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河水 卷一至卷五
本篇導讀——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
先秦及漢初的文獻沒有“黃河”一詞,古籍稱黃河為“河”,或稱為“大河”。成書於漢武帝時的《史記·河渠書》,詳細講述治理黃河的歷史,卻也只稱它為“河”。其他河流也各有專名,例如“江”、“淮”、“汾”、“渭”、“汶”、“泗”、“伊”、“洛”、“汝”、“潁”等。“黃河”一詞最早見於後漢班固的《漢書·地理志》,以“黃”字形容河水的渾濁。黃色就是大河的最明顯特徵,因此“黃河”之名逐漸通行。《水經注》以《河水》為開端,全書四十卷,《河水》獨佔五卷,詳細記述黃河主流經過的地方景物和歷史掌故,而黃河的重要支流,如渭水、汾水、伊水、洛水等,也獨立成卷,可見黃河流域地位的重要。
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從上古石器時代以來,她孕育了不知多少代的炎黃子孫。對了,炎帝神農氏和黃帝軒轅氏,是我們所公認的兩位祖先,傳說他們活動於黃河中游的平原、河谷,辛勤耕作,把河灘、荒野開墾成農田,發展農耕,孕育出華夏文明,並以此為核心,向四周擴展,經歷數千年的互動、同化,把古代中原的華夏先民與四方的戎狄夷蠻融合為漢民族,因此,炎帝、黃帝被後世公認為中華民族的始祖。
中華民族起源於黃河,中華文化肇始於黃河,然而,黃河之水從何而來呢?古人無法得知黃河的真正源頭,只能靠傳說和推想。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名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雖然是文學的想象,但也反映了古人對黃河之水源出於天的崇敬。當然,據現代的科技和深入的實地考察,我們已得知黃河的源頭不在天上,而在青藏高原上的巴顏喀拉山脈北麓的冰川,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九個省區,全長約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最後在山東省東營市注入渤海。但數千年來的黃河,幾經滄海變遷,古代黃河下游流經的地方,與今日並不相同。
黃河自滎陽(今鄭州附近)到開封一帶,歷史上曾多次改道,《水經注》對多條黃河故道,例如“禹河”、“大河故瀆”、“王莽河”等都有記述。讀者可以追溯古代不同時期黃河流經的地方,以對應史事。《水經注》成書之後,黃河也有過多次重大的改道,北宋末年,黃河從開封附近折向東南流,曾經奪淮河流入黃海,擾亂了淮河下游水系,後來因沉積日漸嚴重,尾閭淤塞,改道經徐州直出黃海。至清咸豐五年(一八五五),黃河在開封銅瓦廂缺堤改道,折向東北流,奪濟河出渤海,也就是現代黃河的下游河道。因此,《水經注》所記述的黃河下游,並非現代的黃河下游;而《水經注》的濟水下游,卻相當於現代的黃河下游。
經*崑崙墟[1]在西北,去嵩高[2]五萬里,地之中也。河水出其東北陬[3],屈從其東南流,入渤海[4]。又出海外[5],南至積石山[6]下,有石門;又南入蔥嶺山[7],又從蔥嶺出而東北流,其一源出于闐國南山[8],北流與蔥嶺河合,又東注蒲昌海[9];又東入塞[10],過敦煌、酒泉、張掖郡[11]南;又東過隴西河關縣[12]北,洮水[13]從東南來流注之;又東過金城[14]允吾縣北;又東過榆中縣北。又東過天水[15]北界;又東北過武威[16]媼圍縣南;又東北過天水勇士縣北;又東北過安定縣北界麥田山;又北過北地[17]富平縣西;又北過朔方[18]臨戎縣西,屈從縣北東流,至河目縣西,屈南過五原[19]西安縣南,屈東過九原縣南;又東過臨沃縣南;又東過雲中[20]楨陵縣南;又東過沙南縣北,從縣東屈,南過沙陵縣西;又南過赤城東;又南過定襄[21]桐過縣西;又南過西河[22]圁陽縣東;又南過離石縣西;又南過中陽縣西;又南過土軍縣西;又南過上郡[23]高奴縣東;又南過河東[24]北屈縣西;又南過皮氏縣西;又南出龍門口[25],汾水[26]從東來注之;又南過汾陰縣西;又南過蒲阪縣西;又南至華陰潼關[27],渭水[28]從西來注之;又東過河北縣南;又東過陝縣北;又東過大陽縣南;又東過砥柱[29]間;又東過平陰縣北,清水[30]從西北東注之;又東至鄧;又東過平縣北,湛水從北來注之;又東過鞏縣[31]北,洛水[32]從縣西北流注之;又東過成皋縣北,濟水[33]從北來注之;又東過滎陽縣北,蒗□渠[34]出焉;又東北過武德縣東,沁水[35]從西北來注之;又東北過黎陽縣南;又東北過衞縣南;又東北過濮陽縣北,瓠子河[36]出焉;又東北過東阿縣北;又東北過茌平縣西;又東北過高唐縣東;又東北過楊虛縣東,商河[37]出焉;又東北過漯陽縣北;又東北過利縣北;又東北過甲下邑,濟水[38]從西北來注之;又東北入於海[39]。
注釋 *本書每篇開章錄《水經》某水系全文,屬內各小節選讀某條《經》文、部份《注》文。[1]崑崙墟:戰國至秦、漢時傳說中的世界巔峰,在中原以西,沒有確定位置,前漢張騫通西域之後,把西域南側的山脈稱為崑崙山。“墟”是故址的意思。[2]嵩高:又名崇山,即嵩山,在今河南省鄭州市附近。古人認為河南是天下之中,因此崇高山被稱為五嶽之中的中嶽。[3]陬:即角落。[4]入渤海:在中原東方,被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環抱形成海灣,今天津市在渤海西岸。古代黃河及濟河、漳河、灤河、遼河等分別流入渤海,北宋末至清咸豐初,黃河改道向東南方流入黃海,咸豐五年(一八五五)再改道奪取濟河,濟河下游成為黃河河道,注入渤海。[5]海外:指中原之外。[6]積石山:在今青海省與甘肅省交界。[7]蔥嶺山:即今帕米爾高原。[8]南山:即今新疆與西藏交界的崑崙山脈。于闐,今寫成“于田”。[9]蒲昌海:即今新疆東部的羅布泊。[10]塞:指邊塞。[11]“過敦煌”句:以上諸郡始設立於漢武帝擊走匈奴之後,與武威合稱“河西四郡”,位於今甘肅省西部河西走廊,為絲綢之路上交通孔道及戰略要塞。[12]隴西河關縣:隴西,即隴山以西,是高原山地,古代民族雜居,戰國時秦取得其地,設置隴西郡。河關縣,是漢朝時,黃河進入中原第一縣,在今甘肅蘭州市以西。[13]洮水:黃河上游支流。[14]金城:漢昭帝時設置金城郡,治所在今甘肅省蘭州市。[15]天水:西晉時分隴西郡設置天水郡。[16]武威:河西四郡之中最東一郡,設置於漢武帝時,為河西樞紐,後漢涼州首府,治所在姑臧縣,五胡十六國時,曾是前涼、後涼等割據政權首都。[17]北地:戰國時秦國設置北地郡,管轄西北方涇水流域至今寧夏一大片的邊疆。[18]朔方:漢郡,在黃河、陰山之間,為中原王朝與北方遊牧民族角力之戰略要塞。[19]五原:漢北方邊郡,位於今內蒙古包頭市一帶。[20]雲中:在陰山與黃河之間,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及山西省大同市一帶,戰國時趙國開闢北方邊疆,設郡。[21]定襄:前漢分雲中郡東南部設置定襄郡,治所在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22]西河:戰國時魏國在西部邊疆設西河郡,因黃河自北往南流過得名,其後被秦國攻佔,前漢設置西河郡,管轄呂梁山區黃河兩岸。[23]上郡:戰國時秦國在北方設置上郡,管轄首都咸陽以北山區,治所在今陝西省延安市。[24]河東:位於黃河由北往南折向由西往東流的東側,春秋戰國時期為晉國及魏國核心地區,其後被秦國攻佔,由於從秦國視野在黃河以東,所以設置河東郡,即今山西省南部臨汾、運城等地。[25]龍門口:黃河其中一段激流,在今陝西省韓城市以東。由於河流侵蝕,激流向上游推移,後退至今壺口瀑布。[26]汾水:黃河中游重要支流,縱貫今山西省中部及南部。[27]潼關:黃河轉彎處的重要關隘,北臨黃河,南阻秦嶺,東連函谷,西通關中,歷來是戰略要地。[28]渭水:黃河中游重要支流,自東至西橫過關中平原,經天水、寶雞、西安、渭南、華山,至潼關匯入黃河。[29]砥柱:黃河中游穿越中條山及崤山,河道中山石冒起,形成河中島嶼,稱為砥柱,水流湍急,自古有人門、鬼門、神門之稱,所以又稱“三門峽”。南岸設置湖縣及函谷關,以拱衞長安。函谷古代又稱為“陝”,因此函谷以西稱為“陝西”。唐朝在漢湖縣設置陝州,近代陝州改名三門峽市。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在三門峽東部建築大壩,蓄河水成水庫,三門險要已淹沒在水庫之下。[30]清水:清水河,古稱西洛水、高平川水、蔚茹水,寧夏境內最大、最長的黃河支流。[31]鞏縣:今河南省鞏縣。周朝為鞏伯食邑,秦開始設縣,在洛河匯入黃河處。唐朝詩聖杜甫是鞏縣人。[32]洛水:黃河中游重要支流,流經古都洛陽。[33]濟水:黃河中游重要支流,古人認為濟水越過黃河,再向東流出,然後經泰山以北,注入渤海。[34]蒗□渠:古代從黃河分出的一條人工水道,現已湮沒。[35]沁水:黃河中游重要支流,從太行山流出,東南流匯入黃河。[36]瓠子河:前漢中期黃河改道後出現的分支,長期成為黃河下游水患的源頭。[37]商河:黃河下游其中一條分支。[38]濟水:濟水其中一條分支,又與黃河下游合流。[39]海:指渤海。
譯文 崑崙墟在西北方,距離嵩高山五萬里,在大地的中央。河水在它的東北角流出,曲折地在它的東南面流過,注入渤海。又有說河水源出於海外,往南流至積石山下,有一處石門;又往南流進入蔥嶺山;又從蔥嶺流出而向東北方流去。其中一處源頭發源於于闐國的南山,往北流,與源出於蔥嶺的河道會合;又往東注入蒲昌海;又往東流進入內地,經過敦煌、酒泉、張掖郡的南面;又往東經過隴西郡河關縣的北面,洮水從東南面而來注入河水;又往東經過金城郡允吾縣的北面;又往東經過榆中縣的北面;又往東經過天水郡的北界;又往東北經過武威郡媼圍縣的南面;又往東北經過天水郡勇士縣的北面;又往東北經過安定縣的北界麥田山;又往北經過北地郡富平縣的西面;又往北經過朔方郡臨戎縣的西面,曲折地從縣的北面向東流過,到河目縣的西面,曲折地向南流過五原郡西安縣的南面,曲折地往東流過九原縣的南面;又往東經過臨沃縣的南面;又往東經過雲中郡楨陵縣的南面;又往東經過沙南縣的北面,在縣城向轉東流,往南經過沙陵縣的西面;又往南經過赤城的東面;又往南經過定襄郡桐過縣的西面;又南經過西河郡圁陽縣的東面;又往南經過離石縣的西面;又往南經過中陽縣的西面;又往南經過土軍縣的西面;又往南經過上郡高奴縣的東面;又往南經過河東郡北屈縣的西面;又往南經過皮氏縣的西面;又往南流出龍門口,汾水從東面而來注入;又往南經過汾陰縣的西面;又往南經過蒲阪縣的西面;又往南到了華陰縣的潼關,渭水從西面而來注入;又往東經過河北縣的南面;又往東經過陝縣的北面;又往東經過大陽縣的南面;又往東經過砥柱之間;又往東經過平陰縣的北面,清水從西北面向東流,注入河水;又往東到了鄧鄉(在洛陽西北四十二里);又往東經過平縣的北面,湛水從北面而來注入;又往東經過鞏縣的北面,洛水從縣的西北面流過注入河水;又往東經過成皋縣的北面,濟水從北面而來注入;又往東經過滎陽縣的北面,蒗□渠分流出來;又往東北經過武德縣的東面,沁水從西北面而來注入;又往東北經過黎陽縣的南面;又往東北經過衞縣的南面;又往東北經過濮陽縣的北面,瓠子河分流出來;又往東北經過東阿縣的北面;又往東北經過茌平縣的西面;又往東北經過高唐縣的東面;又往東北經過楊虛縣的東面,商河分流出來;又往東北經過漯陽縣的北面;又往東北經過利縣的北面;又往東北經過甲下邑,濟水從西北面而來注入;又往東北注入大海。
河源、崑崙之墟
經*崑崙墟在西北。
注**三成為崑崙丘。《崑崙說》曰:“崑崙之山三級: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閬風;上曰層城,一名天庭;是為太帝之居。”[1]
經去嵩高五萬里,地之中也。
注《禹本紀》與此同。高誘[2]稱:“河出崑山,伏流地中萬三千里,禹導而通之,出積石山。”案《山海經》[3]:“自崑崙至積石千七百四十里。”自積石出隴西郡至洛,準地志可五千餘里。又案《穆天子傳》[4]:天子自崑山入于宗周[5],乃里西土之數。自宗周瀍水以西,至于河宗之邦、陽紆之山,三千有四百里,自陽紆西至河首四千里,合七千四百里。《外國圖》[6]又云:“從大晉國正西七萬里,得崑崙之墟,諸仙居之。”數說不同,道阻且長,經記綿褫,水陸路殊,逕復不同,淺見末聞,非所詳究,不能不聊述聞見,以志差違也。
經其高萬一千里,
注《山海經》稱方八百里,高萬仞。郭景純[7]以為自上二千五百餘里,《淮南子》[8]稱高萬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三尺六寸。
注釋 *《水經》原文,以經作標誌。**《水經注》原文,以注作標誌。[1]“《崑崙說》曰”段:古代神話傳說其中一種天地結構的說法,可能源於印度,經佛教僧侶傳入中原。[2]高誘:後漢學者,以注釋《戰國策》著名。[3]《山海經》:先秦地理書,多神話傳說。[4]《穆天子傳》:西晉時在一個戰國魏王墓中發現的竹簡典籍之一,記述西周穆王往西方巡遊的過程。[5]宗周:西周天子的都城,即鎬京,今西安市以西灃河岸邊有豐鎬遺址。[6]《外國圖》:已失傳的古地圖。[7]郭景純:西晉學者郭璞,字景純。[8]《淮南子》:前漢淮南王劉安及其賓客編撰的典籍,保留了大量民間傳說。
譯文 崑崙墟在西北方。
崑崙山丘重疊為三層,《崑崙說》說:“崑崙之山有三層:下面一層稱為樊桐,又名板桐;第二層稱為玄圃,又名閬風;上面一層稱為層城,又名天庭;這是太帝的居處。”
距離嵩高山五萬里,在大地的中央。
《禹本紀》的說法也相同。高誘說:“河發源於崑山,在地底潛流一萬三千里,大禹疏導使它暢通,然後從積石山流出。”查閱《山海經》“從崑崙至積石山有一千七百四十里”,從積石山出隴西郡到洛水,按各種地理書的推算,有五千多里。又查閱《穆天子傳》所載,天子(周穆王)從崑山到達周朝的都城,以向西行的里程計算:從周都城瀍水以西,到河宗之邦、陽紆之山,計三千四百里;從陽紆以西到河首四千里,共計七千四百里。《外國圖》又說:“從大晉國正西方七萬里,就到達崑崙之墟,是眾神仙所居。”以上幾種說法各不相同,但由於路程遙遠,而且險阻難行,經籍記載又年代久遠,脫略模糊,水路陸路行程有差異,往返路線不同,加上我的見聞淺陋,未有作過詳細的研究,我不能不隨手摘錄前人的見聞,記錄各不一致的說法而已。
