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平凡不等于平庸
泥土从未有惊天动地的表现,但它却是生命的基础。
平凡是一种心态,它以谦逊的姿态,包容着生命的种种奇迹,无论绚烂还是朴素,都在泥土般的平凡中汲取营养,获得成长的动力。
平凡的孩子是值得珍惜的。花儿未曾开放的时候,他们都很朴素,而那些枝叶异常华丽的植物,往往开不出美丽的花朵,结不出丰硕的果实。
平凡不等于平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彩。
人生犹如马拉松,刚上路的孩子,你跑得不算最快,但谁敢说你不行?
要幸福还是要赢
“赢”这个词,看起来喜气洋洋,霸气十足,但实质上非常残酷。有“赢”就有“输”,赢不是单方面的状态,而是对立的结果、斗争的结果,所以它充满着硝烟味。这是一般人的感觉。
但是,这种感觉是建立在狭隘的认识之上的。
竞争确实存在,不可避免,但竞争的双方,难道就只是“我”和“别人”?我们常常只把竞争当成自己和别人之间的事,也就是自己和那些身外之人、身外之物、身外之事去斗争,但这些“身外”的东西,对于真正有智慧的人来说,恰恰不是人生最重要的。
我们往往只看见外部世界的斗争,而忘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其实,自己内心的对抗才真正是痛苦之源。说起来有点玄,其实也好理解。人生幸福与否并不是单纯(甚至不是“主要”)由外部的成功带来的。2006年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和谐社会指数监测报告”就说,北京家庭月收入5000—7000元组幸福感最强;7000元后出现下降,1.5万—2万元组幸福感更不确定,其平均幸福感分值与1000—1499元收入组相同。
我们通常所谓的成功,只是一种功利性的成功,职位高低、财富多寡,这些都有具体的指标,成功与否,一目了然。但内心的愉悦和宁静,却只有自己能够感受,外人难以窥破。难以窥破便无从评价,便处于边缘状态,便不被大众所尊崇。功利性的成功,更容易引起世人的艳羡,也就更容易成为炫耀的资本,受到高度重视。
痛苦的人往往惊天动地,幸福的人则默默无闻。
世俗的成功并不一定带来内心的宁静,人可能在与外人的搏斗中获胜,却未必能在自身的对抗中“赢”。有的人甚至输得很惨。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明星、老板、博士、硕士之类自杀、出走、精神失常的,这些成功人士、天之骄子并没有因他们在事业上的成功而获得快乐,获得生命的价值感。这难道也算赢?
想起鲁鲁有一次说到学校开运动会,他没有报名,因为要班上前十名的同学才有资格报。我说:“你连前十名都没进,说明你不行。”他笑嘻嘻地说:“不是我不行,我还是跑得很快,只是还有比我跑得更快的。”他的神情不仅快乐,甚至还有点骄傲。
孩子为什么快乐?因为他单纯,他知足。有人比自己更行,并不证明自己不行。关键是自己肯定自己!一切的幸福,都要由自己来感受。
没有一个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一穷二白,更没有一个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自杀或者疯掉。这两者都是极端,发生的概率都比较小,但假如家长没有对孩子进行合适的教育和抚养,这两种情况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无论什么情况下,培养一个正常的、健康的、快乐的孩子,永远比培养一个“优秀”的、“卓越”的孩子更重要。更何况,所谓的优秀和卓越,也只有真正正常、健康并且快乐的孩子,才能达到。
快乐的孩子才会赢,一方面快乐是自信的源泉,快乐的人有更强大的动力,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人际关系,这是他们获得事业成功的基础。另一方面,快乐的人更容易解决各种心灵困扰,快乐给他们带来心灵的解放,带来人生的幸福,赢得更多的精神财富。
既要积极,也要豁达
人的能量需要释放,释放得越彻底,越有一种快感。就像体育运动,当时累得筋疲力尽,过后却有一种难言的轻松和舒畅。
旧的能量不释放,新的能量就无法补充,久而久之,人就像一潭死水,散发出腐朽的味道。
电池在充电之前,最好是把电能用完,用得越干净,充电越充分,能量就更充足,寿命也更长。
所以,要想办法,让孩子把能量尽可能多地释放出来,尽情地玩耍、高强度地学习,都是途径之一。
懒懒散散是有害的。懒散的人并不快乐。人生必须张弛有度,有积蓄也有释放,有轻松也有刺激,才是惬意的。
“要快乐,也要赢”,这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最终还是要统一。
一方面,只有快乐地学,才能学得好,才能赢。另一方面,只有赢,才能快乐,输家从来都是痛苦的。
快乐不仅是在一件事的过程中,也体现在结果上。比如登山,登的过程固然重要,固然让你看到风景,也体验了人生。但登上之后,那种“一览众山小”的豪情,那种喜悦和畅快从每一个毛孔里喷涌而出的感觉,是只有登上了峰顶的人才能体会的。
这就是上天给我们的报答。你不会白辛苦!
明白了这一点,体会到这一点,对登上峰顶才会有真正的渴求,人生才会有巨大的动力。
当然,登山确实是个过程,其间蕴含着丰富的经历,没有这个过程的积累,也就没有登顶后的兴奋。
我读初中时,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第一次去爬峨嵋山,看到很多朝山的香客,挎着包,背着伞,揣着干粮,一路走,一路拜。他们远道而来,有的走了数年,有的走了数月,最神速的也要好多天。风风雨雨走过来,名山大川的一草一木都铭记在心,当他们登上金顶,看见佛光的瞬间,内心会有怎样的震撼!
但是我上世纪九十年代再去爬峨嵋山时,已经有了索道,坐汽车上山,再乘缆车,一天之内轻松来回,除了看几个景点外,当年的神圣感、兴奋感、幸福感,都荡然无存。
结果是重要的,过程更重要,人生要幸福,必须有一点豁达才行。在这一点上,老子是最具智慧的,他把人生看得很透。
看透了人生,看透了世界,你就知道,没有什么唯一,万事都是相对的、可变的,所以不必太执著,顺应自然,既积极,又豁达,这才是通往幸福之路。
从容是一种力量
“世界上没有不可战胜的困难”,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把任何困难原封不动地搬走,也不是说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能得到某个预期的结果。在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里,人是非常渺小的,作为一个渺小的个体,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一定能达到某个目标,哪怕只是一个卑微的目标。但当你面对一个障碍的时候,只要你诚心诚意去突破,就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结果也许不是你当初所希望的,但障碍却因此而打破,不管怎么说,你越过了它。
水流想要冲破河床中石头的阻碍,只有两种办法,要么把石头冲开,要么自己积蓄起来。水只要不停地积蓄,高过了石头,便一越而过,障碍不攻自破。
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水总是要流动的。
现在竞争确实很严酷,但也要相信“天无绝人之路”,只要是个正常人、健康人,没有会饿死的。只要有了这个底线,人生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以前我有个座右铭“驼子跛子也要结婚”,潜台词就是“何况我们这些正常人”。天生我才必有用,活人不会被尿憋死,所以不必杞人忧天,乌云遮不住太阳,太阳也灭不了乌云,世上没有绝对的事。
人生就像赛跑,淘汰制,永远是把跑得最快的拉出来再跑。所以永远是败的人多,胜的人少。胜是偶然,败是必然。没什么了不起!
