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緣起:細說真光人、真光事、真光情
口述歷史是一種搜集歷史的途徑,這類資料源於與曾經親身活於歷史現場的見證人進行訪談,並予以文字筆錄或影音錄影等,然後,在這些原始記錄中抽取有關的史料,再與其他歷史文獻相比對,讓歷史更加全面補充、更加接近具體的歷史事件真實。口述歷史將話語權交回公眾,有助重新建構對歷史的詮釋。
進入二十一世紀,傳統單向式的講授教學法已不合時宜。「教改」強調「學會學習」,換言之,是透過學生自己去探究,去攫取知識,口述歷史訪談便是其中一種實作的學習模式。教師把口述歷史運用到學與教上,指導學生如何找尋對課題有着個人經歷的人士,然後與這些人士進行訪談,透過這途徑來發掘資料。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從做中學習」,「從觀察中學習」,以及「從思考中學習」。具體而言,它可以擴大學生的歷史視野;培養學生尋找資料和訓練思考等能力。
不經不覺,真光已創校140年。美國長老會傳教士那夏理女士(Ms. Harriet Newell Noyes)於1872年在廣州開辦真光書院(True Light Seminary),推動女子教育的發展。開校初期,女學風氣未開,教會學校容易招致排外情緒,惹來保守者的攻擊。1875年,真光開校不足三年,便遭人縱火而校舍全座焚毀,其後遷至仁濟街,至1887年,學生人數增至百多人。1913年,那夏理向差會建議增建中學;1917年,白鶴洞的新校舍落成啟用,是為「真光女子中學」。
1935年,真光在香港堅道開辦小學,迨1937年,白鶴洞真光因廣州局勢緊張南遷香港鐵崗,繼而遷肇輝台。1938年,仁濟街真光於九龍福華街增設「香港九龍真光分校」。
1941年香港淪陷,真光於翌年在粵北連縣三江重開學校,其後輾轉遷至曲江及連縣雙喜山,在雙喜山更與培英中學實行分管合教;又於桂林開設分校。
抗戰結束,真光從連縣搬回白鶴洞,1947年聘馬儀英為校長;位於堅道的香港真光則於1946年復課,何中中為校長。1949年,廣州解放,馬儀英覓得九龍塘窩打老道校址,辦「九龍真光中學」,學生大部分為從廣州來的原校生,可說是白鶴洞真光的延續。九龍真光於1960年遷往九龍塘真光里,原址續辦小學。
戰後香港人口暴增,堅道真光校舍不敷應用,1950年政府撥出大坑道現校址,翌年遷入,是為「香港真光中學」,堅道則保留作為小學部。1975年,堅道原來校址改辦英文中學,是為「香港真光英文中學」,1995年遷往鴨脷洲。為了紀念創校100周年,九龍真光中學向政府申請在窩打老道另建一所英文中學,1973年新校落成,是為「真光女書院」。
1949年廣州解放後,學校率以數字命名,白鶴洞真光易名為市第二十二中學,迨至1984年,始復名為「廣州市真光中學」。
際此創校140周年,香港真光各校希望透過同學訪問校友,從他們口中道出本校的歷史與承傳,因而編著《從廣州到香港:真光流金歲月的口述故事》一書。本書共載錄八則與校友的訪談故事,旨在留住各受訪者於真光不同時期所經歷的珍貴口傳記憶,並以個人的獨特體驗及情懷,為真光的歷史承傳加添一份「人情味」。
受訪者涵蓋穗港兩地及不同時期,訪談及初定文稿率由四校高中同學負責,教師從旁予以促進及督導。進行訪談前,四校負責同學參加於2010年秋由香港教育學院梁操雅博士舉辦的真光140周年口述歷史計劃工作坊,掌握口述訪問的概念、技巧,以及如何選取訪問對象,參與同學更須分組完成指定的口述訪問習作。在完成工作坊訓練後,同學與教師會同校方共同推定訪問對象,然後由同學進行訪問。整個訪問從前期的準備工作如搜集受訪者資料、擬定問題等,以至現場進行訪問如發問、記錄、錄像及收音等,以及訪問後的整理及撰寫訪問文字稿等均由同學負責,同學在完成後更撰寫個人或小組心得。
真光向來重視與校友及前教職員的連繫,載錄他們的生活,以及常常緬懷以往的校園生活及師生情誼;再者,近年出版的冊籍及刊物如《光源——真光創校138周年、香港真光書院35周年》,以及《教育與承傳(二)——南來諸校的口述故事》等,內均有載錄與真光校友訪談的文字資料。是以本書載錄八則「真光人」的故事,受訪的真光校友多未見諸上述刊物,惟須涵蓋真光不同時期在穗港兩地發展,以窺其承傳,且眾校友在訪問期間須寓居於香港,以便進行訪談。在凡斯種種的限制下,有幸能邀請到本書所載錄各則樂於與高中同學訪談的「真光人」,道出當年親身經歷的「真光事」,抒懷對母校、對老師、對同窗的「真光情」,實屬不易。
本書有幸邀請徐立之、楊綱凱、陳嘉琪為之序,三位均為真光校友,透過文字緬懷昔日校園生活片段,抒發對真光的幾許深情。
本書得以順利完成,有賴四校負責不同工作項目的高中同學以及在背後大力支援的顧問老師,當然少不得的是百忙中抽空與同學對談的一眾校友,在此深表謝意。此外,本書蒙香港教育圖書公司慨允承印,亦致謝忱。當然,本書倉卒付梓,容有舛誤,此則尚祈讀者雅正及見諒。
《從廣州到香港:真光流金歲月的口述故事》
編輯委員會 謹誌
二零一二年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