它的高度是一萬一千里。
《山海經》說:“崑崙山方圓八百里,高萬仞。”郭景純認為,崑崙山上升二千五百多里;《淮南子》說:“崑崙山高萬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三尺六寸。”
賞析與點評
大河的源頭在何處?《水經注》的開端就是嘗試找尋大河源。《水經》經文第一句是:“崑崙墟在西北,去嵩高五萬里,地之中也。河水出其東北陬,屈從其東南流,入渤海。”意思是大河源出於崑崙墟的東北角,最終流入渤海。“崑崙墟”在哪裏?古人不大清楚,大抵從輾轉的傳聞得知,遙遠的西北方有高山名為崑崙,是眾仙所居的地方,應該是大河的源頭所在。漢武帝派遣張騫通西域之後,中原人對西域的情況認識加深,於是把西域南方的大山稱為崑崙山,從崑崙山流出的眾多河流,匯集成為大河(現代的塔里木河),而這條西域大河,沿天山南麓向東流,注入一個大湖,名為蒲昌海(今羅布泊)。西域與中原關山遠隔數千里,這條西域大河與中原的大河並不連接,於是有人提出西域大河與中原大河是同一條,只是注入蒲昌海之後,“伏流地中萬三千里”,經由大禹疏導,再從積石山流出。似乎解決了“河出崑崙”的說法與西域大河注入蒲昌海的矛盾。由於時代的局限,以及實地考察難以進行,酈道元只能遵從俗說,他在《水經注》卷一中說:“余考羣書,咸言河出崑崙,重源潛發,淪於蒲昌,出於海水。”但隨着唐初征服居住於今青藏高原上的遊牧民族吐谷渾,中原人對黃河源頭的了解加深,逐漸知道河水“伏流地中萬三千里”這說法是無稽之談。中唐時,杜佑主編的史書《通典》批評這說法是“灼然荒唐”。
後漢、魏晉時期,佛教在中原已廣泛傳播,按照佛教源於印度神話的說法,世界的中心是須彌山(梵文:Sumeru,又譯為蘇迷嚧、蘇迷盧山、彌樓山,意思是寶山。意譯是妙高山,或稱妙光山),周圍有鹹海環繞,海上有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
人們居住在四大部洲之中的南贍部洲(又稱閻浮提),中原位於南贍部洲其中一角,而各大部洲的水道,都從須彌山流出。《水經注》成書的南北朝後期,不少帝王將相崇信佛教,佛教的世界觀深受信眾尊奉,因此酈道元以大量篇幅引述佛教經典,把天竺(印度)的恆河等河流,與西域大河及中原大河連成一體。現傳日本奈良法隆寺的《五天竺圖》,據說是唐代繪畫的世界地圖,就是據佛教的想象加上實際的地理知識繪畫而成。不過大河源出須彌山只是傳說而已,唐朝以後已不受有識之士所重視。《水經注》保留了當時社會流傳的觀點。
河者,水之氣,四瀆之精也
經河水
注《春秋說題辭》[1]曰:“河之為言荷也,荷精分布,懷陰引度也。”《釋名》[2]曰:“河,下也,隨地下處而通流也。”《考異郵》曰:“河者,水之氣,四瀆之精也,所以流化。”《元命苞》[3]曰:“五行始焉,萬物之所由生,元氣之腠液也。”《管子》[4]曰:“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脈之通流者,故曰水具財也。五害之屬,水最為大。水有大小,有遠近,水出山而流入海者,命曰經水;引他水入于大水及海者,命曰枝水;出于地溝,流于大水,及于海者,又命曰川水也。”《莊子》曰:“秋水時至,百川灌河,經流之大。”《孝經援神契》[5]曰:“河者,水之伯,上應天漢。”《新論》[6]曰:“四瀆之源,河最高而長,從高注下,水流激峻,故其流急。”徐幹《齊都賦》[7]曰:“川瀆則洪河洋洋,發源崑崙,九流分逝,北朝滄淵,驚波沛厲,浮沫揚奔。”《風俗通》[8]曰:“江、河、淮、濟為四瀆。瀆,通也,所以通中國[9]垢濁。”《白虎通》[10]曰:“其德著大,故稱瀆。”《釋名》曰:“瀆,獨也。各獨出其所而入。”
注釋 [1]《春秋說題辭》:後漢時流行的讖緯書,現已失傳。[2]《釋名》:先秦的字書,是唐以後十三經之一。[3]《考異郵》及《元命苞》都是後漢時流行的讖緯書,現已失傳。[4]《管子》:戰國時諸子學說之一,託名春秋時齊大夫管仲所撰。[5]《孝經援神契》:後漢時流行的讖緯書,現已失傳。[6]《新論》:後漢學者桓譚撰,現存。[7]徐幹:後漢末至曹魏時文學家,以其《三都賦》聞名,《齊都賦》是其中之一。[8]《風俗通》:又名《風俗通義》,後漢應劭撰,現存。[9]中國:指中原之地。[10]《白虎通》:又名《白虎通義》,後漢章帝召集羣儒、諸生於白虎觀討論經學今古文經義,其後由班固記錄成書。現存一部份。
譯文 河水
《春秋說題辭》說:“河”的意思是載荷(承載)。承載着天地的精氣,分佈各處;懷藏着屬陰的水,流通引度。《釋名》說:“河,就是下的意思,循着地勢的低處而通流。”《考異郵》說:“河是水的精氣,四瀆的精華,隨着它的流佈而化育事物。”《元命苞》說:“五行始於水,萬物由此而萌生,它是元氣所凝成的血脈。”《管子》說:“水是大地的血氣,一如血液在筋脈中流通,因此可以說,水是財富資源。五種災害之中,也以水為最大。水有大有小,有遠有近,水從山中流出注入於海,稱為經水(幹流);引導其他的水道流入大水注入大海的,稱為枝水(支流);從地溝滲出,流入大水,流注入大海的,又稱為川水。”《莊子》說:“秋水隨着季節而來,千百條川流灌注入大河,經水的流非常大。”《孝經援神契》說:“河在諸水之中,列於首位,上與天上的銀河相應。”《新論》說:“四瀆的水源,以河水最高最長,從高處流注而下,水勢兇猛,水流湍急。”徐幹《齊都賦》說:“川瀆之中,有浩蕩奔流的大河,發源於崑崙山,九條支流分道流逝,往北匯聚於茫茫大海,驚濤駭浪凌厲兇猛,浪花飛湧。”《風俗通》說:“江、河、淮、濟合稱為四瀆。瀆是通的意思,它把中原的污垢穢濁蕩滌而去。”《白虎通》說:“它的德性恢宏廣闊,所以稱為瀆。”《釋名》說:“瀆,是單獨的意思。各自從所在之處單獨流出,而入於大海。”
賞析與點評
這節引述古代典籍對“河”字的解釋,引出大河是大地血脈的觀點。
河色黃
經出其東北陬,
注《山海經》曰:“崑崙虛在西北,河水出其東北隅。”《爾雅》曰:“河出崑崙虛,色白;所渠并千七百一川,色黃。”《物理論》[1]曰:“河色黃者,眾川之流,蓋濁之也。”百里一小曲,千里一曲一直矣。漢大司馬張仲議曰:“河水濁,清澄一石水,六斗泥。而民競引河溉田,令河不通利。至三月,桃花水至則河決,以其噎不泄也。禁民勿復引河。”[2]是黃河兼濁河之名矣。《述征記》曰:“盟津、河津恆濁,方[3]江為狹,比淮、濟為闊。寒則冰厚數丈,冰始合,車馬不敢過,要須狐行,云此物善聽,冰下無水乃過。人見狐行,方渡。”余案《風俗通》云:“里語稱狐欲渡河,無如尾何。”且狐性多疑,故俗有狐疑之說,亦未必一如緣生之言也。
注釋 [1]《物理論》:現已散佚。[2]“河水濁”至“復引河”段:記述不同季節河水的動態。[3]方:比較。
譯文 源出於它的東北角,
《山海經》說:“崑崙虛在西北,河水發源於它的東北角。”《爾雅》說:“河水發源於崑崙虛,水色清澈;會合了一千七百零一條川流之後,水色又黃又濁。”《物理論》說:“河水之所以顏色轉黃,因為眾多的川流,把水弄濁。”河道百里一處小彎,千里一道曲流、一道直流。漢朝大司馬張仲評論說:“河水渾濁,盛一石河水加以沉澱澄清,含泥就有六斗。但是老百姓爭相引導河水灌溉農田,以致河水太少不能通航。到了三月,桃花水一到,河水就會決堤。這是因為水道阻塞,水流不能暢通,需要禁止老百姓繼續引河水灌溉。”於是黃河又兼有濁河之名。《述征記》說:“盟津、河津經常渾濁,比起江水要狹窄,比起淮水、濟水要寬闊。寒冬時節,河水結冰達到數丈厚,河面剛開始冰封時,車馬還不敢過河,必須等到有狐狸在冰上行走之後。據說這動物聽覺非常靈敏,聽不到冰下流水聲,然後放膽走過。人們看見狐在冰上走動,才踏冰過河。”我查閱《風俗通》稱:“俗語說,狐狸想過河,但尾巴無可奈何。”況且狐狸生性多疑,所以俗語有“狐疑”一詞,但也未必都如郭緣生所說。
賞析與點評
本節討論河水渾濁色黃的原因,是由於“眾川”的匯入,帶來的泥沙使河水渾濁,民間有“一石水,六斗泥”的俗語。又記述人們在寒冬過河的情況。
陽紆陵門之山、河伯馮夷、河圖
經屈從其東南流,入渤海。
注《山海經》曰:“南即從極之淵也,一曰中極之淵,深三百仞,惟馮夷[1]都焉。”《括地圖》曰:“馮夷恆乘雲車,駕二龍。河水又出于陽紆陵門之山,而注于馮逸[2]之山。”《穆天子傳》曰:“天子西征,至陽紆之山,河伯馮夷之所都居,是惟河宗氏。天子乃沉圭璧[3]禮焉。河伯乃與天子披圖視典,以觀天子之寶器、玉果、璇珠、燭銀、金膏等物,皆《河圖》所載,河伯以禮,穆王視圖,方乃導以西邁矣。”粵[4]在伏羲,受龍馬圖于河,八卦是也。故《命曆序》[5]曰:“《河圖》,帝王之階,圖載江河、山川、州界之分野。後堯壇于河,受《龍圖》,作《握河記》。逮虞舜、夏、商,咸亦受焉。”李尤《盟津銘》:“洋洋河水,朝宗于海,逕自中州[6],《龍圖》所在。”《淮南子》曰:“昔禹治洪水,具禱陽紆。蓋于此也。”高誘以為陽紆秦藪,非也。
注釋 [1]馮夷:傳說中的古代部落首領,相傳成為河伯,即黃河之神。[2]馮逸:馮逸與馮夷音近,應是同一人。[3]圭璧:古代祭祀用的玉器,以示對上天及祖先的崇敬。圭為長方型尖頂玉版,璧為圓型中央有孔玉環。[4]粵:發語詞,無義。[5]《命曆序》:古代緯書,已佚。[6]中州:指中原。
譯文 拐彎從它的東南方流去,注入渤海。
《山海經》說:“南面就是從極之淵,又稱中極之淵,深三百仞,馮夷就居住在那裏。”《括地圖》說:“馮夷經常乘坐雲車,由兩條龍牽駕。河水又從陽紆之山、陵門之山流出,奔注於馮逸之山。”《穆天子傳》說:“天子(周穆王)西行,到達陽紆之山,河伯馮夷住在那地方。馮夷就是河宗氏。天子把圭璧投入水中,作為獻禮。於是河伯和天子一起展開圖像,閱覽典籍,觀看天子的寶器、玉果、璇珠、燭銀、金膏等物件,這些都記載在《河圖》之中。河伯呈獻這些物件為禮,穆王細看圖像,然後帶領他向西方前行。”伏羲曾經在河上接受龍馬圖,那就是八卦。因此《命曆序》說:“《河圖》是登上帝王之位的臺階,圖中記載了江河、山川、州界的分野。後來帝堯在河上築壇,接受了《龍圖》,撰寫了《握河記》。及至虞舜、夏、商,也都接受過《河圖》。”李尤《盟津銘》說:“滔滔的河水,匯集於大海,它流經中州,那是《龍圖》所在之處。”《淮南子》說:“從前大禹治理洪水,陽紆之山祭祀祈禱,就在這地方。”高誘在注解中認為陽紆是秦國的澤藪,這不正確。
賞析與點評
這段引述《山海經》、《穆天子傳》等古籍,講述河伯馮夷與周穆王披視《河圖》的神話。
河出海外、大禹導河積石
經又出海外,南至積石山下,有石門。
注《山海經》曰:“河水入渤海,又出海外,西北入禹所導積石山。”山在隴西郡河關縣西南羌中[1]。余考羣書,咸言河出崑崙,重源潛發,淪于蒲昌,出于海水[2]。故《洛書》曰:“河自崑崙,出于重野。”謂此矣。逕積石而為中國河,故成公子安《大河賦》曰:“覽百川之宏壯,莫尚美于黃河;潛崑崙之峻極,出積石之嵯峨。”釋氏《西域記》[3]曰:“河自蒲昌,潛行地下,南出積石。”而《經》文在此,似如不比,積石宜在蒲昌海下矣。
注釋 [1]“山在”句:指羌人部落散佈的地區,即今青海高原。[2]“余考”至“海水”段:蒲昌海即今新疆羅布泊。古人相信,西域的大河(塔里木河)是黃河的上源,注入蒲昌海之後,潛行入地底,再在隴西積石山流出,成為中原的黃河。[3]《西域記》:指東晉高僧道安《西域記》。
譯文 又流出海外,往南流至積石山下,有石門。
《山海經》說:“河水注入渤海,水道又流出海外。河水往西北方流入大禹所疏導過的積石山。”這座山在隴西郡河關縣西南方的羌人地域。我考核各種書籍,都說大河源出於崑崙,潛流入地底然後再次發源,就在蒲昌海陷沒入地,再在海水中冒出。所以《洛書》說:“河源自崑崙山,經過重野流出。”就是這意思。流經積石山之後成為中原的大河,因此成公子安《大河賦》說:“覽觀百川之宏偉壯闊的雄姿,沒有比黃河更美啊;它潛流於崑崙極高之處,從積石的高山峻嶺中流出。”僧人《西域記》說:“大河從蒲昌海開始,潛入地底而行,往南從積石流出。”但此處的《經》文似乎次序倒錯,積石應該列於蒲昌海的後面。
賞析與點評
本節徵引古籍,申述“河出崑崙,重源潛發,淪于蒲昌,出于海水”的說法,但不能解釋不同說法之間的矛盾。這是因為酈道元的時代,中原人沒有遠赴青藏高原,考察河源的條件,只能以訛傳訛。本節之後,引述佛教經典,細述須彌山及四大部洲的印度神話傳說,此處從略。
北屈縣、風山、孟門山
經又南,過河東北屈縣[1]西。
注河水南逕北屈縣故城,西四十里有風山,上有穴如輪,風氣蕭瑟,習常不止,當其衝飄也,略無生草,蓋常不定,眾風之門故也。風山西四十里,河南孟門山。《山海經》曰:“孟門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黃堊、涅石。”《淮南子》曰:“龍門未闢,呂梁未鑿,河出孟門之上,大溢逆流,無有丘陵高阜滅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謂之孟門。”故《穆天子傳》曰:“北登孟門,九河之隥。”孟門,即龍門之上口也,實為河之巨阨,兼孟門津之名矣。此石經始禹鑿,河中漱廣,夾岸崇深,傾崖返捍,巨石臨危,若墜復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沖,素氣雲浮,往來遙觀者,常若霧露霑人,窺深悸魄。其水尚崩浪萬尋,懸流千丈,渾洪贔怒,鼓若山騰,濬波頹疊,迄于下口。方知慎子[2]下龍門,流浮竹,非駟馬之追也。又有燕完水注之,異源合舍,西流注河。
注釋 [1]北屈縣:今山西省吉縣。壺口瀑布在縣西黃河中央。[2]慎子:戰國思想家慎到。
譯文 河水又往南流,經過河東郡北屈縣西面。
河水往南流,經過北屈縣故城,西面四十里有一座風山,山上有洞穴好像車輪,寒風和氣流強勁陰冷,終年不停止,迎着強風的地方,寸草不生,風向不定,大概是由於這是各方來風的門戶。風山西面四十里處,有黃河南側的孟門山。《山海經》說:“孟門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黃堊、涅石。”《淮南子》說:“龍門未開闢,呂梁未鑿穿的時候,黃河從孟門之上流出,大水逆流溢湧,沒有丘陵高山消減水勢,稱之為洪水。大禹疏通洪水,稱之為孟門。”因此《穆天子傳》說:“北登孟門,九河之隥。”孟門,是龍門之上的缺口,實在是黃河上的巨大障阻,也有孟門津的名稱。這裏的岩石經過大禹的鑿開,河道中央平緩廣闊,兩邊河岸又高又深,傾斜的崖壁互相依撐,巨石懸空危掛,彷彿往下墜落卻被擋擱。古時有人說“水不是鑿石工具,卻能穿入石中”,說得太對了!
