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洪武盛世大奇迹
大明王朝三个世纪波澜壮阔的历史,通常都是从这个帝国的缔造者:明太祖朱元璋开始说。
这位英雄的光辉岁月,自古至今都说了很多,正史里一代代研究,野史里各种演义,一生的是非功过,更是充满争议。但无可争议的一条是:他所开创的,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大的创业奇迹!
这奇迹有多神奇?濠州钟离贫农老朱家的放牛娃,十六岁起赶上天下大乱,尝尽世间苦难,然后愤然造反,拉队伍打天下,如斜刺里杀出的黑马,接连以弱灭强,横扫群雄,最终一统天下,开基建国,缔造中华文明史上又一个黄金时代——大明王朝!
这是朱元璋的简单奋斗史,也是大明王朝的开国史。这样的高难度动作,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办到的只有两人,而另外的那位,即汉高祖刘邦,如果再较真一下出身,刘邦早年的亭长身份,比起朱元璋赤条条奋斗的遭遇,俨然高帅富。
无论对朱元璋的一生有怎样的评语,能开创这样的奇迹者,必然是一位有着卓越眼光和坚忍品格的强人,朱元璋,正是这样的强人。
时至今日,强人朱元璋的这个奇迹,大家已经耳熟能详,其奋斗过程里的每一步,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都被后人掰碎了研究,好些更成了传奇。说起他的成功,好些后人更是仰慕不已,可谓身不能至,心向往之。
而洪武元年(1368)正月初四这天,更常被看作这个奇迹的完成:朱元璋在南京举行登基大典,正式宣告了大明王朝的开国。
但是,假如我们将目光回望向这一天,仔细看看这时中国的风景,却不得不生出另一个感叹:此时的朱元璋君临天下的皇位,以及这段不可思议的奇迹,其实依旧摇摇欲坠。因为新生的大明王朝,其实是建立在一片废墟之上。
这就是奇迹背后,一个真实而残酷的事实:明朝开国所面临的,堪称前所未有的困顿开局,其民生凋敝之重,内忧外患之深,都超乎后人的想象。所谓的锦绣江山,其实正风雨飘摇。
所以,开创了创业奇迹的强人朱元璋,其一生里又一功业,便是另一低调的奇迹:以执政三十年呕心沥血的奋斗,将一个贫困交加、民不聊生的烂摊子,变成一个国泰民安、欣欣向荣的世界——洪武盛世。
大明开国多艰难
作为朱元璋一生的又一功业,“洪武盛世”这件事,显得确实低调。各类史料的记录,基本都是寥寥数笔,一语带过。
但是简约的记录,却无法抹杀这件事的意义。毫不夸张地说,“洪武盛世”,不但是朱元璋执政的重大成就,即使在整个中国古代经济史上,都堪称神奇的建设奇迹。其独特的经济思想,至今依旧影响深远。
这件事的重要性,得从明朝开局的境况说起。
一般来说,但凡是一个经历过天下大乱,群雄割据,最终完成统一的王朝,必然会面临因战乱而经济破败的局面。主要的困难,简单说就是四个字:人少!地荒!