奋斗目标要有,事情要尽量去做,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好,至于结果,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但问耕耘,莫问收获”,并不是说对收获漠不关心,而是既要承认世界上有我们不可控制的因素,又要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民间谚语说“天一半,地一半,麻雀还要吃一半。”说的是农事。一个农民,靠天吃饭,很难预料一年的收成,水灾、旱灾、虫灾,说不清哪天,也许一场灾难,眨眼之间,便将他终年的辛勤化为乌有。但是,不管他多么痛不欲生,第二年,他仍然要播种,因为他是农民。
农民知道天是不可战胜的,同时也知道天会对他有所赐,所以尽管未来有很多不可知的因素,他还是会努力劳作。
培养孩子也像种地一样,谁也不敢保证必然会得到某种收获。我们只能尽量去做。过分焦虑,只能害人害已。孩子能考多少考多少,能走多远走多远。儿孙自有儿孙福,很多事情我们是代替不了的。家长过分的焦虑,不仅不能给孩子以力量,反而容易形成自卑、怯懦、暴躁、自私等等负面的性格,让他不敢面对现实。
世界上的事情,付出了努力,并不一定就能达到目标;但不付出努力,目标一定是达不到的。
还是要努力。努力就行了。
从容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种智慧。
总有一样适合你
一年级的时候,鲁鲁告诉我,有老师到班上选学小提琴的人,看了每个同学的手,“老师说我的手不行!”
我问他:“你想学小提琴吗?”
“老师都说了,我的手不行!”他并不正面回答。
我告诉他,别听老师的,什么手不行,只要不是爪手(像鸡爪子一样蜷曲,伸不开),你就可以学!
想学就可以学,别管手行不行。大多数学乐器的孩子,并不是想要当个演奏家,而只是出于对音乐的爱。与音乐关系最密切的是心,而不是手。手不是学音乐的前提,更不应该成为学音乐的障碍。
但鲁鲁还是拒绝学小提琴,不仅是小提琴,其他一切乐器,钢琴、电子琴、手风琴、古筝、二胡……总之,市面上所能见到的乐器班,通通拒绝。我也不强迫他,不学就不学呗。
直到二年级,偶尔看见架子鼓招生,我问他学不学架子鼓。他问架子鼓是怎么回事,我简单形容了一下。也许是被我“拿两根棍子,这里敲敲,那里敲敲”的叙述所吸引,他立刻就喜欢上了这种乐器,答应去试试。这一试就直到如今。每个星期天去上课,风雨无阻。从打橡胶盘子到上真鼓,从简单节奏到复杂乐曲,一路走来,四年级他开始登台表演,五年级获得北京市艺术节二等奖。六年级入选区少年宫民乐团,又开始了民乐打击乐的学习。
当年,当他告诉我老师说他手不行的时候,我说,小提琴只是万千乐器中的一种,管乐、弦乐、打击乐,每一大类中又有无数小类,任何一种乐器,无论它多么完美,都不可能演奏所有的音色,更不可能演绎所有的音乐。音乐是一个太浩瀚太浩瀚的世界,里面有太多太多可选择的东西,总有一样适合你。
人生就是一首交响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旋律、自己的精彩。
你的手也许不是一双拉小提琴的手,但可能是一双打鼓的手、打球的手、画画的手、写字的手、做实验的手……多好的一双手啊,又灵巧,又有力,温暖敦厚,真是一双好手!
世界是如此广阔,人生有着无穷的可能性,永远不要说“不行”!
走自己的路
如果问班上同学或老师“李鲁是个怎样的人?”他们可能会说他遵守纪律、团结同学,学习成绩比较好,等等。但这仅仅只是一些外表的印象,评价此同学的话如果放在彼同学身上,往往也差别不大。但在我眼中,鲁鲁就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他善良、大度、聪明、幽默、多才多艺、大智若愚,他的一举一动都活灵活现,他在我心中就是一块无价之宝。
评价一个人,不同的着眼点得出的结论差别很大。
作为父母,我们把孩子从小养大,朝夕相处,别人看不到的,我们能看到,别人体会不到的,我们深有体会,孩子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我们自己最清楚。
但很多家长却不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孩子,不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反而把“大家”的评价置于自己的评价之上。
“大家”认为孩子不行,你就觉得他不行,“大家”认为好孩子应该是什么样的,你就认为应该把他培养成什么样,“大家”表扬你的孩子,你就笑成一朵花,“大家”说你的孩子有毛病,你就对他大发雷霆。你为什么就不想一下,“大家”是不是真的了解你的孩子?“大家”的评价标准是不是真的合适?
那天和鲁鲁闲聊,说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据说这是世界上被引用最多的一句格言,说明人大多是不被“大家”所理解的,都为此而苦闷彷徨,都需要从这句话中汲取力量。每个人都会受到误解,越优秀的人越与众不同,受到的误解就越多,所以要坚定,无论你是不是被“大家”所看好,都要相信自己,朝着自己的目标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但同时网上又有另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坐车去吧!”听到这句话,鲁鲁哈哈大笑,说:“还是不要太傻,该坐车时就坐车!”确实,要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但同时也不要钻牛角尖。识时务者为俊杰,很多时候,人应该审时度势,在前进中不断地认识自己、修正自己。世界是动态的,人生是动态的,人的自我认识、人的奋斗目标都是动态的,不要一意孤行。
真正的虚怀若谷不是失去自我、人云亦云,而是既能把持自己,又能兼收并蓄。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难于达到,但值得追求。
读书不是唯一的标准
我们往往将“喜欢读书”当成对一个孩子最好的赞语。其实,历史上很多伟人并不喜欢读书,比如汉高祖刘邦,发迹之前完全是个混混,整日东游西荡,不务正业,绝对不是青少年学习的好榜样。
另一个乱世英雄刘备,据《三国演义》的描写:“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可见也是个不读书的主。
诸葛亮是喜欢读书的,可以看成是读书人治国平天下的范例。但是他呕心沥血的结果,也不过是蜀国的老二,始终在刘备之下。
明朝的太祖朱元璋,放牛娃出身,没什么文化,就是后来夺取天下,有条件学习了,史书中也很少有关于他读书的记载。
皇帝中也有喜欢读书的,比如李煜、宋徽忠等,可以算是相当风雅,但最后却是亡国之君。
就算现在的比尔·盖茨,作为知识经济的代表,似乎应该是很爱读书的。但是实际上,他的财富也并不是刻苦读书读出来的,相反,以我们现在中国人的眼光看,他并不是很喜欢读书,大学都没毕业就退学了。
喜欢读书固然是好,但也不要把这当成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上帝为每个人准备了不同的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手段,天生我才必有用,多给孩子一些自由,他会成长得更好。
想到孩子二十年以后
如果要我们反省一下,自己这一生幸福或不幸福的原因是什么?肯定,事业成败是个重要因素,另一个因素就是家庭。
我们的孩子也会长大,将来他的幸福也会受这两个因素影响。可是现在的家长往往只考虑事业成败的因素,一味强调学习,强调出人头地。静下来好好想一想,考上一个好大学,找到一份好工作,甚至挣了大钱,当了老板,就一定能幸福吗?
不错,事业成功是找到一个好伴侣的有利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前不久一个北大的研究生出走了,至今生死不明。他出走的重要原因就是感情挫折。北大研究生,事业上应该是一片曙光,至少比一般人强多了,但是一般人能找到女朋友,他却找不到,一般人好好地生活着,他却生死不明。
将来我们的孩子也是要恋爱、要结婚的,现在他早恋,你可能心烦,因为影响了学习。但依我看,早恋总比将来找不到媳妇好,至少说明他对女孩子是有吸引力的。只要不过分,不危害他人,不影响学业,没什么大不了。
古代人十二三岁就谈婚论嫁了,十五六岁就自立门户,然后就是生儿育女,担起一家人生活的担子,他能不成熟吗?现在十多岁的孩子,除了学习和玩,还懂得了多少?