這裏水流互相沖擊,白色的水氣像飄浮的雲霧,往來在遠處遙觀的人,時常似被霧露霑濕。向深處窺望,更加驚心動魄。河水激起沖崩崖岸的波濤,化為千丈瀑布,澎湃的滾滾濁流如波神震怒,聲如巨鼓雷哮,震動山谷。翻起層層疊疊的巨浪,直奔下方谷口。然後可知昔日慎子從龍門順河而下,浮在竹筏上漂流,快得連駟馬也追不上。又有燕完水注入,源頭不同但匯合為一,向西流,注入大河。
賞析與點評
本節描述大河流經孟門的景象。孟門是今陝西省與山西省之間的山陝峽谷其中一段,在陝西宜川縣與山西吉縣之間,黃河在峽谷中流過,成為兩省的分界。黃河的滾滾洪濤之中,有兩塊梭形的巨石,巍然屹立,形成兩個河心島,古人稱之為孟門山。相傳這兩個小島原為一座山,阻塞了河道,引發洪水泛溢,大禹治水時,把石山一劈為二,導水暢流。兩個小島彷似河中的方舟,在波濤中屹立,一前一後,從高處俯視,又像大河中的一對門戶。傳說古時有孟氏兄弟被河水沖走,漂流到這裏獲救,所以稱為大、小孟門山。
大孟門山長約三百米,寬五十米,高出水面約十米;小孟門山在大孟門山的上游十多米處,長五、六十米,都是堅硬的沉積砂岩構成。據現代地理學家的研究,孟門山原是黃河河床上的一處斷層,河水從斷裂線急瀉而下,形成瀑布和激流,兇猛的水勢不斷侵蝕河床,瀑布逐年移向上游,時至今日,已上移五公里到今日的壺口瀑布。大、小孟門山是昔日瀑布位置上殘留的巨型堅硬岩石塊。
酈道元以細緻的文學筆觸,描述孟門的詭奇。
皮氏縣、龍門山、龍門口
【】*注河水又南,洛水[1]自獵山枝分東派,東南注于河。昔魏文侯築館洛陰,指謂是水也。經又南過皮氏縣西,注皮氏縣,王莽之延平[2]也,故城在龍門東南,不得延逕皮氏,方屆龍門也[3]。經又南出龍門口,汾水從東來注之。注昔者大禹導河積石,疏決梁山,謂斯處也。即《經》所謂龍門矣。《魏土地記》曰:“梁山北有龍門山,大禹所鑿,通孟津河口。”廣八十步,岩際鐫跡,遺功尚存[4]。岸上并有廟祠,祠前有石碑三所,二碑文字紊滅,不可復識,一碑是太和[5]中立。《竹書紀年》:“晉昭公元年,河赤于龍門三里”;“梁惠成王[6]四年,河水赤于龍門三日”。京房[7]《易妖占》曰:“河水赤,下民恨。”
注釋 *【】《水經》條文下有酈《注》文夥,筆者選讀某條《經》文裏《注》文,有時分在多節。現以【】為標識,意為接上節的同條《注》文。[1]洛水:這是指西洛水。[2]王莽之延平:王莽在位時曾大量更改地名,詳見《漢書·地理志》。《水經注》也記錄不少王莽時曾用過的地名。[3]“皮氏縣”至“龍門也”段:酈道元辨正皮氏縣故城的位置。[4]“岩際”兩句:指崖壁上刻有文字,記述大禹治水功績。[5]太和:曹魏明帝及北魏孝文帝先後使用“太和”年號。酈道元沒有說明是哪一個太和,推斷應該是北魏孝文帝太和。[6]梁惠成王:即魏惠王,也就是《孟子》所說的梁惠王。[7]京房:前漢易學宗師之一,為“京氏易”學派開創者。
譯文 河水又往南流,洛水從獵山往東分出水道,向東南流,注入大河。昔日魏文侯在洛水北岸建築宮館,指的就是這條水道。又往南流,經過皮氏縣西面。皮氏縣,王莽時稱為延平,故城在龍門東南面,不可能繞道先經過皮氏,再到達龍門。又往南流,出龍門口,汾水從東面而來注入。昔日大禹在積石疏導黃河,在梁山打開缺口,相傳就是在這地方。亦即《書經》所說的龍門。《魏土地記》說:“梁山北面有龍門山,大禹所鑿開,貫通孟津河口。”闊八十步,岩壁上刻上大禹治水的事跡,他遺留的功績仍然保存。岸上又有廟祠,祠前有石碑三座,其中兩碑文字已經磨滅,不可以辨識;另一石碑是太和年間所立。《竹書紀年》記:“晉昭公元年,河水在龍門變成紅色,延綿三里”,“梁惠成王四年,河水在龍門變成紅色,連續三日”。京房《易妖占》說:“河水變成紅色,老百姓有怨恨。”
賞析與點評
黃河流經壺口和孟門之後,會合從東面而來的汾河(汾水),會合處的對岸(西岸)是龍門山,相傳大禹治水時,鑿通了龍門山,把河水引向南方。
夏陽城、子夏廟、司馬遷墓
【】注河水又南,右合陶渠水。水出西北梁山,東南流逕漢陽太守殷濟精廬南,俗謂之子夏[1]廟。陶水又南逕高門南,蓋層阜墮缺,故高門之稱矣。又東南逕華池南。池方三百六十步,在夏陽城西北四里許。故司馬遷《碑文》云:“高門華池,在茲夏陽。”今高門東去華池三里。溪水又東南逕夏陽縣故城南。服虔曰:“夏陽,虢[2]邑也,在太陽[3]東三十里。”又歷高陽宮北,又東南逕司馬子長墓[4]北。墓前有廟,廟前有碑。永嘉四年,漢陽太守殷濟瞻仰遺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樹桓。《太史公自敍》曰:“遷生于龍門。”是其墳墟所在矣。溪水東南流入河。昔魏文侯與吳起浮河而下,美河山之固,即于此也。
注釋 [1]子夏:孔子弟子。[2]虢(粵:隙;普:guó):西周封國,為周太王後裔虢仲、虢叔所封,原本在關中寶雞一帶,隨周王東遷,分為兩國,西虢在陝(今三門峽),東虢在檜(今鄭州),二虢國君世代為周天子卿士,其後鄭國強大,鄭莊公與虢公爭權,鄭滅東虢,而西虢衰落,其後被晉國所滅。晉滅虢過程中,發生著名的“假虞滅虢”(或“假途滅虢”)典故。虢國後人,改以郭為氏,因此郭姓族譜,俱以虢仲、虢叔為祖先。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考古學家在三門峽黃河岸邊,發現大量虢國貴族墓,出土數以千計精美青銅器及車馬坑,現建有“虢國博物館”。[3]太陽:又名大陽。[4]司馬子長墓:現存,在今陝西省韓城市南芝川鎮黃河岸上,俗名“太史祠”。
譯文 河水又往南流,右方會合陶渠水。陶渠水源出西北方的梁山,向東南流,經過漢陽太守殷濟的精廬南面,民間稱之為子夏廟。陶水又向南流,經過高門的南面,由於這裏有層層疊起的高坡,中間忽然崩陷,形成缺口,因此得稱高門。陶渠水又向東南流,經過華池南面,池周迴三百六十步,在夏陽城西北方四里左右。因此司馬遷《碑文》說:“高門華池,在夏陽這裏。”現今高門距離華池以東三里。溪水又往東南流,經過夏陽縣故城南面,服虔說:“夏陽,虢國的城邑,在大陽東面三十里。”又經過高陽宮北面,又往東南流,經過司馬子長(漢太史公司馬遷)墓北面。墓前有祠廟,廟前面有碑。西晉永嘉四年(三一〇),漢陽太守殷濟到這裏瞻仰遺文,欽佩他的功業和德行,於是為他建造石室,立石碑,築圍場。《太史公自敍》說:“我出生於龍門。”這裏是他的墳墓所在地。溪水往東南流,注入大河。昔日魏文侯與吳起順大河漂流而下,讚美河山的險固壯麗,就是這裏。
賞析與點評
黃河右岸龍門山一帶,是戰國初期魏、秦兩國角力的前線,有不少魏國的遺跡。龍門山附近的陝西省韓城市(漢朝為左馮翊夏陽縣)芝川鎮,是漢太史公司馬遷的家鄉,因此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說:“遷生龍門。”時至今日,司馬遷祠仍然屹立在黃河岸邊。
蒲坂、舜廟、桑落酒
經又南過蒲坂縣[1]西。
注《地理志》[2]曰:“縣,故蒲也。王莽更名蒲城。”應劭曰:“秦始皇東巡,見有長坂,故加坂也。”孟康曰:“晉文公以賂秦,秦人還蒲于魏,魏人喜,曰:蒲反矣,故曰蒲反也。”薛瓚注《漢書》曰:“《秦世家》以垣為蒲反。然則本非蒲也。舜所都也。或言蒲坂,或言平陽及潘者也。今城中有舜廟。”[3]魏秦州刺史治。太和遷都罷州,置河東郡,郡多流雜,謂之徙民。民有姓劉名墮者,宿擅于釀,採挹河流,醞成芳酎,懸食同枯枝之年,排于桑落之辰,故酒得其名矣。然香醑之色,清白若滫漿焉,別調氛氳,不與他同,蘭薰麝越,自成馨逸,方土之貢,選最佳酌矣。自王公庶友,牽拂相招者,每云:“索郎有顧,思同旅語。”索郎反語[4]為桑落也,更為籍徵之雋[5]句,中書之英談。[6]
注釋 [1]蒲坂縣:又名蒲反,春秋戰國時為秦晉/秦魏邊境之地,互相爭奪,戰事頻繁,戰國後期為秦國佔領,秦軍因此打通黃河津渡,可以進入河東。北朝後期,蒲阪為東、西魏戰略要地,唐朝在此設置蒲州。[2]《地理志》:指《漢書·地理志》。[3]“《地理志》”至“故曰蒲反也”段:酈道元列舉蒲坂得名的不同說法。[4]反語:南北朝時借用佛經梵文的拼音法,創造漢語“反切”,即採用前一字的聲母,及後一字的韻母,標示讀音。例如“索”的聲母為“s”,“郎”韻母為“ong”,“索郎反”即讀為“song”,即“桑”音。[5]雋(粵:俊;普:jùn):本義為鳥肉肥美、味道好,又與“俊”通假,優秀、才智出眾、意味深長的意思。[6]“民有姓劉”至末段:介紹河東名酒“桑落酒”的來源及釀酒者的推廣手法。
譯文 又往南經過蒲坂縣西。
《地理志》說:“蒲坂縣就是從前的蒲,王莽改稱蒲城。”應劭說:“秦始皇東巡時,看見有長長的山坡,所以加上坂字。”孟康說:“晉文公以這地方賄賂秦國,(後來)秦國把蒲歸還給魏,魏人非常高興,說:‘蒲回歸了!’因此稱為蒲反。”薛瓚注《漢書》說:“《秦世家》中把垣當作蒲反,但這本來不是蒲。”皇甫謐說:“這是舜的都城,或稱為蒲坂,或稱為平陽及潘,現今城中仍有舜廟。”魏的時候是秦州刺史治所。太和年間遷都之後,撤銷了秦州,設置河東郡,郡內有許多犯罪流放的犯人和各種難民雜居,稱為徙民。徙民之中有姓劉名墮的人,向來擅長釀酒,從河流中取水,經多次醞釀成為芳香的醇酒,存放很長時間,等到桑椹熟透墜落之時,加入釀造,因此這種酒以此得名,稱為桑落酒。這種香醇的美酒,色澤清白如米漿水,有特殊的香氣,與其他酒不一樣,既似蘭薰,又似麝香,自成一種飄逸的馨香,方土之貢,被選為進貢皇帝的最佳美酒。從王公貴人到庶民百姓,朋友之間招待聚飲,都要說:“索郎在打招呼啊!”索郎二字的反切讀法就是桑落,更成為書籍上的名句,文人雅士的美談。
賞析與點評
蒲坂是黃河的重要渡口,由關中的長安(今西安市)前往汾河下游的河東(今山西省南部),必須在蒲坂渡過黃河。因此在春秋時期和戰國初年,蒲坂是秦、晉/秦、魏爭奪的戰略要地。後來秦國強大,佔據了蒲坂,魏國的老地盤河東深受威脅,魏國遷都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市),其後河東被秦國取得,設置了河東郡。到了唐朝,蒲坂是重要的交通要衝,設置了蒲州,蒲州有普救寺,是著名詩人元稹撰寫的傳奇故事《會真記》(即後世的戲曲《西廂記》的藍本)發生的地方,現在是山西省永濟市蒲州鎮。《水經注》還介紹了一種當時河東名酒:桑落酒。
歷山、媯水
【】注郡南有歷山,謂之歷觀。舜所耕處也,有舜井。媯、汭二水出焉,南曰媯水,北曰汭水,西逕歷山下,上有舜廟。周處[1]《風土記》曰:“舊說,舜葬上虞。”[2]又《記》云:“耕于歷山。而始甯、剡二縣界上,舜所耕田,于山下多柞樹,吳、越之間,名柞為櫪,故曰歷山。”余案周處此志為不近情,傳疑則可,證實非矣。安可假木異名,附山殊稱,強引大舜,即比甯懷,更為失志記之本體,差實錄之常經矣。歷山、媯、汭,言是則安,于彼乖矣[3]。《尚書》所謂“釐降二女于媯汭”也。孔安國曰:“居媯水之內。”王肅曰:“媯汭,虞地名。”皇甫謐曰:“納二女于媯水之汭。”馬季長[4]曰:“水所出曰汭。”然則汭似非水名,而今見有二水異源同歸,渾流西注入于河。
注釋 [1]周處:西晉時吳人,以“除三害”改過自新聞名。[2]上虞:上虞在長江以南,今浙江省紹興、寧波之間的上虞區,距離中原非常遠,舜在此地耕種,可能是後世傳聞。也有可能有大舜苗裔支派遷徙至江南,把傳說遷移至南方。[3]“余案”至“于彼乖矣”段:酈道元認為舜之歷山在河東合理,在江南不靠譜。[4]馬季長:後漢著名學者馬融,字季長。