对于历代封建王朝来说,劳动力和土地,都是最重要的两件事: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有劳动力才能种地,有地种才能收农业税,有税收政府才能运转,王朝才能稳固。人若少,地就荒,地荒了,国家就麻烦了。
以这两件事来讲,明朝开国面临的是历代前所未有的大麻烦。
有多麻烦?就举几个地区:北方昔日宋朝故都开封,按照地方官的奏报,土地大量荒芜,人口极度减少;山东首府济南,周边大量荒地,招人耕种都凑不起人;西北重镇河州,整个城池大多是废墟,里面尽是白骨堆积;荆州白水镇,元末还有几万人,此时全是一堆瓦砾,连人影都没有;瓷都景德镇,人口减少了九成,房屋大多毁弃,十里八里见不到人烟……
以上这些情景,绝非地方个例,相反,在此时中国的大江南北,几乎是司空见惯的事实:城池基本是废墟,农田大多是荒地,甚至到处是无人区,好些繁华的乡镇,更完全成了一片死城……
为什么会闹成这样?原因有很多,元朝九十七年失败的统治,诸如乱发纸币等政策,几乎都是搜刮多,建设少。国家连年闹灾,元朝统治的最后二十五年,大规模的蝗灾就有十九次,大饥荒十五次,水旱灾五十九次,可谓天灾人祸齐集。十七年惨烈的元末农民战争,其战斗密集程度之高,过程之惨烈,波及范围之广,更是前所未有。仅百万人规模的城池攻防战,就有高邮之战、洪都之战、平江之战等多次。太多昔日繁华的城池,几乎都在战火中灰飞烟灭。至于战争范围,更是空前扩大,红巾军的北伐,一直打到辽东,南方的福建等省,更是内乱频仍。而朱元璋与陈友谅、张士诚俩枭雄争天下的主战场,更是传统经济区长江流域。大江南北,几乎都给打烂了。
即使与之前几大封建王朝比,也可看出明朝此时局面有多难。唐朝开国,虽然也历经战乱,但一个事实是,唐之前的隋朝,固然倒行逆施,横征暴敛,但是隋王朝自身丰厚的钱粮储备,还是成了后来唐王朝开国治天下的家底。接下来的北宋,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得到的是一个历经后周两代帝王苦心经营、初具繁荣的国家,更何况当时五代诸国中,如南唐、后蜀等国,自身经济基础更不差,这些全都给北宋的繁荣打了底。元朝一统天下,更先有忽必烈在北方的苦心建设,后又全盘接过南宋的富庶家当。要论开国的本钱,比明王朝此时更惨的,恐怕也只有两汉王朝。
从经济条件角度讲,无论是人口还是土地,两汉开国的局面,都不比明朝好多少。所以无论是西汉高祖刘邦,还是东汉世祖刘秀,开国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休养生息搞发展,即使边境上匈奴闹得再欢,也得打落门牙忍下这口气。
但就这点说,明朝却比两汉还要难:两汉尚能忍一口气,求个和亲,争个和平环境。而明朝,连这条都没得争。
看看明朝的历史年表就知道:朱元璋举行登基大典的时候,大明王朝的统一战争,并未真正结束。同时徐达、常遇春的北伐大军,还正在浴血奋战。一直到这年七月,明朝才攻克元大都,驱逐元王朝。随后又一路北进西讨,发动对元朝残部的征伐,相继收复山西、陕西、甘肃各省并招抚收服青藏。这期间双方在北方发动了多次十万人以上规模的大会战,一直到洪武五年(1372),北方才暂时太平。南方一直到洪武十四年(1381),明朝才平定云南,彻底扫平南方。然后洪武二十年(1387),明朝收复辽东。换句话说,仅完成国家的统一战争,大明王朝就断断续续用了二十二年。更何况与元朝残余力量,即北元王朝的对峙,更是用了朱元璋一生的时间。
这就是明朝此时的困局:以一个经济疲敝的江山,没有和亲妥协的可能,却要在支撑长期战争的同时,完成国民经济的恢复与稳定。仅此一条,便是一个艰辛的任务。更何况还要开创盛世,奠定伟业,这更是难上加难。
然而就这么一个难上加难的事,明王朝却真的办到了!三十年的苦心经营,明朝一边打仗一边搞建设,两手抓两手硬,不但统一江山,追亡逐北,横扫北元,更缔造了一个足以笑傲青史的“GDP成就”:洪武二十六年(1393),明王朝的耕地总数达到八百五十万顷,比宋朝的最高数据多三百多万顷,更是元朝最高数据的四倍。国家是年的税粮收入更高达三千二百万石,是元朝最高数据的三倍。全国的人口根据后世的估算,接近了六千七百万人,突破了此前中国历史的人口最高纪录。国家的财政储备,按照《明史·食货志》的记录,各个州县的府库都粮满仓,甚至存到“红腐不可食”,政府富得流油,老百姓生活又如何呢?这时期有民歌就可佐证:山市晴,山鸟鸣,商旅行,农夫耕,老瓦盆中洌酒盈,呼嚣隳突不闻声。
这个开国时期经济贫困、民生凋敝、内忧外患、战火不息的明王朝,历经三十年治理,成为一个国富民强、经济繁荣、生机勃勃的国家,这就是朱元璋缔造的大奇迹:洪武盛世。
移民建设,两腿走路
“洪武盛世”这个奇迹,朱元璋是怎么办到的?
