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企业如何应对反避税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 中國加入國際稅源爭奪戰

長期以來,無論是學者、專家,抑或是投資者和管理人員,特別是財務會計專業人士,面對中國企業的業績,都會搖頭歎息,仰天長嘯,在他們眼前所展示的財務會計報表上反映的是:國企虛盈實虧、外企虛虧實盈。

原因是國企中有眾多的「三角債」——你欠我,我欠他,他欠你,連環借貸,信譽失效。儘管以鐵腕治金融著稱的朱鎔基曾大筆一揮,下令「砍一批(即撇賬一批)、撥一批(即財政撥款給企業償債)、貸一批(即指令銀行以專項貸款形式貸款給企業償債)」強制清理三角債。無奈年深月久,積重難返,又要顧及企業的持續經營和職工的工資、獎金,不少企業不願因撇賬而致「赤地一片紅」而令領導人拋卻「烏紗帽」,致令「紅頂商人」依舊在「皇帝的新衣」般的美麗會計報表上慷慨陳詞、蹁躚起舞。

在面對暗淡燈火中瑟縮貨倉裏大量的殘次品、高成本貨物無人問津而又不能削價(非不為也,實不能也)而日漸走向消亡的「資產」低聲飲泣,高聲謾罵而不聞不問……紅頂商人將面對急步而來的國企改革和中紀委調查,一張張虛盈實虧的面紗將被揭開……

至於長袖善舞的外企商家卻不會如此自掘墳墓般的自欺欺人地「自保資產」,他們最喜歡的是「撇賬」和「撥備」,撇、撇、撇、撥、撥、撥,賬上愈紅我愈「紅」;而且來中國投資,倒也學到了中國儒家的「孝悌」思想,在未分紅之前先把利潤轉給母公司和兄弟公司,自己卻「一貧如洗」。年復年,月復月的在「慘淡經營」,大歎生意難做……這決不是筆者靈感頓至的《幻想曲》和《詠歎調》,而是出於會計本能,「憑單入賬」而已!

君不見中國商務部公佈的數據:從1979至2008年底,歷年註冊成立的外商投資企業累計達六十六萬戶左右,累計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約為8,800億美元,自1992年起,中國已連續十六年成為世界上吸收外資最多的國家。然而,在這些令人欣喜的數字後面,卻也存在着這樣一個事實:總數在六十六萬多家的外企中,有相當部分企業長期處於虧損狀態,而這些企業卻長虧不倒,反而愈做愈大!

何故?其司馬昭之心與醉翁之意,只有一個「秘密」——如同項莊舞劍:外資虧損,志在避稅。不過,有避稅可能,就有反避稅!

避稅與反避稅已經成了跨國公司和各國稅務機關的一場公開的戰爭。

反避稅,其實是國際稅源的爭奪。曾幾何時,香港政府、中國政府和中外投資者在香港也有過所謂「避稅天堂」的議論,筆者記憶猶新,香港曾被指為「避稅天堂」,後來港府和中國有關方面都出來公開否認。

是否避稅天堂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逃稅就反它就是了。目前,世貿和各國政府都在掀起一場新的貿易戰——國際稅源爭奪戰。中國為維護自身稅收利益,也高調地積極投入這場新的爭奪戰,中國如何備戰和作戰?

某些外企的兩板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