譯文 郡的南面有歷山,稱之為歷觀。這是舜耕田的地方,有舜井。媯、汭二水從這裏流出,南面的稱為媯水,北面的稱為汭水,西經歷山下,上面有舜廟。周處《風土記》說:“舊說,舜葬在上虞。”又《記》說:“耕於歷山。而始甯、剡二縣交界之處,有舜所耕的田,在山下有很多柞樹,吳、越之間,稱柞樹為櫪樹,因此稱為歷山。”我查驗周處的說法不合情理,傳疑是可以的,但沒有確實證據,怎可以借樹木的異名,附會為山的別稱?強行附會與大舜有關,就與甯、懷史跡類比,更加失去地方志記應有的本體,欠缺記錄事實的準則。歷山、媯、汭的所在地,定在這裏沒有不妥,依他的說法就不正確了。《尚書》所謂“釐降二女于媯汭”。孔安國說:“位於媯水之內。”王肅說:“媯汭,虞代地名。”皇甫謐說:“娶二女于媯水之汭。”馬季長(馬融)說:“水所出之處稱為汭。”然則汭似乎不是水道的名稱,但現今看見有兩條不同源頭的水道,歸於同流,混合往西注入於河。
賞析與點評
今山西省南部,就是秦、漢時的河東郡,這裏歷史非常悠久,據說帝堯和帝舜的都城也設在河東,直至酈道元的年代,還留下一些與帝舜有關的遺址和地名,如歷山、媯汭等,古代有學者認為“媯汭”是媯水和汭水兩條河流的名稱,而酈道元對“媯汭”作了分析,認為汭是指“水所出之處”,不是河流的專名。
壺口雷首(堯山)、雷水、涑水注于河
【】注河水南逕雷首山西。山臨大河,北去蒲坂三十里,《尚書》所謂壺口雷首者也。俗亦謂之堯山,山上有故城,世又曰堯城。闞駰曰:“蒲坂,堯都。”按《地理志》曰:“縣有堯山、首山祠,雷首山在南。”事有似而非,非而似,千載眇邈,非所詳耳。[1]
又南,涑水注之。水出河北縣雷首山。縣北與蒲坂分,山有夷齊廟。闞駰《十三州志》曰:“山,一名獨頭山,夷齊所隱也。山南有古冢,陵柏蔚然,攢茂丘阜,俗謂之夷齊[2]墓也。”其水西南流,亦曰雷水。《穆天子傳》曰“壬戌,天子至于雷首,犬戎胡[3]觴[4]天子于雷首之阿[5],乃獻良馬四六,天子使孔牙受之于雷水之干”是也。昔趙盾[6]田[7]首山,食[8]祁彌明翳桑[9]之下,即于此也。涑水[10]又西南流,注于河,《春秋左傳》謂之涑川者也,俗謂之陽安澗水。
注釋 [1]酈道元對古史傳說採取傳疑態度。[2]夷齊:指商末周初的賢人伯夷、叔齊,據《史記·伯夷列傳》所記,二人不滿周武王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又以臣弒君,所為不孝不仁,於是不食周粟,采薇首陽山而食,最後餓死。[3]犬戎胡:古遊牧民族。[4]觴:獻酒、敬酒。[5]阿:指山坡。[6]趙盾:春秋時晉國執政。[7]田:田獵。[8]食(粵:飼;普:sì):賜給食物的意思。[9]翳桑:又大又濃密的桑樹。[10]涑水:古代河東郡一條注入黃河的支流,北宋名臣司馬光的家鄉在涑水上游的夏縣,因此司馬光別號“涑水先生”。
譯文 河水往南流,經過雷首山西面。山在大河旁邊,北面距離蒲坂三十里,就是《尚書》所說的壺口雷首,眾人亦稱之為堯山。山上有座古城,民間又稱為堯城。闞駰說:“蒲坂,堯的都城。”據《漢書·地理志》所說:“縣有堯山、首山祠,雷首山在南面。”但很多事情有的似而非,有的非而似,千年以前的遙遠往事,非我們所能詳細分辨。
河水又往南流,涑水入注。涑水源出於河北縣的雷首山。河北縣北面與蒲坂縣分界。山上有夷齊廟。闞駰《十三州志》說:“雷首山一名獨頭山,伯夷叔齊隱居的地方。”山的南面有古冢,陵墓周圍種植茂盛的柏樹,濃密地佈滿山丘,民間稱之為夷齊墓。涑水向西南流,亦稱為雷水。《穆天子傳》說“壬戌日,天子到達雷首,犬戎胡人在雷首山下向天子敬酒,獻上良馬二十四匹,天子派遣孔牙在雷水岸上接受獻禮”,就是在這裏。昔日趙盾在首山田獵,在桑樹蔭下給祁彌明送上食物,就是這裏。涑水又向西南流,注入大河,《春秋左傳》所稱之涑川,民間稱之為陽安澗水。
賞析與點評
今日的山西省南部,也就是古代的河東郡,相傳是帝堯定都的地方,當地遺留了堯山、首山祠等古跡,但酈道元不能確定史跡的真偽,這是實事求是的治史態度。
華山、巨靈手印、中祠、南祠、天井、胡越寺、搦嶺、上宮神廟、太上泉、屈嶺
經又南至華陰潼關[1],渭水從西來注之。
注汲郡[2]《竹書紀年》[3]曰:晉惠公十五年,秦穆公帥師送公子重耳,涉自河曲。《春秋左氏》僖公二十四年,秦伯納之,及河,子犯以璧授公子曰:“臣負羈縱,從君巡于天下,臣之罪多矣,臣猶知之,而況君乎?請由此亡。”公子曰:“所不與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投璧于此。子推笑曰:“天開公子,子犯以為功,吾不忍與同位。”遂逃焉。
河水歷船司空[4],與渭水會。《漢書·地理志》:“舊京兆尹[5]之屬縣也。”左丘明《國語》云:“華岳本一山當河,河水過而曲行,河神巨靈[6],手盪腳踏,開而為兩,今掌足之跡,仍存華岩。”《開山圖》曰:“有巨靈胡者,遍得坤元之道,能造山川,出江河,所謂巨靈贔屭[7],首冠靈山者也。”常有好事之士,故升華嶽而觀厥跡焉。自下廟歷列柏南行十一里,東迴三里,至中祠,又西南出五里,至南祠,謂之北君祠,諸欲升山者,至此皆祈請焉。從此南入谷七里,又屆一祠,謂之石養父母,石龕、木主存焉。
又南出一里,至天井,井裁容人,穴空,迂迴頓曲而上,可高六丈餘。山上又有微涓細水,流入井中,亦不甚霑人。上者皆所由陟,更無別路,欲出井望空,視明如在室窺窗也。出井東南行二里,峻坂斗上斗下,降此坂二里許,又復東上百丈崖,升降皆須扳繩挽葛而行矣。南上四里,路到石壁,緣旁稍進,逕百餘步。自此西南出六里,又至一祠,名曰胡越寺,神像有童子之容,從祠南歷夾嶺,廣裁三尺餘,兩箱懸崖數萬仞,窺不見底,祀祠有感,則雲與之平,然後敢度,猶須騎嶺抽身,漸以就進,故世謂斯嶺為搦嶺矣。度此二里,便屆山頂。上方七里,靈泉二所:一名蒲池,西流注于澗;一名太上泉,東注澗下。上宮神廟近東北隅,其中塞實雜物,事難詳載。自上宮東北出四百五十步,有屈嶺,東南望巨靈手跡,惟見洪崖、赤壁而已。都無山下上觀之分均矣。
注釋 [1]潼關:在黃河拐彎處的西南岸上,自古以來為關中戰略重地,潼關失守,關中長安不保。[2]汲郡:在河南洛陽往北渡過黃河,即為戰國、秦、漢時的河內郡,今為河南省焦作、新鄉兩市,西晉時分河內郡汲縣等地設置汲郡。其後有盜墓人發現戰國魏王墓,出土大量竹簡典籍。[3]《竹書紀年》:西晉汲郡戰國魏王墓出土竹簡典籍之一,其記事與正史記述有異,例如《竹書紀年》稱舜篡位而非堯舜禪讓之類。唐以後已散佚,後世學者從古書徵引語句中,輯出不完整版本。[4]船司空:地名,前漢置縣,管轄潼關。[5]舊京兆尹:秦設置內史管轄關中京畿之地;前漢景帝時,分為左、右內史;武帝時,又分為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三個行政區,稱為“三輔”。[6]巨靈:秦人神話中之河神名。[7]贔屭(粵:避戲/翳;普:bì xì):傳說是龍生九子之一,貌似龜,有牙齒,力大可馱負三山五嶽,能在江河湖海裏興風作浪。大禹治水時把牠收服,為大禹推山挖溝,疏導河流。後人常把石碑的底座雕刻成贔屭狀,表示承載歷史的豐功偉績。
譯文 河水又往南流,到達華陰潼關,渭水從西面來注入。
汲郡出土的《竹書紀年》說:“晉惠公十五年,秦穆公率領大軍護送公子重耳返回晉國,在河曲涉水渡河。”《春秋左氏》記:“僖公二十四年,秦伯送重耳回國,到達黃河邊,子犯向公子呈上玉璧說:‘微臣犯了罪,跟隨主公你周遊天下,微臣的罪過太多了。以微臣的愚昧也會明白,何況英明的君主?請主公准許我從此開始流亡。’公子說:‘假如不與舅氏同心,就如白水一般,一去不回。’把玉璧投入水中。介子推笑着說:‘上天為公子開路,子犯自以是他的大功,我不願意與他同在朝中任職。’於是出逃而去。”
河水經過船司空,與渭水會合。《漢書·地理志》:“昔日京兆尹管轄的屬縣。”左丘明《國語》說:“華山原本是一座橫截大河的山,河水彎曲繞行而過,河神巨靈,用手震擊,用腳蹴踏,把山劈開為兩半。”現今手掌和足印的痕跡,仍在華山的岩石上。《開山圖》說:“有巨大的神靈名叫胡,學遍了再造乾坤的道術,能製作山川,造出江河,所謂巨靈有贔屭的威力,是山上諸神靈的首領。”經常有好事之人,特意登上華嶽觀看岩壁上的痕跡。從下廟起,向南沿路種植柏樹、長達十一里,向東拐彎三里,到達中祠,又向西南延行五里,至南祠,稱為北君祠,所有想登山的人,到這裏都要祈禱。由這裏開始往南進入山谷,前行七里,又到一處祠廟,稱為石養父母,石龕、木主仍然保存。
又往南前行一里,到達天井,井剛好容得下一個人,洞穴中空,迂迴曲折而上,有六丈多高。山上又有微水細流,涓涓滴滴流入井中,不會霑濕路過的人。登山者必須由這處往上行,沒有其他的路。從井裏仰望天空,看到明亮的地方,就像在房間從窗戶往外看。走出這井向東南行二里,險峻的山坡陡直而上,陡直而下,走下這山坡二里左右,又再向東上百丈崖,上崖下崖都必須攀着繩索、挽着葛藤而行。向南往上四里,路在石壁邊緣蜿蜒而過,經過百餘步,由這裏往西南向外行六里,又到達一處祠廟,名為胡越寺,神像容貌像童子,從祠往南經過夾嶺,小路只有三尺多寬,兩側的懸崖有萬仞深,探頭窺望看不見谷底。先可向神靈拜祭禱告,如有感應,會有雲霧升起與小路齊平,然後才有勇氣走過去。但仍需俯身伏在嶺上,移動身體,慢慢地爬行前進,因此眾人把這山嶺稱為搦嶺。經過這裏再行二里,便到達山頂。山頂方圓七里,有兩道靈泉:其一名為蒲池,往西流注入溪澗;另一名為太上泉,往東注入澗下。上宮神廟在近東北角處,裏面塞滿雜物,沒法說得清楚。離開上宮向東北走四百五十步,有屈嶺,向東南方眺望巨靈手印,只能見到洪水流過的山崖,和赤紅的石壁而已。不及從山下往上望那麼真切清楚了。
賞析與點評
黃河流經壺口、龍門、蒲坂等名勝之後,到了華陰的潼關,另一條重要的支流渭河從西面而來,在潼關附近與黃河會合。由於秦嶺的餘脈崤山橫亙在潼關以南,黃河被迫折向東流,形成一處大拐彎。崤山、潼關一帶由於山川險要,而且是從關中東出中原的必經之地,因此自古以來發生過不少重要的戰爭。崤山以西,渭河南岸的華山,更是古代五嶽之中的西嶽,歷來以險要見稱。酈道元在《水經注》中,撰寫了一則引人入勝的華山遊記,值得細閱。
潼關、風陵渡、函谷
【】注河在關內南流,潼激關山,因謂之潼關[1]。濩水注之,水出松果之山。北流逕通谷,世亦謂之通谷水,東北注于河,《述征記》所謂潼谷水者也。或說因水以名地也。河水自潼關東北流,水側有長坂,謂之黃巷坂。坂傍絕澗,陟此坂以升潼關,所謂“溯黃巷以濟潼矣”。
歷北出東崤,通謂之函谷關[2]也。邃岸天高,空谷幽深,澗道之峽,車不方軌,號曰天險。故《西京賦》曰:“岩險周固,衿帶易守,所謂秦得百二,并吞諸侯也。”是以王元說隗囂[3]曰:“請以一丸泥[4],東封函谷關,圖王不成,其弊足霸矣。”郭緣生《記》曰:“漢末之亂,魏武征韓遂、馬超,連兵此地。今際河之西,有曹公壘。道東原上,云李典營。義熙十三年,王師曾據此壘。”《西征記》曰:“沿路逶迆,入函道六里,有舊城,城周百餘步,北臨大河,南對高山。”[5]姚氏[6]置關以守峽,宋武帝[7]入長安,檀道濟、王鎮惡[8],或據山為營,或平地結壘,為大小七營,濱帶河險,姚氏亦保據山原陵阜之上,尚傳故跡矣。關之直北,隔河有層阜,巍然獨秀,孤峙河陽,世謂之風陵[9]。戴延之所謂風塠者也。南則河濱姚氏之營,與晉對岸。