现在的孩子生理上的性成熟提前了,而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成家立业的年龄却大大延后,这中间有如此漫长的暧昧期,青春不容易啊。
所以对孩子的性教育是必要的。
但是现在一说性教育,就想到生理知识的介绍,仿佛只有讲清楚生殖器的构造才叫性教育。其实,不仅要让孩子知道生理的性,更要懂得心理的性、社会的性,为将来的成家立业、为人父母做好准备。
在这方面,什么样的人更有竞争力呢?事业固然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健康、人品、性格、才能等等。
孩子终究会长大的,你能想到他二十年以后是什么样子吗?他二十年以后对我们是埋怨还是感激?为了他一生的幸福,在督促他拼命读书之外,我们还应该给他些什么?我想,这一切都将在二十年后得到答案。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
人类社会越来越文明,作为个体的人,一生中受教育的时间也就越来越长。
古代,一般人并不上学,但跟着父母劳动,到十多岁已经掌握了必备的生存技能。那时候,读书人是受人尊敬的,但不读书的人也不受歧视,因为那时的普通人在知识方面就只需要那么多。
现在不行了,科技越发达,人类越文明,知识就越重要,有知识的人也就越来越显出优势,人就不得不接受更多的教育。
以前小学生就很受人尊重了,可以记账,写个书信什么的。后来初中生才算文化人,可以当国家干部,吃皇粮。再后来,初中生多了,高中成了必须的学历。再后来,高中生也要上山下乡了,只有大学生可以直接端上铁饭碗。
刚粉碎“四人帮”那阵,大学生几乎就是青年精英的代名词,博士则只有耳闻,很少目睹的。
现在,大学本科已经成了基础教育,硕士、博士也遍街都是。
但是精英和大众总是有区别的,精英们要想和大众拉开距离,就只能再往上走,从“平常的大多数”中跳出来。现在的年轻人要想当精英,不读他个硕士、博士是不行的了,算一算,这一路读下来,真是半辈子都在上学。
这还只是教育体制内的常规阶梯,就算你不走这条路,一生还是离不了学习。现在是知识爆炸,逼着人不得不更新。在工作岗位上有各种培训,哪怕单位不组织,也得自学,不然就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
大学只是给人一种知识体系,给人一种学习能力。我们这些当了家长的人,有多少还在靠学校的知识吃饭呢?年龄越大,离自己的专业越远,就算仍然从事着自己的专业,也不是课堂里的内容了。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千万不要把学习的目标就设定为考试,更不能为了考试而硬灌、硬压,正因为来日方长,才不能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就败坏了学习的胃口,更不能因为学习而搞坏了身体,将来要学的东西多得很,年纪轻轻就学不动了,那还了得。
现在有很多大学生厌恶学习,失去学习的目标和动力,这多少与他们小时候受的应试教育有关。靠压力压出来的优秀,一旦压力消失,孩子就无所适从了。
不必把一时的得失看得太重,社会越发达,分工越细致,行业越丰富,人的发展空间就越大。人生有太多的可能性,机会永远都有,只要自己努力,总会找到合适的位置。
成功只是阶段性的
一个在国际钢琴大赛中获得四项大奖的13岁女孩,在她学琴的童年时期,曾经3年挨了400多耳光。打她的是她父亲,目的是为了她好,逼她学琴,结果是她成功了。幸好是成功了,父亲也就没有被追究是否违法,反而到处传经送宝(尽管他送的宝也受到不少人置疑)。
许多教育孩子的故事都是在孩子终于获得某个胜利时戛然而止。这个胜利通常是获得某项比赛大奖,或者进入某个著名学府,或者得到著名人物的青睐。
这就像王子和灰姑娘的故事。灰姑娘终于嫁给了王子,成了王后。故事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但是以后呢?以后是漫长的一生!戴安娜当年嫁给查尔斯的时候,也是像灰姑娘变王后一样辉煌,让人羡慕。但是最后的结局呢?戴妃死了,王子又娶了老情人。任何浪漫和美妙都挡不住时间的侵蚀,一个人的一生,是要在他生命结束的那一瞬间才会正式落幕,其余时候都只不过是在行进之中,剧情的发展谁也不能预料。
家长处心积虑,孤注一掷,不惜牺牲孩子童年欢乐而换来的所谓成功,其实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也许在那一刻闪光灯放大了它的辉煌,鲜花放大了它的美丽,仿佛这就是成功了,家长就有资格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了。“未来”通常都会被展望得一片光明,仿佛未来必然就是从胜利走向胜利。
但是且慢,世界上当初有两个超级大国,现在只剩了一个,哪有什么绝对的胜利!就一个人来说,一辈子的时间可能比一个国家的寿命还长,要经历太多的事,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漫长人生,还是要一天一天过的。
在瞬间的成功之后,更多的是琐碎的人生,不为人知,由你自己去过。
美国发生过一个中国的钢琴神童杀死恩师的事,后来法院判定这个神童是得了精神病,不用负法律责任。他的童年就是在十分严厉的教育下刻苦学琴度过的。当然,并不是所有这样的孩子都会精神分裂,但至少这是他得病的因素之一。
当年他也辉煌过,也让人羡慕。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为什么家长们还不警醒呢?说到底,我们太缺乏对人的尊重,对名利之类的东西还是看得太重。或许这又从反面说明了我们的生存环境之恶劣,普通人生存的压力太大,人们不得不拼命奋斗。
人都是血肉之躯,人的痛苦和幸福都是有血有肉的,当我们把那些所谓崇高而伟大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时,我们实际上是剥夺了他对丰富多彩的生命的体验,剥夺了他对人生的选择权,剥夺了他的快乐和健康,是对他的囚禁和压迫,我们有这个权力吗?
一天,我把这个钢琴女孩的故事讲给鲁鲁听,我笑着说:“我真后悔当初没有好好管教你。如果我也像那个爸爸一样,狠狠心,严厉点,说不定你现在也拿了一个冠军。拿不了冠军拿个亚军也好。拿不了亚军拿个季军也好。什么也拿不了,也比现在好吧?”
鲁鲁脱口而出:“我就是拿了冠军,也要把奖杯砸了!”
我的话,就是很多家长内心深处情不自禁的渴望。
儿子的话,却是孩子内心深处情不自禁的愤怒和反抗。
成功是人生的营养
人的自信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必须通过成功!
成功才会有自信。孩子生下来就在学习,生下来就在努力,从活动自己的身体,从抓住一个东西,从学说话、学走路,每一个进步,都是对自己的肯定,成长的过程就是确立自信的过程。
付出努力是自信的前提,成功如果不是自己努力得来的,就不能证明自己的能力,从而获得自我肯定。同样,努力而总是失败,自信心也无从建立。自信不是凭空产生的,自信就是在不断的努力和成功中滋长。
可以说,每个孩子都是有自信的,他之所以能走到今天,能成为一个正常的人,本身就是无数次努力和成功的结果。自信心其实深埋在人性之中,几乎是一种本能。但随着孩子的长大,需要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参与的社会活动越来越复杂,难免经受失败。
失败本身并不可怕,每一个孩子学走路的时候,都是摔过无数跤的,但那时候为什么没有影响到他的自信呢?因为我们大人的宽容。我们知道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没有人会苛求他。学步的孩子,即使走得晚一点,姿势差一点,大人仍然是疼爱的,呵护的,没有人会因此而将他归入另类,报以白眼。更重要的是,孩子终究能学会,每个孩子最终都能走路,他成功了,他必然能成功,这就是他力量的源泉,更是他继续上进的基础。
长大以后就不一样了,大人们渐渐不能容忍孩子摔跤,不能容忍他的落后。一方面是孩子的个人意识增强,对自己要求更高,而学习的东西更复杂,更不容易达到目标;另一方面是大人不宽容,将失败的压力加倍放大。这些就构成了一种可怕的环境,更可悲的是,他再也不是必然成功了,也许失败之后还是失败。成绩不好的孩子,很可能是一直不好,甚至越来越差。孩子在这样的境况下,还怎么可能像小时候那样,从容快乐地学步?