历代封建王朝,打完天下后治理天下,方法基本一脉相承,简单说,就是四个字:休养生息。
所谓“休养生息”,字面意思解释就是全天下都休息:朝廷爱惜民力,轻徭薄赋,勤俭节约。经济慢慢就会恢复。
朱元璋治理天下的主旨,也是“休养生息”。相关的一些政策,更是和前朝一脉相承:比如爱惜民力,明初的官派徭役极少,轻徭薄赋这条,农业税和商业税,都基本降到三十税一,而且大力裁撤元朝时期的各类税收机构,减少税收环节。至于勤俭节约,更是以身作则,自己的饭菜吃得简单,衣服穿得朴素,连出行的车马装饰,都用铜不用金,有官员给他进献奢侈品,不但二话不说砸了,还把送礼的整个半死的。如上种种,好些都成了流传至今的美谈。
但仅靠这些美谈,是很难突破明初困局的:明初经济困顿之深,不是省点零花钱就能解决的。大量劳动力的减损和土地荒芜,仅靠轻徭薄赋的自然恢复,更是远远不够。就像一个遭受重创的伤者,如果想要恢复健康,休息和护理固然重要,强心针有时候更是必需。
强人朱元璋面对的问题同样如此,要让这个伤痕累累的帝国,重新焕发蓬勃的生命力,休息远远不够,必须要有强心针。
于是朱元璋,就像当年白手起家的奇迹一样,从登基开始,便运筹布局,以其精准的眼光和坚忍的胆略,为大明王朝的肌体,打入了三支重要的强心针。
第一支强心针,也正是风险最大的一针,历史上的称呼叫“洪武大移民”。
“洪武大移民”,即明初开始的移民垦荒运动,也就是为解决明初各地地荒劳力少的难题,利用中央集权的行政能力,将人口稠密地区的农民,整体搬迁移民至人少地区定居。
这办法并非朱元璋首创,在中国古代史上更不稀罕,秦汉时期就有皇帝办过。比如秦始皇开发河套,汉高祖至汉武帝时期,多次迁移中原地区的大族,移居到关中地区居住等,都是历史上著名的移民运动。
但要和朱元璋的“洪武大移民”比,之前的历次移民运动,都可谓小巫见大巫。
朱元璋的“洪武大移民”,对象比较固定,主要是人口稠密的江西、江南、山西三地。但移民的目的地,范围却极其广大:往东到辽东,往北一直到内蒙古地区,往西一直到甘肃地区,往南甚至一度到了云南南部地区,覆盖范围之广,可称历史之最。
至于移民的次数和规模,放在古代交通条件下,可以说庞大到恐怖:从明朝开国前,迁移苏州百姓到凤阳开荒算起,朱元璋在位时期,仅《明实录》和《明史》中记录的大规模移民,就有十三次之多。前后迁移的人口,有数字可考的,加起来就有一百六十万之巨。甚至学者陈梧桐在其著作《明史十讲》里估算,真正的数字很可能突破三百万人。这是中国古代史上一次史无前例的人口大迁徙。
移民这事,从目的上说,是为了平衡劳动力分布,恢复发展生产。从操作上说,是把人多地方的老百姓往人少的地方迁,看上去很美,执行貌似也不难,但实际的操作,却是风险性极大的挑战。
移民的风险,一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国农民素来安土重迁,有一口饭吃就不会挪地方,何况这么大规模的离乡背井,势必会有抵触。二是交通条件,古代的交通条件不方便,迁移基本靠两条腿走,一路山高水长,各种意外情况,一次迁移就意味着迎来一堆麻烦。种种麻烦因素交织在一起,就注定了这事的冒险:一次移民,整个流程,一个小环节纰漏,很可能就点起大火药桶。中国古代史上,移民移出动乱甚至起义的,从来都不算少。
但强人毕竟是强人,朱元璋既然决心办,自然也有办法,首先是规划周详,洪武三年在河南设司农令,统筹移民事宜。然后是定福利标准,只要愿意搬家,不但免三年税粮,发优厚路费和生活费,而且移到新地方后,你能种多少地,就占多少地,种地的农具、种子、耕牛,甚至头两年的粮食,全都由政府提供,条件极其优厚。