注釋 [1]“河在關內”三句:酈道元解說潼關之得名。[2]“歷北”兩句:潼關以東重要關隘,北靠黃河,南逼崤山,中間數百里通道,穿越峽谷,形勢險要,古稱桃林塞,現稱崤函古道。戰國時秦國在古道西端建設關城駐兵鎮守,防範關東六國入侵。其後秦國強盛,秦兵東出函谷關,終於統一天下。前漢武帝時,應將軍楊僕之請,移關城於古道東端,監臨關東諸郡。[3]隗囂:王莽末羣雄之一,割據關中隴西,後為漢光武帝所敗。[4]丸泥:把軍令裏在泥丸中派人傳達。[5]“沿路”六句:此即漢函谷關城,在今河南省新安縣西,關城遺址尚存,國道、隴海鐵路分別在關城兩側。[6]姚氏:羌人姚萇、姚興父子之後秦國,為五胡十六國之一,都長安。[7]宋武帝:東晉權臣劉裕,率兵北伐,入長安,滅後秦,其後篡晉改國號為宋,是為宋武帝。[8]檀道濟、王鎮惡:俱為劉裕部將,為劉裕守長安。[9]風陵:在今山西省永濟市,現有風陵道大橋及鐵路橋橫跨黃河。
譯文 河水在關內往南流,水流撞激關山,因此稱為潼關。濩水在這裏注入大河。濩水源出於松果之山,往北流,經過通谷,民間也稱之為通谷水,往東北流,注入河,這就是《述征記》所說的潼谷水。也有說法是地名依水名而來。河水從潼關往東北方流去,水道邊有長長的堤坂,稱為黃巷坂。堤坂依深澗旁而建,沿堤坂往上行,可以到達潼關,所謂“上溯黃巷通往潼關”,就是指這堤坂路。往北出了東崤,通稱為函谷關。陡直的岸壁高入天際,空谷幽暗深沉,澗邊的山路狹窄,容不下兩車並行,號稱天險。因此《西京賦》說:“四周絕壁堅不可摧,形勢險要易守難攻,所謂秦國有以二當百的優勢,因而併吞了列國。”因此王元游說隗囂說:“只需要用一顆丸泥(派一點兵),在東端封住了函谷關,就算做不成皇帝,至低限度也足以稱霸一方。”郭緣生《述征記》說:漢朝末年天下大亂,魏武帝征伐韓遂、馬超,在這裏連兵會戰。現在西面的河岸上,有曹公壘;道路東面的平原上,據說是李典駐軍的營地。東晉義熙十三年,朝廷的大軍曾經佔領這處營壘。《西征記》說:“沿着彎曲的道路,進入狹窄的道徑前行六里,有一座舊城,環城一周百餘步,北靠大河,南對高山。”這是後秦姚氏為防守峽谷而設立的關隘。宋武帝領兵進入長安,檀道濟、王鎮惡等將領,有些依山紮營,有些在平地結壘,大大小小共有七處營盤,依靠大河天險;姚氏也佔據着山上平地和山岡,遺跡仍然存在。函谷關的正北,隔着大河,有一座層疊的山嶺,高聳特出,屹立在河的北岸,民間稱之為風陵,也就是戴延之所稱的風塠。南岸的姚氏營地,與晉軍隔岸對峙。
賞析與點評
風陵渡位於黃河轉向東流的河彎之處,是古代黃河上最大的渡口,現在是山西、陝西、河南三省的交界點,今山西省芮城縣有風陵渡鎮,架設了貫通三省的風陵渡高速公路大橋。相傳軒轅黃帝與蚩尤大戰於涿鹿,蚩尤施展法術,頓時大霧迷天,黃帝的將士迷失方向,不能作戰。在危急關頭,黃帝部將風后(也稱風伯),獻上指南車,給大軍指明方向,擺脫了困境,終於戰勝蚩尤。可惜風伯戰死沙場,黃帝把他葬在黃河邊上,後世稱風伯的墓冢為風后陵,又稱風陵。風陵附近的渡口就是風陵渡。
崤山山脈逼近風陵渡以南的黃河南岸,因此自潼關以東至陝縣百多公里的道路,必須從崤山的峽谷中穿過,這峽谷古代稱為函谷,是非常重要的戰略要塞,西周初稱為桃林塞,春秋時晉國越過黃河控制了這要塞,在峽谷的西口建築關城,駐兵鎮守,稱為函谷關。
秦函谷關
經又東過河北縣南,
注(門水)又東北逕邑川城南,即漢封竇門之故邑,川受其名,亦曰竇門,城在函谷關南七里。又東北,田渠水注之。水出衙山之白石谷,東北流逕故丘亭東,是薛安都[1]軍所從城也。其水又逕鹿蹄山西,山石之上有鹿蹄,自然成著,非人功所刊[2]。歷田渠川,謂之田渠水,西北流注于燭水。燭水又北入門水。水之左右,即函谷山也。
門水又北逕宏農縣[3]故城東。城即故函谷關校尉舊治處也[4],終軍[5]棄繻于此。燕丹、孟嘗亦義動雞鳴于其下,可謂深心有感,志誠難奪矣。昔老子西入關,尹喜望氣于此也[6]。故趙至《與嵇茂齊書》曰:“李叟[7]入秦,及關而嘆。”亦言《與嵇叔夜書》及關尹望氣之所,異說紛綸,并未知所定矣。漢武帝元鼎四年,徙關于新安縣,以故關為弘農縣、弘農郡治。王莽更名右隊。劉桓公為郡,虎相隨渡河,光武問而善之。其水側城北流而注于河。
注釋 [1]薛安都:南北朝武將。[2]“其水”四句:應該是河水沖刷岩石形成的壺穴。[3]宏農縣:漢弘農縣,其後設置弘農郡,故城在今河南省靈寶縣北,燭河匯入黃河處。北魏避諱,改弘為宏。[4]故函谷關校尉舊治處:即秦函谷關故址,現有秦函谷關景點。[5]終軍:前漢大臣,姓終名軍。[6]老子西入關:相傳老子在此出關進入秦國,被關尹所阻,留下《道德經》五千言離去。近年地方政府據此傳說擴建道教景區。[7]李叟:據《史記》所稱,老子姓李名耳。
譯文 又往東經過河北縣南,
門水又往東北流,經過邑川城的南面,這就是從前漢朝封給竇門食邑,水道因人而得名,亦稱為竇門,城在函谷關以南七里。又往東北流,田渠水注入。田渠水發源於衙山的白石谷,往東北流,過故丘亭的東面,這是薛安都軍隊所築的城。這條水又經過鹿蹄山的西面,山石之上有鹿蹄的印跡,是自然生成,並非人工所鑿。這條水經過田渠川,稱為田渠水,往西北流,注入燭水。燭水又往北注入門水。水道的左右兩岸,便是函谷山了。
門水又往北流,經過宏農縣故城的東面。這座城就是從前函谷關校尉的治所,漢朝人終軍在這裏丟失了過關的憑證。燕太子丹、齊孟嘗君也因他們的義氣,感動門客,在關下模仿雞啼,使他們可以連夜出關,可以說用心深遠,志誠感人,他們與門客的互相信任,堅定難以動搖。從前老子西入函谷關,尹喜在這地方觀望氣色,因此趙至《與嵇茂齊書》說:“李老先生西入秦國,到達關前喟然嘆息。”也有人說這句話出自《與嵇叔夜書》。至於關尹望氣的所在,各種說法紛紜,不知如何定奪。漢武帝元鼎四年,把函谷關城遷徙往新安縣,在舊關城設立弘農縣和弘農郡治,王莽改稱為右隊。劉桓公擔任郡太守時,有老虎跟着也渡河,光武帝問清楚情況之後,對他非常讚許。這條水沿着城邊往北流,注入了大河。
賞析與點評
春秋時代,函谷關阻扼了秦國勢力向東擴展,成為秦、晉\魏、晉必爭之地,漢朝以後,函谷關仍是位於關中的首都長安的最重要東面要塞,關城移至函谷的東口。古代有多個王朝定都長安或洛陽,函谷關成為兩都之間交通孔道,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多次重要戰爭。唐朝以後,長安不再成為帝都,函谷關的重要性大幅下降。
浢津(竇津)
【】注河水于此,有浢津之名。說者咸云:漢武微行[1]柏谷,遇辱竇門,又感其妻深識之饋[2],既返玉階[3],厚賞賫焉,賜以河津,令其鬻渡[4]。今竇津是也。故潘岳《西征賦》云“酬匹婦其已泰,胡厥夫之謬官”,袁豹之徒,并以為然。余案河之南畔,夾側水濆有津,謂之浢津。河北縣有浢水,南入于河,河水故有浢津之名,不從門始,蓋事類名同,故作者疑之。《竹書》、《穆天子傳》曰:“天子自窴軨,乃次于浢水之陽,丁亥,入于南鄭。”考其沿歷所踵,路直斯津,以是推之,知非因門矣,俗或謂之偃鄉澗水也[5]。
注釋 [1]微行:微服出行。[2]饋:給予食物。[3]玉階:指宮殿。[4]鬻渡:渡河地點稱為河津,鬻渡即收渡河費。[5]“余案”至末段:酈道元查核古史文獻,考訂竇津得名,遠在西周,並非始於漢武帝時。
譯文 河水流到這裏,有浢津的名稱。當地流行的傳說:漢武帝微服出行到了柏谷,被一個名叫竇門的人羞辱,卻感謝他的妻子慧眼識人,以酒餚款待。武帝返回皇宮之後,給她豐厚的賞賜,把大河的渡口賜給他們,讓他們收取渡河的費用,就是今日的竇津。因此潘岳《西征賦》說“給予這婦人的報酬已太過份了,怎可以胡亂給她的丈夫封官”,袁豹等人,都認為他說得對。我到過河的南岸,看見水邊有渡口,名為浢津。河北縣有浢水,向南流注入大河,河水有浢津的地名,並非從竇門才開始。大概因為事情類似,地名相近,所以作者把兩件事混而為一。《竹書紀年》、《穆天子傳》說:“天子從窴軨起行,到了浢水的北岸休息,丁亥日,進入南鄭。”查考他足跡走過的地方,正好經過這處渡口,照記述推斷,可知這地名並非因竇門而來,民間或稱之為偃鄉澗水。
賞析與點評
黃河在河南的崤山以及山西的中條山之間流過,穿越山峽,水流湍急,然而在水流稍為平緩的地方,仍有若干渡口,其中一處名為竇津的渡口,帶出了漢武帝微服出行受辱的民間故事。
陜城、漫澗水、茅城(故茅亭)、茅津、咸陽澗水、虢國上陽、金人
經又東過陜縣[1]北。
注橐水出橐山,西北流。又有崖水出南山北谷,逕崖峽,北流與干山之水會。水出于山東谷,兩川合注于崖水。又東北注橐水,橐水北流出谷,謂之漫澗矣。與安陽溪水合,水出石崤南,西逕安陽城南。漢昭帝封上官桀[2]為侯國。潘岳所謂“我徂安陽”也。東合漫澗水。水北有逆旅亭,謂之漫口客舍也。又西逕陜縣故城南,又合一水,謂之瀆谷水,南出近溪,北流注橐。橐水又西北逕陜城西,西北入于河。
河北對茅城。故茅亭,茅戎邑也。《公羊》曰晉敗之大陽者也。津亦取名焉。《春秋》文公三年,秦伯伐晉,自茅津濟,封崤尸而還是也。東則咸陽澗水注之,水出北虞山南,至陜津注河。河南即陜城也。昔周、召分伯,以此城為東、西之別,東城即虢邑之上陽也,虢仲之所都,為南虢,三虢,此其一焉。其大城中有小城,故焦國也,武王以封神農之後于此。王莽更名黃眉矣。戴延之云:“城南倚山原,北臨黃河,懸水百餘仞,臨之者咸悚惕焉。”西北帶河,水湧起方數十丈,有物居水中,父老云,銅翁仲[3]所沒處。又云,石虎載經[4]于此沉沒,二物并存,水所以湧,所未詳也。或云:翁仲頭髻常出,水之漲減,恆與水齊。晉軍當至,髻不復出,今惟見水異耳,嗟嗟有聲,聲聞數里。
案秦始皇二十六年,長狄[5]十二見于臨洮,長五丈餘,以為善祥,鑄金人十二以象之,各重二十四萬斤,坐之宮門之前,謂之金狄。皆銘其胸云:“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以為郡縣,正法律,同度量,大人來見臨洮,身長五丈,足六尺。”李斯書也。故衞恆《敍篆》曰:“秦之李斯,號為工篆,諸山碑及銅人銘,皆斯書也。”漢自阿房徙之未央宮前,俗謂之翁仲矣。地皇二年,王莽夢銅人泣,惡之,念銅人銘有皇帝初兼天下文,使尚方工鐫滅所夢銅人膺文。後董卓毀其九為錢。其在者三,魏明帝欲徙之洛陽,重不可勝,至霸水西停之。《漢晉春秋》曰:或言金狄泣,故留之,石虎取置鄴宮。苻堅又徙之長安,毀二為錢[6],其一未至而苻堅亂,百姓推置陜北河中,于是金狄滅。余以為鴻河巨瀆,故應不為細梗躓湍;長津碩浪,無宜以微物屯流。斯水之所以濤波者,蓋《史記》所云魏文侯二十六年,虢山崩,壅河所致耳。獻帝東遷[7],日夕潛渡,墜坑爭舟,舟指可掬[8],亦是處矣。
注釋 [1]陜縣:今河南省三門峽市。[2]上官桀:前漢大臣,武帝死後與霍光、金日磾輔助昭帝,其孫女立為昭帝皇后,其後上官桀與霍光爭權被殺。上官皇后年幼,又是霍光外孫女,地位仍然鞏固。[3]銅翁仲:秦始皇滅六國後,收六國兵器,鑄為十二金人。漢末部份已毀,五胡亂華時,胡人運載殘存金人往東方,船沉,金人沒入水中,民間稱之為銅翁仲。翁仲原指帝王陵前並列的石人。[4]石虎:五胡之一羯人後趙皇帝,都鄴城;經:指後漢靈帝時立於太學的石經。[5]長狄:古代西北遊牧民族,大概因體型高大而得名。[6]毀二為錢:銷毀兩個金人作為鑄錢材料。[7]獻帝東遷:漢獻帝被董卓所逼,遷都長安,董卓死後,長安大亂,獻帝及少數侍從逃走東歸,在弘農渡河到河東尋求保護。[8]“日夕”三句:船少人多,爭相攀登上船,已登船者用刀斬後來者抓在船邊的手指,阻止更多人登船,被斬下的手指可以拾起一大把。