长大以后的学习就成了一种可怕的生涯。
这其实是个误区。孩子的失败并不是他无能,而是目标和能力没有匹配。如果他努力了而达不到目标,那就是失败,就是打击,就是对他自信心的扼杀。
我们为什么不把目标定低一点?
儿子在小学低年级时,成绩一直不好,学校年年举办学科竞赛,一年两次,他从没得过一次奖。看见别人拿着大红的奖状,儿子有点羞愧,我总是心平气和地说,没关系,你能够跟上,不是班上最差的,已经很不错了。儿子慢慢赶上来,学习越来越轻松,到三年级下期的时候,他终于拿到了一个数学的奖,其他科成绩也处于中上水平了。这在其他家长看来,也许只是个很平淡的表现,但我已经很满意,我对儿子说,人生犹如马拉松,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坚持到最后才是赢。我希望的不是最好,是越来越好。
每一步都有合适的目标,每一步都能获得成功,总趋势是越来越好,这样的人生才是踏实快乐的。
成功是人生的营养,没有成功的生活必然是畸形的。几乎所有问题儿童,都是正常秩序中的失败者,得不到正常的成功,他们只能从别的途径寻找肯定,比如沉溺游戏的少年,比如一些走歪门邪道甚至犯罪的孩子,那都是他们寻找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
你想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就让他在那个方面获得成功吧。给他机会,给他宽容和鼓励,帮他得到成功——小小的成功,会把他带向更大的成功。
和最强的人联系在一起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为什么呢?
一方面,名师之所以为名师,必有其过人之处,做名师之徒,得名师真传,自己也就变成高人了。
其二,名师通常占据着某个圈子的制高点,名师身边的人,也自然接近了圈子的核心,在圈子中占据了有利地形。
师徒是一个利益的共同体,二者资源共享,彼此支撑,有了名师,哪怕徒弟天资一般,也很可能变成高徒了。
永远要和最强的人联系在一起。如果可能,选择一个在事业和生活上比较成功的人做老师,对孩子的成长更好。
一个人不成功,必定是有原因的,在外部环境大致相当的条件下,成功与否主要由自身的素质决定。作为一个老师,如果他本人都是个失败者,他又怎样去指导别人成功呢?不仅是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传授,更糟的是,失败者的消极心态以及导致他失败的不良性格等,都有可能不知不觉地传染给学生。
固然,对什么是“成功”,各人有不同的理解,一种符合主流社会价值标准的成功,在另一些人眼里可能就是失败;一些人引以为豪的成功,另一些人可能会不屑一顾,任何一种标准都不可能取得所有人的共识。但只要我们并不希望孩子成为另类,希望他的成功是符合主流标准的成功,希望他的奋斗得到社会的认可,得到相应的回报,那我们就必定要追求一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教育。
和一个老朋友聊起往事,她说有一天在公园遇到两个以前的学生,其中一个是王老师班上的,另一个是燕老师班上的。在谈到毕业这几年的感受时,王老师班上的那个说,很感谢王老师,当年教给他们许多很实际的东西,出去以后受益非浅。燕老师班上的那个说,燕老师当年教的都是风花雪月,当时觉得很浪漫,现在觉得受害不浅。
两个老师本来就属于不同类型,后来的命运也大相径庭。王老师调去教委,一路向上。燕老师则调到另外一个学校,后来婚变,再后来,还是不说了罢,反正很不幸。
两个老师对学生的影响都很大,因为学生在那个年龄阶段,处于那种位置和身份,必然会受到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的极大影响,这种影响很有可能是终身的。任何事情都很难说清绝对的对错,事物本来就是祸福相生,但是,一件事总有它的基调,大体上的好坏还是容易判断的。无论孩子将来做什么,都需要有积极的心态、理性的眼光、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些是成功者的共同标志。
成功的人大同小异,失败的人各有各的原因。作为家长,大多数时候并不能为孩子选择老师,但家长可以了解老师,多和老师沟通,在孩子和老师之间做一个中和剂,把一些不良的东西化解掉。
永远争取坐前排
人在社会上生存,就是一个找位子的过程,你可以自己去早点,占位子;也可以有几个朋友,相互帮忙占位子;还可以让本领高强的人帮忙挑位子……不管怎么样,你只要进了场,总要有个立足之地,总会有个位子,前期的混乱过去之后,慢慢就固定了,几轮下来,基本上大家都有了老位子,都随遇而安了。只要有了固定的位子,纵使你偶尔去得晚了,那个位子还在,没有人动你的,因为大家都习惯了各就各位。
习惯造就秩序。所以,开一个好头,在竞争的初期,占一个好地形,巩固成老位子,以后就好办了。
记得鲁鲁刚上剑桥少儿英语时,每次总是坐在教室后排。后排还有两个男生。其他男生都坐在教室前面靠窗的位置,女生都坐在教室前部靠墙和讲台位置,唯有那两个男生,坐在教室最后,显得孤零零的。
鲁鲁是插班生,一去,就选择了他俩,跑去挨着他们坐。上了两次课,其中一个男生就不来了,后排就只剩了鲁鲁和另一个男生。这个男生成绩不太好,性格比较内向,上课很少发言。鲁鲁也是成绩差的,也不发言,他们俩便成了缩在角落里的一小撮,连下课都是他俩一起玩。
后来,鲁鲁慢慢适应了,上课能跟上了。我坚决让他换座位。他往前移到了教室中部,坐在女生的后面。虽然仍然是在后面,但和大部队已经没有明显的距离了。这样的状态一直保持到剑桥班结束。
刚上公共英语一级班时,他仍然是坐在后排。第一次是因为我们去晚了,只剩了最后一排有空位。那时候他口语极差,第一堂课正是口语课,老师抽他,问了几个最简单的问题,他竟答不出口,也许是太紧张,结结巴巴的,急得脸都红了。他一急就回头看我,眼光带着无奈和求助。教室的后面坐满了家长,别人的孩子都回答得很流畅,我当然觉得很没面子。但是当儿子回头看我时,我还是微笑着,轻轻点头,告诉他“没关系,我很满意”。第一堂课下来,他得了个棒棒糖,那是老师Ida给他的奖品,全班只有四颗。当时他就豪情万丈,因为老师说了,他进步很大。为此我永远感激Ida,她让鲁鲁第一次对英语有了信心。
第二节课,我们就去占位子。我们第一个到,挑了个教室中间靠窗的座位。我知道,他还没有信心坐前排。这一节课,又得了棒棒糖。
这连续两个棒棒糖,对他来说意义重大。这是他从来没有得到过的荣誉,上英语课因而成了一件很期待的事。
上了几次课后,鲁鲁进步明显。我告诉他,我们应该坐第一排,因为第一排离老师最近,听课听得最清楚,也最容易被老师注意,被抽问的机会最多。总之,第一排是最有利的位置,最好的学生就要坐前排。
我们特意去早点,占了一个前排的位子。后来,鲁鲁就一直坐前排了。坐得久了,位子都固定了,即使偶尔去晚了,那个位子还是空着,等他。
学习并非我们想的那样可怕,学习本身就有乐趣,不仅能学到知识,还可以让人更开朗、更自信。学习可以给人力量,因为学习让人具有更强的能力,让人可以在竞争中处于优势,自己也有了成就感,对未来更有把握和信心。从这个角度,可以理解那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往往一件事能成为人生的转折点,心态是积极还是消极,是自卑还是自信,决定着人生的基本态度,也决定着最终的成就。学英语,儿子有了坐前排的心态,无论最终学习成绩如何,这都是一个巨大的收获。
