問題,而目標主要面向製造及生產業應用。30年前電腦系統內存記憶體容量有限,一般僅有數十兆字節(MB),容量大概相等於兩至三首以MP3格式儲存的歌曲而已,所以妥善管理內存並將之有效地重用是關鍵性的課題。當然,今天內存以數百吉字節計(GB),當年甚具挑戰的內存記憶管理問題已逐漸消失;但無論如何這例子又一次反映出科技發展日新月異。
取得博士學位之後,筆者踏足德國繼續從事科研工作,所研究的課題是並行海量數據處理。這課題可視為今天“大數據”管理的前身,目的是提升數據庫管理(Database Management)技術在處理超龐大商務應用時的效率及可靠性。
之後,筆者於1993年返港,加入香港中文大學科研大軍,參與中文信息處理的研發工作。當時香港本地大學並不重視科研,只把資源投放在教學上。筆者因此是屬於首批回流香港、從事全職科研的資深計算機科學家,也是香港首批從事中文(粵語)語言及內容處理的博士後研究員。當時筆者所從事的應用研發項目主要針對傳媒業,協助傳統平面媒體及行業數碼化。不久,參與項目的團隊成員連同筆者於1998年創辦了香港(有可能是全中國)第一間利用創新科技推動的互聯網剪報公司,為企業、政府、學校及團體度身訂造提供個人化電子新聞服務。今天該公司已成為香港主流的數碼媒體服務供應商,生意跨越國內外多個大城市。
創新科技主導應用
筆者多年來在不同的研發及教育工作崗位上,一直關注創新科技發展及其對經濟和社會的影響。眾所周知,先進社會(包括香港在內)的經濟發展總體,可分為漁農、生產、服務及資訊等四個主要產業。過去二、三十年資訊產業發展蓬勃,相應的創新科技在各行各業大行其道,不少國際大型資訊科技企業,例如微軟、甲骨文、谷歌、臉書、阿里巴巴等在不同的時代中誕生,如今他們已成為家喻戶曉的巨擘。自大學研究班開始,筆者的科研工作一直以應用為主導,涉及的範疇由製造業(英國)、商業(德國),以至傳媒業(香港)。從中所獲取的知識及經驗,使筆者了解到創新科技,與應用計算機科學同出一轍,只是應不同的工商業需求使用不同的運算方法。然而不論任何應用,創新科技最終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為了優化應用的成效,使企業或機構能在最少的資源投入之下,達到最大的收益。
科技與社會發展息息相關
筆者在外國生活時,經常參與國際科技業界專業活動,回港之後亦沒有放棄。在過去二十多年間筆者除了大學日常教學、研究及行政工作之外,亦義務參與本港資訊科技界專業發展工作,積極與其他業界人士合作,攜手提升本地創新及科技界的專業地位,及鼓勵更多業界人士關心社會事。在參與社會工作過程中,筆者認識了不少不同背景卻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都熱衷參與社會工作,而且人生經驗相當豐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筆者過去20年邊做邊學,從這些朋友身上獲益良多,眼界也因此大大擴闊了。
在研究工作的開初,筆者一直以為計算機科學博士,必須常動腦筋不斷發明新科技,務求提高電腦運算的效率及可靠性,減低運算的成本;並認為有了先進科技,高質應用方案便能應運而生。回港後,筆者洞悉到香港是一個舉世馳名的國際商業中心,數以百計的國際企業都在香港設點,本地的科研工作偏向應用主導。正因如此,筆者了解到滿足用戶的應用需求,改善現有應用方案的成效,增加成效的附加值(added value),才是香港科研人員最關注的問題。後來,筆者透過與社會不同領域及不同階層人士的接觸,漸漸了解到科技應用不可只偏重工商業界,因為善用創新科技不單能促進本土經濟,亦能推動社會發展。然而,筆者觀察到不少香港科技人(尤其是初出道者)對社會了解不深。面對社會需求,他們缺乏足夠的常識去善用科技,以設計出適當的解決方案。筆者認為這是一個通識教育問題,理工科學生絕不應該只顧埋頭專注修讀理工課程,而忽視了每天在自己身邊發生的社會時事,及與自己息息相關的社會問題。
科技與通識教育
筆者認為,科技通識教育十分重要,年輕人宜盡早接觸學習為佳。眾所周知,香港中文大學於1963年成立,至今已超過50年。不論學生主修甚麼專業,通識是中大生的必修科目。筆者也曾執教崇基學院大學一年級通識課程,課題為《資訊科技與教育》。儘管這一課並不在筆者每年教學的職責需求之內,但筆者卻十分樂意承擔,與不同學系的一年級學生分享自己作為一個資訊科技人,對社會問題及文化的看法,藉此課程引領理工科學生關注社會的同時,更希望其他學系的學生理解科技人並非“機器人”,他們也是沒有脫離社會的熱心人士。
筆者執教通識數年,綜合自己對科技通識課題的心得,於2011年出版《e社會的資訊頭腦》一書。此書曾被多間中學的通識科老師推薦給學生為參考書。事隔五年,創新科技突飛猛進,香港經濟、社會及文化發展亦有所改變。有見及此,筆者決心再編寫另一本書,而《e社會的資訊頭腦》可視作本書的前傳。在這本新書中,筆者根據近年在香港發生的一些科技動態,帶出創新科技對本地“應用”及“文化”的影響,暢談自己的肺腑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