譯文 河水又往東流,經過陜縣的北面。
橐水源出於橐山,向西北方流。又有崖水源出於南山的北谷,經過崖峽,往北流,與干山之水會合。干山之水源出於山東谷,兩水會合,注入崖水。崖水又往東北注入橐水。橐水往北流,出山谷之後,便稱為漫澗。橐水與安陽溪水會合,水源出於石崤的南面,往西流經安陽城南。漢昭帝把安陽封給上官桀,立為侯國。這就是潘岳所說的:“我前往安陽。”安陽溪水往東流,會合漫澗水。水的北邊有座旅館,稱為漫口客舍。又往西流經陜縣舊城的南面,又與合一條道會合,稱為瀆谷水,發源於南面的近溪,往北流注入橐水。橐水又往西北流,過陜城的西面,向西北流,匯入大河。
河水北與茅城相對,這是從前的茅亭,是古代茅戎的城邑。《公羊》說:“晉國在大陽打敗他們(茅戎)。”渡口因此得名。《春秋》記述:文公三年(前六二四),秦伯攻打晉國,從茅津渡河,在崤山秦軍堆積屍首的地方堆封泥土之後退回。東面有咸陽澗水注入,水源出於北虞山的南面,流至陜津注入大河。大河的南岸就是陜城。從前周公、召公分管諸侯,以這座城作為東、西的分界。東城就是虢國的上陽,是虢仲定都的地方,稱為南虢。古代有三個虢國,這是其中之一。大城之中還有小城,就是古代的焦國,周武王把神農氏的後裔分封在這裏。王莽改名為黃眉。戴延之說:“城的南面倚靠山地,北面瀕臨黃河,瀑布往下直瀉百餘仞,身臨崖岸的人,都不禁心驚膽戰。”大河就在城的西北方流過,洶湧的河水翻騰而過,延續數十丈。水中不知藏着甚麼怪物,父老們都說:這是銅翁仲沉沒的地方。又說:後趙石虎運載石經,也在這裏沉沒。這兩種物件都在水下,所以使河水翻騰,但詳情卻不得而知。有人說:以前銅翁仲的頭上髮髻時常露出水面,無論水漲水退,經常與水位齊平。但自從晉軍就快來臨,髮髻就不再露出,現在只能看見水流有異樣,嘩啦嘩啦的響聲,幾里之外也能聽到。
查證史書,秦始皇二十六年(前二二一),在臨洮出現十二個長狄人,每個身高五丈有餘,認為是吉祥的徵兆,於是仿照他們的模樣,鑄造十二個銅人,每個重二十四萬斤,放置在皇宮大門的前面,稱之為金狄。每個都在胸前刻字“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以為郡縣,正法律,同度量,大人來見臨洮,身長五丈,足六尺”,由李斯書寫。因此衞恆《敍篆》說:“秦朝的李斯,以擅長篆書著名,各處山上的石碑以及銅人上的銘文,都是李斯所寫。”到了漢朝,從阿房宮移徙到未央宮前面,民間稱之為翁仲。地皇二年(前二一),王莽在夢中見到銅人哭泣,內心感到很不安,想起銅人身上刻有“皇帝初兼天下”的銘文,命令尚方派遣工匠剷掉夢中所見銅人胸上的文字。其後董卓銷毀其中九個,用來鑄造銅錢。保留的仍有三個,魏明帝準備把它們移徙到洛陽,但太重無法搬運,只好停在霸水西岸。《漢晉春秋》說:有傳說金狄流淚,所以把它們留下。石虎把它們搬到鄴城的皇宮,苻堅又把它們移徙回到長安,銷毀兩個用來鑄錢,另一個還未運抵長安,苻堅政權已經發生動亂,百姓把它推到陜城以北的大河之中,於是金狄全都毀滅了。我認為廣闊洪流,不應該被細小的物件所阻塞:滾滾巨浪不會因微物而斷流。這處的河水之所以波濤洶湧,是由於《史記》所紀述“魏文侯二十六年(前四二〇),虢山崩塌”,阻塞河道,造成了激流的。漢獻帝東遷,天黑後偷偷渡河,隨從和士兵紛紛從高岸跳下,爭先恐後地爬上渡船,已登船的人揮刀亂砍,掉落船上被砍下的手指,隨便可以拿起一大把。事發的地方就在這裏。
賞析與點評
黃河往東流到陝城之下,兩岸的山勢已經逐漸平緩。而陝城就是峽谷東端的城邑,古代人的觀念,陝城往東就是平坦的中原大地,陝城往西就進入崇山阻隔的關中,因此有“分陝”的說法。今天的陝西省,就是因此得名,但陝西省的東界還要往西,在潼關附近。現在的陝縣隸屬河南省三門峽市。
陝縣和縣東的三門峽,自古以來是戰略重地,周朝把同姓的族人分封此地,建立虢國(虢國的後裔以郭為姓氏),其後又分為東虢、西虢、小虢等分支。春秋時,晉國滅虢,發生了“假途滅虢”的故事,控制了此地。陝縣附近的黃河渡口名為茅津,波濤相當洶湧,經常有翻船事故。西晉末五胡在中原混戰時,曾經嘗試從長安把秦朝所鑄金人,及漢朝所刻石經運送到東方,卻在這裏翻船沉沒。
砥柱、三門、淆水、石崤水、夏后皋陵、千崤之水
經又東過砥柱間,
注砥柱[1],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當水者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過,山見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三穿既決,水流疏分,指狀表目,亦謂之三門[2]矣。山在虢城東北、大陽城東也。《搜神記》稱齊景公渡于江沈之河,黿[3]銜左驂[4],沒之,眾皆惕。古冶子[5]于是拔劍從之,邪行[6]五里,逆行三里,至于砥柱之下,乃黿也。左手持黿頭,右手挾左驂,燕躍鵠踴而出,仰天大呼,水為逆流三百步,觀者皆以為河伯也。
亦或作“江沅”字者也,若因地而為名,則宜在蜀及長沙。案《春秋》,此二土并景公之所不至,古冶子亦無因而騁其勇矣[7]。劉向敍《晏子春秋》,稱古冶子曰:“吾嘗濟于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流,當是時也,從而殺之,視之乃黿也。”不言江、沅矣。又考史遷《記》[8]云:“景公十二年,公見晉平公;十八年,復見晉昭公。”旌軒[9]所指,路直斯津。從黿砥柱事或在茲。又云:“觀者以為河伯。”賢于江沈之證[10]。河伯本非江神,又河可知也。
河之右側,崤水注之。水出河南盤崤山,西北流,水上有梁,俗謂之鴨橋也。歷澗東北流,與石崤水合,水出石崤山。山有二陵: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北陵,文王所避風雨矣。言山徑委深,峰阜交蔭,故可以避風雨也。秦將襲鄭,蹇叔致諫而公辭焉,蹇叔哭子曰:“吾見其出,不見其入,晉人禦師必于崤矣,余收爾骨焉。”孟明果覆秦師于此。
崤水又北,左合西水,亂流注于河。河水又東,千崤之水注焉。水南導于千崤之山,其水北流,纏絡二道。漢建安中,曹公西討巴、漢[11],惡南路之險,故更開北道,自後行旅,率多從之。今山側附路有石銘云:“晉太康三年,弘農太守梁柳修復舊道。”
注釋 [1]砥柱:黃河河道中的巨石島嶼。[2]三門:有人門、鬼門、神門之稱,謂之三門。[3]黿(粵:元;普:yuán):又名沙鱉、藍團魚,體形最大的鱉,巨型甲魚,主要生活在雲南、廣東、廣西、福建、浙江等地河中。[4]左驂:古代馬車左側的馬匹。[5]古冶子:春秋時齊國的勇士。[6]邪行:即斜行。[7]“亦或”至“勇矣”段:酈道元考訂史書所記之“江沅”必不在南方。[8]史遷《記》:即司馬遷《史記》。[9]旌:旗幟;軒:高大的馬車。[10]“又云”至“之證”段:引太史公司馬遷說法證明自己判斷較恰當。[11]“漢建安”兩句:指曹操西征漢中張魯。
譯文 河水又往東流,經過砥柱之間。
砥柱是山的名稱,從前大禹治理洪水,凡遇到山丘陵阻擋水流的,就把它們鑿掉,因此在這裏破開山丘以疏通河道。河水分流,繞過山丘往兩旁流過,把山夾在水流中間,看起來像水中的石柱,因此稱為砥柱。水道分為三股,河水分別從三條水道流過,以形狀命名,於是也稱為三門。山在虢城東北、大陽城以東。《搜神記》所稱,齊景公在江沈之河橫過大河,有巨黿張口銜住左邊拉車的左驂馬,沒入水中,眾人都大驚失色,古冶子於是拔劍入水追蹤,斜行了五里,又逆行了三里,到了砥柱的下面,原來這就是巨黿。他左手握住黿頭,右手挾着那匹左驂馬,像燕鵠般矯捷,一躍而出,仰天大叫,河水為之倒流三百步。旁觀的人都認為他就是河伯。
“江沈”也有寫成“江沅”的,如果因地而命名的話,則應該在蜀地和長沙。查閱《春秋》,此兩處地方齊景公都沒有到過,古冶子也無從施展他的神勇了。劉向為《晏子春秋》作序稱,古冶子說過:“我曾經橫越大河,巨黿銜住左驂馬潛入砥柱的洪流之中,在這時刻,我尾隨殺了牠,看清楚原來是一隻大黿。”他沒有說過事發在江沅。又查閱司馬遷的《史記》說:“齊景公十二年(前五三六),景公會見晉平公;十八年(前五三〇),又會見晉昭公。”插上旌旗的高大馬車一路浩蕩前行,直指這個渡口而來。追逐巨黿至砥柱之下的事,有可能發生在這裏。又說在場觀看的人以為他是河伯,這說法比江沈更有道理,因為河伯根本不是江神,可知事情就在大河發生。
河的右側,崤水注入。崤水源出於河南郡的盤崤山,往西北流,水上有橋樑,民間稱之為鴨橋。經山澗往東北流,與石崤水會合。石崤水源出於石崤山,山上有兩座陵墓:南陵是夏后皋的陵墓;北陵是周文王曾經避風雨的所在。據說山徑曲折幽深,峰巒與崗阜交錯蔭蔽,因此可以避風雨。秦國準備襲擊鄭國,蹇叔諫阻但秦穆公不接納,蹇叔為兒子出征而哭,他說:“我見他出征,看不見他回來了!晉國人必定會在崤谷截擊秦軍,我要在那地方收他的骸骨啊!”兒子孟明果然在這裏大敗,秦軍全部覆沒。
崤水又往北流,左方會合西水,亂流注入大河。河水又往東流,千崤之水注入。千崤之水發源於南面的千崤之山,水往北流,彎彎曲曲地在兩條小道之間穿過。漢朝建安中,曹公往西攻打巴郡、漢中,因為憂慮南路險阻,所以另外開闢北道,自此之後行人旅客,很多都走這條路。現在路旁的山壁上有石刻銘文說:“晉太康三年(二八二),弘農太守梁柳修復舊道。”
賞析與點評
砥柱、三門都是古代黃河中游的著名險要之地,河水穿越峽谷岩石,形成激流險灘,但由於地處洛陽、長安之間,是水道交通必經之路,行船者無法躲避,視為畏途,因此遺留了很多神異的故事。
砥柱灘、五戶、五戶將軍祠
【】注太崤以東,西崤以西,明非一崤也。西有二石,又南五十步,臨溪有恬漠先生[1]《翼神碑》,蓋隱斯山也。其水北流注于河。河水翼岸夾山,巍峰峻舉,羣山疊秀,重嶺干霄。鄭玄案《地說》:“河水東流,貫砥柱,觸閼流。今世所謂砥柱者,蓋乃閼流也。砥柱當在西河,未詳也。”余案,鄭玄所說非是,西河當無山以擬之。自砥柱以下,五戶已上,其間百二十里,河中竦石桀出,勢連襄陸,蓋亦禹鑿以通河,疑此閼流也[2]。其山雖闢,尚梗湍流,激石雲洄,澴波怒溢,合有十九灘,水流迅急,勢同三峽,破害舟船,自古所患。
漢鴻嘉四年[3],楊焉言:“從河上下,患砥柱隘,可鐫廣之。”上乃令焉鐫之[4],裁沒水中,不能復去,而令水益湍怒,害甚平日。魏景初二年二月,帝遣都督沙丘部、監運諫議大夫寇慈,帥工五千人,歲常修治,以平河阻。晉泰始三年正月,武帝遣監運大中大夫趙國、都匠中郎將河東樂世,帥眾五千餘人,修治河灘,事見《五戶祠銘》。雖世代加功,水流漰渀,濤波尚屯。及其商舟是次,鮮不踟躕難濟,故有眾峽諸灘之言。五戶,灘名也,有神祠,通謂之五戶將軍,亦不知所以也。
注釋 [1]恬漠先生:不知何時代人。[2]“鄭玄案”至“疑此閼流也”段:酈道元據自己觀察所得,否定後漢名儒鄭玄認為“砥柱當在西河”的說法。[3]漢鴻嘉四年:前漢成帝年號,鴻嘉四年相當於公元前一七年。[4]鐫:鑿的意思。
譯文 既然有“太崤以東,西崤以西”的說法,分明不止一座崤山。西面有兩塊石頭,又往南五十步,在溪邊有恬漠先生的《翼神碑》,這位恬漠先生大概曾經在這山中隱居。這條水道往北流,注入大河。