要改变命运,先改变自己
一些教育专家、社会名流总是指责那些对孩子要求太高的父母,说他们把自己实现不了的理想强加到孩子身上,不公平。
其实,很多父母并非是想让孩子为自己争光,替自己实现未竞的理想,而是他自己在生活中吃了亏,认识到当年的欠缺和现在的恶果,才强调孩子的学习,不愿让孩子走自己的老路,吃二遍苦,受二茬罪,这可以说来源于自己血的教训。这种心理,不是几个专家指责几句就能扭转得了的。社会就是这个样子,没有文化,没有文凭,就是要吃亏,铁的事实,摆在那里。
现在大学是扩招了,好像每个人都有上大学的希望,但人人都上了大学,大学也就不值钱了,花极大代价换来的大学文凭,却是个不值钱的玩艺儿,这就是现实。
事实上,大学教育已经大众化,但大众还对它保留着精英心态。
这就是一种矛盾。虽然上大学已经不是件太难的事,但竞争反而更剧烈。因为竞争的层面不是在上不上大学,而是在上什么样的大学。如果遍地都是大学生,要想成为精英,唯一的可能就是上一流大学,和普通大学拉开距离。大学教育的大众化,使保留着精英心态的人,将眼光只瞄准北大清华,大学之门反而变小了。
现在的孩子,并没有因为大学门槛的降低而变得轻松,因为他们必须在更高的层面上竞争——读名牌大学,读完本科读硕士,读完硕士读博士,读了国内的还有国外的……总之是人往高处走,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竞争是客观存在的,就算不考试了,还会有其他方式的竞争。生命本身就是竞争的产物,上亿个精子中,只有一个胜出者,得以和卵子结合。既然来到世上,只能迎接挑战,把竞争进行到底。
怨天尤人是没有用的,不管现实合不合理,你就生活在现有的环境中,你改变不了环境,只能改变自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
要改变命运,先改变自己。
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
听朋友讲她陪儿子学习的事。从小学四年级到初一,在彭老师处学奥数,每周一次,风雨无阻。每次去要倒一次车,走一站地,花一个多小时。上课的时间是晚上六点,四点过就得出发,上完课要十点才能到家。每周如此,长年如此。这还只是上课,还有回家以后的作业,辅导,讲解。开始她儿子跟不上,听不懂,孩子四年级才开始学,比起人家起步早的孩子,自然是差一些。但听不懂也要坚持听,回去再补,再赶,慢慢就跟上了,越来越好,越来越自信。现在,她儿子在一所著名的重点中学,硬考上的,一分钱没交。
当我边听边赞叹的时候,她说:“那有什么,别人还有天津来学的,还有河北来学的,还有坐火车来的,每周一次,你想想,比起人家我这算得了什么?”
其实,这就是一种态度,当你带着孩子这样求学的时候,学习就成了一件不仅是重要,简直就是神圣的事情,孩子能不好好学?听朋友说,彭老师班上有十几个学生都考上了北京一流的重点中学。其实,这不仅要归功于彭老师教得好,这也是老师、家长、学生几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这种排除万难的求学精神,本身就蕴涵着巨大的力量。选择这种方式,并且坚持下来,就是凭着这一点,上天也会眷顾。
真的很感慨,几乎每个成绩好的孩子,他的家长,尤其是母亲,都是这样过来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孩子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父母间的竞争,你要想孩子将来好,你就得付出。付出越多,收获越大。既然我们鼓励孩子全力以赴去拼,你也得全力以赴,为他创造一个好的条件,你自己也得和他一起拼。
现在的孩子确实和我们小时候不一样了,那时的家长都不像现在这样付出,好像我们自然而然就长大了,不也挺好吗?可是那时的孩子都没有读课外班的,大家都只学那么多,都在同一个层面上,没有谁比谁优越很多的。现在不同了,别人都在学,你不学就要落后。没有谁想那么苦,但现实逼着你,没办法。
我们没有能力改变现实,只能在自己能够控制的范围内,做力所能及的事。我们所能够做的,就是通过奋斗,让自己的孩子有更好的前途。只有和孩子一起拼,每个家长都是这样过来的!
好在这样的辛苦并不是遥遥无期,朋友说,考上初中以后就好多了,孩子也懂事了,学校又那么好,想学坏都难。
真的,为了将来省心,现在多操点心是应该的,而且是合算的。
求学也是一种经历
求学也是一种经历,求学的过程中会接触很多东西,新老师、新同学、新方法、新环境……每一次的辛苦奔波,一路所看到的、想到的,克服种种艰难所得到的,其实都是一种重要的体验。这些体验,也许比老师讲课更重要,它不仅是增长见识,更是形成一种人生态度。
不管孩子将来做什么,都需要一种坚韧的性格,要成就任何一个事业,都必须经历艰难曲折。上一次课不容易,长年累月坚持上课更不容易,正因为不容易,孩子才能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平时经常挂在老师和家长嘴边的那些名人故事、那些励志语录,感悟到它们的真正含义。
现在的孩子,不像缺吃少穿的年代,对他们的磨砺不是来自于恶劣的生存环境,而是一种精神压力。也许,求学就是他们人生中最艰苦卓绝的一段经历。
当我们回忆人生的时候,往往会对那些苦难的经历一往情深,引以为豪,因为这里面蕴涵着一种力量。比之平淡而安逸的生活,苦难不仅是成长的钙质,还是智慧的来源。
辛苦一点没有什么,辛苦本身就会成为人生的财富。何况这不是刻意营造的苦难气氛,也不是谁把苦难强加在孩子身上,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需要,比起那种作秀似的“体验苦难”,或者是浪漫探险似的“寻找苦难”,这种求学的过程是真真实实的,因而更能成为血液中的东西,滋养一生。
不平等是必然的
教育部规定,中小学不许分重点校、重点班,不许加时补课,甚至不许公布学生成绩。可以肯定,这又是废话!
考试本身是并无过错的,学习本来就需要有考试来检测,一考试就有成绩,有成绩就必然影响到自我评价,不让公布成绩,表面上看来是为了维护学生的自尊,其实是影响学生的自我判断,助长他们自欺欺人。如果仅仅因为成绩被公布就受到伤害了,那这样的学生也未免太脆弱。将来到社会上,比这残酷的事多得很,比这严重的伤害到处都是,连这点伤害都承受不了,将来怎么活?
现实是残酷的,竞争不可避免,要竞争就有输赢,与其回避,不如让他们学会坚强。公布成绩没什么不可以,排名次也没什么了不起,要让孩子学会怎样去看待输赢,训练他们无论是在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学校之所以有重点和非重点之分,一个学校里之所以存在重点班,不是谁异想天开规定的,而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结果。重点校、重点班的主要优势在于师资和生源,主要还是人的因素。人本来就有高下之分,社会对各种人的需求也不一样,非要把人力资源平均分配,且不说做不做得到,假如真的分平均了,好老师和差老师都教一样的学生,得到一样的待遇,好学生和差学生都在同样的条件下,接受同样的教育,那么对好老师、好学生又公平吗?