饶是这样优厚的条件,反对声还是四起,特别是当时的移民,大多家乡都在富庶的江南、山西地区,日子过得还可以,离乡背井往穷地方搬,换谁也难答应。但朱元璋也留有后手,不答应?强制搬迁!方法就是“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确切地说,就是一家人里,老幼妇孺留下,青壮劳力搬家。按照一些野史的说法,当时的搬迁过程,移民们都是捆着走,上厕所才解开绳子,所谓“解手”就是这么来的。而移民迁走前,村村哭声震天,家家悲伤别离,景象极为凄惨。
后世很多史家说到这里,就开始诟病朱元璋,说这场史无前例的移民运动,给百姓带来惨重的苦难。但必须看到的是,持续三十年,前后十余次的移民运动,固然制造了无数家庭的分离。但如果细比一下,相较于中国历代几次重大的“政府性工程”,诸如秦长城、隋大运河之类,明朝这场规模更加空前的迁移运动,却未曾酿成类似前代的变乱。仅此一条,就足够值得后人正视。
而且一个连后世正史都承认的事实是,在从头至尾的整个移民过程里,政府对于移民的待遇允诺,几乎每一条都兑现了,税减了,路费发了,安家费有了,离乡背井的移民们,在全新的家园,获得了更多的土地,从此开始了新的拓荒。强人朱元璋治下的大明朝廷,以其高速的效率和强力的执行力,完成了这个空前的人口迁移。
随着十数次人口迁移的完成,大明王朝的人口布局和劳力分布,逐渐发生了改变。诸多原本荒芜的地区,获得了大量劳动力,经济开始高速回升。对于明朝经济的复苏乃至中国的人口版图布局,甚至缩小地方经济差距,促进民族融合,这事都影响深远。
但就明初的经济困局来说,这一支强心针,显然远远不够。
于是,在大规模移民的同时,朱元璋又紧接着打了第二支强心针。这支针按照现代的说法,叫公共设施建设。
而放在明初,朱元璋的公共设施建设,就是兴修水利。
这事同样也不是朱元璋首创,明朝之前,历代皇帝也都有做,但和大移民一样,没人做到朱元璋这般规模。
比起“洪武大移民”百万人的迁移规模来,朱元璋的公共设施建设力度,也是同样强大。
这么大规模的原因,也很简单,人移民了,地开始种了,但农田水利设施跟不上,交通条件不配套,照样白搭。所以大规模工程建设,势在必行。
但从操作难度说,这事同样不是闹着玩的,技术含量高,执行细节烦琐,风险性更大。最近的反面教材,就是元朝灭亡,所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一个闪失就出大事。
而这件事的难度,一是财政实力,也就是政府的经济实力是否承受得起。二是可行性,必须得抓最紧要的地方修,避免无用功。三是执行力,好政策得落实到位,上至技术构思下至工程进度,所有细节都要抓。
而朱元璋的做法,套用老百姓的一句俗话,就是有多大荷叶,包多大粽子。
朱元璋的水利工程,从打天下的时候就开始修。早在至正十八年(1358),就设置了专门负责水利的营田使,负责人就是其麾下的名将康茂才。从那以后打下一块地盘,就修一处水利,确保了辖区内的农业生产和军用供给。
等到明朝开国后,水利工程,更成了朱元璋治国的头等要事,登基第一年就下诏:民间凡是有关于水利事务的奏疏,必须立刻奏报。但执行起来,却是循序渐进。开国的头几年,水利工程主要集中在生产相对富庶的江南和淮西地区,比如先于洪武元年(1368),修和州水堰200多里;五年后,又大修嘉兴、松江地区水利,动用民夫万人,不但疏通水路,更开上海胡家港1200多丈,打通海运要道。
随着明王朝在全国的统治日益稳固,明朝的水利工程项目,更扩展到全国。包括广西、陕西、甘肃、浙江、福建、广东,都有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却并不是盲目修,而是和此时明王朝诸如移民、屯田之类的大动作息息相关,哪里开荒种地,配套的水利工程,立刻跟上。种到哪儿修到哪儿,生产和灌溉无缝对接。