河水兩岸山巒夾峙,山峰巍峨高峻,一重重的山嶺蒼翠秀麗,直插雲霄。鄭玄引述《地說》:“河水往東流,穿過砥柱,沖擊着阻礙水流的礁石,今天人們所說的砥柱,大概就是指這些礁石了。砥柱應當在西河,卻不太清楚。”我認為,鄭玄說得不對,在西河,沒有適當的山與它對應。從砥柱以下,五戶以上,其間一百二十里,河中礁石參差屹立,與陸地隱約相連,這大概是大禹鑿通河道的遺跡,推測這就是史書中提及的阻礙水流的礁石了。這裏的山雖然開鑿過,但依然梗塞着急湍的河水,洶湧的水流沖向礁石,騰起雲霧般的水花,激盪着狂奔怒溢的漩渦,這一段共有十九處礁灘,水流又快又急,與三峽的形勢相同,不少經過的舟船觸礁破毀,自古以來就使人畏懼。
漢朝鴻嘉四年,楊焉建議說:“從河中逆流而上或順流而下,因為砥柱水道太狹窄而經常出事,可以把它鑿寬。”於是皇帝下令楊焉負責開鑿礁石,但剛鑿到水面之下,便不能繼續往下鑿,水流反而更加湍急兇猛,危害比平日更大。魏景初二年(二三八)二月,皇帝派遣都督沙丘部監運、諫議大夫(官名)寇慈,率領民伕五千人,常年進行修治,清除河中的障礙。晉泰始三年(二六七)正月,晉武帝派遣監運大中大夫(官名)趙國、都匠中郎將(官名)河東人樂世,率領民眾五千餘人,修治河中險灘,這些事記載在《五戶祠銘》之中。雖然世世代代都有整治工程,但水流激盪澎湃,波濤洶湧依然如故。商船每經過這裏,很少不望險灘而踟躕不前,深感行船的艱難。因此有多峽多灘的俗語。五戶,就是其中一處險灘的名稱,上面蓋有神祠,人稱謂五戶將軍,但不知道他的來歷。
賞析與點評
砥柱是行船的畏途,卻又是壯麗的自然美景。古代官府為了暢通航路,不斷嘗試整治,但都無法克服大自然的威力。二十世紀中期,民國政府的黃河水利委員會委員長兼總工程師李儀祉建議建築堤壩,並聘請挪威水利專家安立森(S. Elisson)實地考察,一九三五年發表了三門峽、八里胡同和小浪底三個壩址的勘查報告。日軍侵華期間,也對三門峽建築堤壩作出研究。抗戰勝利後,民國政府再聘請雷巴德(Eugene Reybold)等四位美國專家組成黃河顧問團,往三門峽實地考察,但因政局動盪無法展開。一九五五年七月三十日,經過社會上激烈的爭議,全國人大通過了修建三門峽工程,聘請蘇聯專家代為規劃,一九五七年四月開工,一九六一年完成。自此之後,三門峽險灘和砥柱巨石淹沒在水庫之中。
大伾山、成皋故城、虎牢城
經又東過成皋縣[1]北,濟水從北來注之。
注河水自洛口又東,左逕平皋縣南,又東逕懷縣[2]南,濟水故道[3]之所入,與成皋分河,河水右逕黃馬坂北,謂之黃馬關。孫登之去楊駿[4],作書與洛中故人處也。河水又東逕旋門坂北,今成皋西大坂者也。升陟此坂,而東趣[5]成皋也。曹大家[6]《東征賦》曰“望河洛之交流,看成皋之旋門”者也。
河水又東逕成皋大伾山[7]下,《爾雅》曰:“山一成[8]謂之伾。”許慎、呂忱[9]等并以為丘一成也。孔安國以為再成曰伾,亦或以為地名,非也。《尚書·禹貢》曰“過洛汭,至大伾”者也。鄭康成[10]曰:“地喉也,沇出伾際矣。在河內修武、武德之界,濟沇之水與滎播澤出入自此。”然則大伾即是山矣。伾北,即《經》所謂濟水從北來注之者也。
今濟水自溫縣[11]入河,不于此也。所入者,奉溝水耳,即濟沇之故瀆矣。成皋縣之故城在伾上,縈帶伾阜,絕岸峻周,高四十許丈,城張翕險,崎而不平。《春秋傳》[12]曰:“制,岩邑[13]也,虢叔死焉。”即東虢也。魯襄公二年七月,晉成公與諸侯會于戚,遂城虎牢以逼鄭求平也。蓋修故耳。《穆天子傳》曰:“天子射鳥獵獸于鄭圃,命虞人[14]掠林。有虎在于葭中,天子將至,七萃之士高奔戎[15]生捕虎而獻之天子,命之為柙,畜之東虢,是曰虎牢矣。”然則虎牢之名,自此始也。秦以為關,漢乃縣之。城西北隅有小城,周三里,北面列觀,臨河岧岧孤上。景明中,余之壽春,路值茲邑,升眺清遠,勢盡川陸,羈途遊至,有傷深情。
河水南對玉門。昔漢祖與滕公[16]潛出,濟于是處也。門東對臨河,側岸有土穴,魏攻北司州刺史毛德祖于虎牢,戰經二百日,不克。城惟一井,井深四十丈,山勢峻峭,不容防捍,潛作地道取井。余頃因公至彼,故往尋之,其穴處猶存。河水又東合汜水,水南出浮戲山,世謂之曰方山也。北流合東關水。水出嵩渚之山,泉發于層阜之上,一源兩枝,分流瀉注,世謂之石泉水也。東為索水,西為東關之水。西北流,楊蘭水注之,水出非山,西北流注東關水。東關水又西北,清水入焉。水自東浦西流,與東關水合,而亂流注于汜。
注釋 [1]成皋縣:今河南省滎陽市汜水鎮,北臨黃河,故城位於山丘之上,因山嶺高聳瀕臨黃河而得名。自戰國以來為戰略要地。隋開皇十八年(五九八)更名為汜水縣,其後多次更改,至一九五四年劃歸滎陽縣,滎陽現屬鄭州市。[2]懷縣:在黃河以北,漢朝屬河內郡。[3]濟水故道:這是北濟水。[4]“孫登”句:楊駿,晉武帝后父,受遺命輔政,權勢顯赫。駿徵高士孫登為屬吏,孫登詐死,遺書而去。其後楊駿與賈后爭權被殺。[5]趣:趨的借用字,讀趨,往的意思。[6]曹大家:後漢才女班昭,為班彪之女,班固及班超妹,博學才高,嫁曹世叔,人稱曹大家。家,音姑。曹世叔早死,班昭守寡。和熹鄧太后臨朝聽政,詔班昭入宮教授漢書,深得太后信任,為太后撰《女誡》七篇。[7]大伾(粵:pei1;普:pī):《書經·禹貢》記述大河“東過洛汭,至于大伾”,今河南省鶴壁市濬縣東有大伾山。古代大伾山為黃河轉折點,有山河險阻之勢,附近有黎陽津及對岸的白馬津渡口,為兵家必爭之地。金朝明昌(一一九〇至一一九六)之後,黃河改道,形勢不再,現為登臨懷古的名勝。[8]成:古代面積單位,《左傳》哀公元年:“有田一成,有眾一旅。”十平方里土地為一成。[9]許慎、呂忱:許慎,後漢名儒,撰《說文解字》。西晉呂忱仿《說文》作《字林》。[10]鄭康成:後漢名儒鄭玄,字康成。[11]溫縣:在黃河北岸,漢屬河內郡。[12]《春秋傳》:即《左傳》。[13]岩:巉岩。[14]虞人:古代為天子管理山林的官員。[15]七萃之士:即禁衞軍人;高奔戎:人名。[16]滕公:夏侯嬰,人稱滕公,為漢高祖駕馬車。
譯文 河水又往東流,經過成皋縣北面,濟水從北方而來,注入河水。
河水從洛口又向東流,左方經過平皋縣南面,又往東流經過懷縣南面,濟水的舊水道就在這裏匯入河水,懷縣、成皋以大河為分界。河水往右方流經黃馬坂的北面,稱為黃馬關。孫登離開楊駿的時候,就在這地方給洛陽的老朋友寫信告別。河水又往東流,經過旋門坂的北面,就是現在的成皋西大坂。登上這道山坡,往東可以前往成皋。曹大家《東征賦》所言“眺望河洛二水合流,觀看成皋的旋門”就是這裏。
河水又往東流,經過成皋的大伾山下,《爾雅》說:“山只有一成稱為伾。”許慎、呂忱等都認為是指只有一成的山丘。孔安國認為兩成的山丘稱為伾,也有人認為伾是地名,不正確。《尚書·禹貢》說:“過了洛汭,到達大伾。”鄭康成說“大伾是大地的咽喉,沇水從大伾的山邊流出。大伾山位於河內郡修武、武德兩縣的交界,濟沇水和滎播澤都從這裏出入”,那麼,《尚書》的大伾就是這座山了。大伾北面,就是《水經》所說“濟水從北方而來,注入河水”的地方。
現今濟水從溫縣注入大河,不在這地方。注入大河的是奉溝水,也就是濟沇水的舊水道。成皋縣的舊城在大伾上面,像衣帶一樣環繞大伾山,周圍是高聳的山崖,有四十餘丈高,憑險築城,形制崎嶇錯落。《春秋傳》所言“制,是山岩上的城邑(地勢險要),虢叔在這裏戰死”,也就是東虢。魯襄公二年七月,晉成公與諸侯在戚地會盟,就在城虎牢築城,以威逼鄭國求和。這次是重修舊城而已。《穆天子傳》說:“天子在鄭國的園圃裏射鳥獵獸,命令管理山林的虞人砍清樹木,有老虎藏在蘆葦之中,天子就要來到,禁衞勇士高奔戎把老虎生擒,獻給天子。天子下令造一個牢籠,把老虎養在東虢,稱之為虎牢。”照此看來,虎牢的得名,就是從那時開始。秦朝時在這裏設關,漢朝立為縣。城的西北角有一座小城,周迴長三里,北面有一列城樓,巍峨地屹立在河邊山上。景明中,我前往壽春,路過這座城邑,登城遠眺,山河形勝盡收眼底。旅途中遊歷到了這裏,不期然心有傷感,情懷激盪。
河水的南岸對着玉門,從前漢高祖與滕公夏侯嬰偷偷出城,就在這裏渡河。玉門東面接近大河,岸邊有土洞,魏軍在虎牢圍攻北司州刺史毛德祖,戰事延續兩百日,未能攻克。城中只有一個水井,井深四十丈,而山勢峻峭,防守不易,於是暗中挖掘地道奪取這口井。我曾經因公事到過那處,專程找尋遺跡,這洞穴仍然存在。
河水又往東流,會合汜水。汜水源出於南面的浮戲山,民間稱之為方山。往北流,會合東關水。東關水源出於嵩渚之山,山泉從層疊的山巒中流出,同一源頭分成兩條水道,分別往下流瀉,民間稱為石泉水。東面的是索水,西面的是東關之水。水往西北流,楊蘭水注入,水源出於非山,往西北流,注入東關水。東關水又往西北流,清水注入。水從東浦分出向西流,與東關水會合,水流交錯注入汜水。
賞析與點評
大伾山又名黎山,位於河南省濬縣縣城東南方,海拔只有一百三十五米,但傳說大禹治水時,曾經登臨此山,觀察洪水流向,因此被載入中國最早的史書《書經·禹貢》篇中,後世稱之為“禹貢名山”。宋朝以前,黄河在山腳下流過,山下農村經常洪水為患,官府及百姓在山上建了不少佛寺道觀祈求平安,並在山崖雕鑿大佛庇佑眾生。北宋末年黃河改道,大伾山已不再臨近黃河,但山上古木蒼翠,寺觀清幽,仍然是遊覽勝地。
滑臺城、延津、河水變清
經又東北過武德縣東,沁水從西北來注之;
注河水又東,右逕滑臺城北。城有三重,中小城謂之滑臺城,舊傳滑臺人自修築此城,因以名焉。城即故鄭廩延邑[1]也。下有延津。《春秋傳》曰:孔悝為蒯聵[2]所逐,載伯姬[3]于平陽,行于延津是也。廩延南故城,即衞之平陽亭也,今時人謂此津為延壽津。宋元嘉[4]中,右將軍到彥之[5]留建成將軍朱修之守此城,魏軍南伐,修之執節不下。其母悲憂,一旦乳汁驚出,母乃號踴,告家人曰:“我年老,非有乳時,今忽如此,吾兒必沒矣!”修之絕援,果以其日陷沒。
城,故東郡[6]治。《續漢書》曰:延熹九年,濟陰、東郡、濟北、平原河水清。襄楷上疏曰:“《春秋》注記未有河清,而今有之。《易乾鑿度》曰:上天將降嘉應,河水先清。京房《易傳》曰:河水清,天下平,天垂異,地吐妖,民厲疾,三者并作而有河清。《春秋》麟不當見而見,孔子書以為異。河者,諸侯之象,清者,陽明之徵,豈獨諸侯有窺京師也!”明年,宮車宴駕[7],徵解瀆侯[8]為漢嗣,是為靈帝。建寧四年二月,河水又清也。
注釋 [1]廩延邑:春秋時鄭國的廩延邑。[2]蒯聵(粵:快/拐 潰/匯;普:kuǎi kuì):人名,春秋時衞靈公之子,姬妾所生。因謀害嫡母南子事敗而流亡晉國。靈公死後,傳位蒯聵之子公子輒。蒯聵得晉卿趙簡子之助回國。孔悝,衞國大夫,衞靈公之外孫,蒯聵的外甥。孔悝的封地為戚城,遺址位於今河南省濮陽市,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蒯聵回國後,挾持孔悝以壯大自己的勢力,發動政變,逼走兒子,蒯聵成為衞君,即衞莊公,其子輒稱為出公。孔子學生子路在政變中殉職。[3]伯姬:孔悝母親。[4]宋元嘉:南朝宋文帝年號。[5]到彥之:姓到名彥之。[6]東郡:戰國後期,秦王政五年(前二四二)攻取魏國北部地置東郡,處於魏、楚、齊之間,治所在濮陽。前漢時,東郡轄濮陽、聊城等二十二縣。[7]宮車宴駕:漢桓帝駕崩。[8]解瀆侯:漢桓帝無子,皇后竇妙及后父竇武定策立桓帝堂兄劉萇之子解瀆亭侯劉宏為皇帝,是為漢靈帝。