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任何资源是真正能做到均衡配置的,哪怕是相对的均衡,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各种力量相互抗衡的结果,不是单方面人力可为的。东部沿海地区就是比西部发达,欧洲就是比非洲富裕,这种状况也许将来有一天可以改变,但是在今天,以你我之力,无论多么拼命,也是无法扭转的。教育部权力再大,也不可能把绝大多数优秀老师赶出大城市,赶到偏远山区,像“支教”这种事,都是短期的、有限的,城乡之间教育的差距永远都会存在,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之间,城区和郊区之间,条件好的城区和条件差的城区之间,差距永远存在。人往高处走,人才的流动永远遵循这条规律,你不可能倒着来。何况,高校本身就是资源配置极不均衡的,北大、清华和一般的非重点大学,能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吗?高校就可以办名校、重点校,凭什么中小学要均衡?中小学孩子们的未来都不均衡,凭什么要他们现在必须均衡?如果一个孩子可以凭自己的努力进入更好的学习环境中,为什么不允许那个环境存在?
只要社会上还存在着不同的阶层,存在着地区间的不平等、行业间的不平等,那么要消除中小学中的教育资源不均衡,就等于是痴人说梦!
要承认人与人是有差异的,这没什么可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劣势,也有自己的优势,关键是要正确认识自己,要有正确的期望值,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向。
现在的社会已经不一样了,学习并非是唯一的标准,考学也并非是唯一的出路,就算读了大学,也不是一定就有辉煌前途。现在大学几乎成了大众教育,将来的孩子恐怕大部分都能读上大学。这样的情况下,学什么,怎样学,确实是每一个家长都要认真考虑的。
我一直非常鼓励鲁鲁考重点学校,但同时我也不把这看成是唯一的目标,考得上当然好,考不上,他在我心目中同样优秀。但尽管如此,我还是会推动他努力去考,因为备考本身就是学习,可以增长知识,提高能力,而且那种拼搏的过程,也是一种人生体验,可以给他一种积极的力量。学了比不学好,今天比昨天好,人生在不断进步,我认为目的就达到了。
鲁鲁在班上成绩并不拔尖,从来没有考过第一,甚至很少进前十名。我常常对鲁鲁说,没有什么可怕的,就算考不上全班第一,就算考不上重点学校,就算考不上大学,也不会死人!天无绝人之路,你把架子鼓打好了,以后可以到乐队当个鼓手,或者像你们老师一样,教人家打鼓,也能挣钱。你画画学好了,可以去搞设计,搞创作,还可以当老师。当然,这些东西要能够达到混碗饭吃的程度,还必须得好好学。世界上路多得很,做生意、弄电脑,或者学门手艺,都能活命,只要你有一技之长。但要有这一技之长也是必须下工夫的,任何东西要学好都不容易,都必须努力,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
说来说去,人还是偷不得懒的,这又反过来说明了刻苦学习的必要性,如果你现在并没有其他的方向,并没有更好的出路,作为学生,你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学习,只不过不要把学习这件事弄得太绝对。
中国的孩子苦,是中国的竞争环境所至,生存太难,机会太少,你不得不拼命。竞争是无处不有的,不在考分上竞争,就是别的事情上竞争。哪怕是在美国,也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进哈佛,美国的孩子之所以压力小点,是因为他不进哈佛也可以找到工作,也可以有稳定的社会保障,不至于为生计发愁,还可以按自己的理想,去做一些千奇百怪的事。中国如果哪一天也达到了那样的发达程度,绝大多数公民都可以压力比较小地生活了,中国的孩子也会轻松。
所以“减负”在现阶段只是一个概念,“减负减负,后果自负。”这是现实所逼,作为家长,谁敢拿孩子去赌?减负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即使书包的重量减了,他人生的重量依然存在,你还得在其他方面加上去。
我们生活在一个竞争非常残酷的社会,认识到这一点,就不要再对减负抱什么希望。我们能做的只是帮孩子选择更合理的人生道路,多和他沟通,给他精神的力量和支持。
这就是我作为一介平民的一点想法。孩子是雪花,飘到哪家是哪家。鲁鲁既然已经投生到我家,做了我的儿子,我给不了他更多的富贵,只能帮助他成长,让他拥有更强的力量,让他自己去争取幸福。
拼搏让人自豪
那天在谈到鲁鲁的一个小伙伴时,他评价说:“他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自信,不敢去尝试,总觉得自己不行,学不好,考不过,不可能成功,所以不去试,结果就落后了。”
说这番话时,他已经忘了,就在半年前,他自己正是这样的人,别说参加公共英语考试,就是一般的英语班都不敢报,生怕学不走,生怕别人笑。
现在他可以笑傲英语了,这是基于他自己的努力。在这三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已经完成了公共英语一级的学习和考试。不管结果如何,参加了,就是胜利。通过这几个月的努力,不仅英语水平提高了一大截,更重要的是多了一种人生体验,他自己很自豪。
人最大的满足,就是经过艰难困苦之后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奋斗虽然是苦的,但最终却能让人体验到生命的意义,体验到充实的快感。
那些探险者、攀岩者、极限运动者,为什么要将自己置于极度的危险之中?就因为他们在那种生死的边缘,体会到自己的力量,体会到生命的可贵和美丽。没有压力、没有奋斗的人生是苍白的,鲁鲁能那样评价他的朋友,说明他已经体会到了这一点。
那天考完出来,骑车在大路上,风迎面吹来,他说,特别高兴,特别畅快,觉得自己完成了一件大事,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回家我把他贴在墙上的“拼了!!!”两个字揭下来,好好收藏。这次备考公一,是他成长阶段上的一个转折点,他突然就成熟了,有了自信,有了自豪,也有了学习的动力,有了拼搏的快感,在精神上他开始强大了。这正是我一直想给他的。
人的成长总是有一些关键点,每个人的关键点不一样,也许是学习,也许是游戏,也许是朋友,也许是突发事件。人的成长总要经历一些特殊的事情,这些事情能够引发心智的顿悟和飞跃。
我想,公共英语对鲁鲁来说,就有这样的意义。
我并不是只要给他一个分数,一本证书,是要给他一种激情,给他一种能力。幸福人生,只有充实的、上进的、奋斗的人,才可能真正拥有。
压力也有好处
其实,一味地指责学习给学生带来太大的压力,这并不明智。孩子天然地都喜欢玩,人人都有逃避压力的本能,不单是孩子,大人也喜欢安逸闲适,没有谁是天生喜欢艰苦的,所谓的经风雨见世面,在艰难困苦中经受磨练,往往都是迫不得已。
只要有机会,孩子都会选择玩耍,选择轻松的道路。
但是轻松的路却未必走得通,更别说造就有所作为的人。
“有所作为”这个词已经有点老土了,不太人性化,我们可以换成“生存能力强”的人,或者“幸福”的人,都是一个意思。
有时候,整天让孩子轻松地玩,他并没有特别幸福的感觉,反而是在克服困难之后,得到他想得到的,那一刻最快乐。
没有压力,培养不出高素质的人,甚至培养不出健康的人、正常的人。来之不易,才有刺激,没有痛苦,也体验不到幸福。夏天热极了的时候,喝一口凉水就爽到极点,不是凉水有多大魔力,而是你太热了。
我们当年参加高考的时候,竞争比现在激烈,压力比现在的孩子大,复习也很苦,但我从来不觉得那是一种折磨,反而觉得那是我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我一生中最苦的一段时间,是在业余体校练篮球的时候,也就十二三岁,住校,上午上课,下午训练,有时两周才能回家一次,星期天也要训练,累得那真是死去活来。但直到现在,我最经常回忆的,感到最快乐、最引以为豪的,正是那段日子。