而纵观整个朱元璋时期的水利工程,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工程质量高,修好的水利工程,确保使用几十年。二是工程量大,行动密集,终整个朱元璋执政时期,大规模的水利工程一直没停,几乎上马一个项目,就是几万人的人力。三是次序循序渐进,以江南经济区为中心,向周边扩展,几乎散播到两京十三省,进度非常科学。
而朱元璋的苦心也没有白费,他在位时期,明朝的水利工程成果,达到了一个极其惊人的数字:洪武二十八年(1395),明王朝修筑塘堰40987处,河流4082处,堤坝5048处。成就极其显著。
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贯穿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朱元璋一辈子修了这么多水利工程,但对于这条主干道,态度却极其慎重。洪武时代明朝的北方物资供应,还是以屯垦为主,海运补给为辅,这条南北大动脉的完全恢复,已经是明成祖朱棣时期的事情了。
除兴修水利外,朱元璋终其一生,还大力整治大明朝的公共交通,修缮了连接各省的驿道,并设立了完备的驿道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这个翻修得焕然一新的江山,也因此重新连成一片。
而打下这一支强心针的明王朝,效果更是立竿见影。交通的恢复与延伸,不但提升了政府行政的速率,更连通了工商业往来。水利工程的全面铺展,也为明初开始的垦荒热潮推波助澜。经济的复苏增长,从此开始加速。
两道诏书,惠泽千秋
而上面两支强心针,之所以打得如此顺利,却更与朱元璋打的第三针有关。这一针与其说叫强心针,不妨说是活力针。
即使在很多史家眼里,“活力”二字,似乎与朱元璋不沾边。作为一个公认的政治强人,朱元璋一生都致力于强大的中央集权,政治上废宰相制,大权独抓,强化特务统治;民生上虽说大搞社会福利,推广“公费医疗”(惠民药局)、“国家救济”(养济院)、“免费公墓”(漏泽园),但法令条律森严,细化到穿衣吃饭,装修盖房,处处都是规矩,一不留神就犯法。着实很没“活力”。
但为大明王朝,乃至中国古代史注入新活力的,却是他在位时期两道看似不起眼的诏书。
第一道诏书,载于《皇明诏令》中的《正礼仪风俗诏》,其中有话:“佃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若在亲属,不拘主佃,则以亲属礼行之。”意思是佃户见了自家的地主,无论年龄大小,要行小弟见兄长的礼节;如果双方是亲属,那么不论地主与佃户的身份关系,要行亲属的礼节。
第二道诏书,发布于明朝洪武十一年(1378)五月,朱元璋给工部下诏,命令“在京工匠上工者,日给柴、米、盐、菜”。又规定“休工者停给,听其营生勿拘”。这两段诏书的意思连起来是:在京城服役的工匠们,在干活的,每天都要补助柴火米粮和油盐蔬菜;没有在工作的,虽然不发这些东西,但他们也可以干别的营生,不要因此拘捕他们。
两道诏书,第一道讲的是佃农见主人的礼仪,第二道讲的是工匠在京城干活的津贴。看似不起眼的小事,然而放在封建社会看,却都是不简单的大事。因为这两道诏书对应的,恰是之前元朝平民的两个底层制度:佃农制度与匠籍制度。
先说佃农制度,也就是佃户和地主的关系问题。这制度发展到元朝,本已严苛到极致:元朝的佃户,差不多就是地主家的奴隶。《元典章》里明文规定,地主和佃户之间,要行严格的主仆之礼,甚至地主如果打死了佃户,也不过是打板子赔钱了事(杖一百七,征烧埋银五十两)。所以元朝统治九十多年,没有土地的佃农,过的基本上就是非人的生活。
但朱元璋这样一改,情况就不一样了。原本是尊卑有别的主仆关系,这下成为“少事长”的兄弟关系,虽说还是地主高,但地位一下子拉平了。再想拿佃农当动物使唤,法律首先就不答应。