譯文 又往東北方經過武德縣的東面,沁水由西北方注入河水。
河水又往東流,右方經過滑臺城的北面。城有三重,中央的小城稱為滑臺城,故老相傳滑臺城是滑臺本地人所修築,因此得名。這城就是從前的鄭國廩延邑。下游有延津,這就是《春秋傳》所記述:孔悝被衞君蒯聵所驅逐,來到平陽用馬車載走母親伯姬,往延津而去。廩延南面的舊城,就是衞國的平陽亭,現在人們稱這渡口為延壽津。宋朝元嘉年間(四二四至四五三),右將軍到彥之留下建成將軍朱修之鎮守這座城,魏軍南下攻打,朱修之守節不降。他的母親既悲傷又憂慮,一天早上,忽然心驚,竟然流出了乳汁,母親嚎啕大哭起來,她對家人說:“我年紀老了,這把年紀不該有奶水了,現在忽然這樣,我的兒子肯定死了!”修之等不到援軍,果然在這天城陷戰死。
滑臺城就是從前東郡的治所。《續漢書》說:延熹九年(一六六),濟陰、東郡、濟北、平原的河水變清了。襄楷呈上奏疏說:“《春秋》的經文和傳文,都沒有河水變清的記載,今天竟然發生。《易乾鑿度》說:‘上天將有吉兆下降,河水首先變清。’京房《易傳》說:‘河水變清,天下太平。’現在上天昭示反常的異狀,大地呈現妖異,民間疫疾流行,這三種情況同時出現,而河水卻變清。《春秋》所說:‘麟不該出現時卻出現了。’孔子把這事當作不吉的災異而記錄。大河象徵諸侯,清是光明的徵兆,(河水變清)難道是諸侯有圖謀京師的預兆!”次年,皇帝駕崩了,徵召解瀆侯為漢室的繼嗣,是為靈帝。建寧四年(一七一)二月,河水又變清了。
賞析與點評
滑臺城是古代黃河岸上的戰略要地,戰國時秦國東侵,越過韓、魏國境,佔領原屬鄭國的廩延邑,並修築了滑臺城,以此為據點,擴張在中原東部的勢力,設置了東郡。兩漢、魏晉時期,東郡一帶戰略位置重要,滑臺是必爭之地。黃河在東郡滑臺旁邊流過,河水黃濁,但偶然變清,被視為神異。
黎陽縣、天橋津、逯明壘、鹿鳴臺、白馬城、關羽斬顏良處、韋津
經又東北過黎陽縣南,
注黎,侯國也。《詩·式微》,黎侯寓于衞是也。晉灼曰:“黎山在其南,河水逕其東。”其山上碑云:“縣取山之名,取水之陽,以為名也。”王莽之黎蒸也。今黎山之東北故城,蓋黎陽縣之故城也。山在城西,城憑山為基,東阻于河,故劉楨《黎陽山賦》曰:“南蔭黃河,左覆金城,青壇承祀,高碑頌靈。”
昔慕容玄明[1]自鄴率眾南徙滑臺,既無舟楫,將保黎陽,昏而流澌,冰合于夜中,濟訖,旦而冰泮,燕民謂是處為天橋津。東岸有故城,險帶長河。戴延之謂之逯明壘,周二十里,言“逯明”[2],石勒十八騎中之一,城因名焉;郭緣生曰“城,袁紹時築”,皆非也。余案《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一年,鄭釐侯使許息來致地,平丘、戶牖、首垣諸邑,及鄭馳道,我取枳道與鄭鹿”,即是城也。今城內有故臺,尚謂之鹿鳴臺,又謂之鹿鳴城。王玄謨[3]自滑臺走鹿鳴者也。濟取名焉,故亦曰鹿鳴津,又曰白馬濟。
津之東南有白馬城,衞文公東徙,渡河都之[4],故濟取名焉。袁紹遣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于白馬,關羽為曹公斬良以報效,即此處也。白馬有韋鄉、韋城,故津亦有韋津之稱,《史記》所謂“下修武,渡韋津”者也。
注釋 [1]慕容玄明:鮮卑慕容氏所建後燕國皇帝慕容垂之弟慕容德,字玄明。慕容垂登位後,以德為車騎大將軍,封范陽王,參決政事。其後慕容垂死,子慕容寶繼位,為北魏拓跋氏所敗,國亡。德率眾自鄴城遷至滑臺,重建燕國,史稱南燕。[2]逯明:逯明,人名,是追隨石勒的十八位騎士之一。[3]王玄謨:南朝劉宋將領,曾參與元嘉北伐,平定劉義宣叛亂等戰事。他自稱出自高門望族太原王氏,但其他人不相信,稱他為下邳王氏。[4]“津之東”三句:衞,周武王弟康叔封國。原本都城在黃河以北的朝歌,轄地大致為現在的河南北部與河北南部一帶。公元前六六一年被狄人所破,衞懿公被殺,僅餘五千遺民,其後依賴齊桓公的援助,在楚丘(河南浚縣東),重新建國。衞文公時,遷都濮陽,國力有所恢復。
譯文 河水又往東北流,經過黎陽縣的南面。
黎是古代的侯國,這就是《詩經·式微》所提及的“黎侯寓于衞”。晉灼說:“黎山在黎陽縣的南面,河水流經它的東面。”山上有石碑,碑文說“黎陽縣因山而得名,在河水的向陽岸上(北岸),因此而命名”,王莽時改名為黎蒸。現在黎山東北面的舊城,就是從前的黎陽縣城。黎山在城西,城依山而建,東面有大河阻隔,所以劉楨在《黎陽山賦》中說:“南面黃河屏蔽,左面堅城掩護,青壇上舉行祀禮,高碑上頌揚神靈。”
從前慕容玄明從鄴城率領部眾往南遷徙來到了滑臺,因為沒有舟船渡河,打算據守黎陽,到了黃昏,流動的冰塊開始積聚,夜半時分冰已完全凝合,他們趕緊過河,到全部人過河完成,天已亮,冰逐漸融化。從燕地追隨慕容玄明南下的民眾,把這渡河的地方稱為天橋津。東岸有座舊城,旁邊有長河天險,周迴二十里,戴延之稱之為逯明壘,逯明是石勒十八騎其中之一,城以他而得名;郭緣生說:“城是袁紹時所築。”兩種說法都不正確。我查閱《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一年(前三五九),鄭釐侯派遣許息前來獻地,包括平丘、戶牖、首垣等幾個城邑,直至鄭國的馳道為界。我國取了枳道和鄭鹿”,就是這城。現在城內有一座舊臺,仍然稱為鹿鳴臺,所以這城又稱鹿鳴城。王玄謨從滑臺敗走鹿鳴,就是這裏。渡口亦因此取名,所以稱為鹿鳴津,又稱為白馬濟。渡口的東南面有白馬城,衞文公東遷,渡河之後在此定都,渡口因此取名。袁紹派遣顏良攻打防守白馬的東郡太守劉延,關羽為了報效曹公收容之恩,替他斬殺了顏良,就在這地方。白馬城附近有韋鄉、韋城,所以渡口又有韋津的別名,這就是《史記》所說:“攻下修武,渡過韋津。”
賞析與點評
黎陽縣的白馬津,是古代黃河下游的一處重要渡口,古人面對浩瀚的滾滾濁流,望而生畏,渡河時往往險象環生,因此流傳了不少渡河故事。黎陽白馬津最為人樂道的故事,就是關羽斬顏良。但《水經注》未有提及,曹操的其中一個兒子曹彪,曾經封為白馬王,曹操死後,長子曹丕繼位篡漢稱帝,詔諸弟入朝,白馬王曹彪與臨淄王曹植同時到洛陽,其後各自回封國,臨別時,曹植撰詩贈別,即著名的《贈白馬王彪》詩,其中幾句:“清晨發皇邑,日夕過首陽,伊洛廣且深,欲濟川無梁,泛舟越洪濤,怨彼東路長。”道盡旅途的艱險。王侯尚且如此,平民百姓,更是路途艱辛。
元城縣、沙鹿
【】注(河水)又東北逕元城縣故城西北,而至沙丘堰。《史記》曰:“魏武侯公子元食邑于此,故縣氏焉。”郭東有五鹿墟,墟之左右多陷城。《公羊》曰:襲,邑也。說曰:襲,陷矣。《郡國志》啟:五鹿,故沙鹿,有沙亭,周穆王喪盛姬,東征,舍于五鹿,其女叔此思哭,是曰女之丘,為沙鹿之異名也。《春秋左傳》僖公十四年,沙鹿崩。晉史卜之曰:“陰為陽雄,土火相乘,故有沙鹿崩。後六百四十五年,宜有聖女興,其齊田乎?”[1]後王翁孺自濟南徙元城,正直其地,日月當之。王氏為舜後,土也,漢火也[2]。王禁生政君,其母夢見月入懷,年十八,詔入太子宮,生成帝,為元后。漢祚道污,四世稱制[3],故曰火土相乘而為雄也。及崩,大夫揚雄作誄曰“太陰之精,沙鹿之靈,作合于漢,配元生成”[4]者也。
獻帝建安中,袁紹與曹操相禦于官渡,紹逼大司農鄭玄載病隨軍,屆此而卒。郡守已下受業者,衰絰赴者千餘人。玄注《五經》、《讖緯》、《候》、《曆》、《天文經》,通于世,故范曄《贊》曰:“孔書遂明,漢章中輟矣。”[5]
縣北有沙丘堰,堰障水也。《尚書·禹貢》曰:“北過降水。”不遵其道曰降[6],亦曰潰,至于大陸,北播為九河。《風俗通》曰:“河,播也,播為九河自此始也。”《禹貢》沇州:“九河既道。”謂徒駭、太史、馬頰、覆釜、胡蘇、簡、潔、句盤、鬲津也,同為逆河。鄭玄曰:“下尾合曰逆河。”言相迎受矣,蓋疏潤下之勢,以通河海。
注釋 [1]“又東北”至“其齊田乎”段:前段考訂“元城”、“沙鹿”地名的由來,為襯托“後六百四十五年,宜有聖女興”的預言。這“聖女”出自戰國時齊王室田氏的家族,目的是為漢元帝的皇后、成帝的母親、王莽的姑母王政君編造神話。[2]“後王翁”至“漢火也”段:據漢朝流行的五德終始學說,漢是火德,應被土德取代,而元城王氏出自田齊王族,田齊王族是帝舜後裔,帝舜屬土德,因此按五德秩序,王氏應天命代替漢室統治天下云云。[3]“漢祚”兩句:即臨朝聽政,代皇帝發佈詔令。四世,指漢成、哀、平和孺子劉嬰。[4]配元生成:即元帝元配皇后,成帝生母。[5]“玄注”至“中輟矣”段:頌揚鄭玄對儒學的重大貢獻。[6]“不遵”句:河水縱橫分散,沒有形成固定水道。
譯文 (河水)又往東北流,經過元城縣舊城的西北面,直突抵沙丘堰。《史記》說:魏武侯公子元的食邑就在這裏,所以縣因此得名。城郭的東面有五鹿墟,墟附近的城牆有多處塌陷。《公羊傳》說:“襲就是城邑。說曰:襲是塌陷的意思。”《郡國志》說:“五鹿,就是昔日的沙鹿,這裏有沙亭。”周穆王的盛姬死了,當時穆王正在東征,把她的靈柩放置在五鹿,她的女兒叔到了這裏,因思念母親而痛哭,這就是女之丘,是沙鹿的別名。《春秋左傳》記述:僖公十四年,沙鹿山崩。晉國太史占卜之後說:“陰凌駕了陽,土與火相鬥,所以發生了沙鹿山崩。六百四十五年之後,應當有聖女出世,難道她是齊國田氏的後裔?”後來王翁孺從齊國的濟南徙居元城,恰好地點、日月都能夠對應,王氏又是大舜的後裔,屬土德,而漢朝是火德。王仲孺的兒子王禁生女兒政君時,她的母親夢見月亮飛入懷中。政君十八歲時,皇帝下詔書選入太子宮,生了成帝,成為元帝的皇后。漢朝政權旁落,連續四世由元后王氏臨朝執政,所以說火與土相鬥,而陰凌駕陽。元后駕崩,大夫揚雄寫了一篇祭文說:“太陰的精魄,沙鹿的神靈,與漢室結合,匹配了元帝,把成帝誕生。”
獻帝建安年間,袁紹與曹操在官渡屯兵對峙,相持不下,袁紹威逼大司農鄭玄抱病隨軍,來到這裏就死了。郡太守以下,受過他教導的學生,穿了喪服前來祭奠的有一千多人。鄭玄注釋過《五經》、《讖緯》、《候》、《曆》、《天文經》等,通行於當世,因此范曄的《贊》詞說:“孔子典籍的義理得以暢通明白,漢朝儒生的章句從此不再流傳了。”元氏縣的北面有沙丘堰。堰,是攔截水流的設施。《尚書·禹貢》篇說:“大河往北經過降水(水流不依循水道而流稱為降,又稱為潰),到了大陸澤,往北播為九河。”《風俗通》說:“河,就是散播。散播為九條河道。”就是由這地方開始。《禹貢》說:“沇州(兗州)的九條河道已經疏通。”九河是指:徒駭河、太史河、馬頰河、覆釜河、胡蘇河、簡河、潔河、句盤河、鬲津河,都是逆河。鄭玄說:“下端合流的稱為逆河。”意思是諸河匯聚,合而為一。順着水向下流的形勢加以疏導,把河水通往大海。
賞析與點評
古代的黃河下游向東北方流,進入從前的沼澤區,河道分散,成為眾多分支,古書上稱為“九河”,“九”是最大的個位數,是眾多的意思,不一定是確實的九條水道,但後世的注疏家為了滿足九的具體數目,列舉了九條河名,其實不必拘泥。戰國至秦漢,黃河帶來的泥沙,逐漸把沼澤填平,只殘留幾片水面。其中一些地方泥沙堆積成山丘,於是有沙丘、沙鹿等地名。戰國時的趙國,在沙丘營建離宮,後來秦始皇最後一次東巡,回程時得病,在沙丘宮死去。後漢名儒鄭玄也在沙丘去世。沙丘似乎是不祥之地。但沙丘附近的元城縣,卻是王莽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