现在的孩子,已经是衣食无忧,在物质生活上已经没有太多的痛苦,在体力上也无需有很大付出,但不能说他们就没有吃苦,最大的磨练是来自精神,最大的苦就是学习。在我们这一辈人的成长中,吃苦给了我们精神的钙质,这是人生重要的资本。不吃一点苦,人是极有可能软化的。所以,只要那苦还不至于达到败坏孩子胃口的程度,还不至于成了孩子的噩梦,吃一点苦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当然,一切都要适度,每个人的目标不一样,承受能力也不一样,对一个孩子有好处的苦,放到另一个孩子身上,就可能把他毁了。但是说实在话,学校很难适度地对待不同的孩子。学校本来就是大机器时代的产物,是批量生产人力资源的地方,现在都是大班教学,一个教师要面对几十个孩子,只能照顾大多数,步调一致往前走。所以不可能让你想快就快,想慢就慢,想出左脚就出左脚,想出右脚就出右脚,哪怕老师的口令听起来不太悦耳,你还是只能跟着走。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学校教育不可能适合每个人的特点,各人的心情就只能自己去调节了。很多工作只能家长自己去做,经常观察孩子,了解孩子,和学校沟通,帮助孩子去适应。埋怨没有用,现状就是如此,只能做好吃苦的打算,怀着感恩的心情,吸取苦中的营养,以苦为乐,只能这样。
孩子的承受力
称了一下,鲁鲁的书包有13斤重。每个孩子都一样,书包里可以说琳琅满目:课本、作业本、练习册、字典、文具盒,还有一瓶够喝一天的水,无论怎么减都减不下来,没有13斤,也有12斤。
儿子就天天背着这13斤的书包去上学。这学期我没用自行车载他了,而是陪他走着去,因为他每天的运动时间太少,早上这十多分钟就当负重行军。儿子很高兴,因为他可以边走边玩了。每天,在我不断的催促声中,一路走,一路玩,或者甩着悠悠球,或者对着路边的石子踢几脚,或者捡根树枝见什么抽什么,这样走到学校,头上已经热气腾腾。
放学回来就更管不了他了,现在是他自己回家。约上几个同学,一路走,一路玩,一刻钟的路程,通常要走一个小时。整整一个小时,几个男孩在一起,手不停,脚不住,嘴里还要发声,弯腰踢腿,追追打打,所有这一切,都是背着这个13斤的书包进行的,你说他累不累?
不累!每天如此,从来没喊过累,我要去接他,他还不干,怕我影响他玩!
孩子就是这样,只要好玩,他就什么都不顾了,累也感觉不到了。孩子的承受力其实是很强的,关键是要他有兴趣,他愿意承受就能承受。
我们经常说孩子的学习压力太大,其实,压力的产生,往往并不是学习的量太大,而是太枯燥。孩子不感兴趣,他不愿意学,我们又要强迫他学,双方的精力很多都用在这种对抗上。
老师布置的作业真的太多吗?同样的作业,有的孩子晚上八点就做完了,有的孩子却要做到11点。为什么?他没专心做。写几个字玩一会笔,家长催促起来,再写几个字;要不就是总写错,涂了改,改了涂;要不干脆坐在那里发呆,心思都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家长心里肯定很着急,埋怨他注意力不集中,但是他为什么不集中?因为他不喜欢,看到作业就烦!家长不妨去观察一下,分析一下,和孩子聊聊,为什么会烦。也许是因为孩子累了;也许是因为作业太难,总是做不好,总是受挫折,就失去信心和兴趣了;有时是因为家庭环境的问题,如果大人在一边看电视,看得热火朝天,却要求孩子专心地写作业,他能办到吗?
要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才能够对症下药。
玩是孩子的天性,学习是孩子的天职,这两者都是需要的,但是两者的比重随着孩子的长大,会不断变化。越到高年级,孩子玩的时间越少,这也是个不断调整的过程。怎样把孩子的注意力从玩转到学习上,让孩子能在学习中得到乐趣,在学习中找到成就感,这是我们最应该重视的问题。
只想今天
虽然我们说要有远大理想,但理想谈论过多,就会沦为废话。
看科教频道一个戒酒的节目,医生说,有个“24小时戒酒法”,成功率很高。主要原则就是三句话:“多往后看,少往前看,只想今天。”
“我已经戒酒五天了,我真了不起!我今天没有喝酒,我成功了!”如此一天一天坚持下去,目标就渐渐达成。
想想很有道理。
过多地展望未来,不是流于空想,就是陷入迷茫。人生有限,人力有限,“未来”属于我们不可左右的范围,“过去”和“现在”才是可以感觉和把握的。
孩子的理性还没有成熟,他很多时候是凭着本能在生活。给他谈太遥远的事,犹如画饼充饥,并不能真的起到营养作用。还不如给他一个实实在在的饼,啃几口再说。任何远大理想都要和现实结合起来,和他每天的生活结合起来。理想的光辉就闪现在每一次作业、每一次练习当中。
凡事多往后看,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从成功中获取信心,每天都从现在做起,未来自然就在其中了。
考上是福,考不上也是福
昨天听王老师讲她把儿子送进清华附中的事迹。在我们眼中,她儿子已经够优秀了:二胡拉到九级(十级到顶),每天练40分钟,几年如一日,就这一条已经很了不起了,有二胡的全国二等奖,书法的海淀区二等奖,公共英语一级证书,还有个相当于市“三好”的“红领巾奖章”,就这五个东西已经足以让我们羡慕了,可她儿子还觉得自卑。而且看来自卑也是有道理的,他考清华附中的音乐特长生就没考上。一个九级的孩子,还考不上初中的特长生,恐怖!后来又参加普通考生的文化课考试,经过五轮淘汰,有面试、口试、电脑答题、综合素质考试等,直到二千多人只剩下几百,最后一轮才是传说中的奥数和作文。她儿子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如愿以偿。她说,北京这几个市重点校,基本上都是二千多报名,最后录二百多。敢于去报这些学校的,都不是平庸之辈,都是作了至少一两年准备的,有的甚至从一年级就开始打算了,能够在这些孩子中十里挑一冒出来,真是不简单。
听人家这些过来人的亲身经历,冒了一身冷汗。心里思量,咱家鲁鲁从来不是那种刻苦学习的料,不像人家,自尊心特强,受点刺激就知道发奋图强。鲁鲁也不是特机灵、特可爱的那种,能够面带微笑,又自信又乐观又团结奋进,能以一整套合乎主流价值观的语言,与考官应对如流,没准儿第一轮面试就淘汰了。
倒吸几口冷气之后,虚火退了,心里倒也踏实。咱家儿子,自然是要上进的,但我不会因为要上进而把他逼疯。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考得上是他的福,考不上也是他的福,人生就这几十年,该干吗干吗,顺其自然吧,还是那句话,天无绝人之路。
不过,从王老师的讲述中,也得到一些鼓舞。据她说,前几轮的考试中,尤其是电脑答题那一关,出的题是天南地北的,什么都有,尤其是历史、地理以及一些生活常识,你是没办法复习的,全靠平时积累。这倒是鲁鲁的长项。鲁鲁喜欢看书,平时贪玩,玩的过程中倒也积累了不少乱七八糟的知识,没准儿能用上呢。
看来,考试也在进步,死啃书本是不行的,题海战术也并非百战百胜啊。这样一想,又略感安慰。
机会靠自己争取
“六一”儿童节,鲁鲁终于上台表演了。
拿到节目单,我才知道为什么学校会如此慎重地审查节目。当初报名报了几次,学校都建议再找几个演奏不同乐器的孩子一起排一个节目。可是短时间之内怎么可能找到几个合适的孩子来组成一个临时乐队呢?何况从未合作过的孩子又怎么可能一下子就排出一个好节目?更何况这件事不是由老师而是由我这样一个家长来牵头。思来想去,还是只能独奏。一般人心目中,鼓只能打节奏,因而也只能作为伴奏出现,想像不出架子鼓怎样独奏。我去学校反复解释,又准备好了伴奏带,希望老师能听一听实际的效果。还好,负责这次活动的徐主任亲自到我们家里来听了鲁鲁演奏(因为架子鼓太不方便搬运),才拍了板。
一看节目单,我就理解了,要上一个独奏节目确实太难。一共15个节目,有教师、退休职工、管乐队、跆拳道队、学校舞蹈队等,都是集体表演,器乐独奏只有鲁鲁一个。
演出之前是表彰大会,其他有节目的孩子都在外面抓紧时间作最后的排练,我问鲁鲁:“你要不要练一下?”