而且朱元璋也不仅搞形式,接下来还有内容:首先是地主如果打死了佃农,照样杀人偿命,打板子赔钱都没用。如果地主想要佃农替自己服劳役,那没问题,但得给佃农劳务费,法定价格是“须出米一石,资其费用”。拿着佃农当奴才,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的“好日子”,至此到头了。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法令,从朱元璋个人原因说,他本就是穷出身,佃农受的气吃的苦,他很有发言权。而从国家角度说,元末大起义闹得这么厉害,一大原因就是佃农们忍够了,愤怒如火山一般喷发,再不顺应历史潮流,铁定走元朝灭亡的老路。
与第一道诏书比,第二道诏书的影响,同样极其深远。给工匠们发津贴,看似小事,触动的却是之前元朝手工业的重要制度:匠籍制度。
所谓匠籍制度,就是将全国的工匠们编订成专门户籍。入籍的工匠,便是匠户,一个工匠不入籍,就等于没活路;如果入了籍,不但一辈子干这营生,而且子子孙孙,世代都要干。
元朝实行匠籍制度,主要为了用工方便,要干个什么活,直接按匠籍抓人。干活的工匠,不但路费要自理,来京城干活的生活费要自备,而且干活也没酬劳,只有一些粗劣的食物,且绝不允许这期间做别的营生糊口,抓到就是重罪,命运极其悲惨。
明朝初建时,也沿用了这一制度,工匠们的命运,随着改朝换代依然悲惨。直到洪武十一年的这份诏书,一切才开始改变:给工匠们发津贴,数额虽不多,但日子总算好过了些,更重要的改变,是在这事儿八年后发生的:洪武十九年(1386),明王朝正式规定,各地匠户每三年上京服役一次,每次不超过三个月。这样一来,工匠们终于不需要常年从事低廉的劳役了,有更多的时间从事自家的营生。又过七年,即洪武二十六年(1393),法令再次修订,工匠们按照工种的不同和路程的远近,重新编订服役时间,这些轮流服役的工匠,便被称为“轮班匠”。而在皇宫内府服役的工匠,更可按照工种每月领工钱。这一系列看似微不足道的演进,却堪称匠籍制度的重大突破。
说重大,因为这样的突破,不止在工匠们拿钱多了,自由度大了,服役期短了,最重要的却是身份的演变。朱元璋身后,在明朝永乐年间,工匠们终于有了更大的自由。服役也有工钱拿,而且服役以外的时间更可以自主从事营生。按照《明会典》里的话说,就是“自由趁做”,他们有了自由。
佃农上了身份、工匠有了自由,这便是朱元璋一生执政中另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这些原本被紧紧捆绑在元朝等级制度上的草根,从此可以在新的王朝自由地舒展,佃农们可以挺起腰杆干活,工匠们更不止会被强迫地劳动,反而有了更多创造的机会。仅从两个事实,便可窥见这个成就的意义:1.朱元璋在位三十年,农民开垦新荒地的数量,每年几乎都是滚雪球增长。明朝建国的头十二年,即洪武元年(1368)至洪武十三年(1380),明朝的新垦荒地,就达到一百八十三万三千一百七十一顷,而洪武二十六年的耕地数目,更是洪武元年的四倍还多。中国古代史上再难找到第二个这样的农业腾飞奇迹。2.明朝的手工业,在经历了洪武时代的累积后,特别是诸如陶瓷、丝绸等行业,一反元朝时代的粗糙形象,重新焕发起灿烂的美丽。比如陶瓷业,洪武元年一片废墟的景德镇,到洪武晚期,已重新成为陶瓷重镇。制作工艺方面,永乐时期的锥拱、脱胎,宣德时期的镂空,这些明朝独创的新技术,今天依然闪烁着夺目的美丽。而这一切,毋庸置疑,正来自洪武时代,不起眼的改变所激发起的强大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