他说:“不用了。”
“要不要再看一下谱?”
“不用了。”
“万一忘了呢?”
“那有什么,随便打几个四连音就敷过去了。”好像他根本没当回事。
说实在话,我都替他紧张。学校借的一个部队学校的大礼堂,上下两层,黑压压地坐了一二千人,舞台上灯光一打,自己一个人,独仃仃地坐在中间,下面是漆黑一片,想起来脚都发软。
快轮到他的时候,我们把鼓搬到了后台。原计划是拉上幕,我们把鼓摆好,等鲁鲁坐定,再拉开幕。也许是时间紧张,主任突然告诉我,不拉幕了,这个舞蹈一完,直接把乐器搬上去,坐下就打。我告诉鲁鲁:“拿好你的鼓棒,自己端军鼓上去,坐在大鼓前面,就别动了,我们把其他鼓摆在你周围,你根据自己的位置调一下。”幸好,事先架子鼓老师已有预料,教了我们这一招。舞蹈一完,几个人七手八脚把鼓和镲搬上去,一共是五个鼓三个镲,他们也不知道怎么摆,上去就全部堆在大鼓周围。鲁鲁端坐中央,把小军鼓摆在面前,我赶紧把其他几个鼓和镲摆好,鲁鲁又稍稍调了一下,就示意可以了。音乐骤然响起,零点乐队的《相信自己》!开头的管乐高亢嘹亮,全场情绪一下子沸腾了,鲁鲁的鼓点一起,强烈的节奏顿时就有了一种震撼的感觉。我看见徐主任笑着对他旁边的老师说:“怎么样!不错吧!”
整首歌一气呵成,中间有一个地方,鼓槌相互碰撞,顿了一下,鲁鲁并没有慌,马上调整过来,一气打完,最后结束的那一镲,完全盖了,和零点乐队的原版带完全吻合,一丝不差,结束得非常完美!我相信,全场除了我,恐怕没有一个人会感觉到中间那个失误。
打完了,鲁鲁还坐着不动,呆了几秒钟,才站起来,走到台前,鞠了一躬,然后下台。他最后这个动作,让我特别感动。平时鲁鲁比较腼腆,见人也不爱打招呼,人多的场合说话就要脸红。我原以为在这样一个大场合,又是生平第一次,他很可能会慌慌张张。没想到他是如此的大方、沉稳,鞠躬的动作彬彬有礼又不卑不亢。
表演结束后,把鼓放回少年宫,又出去吃饭。一路上鲁鲁特别兴奋:“我一鸣惊人啊!我一鸣惊人啊!”我说:“真是不容易,为了上你这个节目,我跑了三趟学校,两趟少年宫,又联系车给你搬运,人家主任还亲自到家里来听,真是不容易,你练了两年半,每个星期天都要去上课,今天终于上台了,非常成功,一鸣惊人!确实啊,要相信自己!”
今天,对于鲁鲁来说很有意义。
机会是自己争取的。我真为儿子感到骄傲!
90分就行了
我的要求不高,儿子能考到90分,在班上属于中等,不被批评,不受歧视,就行了。
要考到100分,就要花比90分多得多的工夫。100分也就是绝不出错,十全十美。要达到这个标准,就必须勤学苦练、精雕细琢,很多时候必须在基础知识上反复练习。
虽然,这也是一种境界。但儿童的成长更需要的不是这种境界,不是精细,而是大气。在幼年时期,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都没有成型,这时候的精雕细刻反而容易把他弄成盆景,以后未见得能够长成大树。
传统的农家养猪法,是先要养成架子猪,也就是在猪的青少年时期,并不要长膘,先要把架子长好,要让它吃粗粮,晒太阳,到处去跑,自由自在,才能长出一副结实高大的身子骨。然后才圈起来,喂细粮,催肥。
孩子相当于架子猪,关键要拉开了长。在这个阶段,束缚太多并不好,广泛涉猎比精雕细刻更重要。
为了达到100分而舍弃掉更多的阅读、更多的玩耍,舍弃掉更多的接触人和事的机会,对孩子来说很可能是得不偿失。
小学阶段不需要达到最优,只要不是太差就行了。
现在教育的价值体系是以升学为标准的,小学生考重点中学,某种程度上比高考还吓人。这样的形势下,老师和家长都不得不严阵以待。
这就是中国的现实。不管专家们如何宣扬美国的学校怎么好,怎么人性化,学生怎么负担轻,但中国的家长还是不买账,还是要把孩子逼得围着课本团团转,因为考试成绩和一个人的前途息息相关,你是忽略不了的。
因此,也不能太理想化。小学生不为100分而奋斗,但考90分还是需要的。有了90分,离100分就不远了,升学之前突击一下,还是有希望上去的。如果一直只有60分,欠的账太多,补起来就很困难了。
落后也能给人力量
又忍不住忆苦思甜,讲小时候捡柴火,怎么怎么苦。我讲得激动,鲁鲁却听得敷衍。猛然醒悟,所谓的传统教育,不过是满足老人们的光荣感和倾诉欲,孩子其实是根本听不进去的。
他凭什么听进去?你讲的事和他根本无关!我那时候,一背兜柴火压在肩上,重量是实实在在的。而他,连“背兜”是何物都不知道,柴火捡来有什么用也不清楚,他对那时的生活完全没有概念,对那小山一样压在我肩上的柴火,恐怕也只是觉得好玩。
其实,我们那时候也未必真的觉得有多苦。苦乐往往是从比较中得出。那时的孩子都要煮饭、洗衣、拾柴火,农村的都要打猪草、带弟妹、下地干活,大家都一样,几乎每个孩子都要为家庭分担劳动,每个孩子都穿补丁衣服,都没有糖吃,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苦也是理所当然。习惯了,也就不觉得了,反而还常常以为自己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还想着要解放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劳动人民,精神上是满足的。这就是那个时候的现实。而我们在向孩子们诉说这些苦难经历时,心中其实是自豪的。
现在的孩子也有他们的现实,每个孩子都没有兄弟姐妹,每个孩子都很孤独,都没有玩的时间,都要为考试而奋斗。
等到鲁鲁长大了,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也会忆苦思甜,说他当年考级的时候,每天要背多少个单词,一次课要上三个半小时。尽管他的孩子也会嗤之以鼻,但他的心中同样会充满自豪。
我们在儿孙面前所回忆、所宣扬的,总是那些能让我们自豪的东西,我们通过这样的回忆,来传达自己的价值观,灌输给孩子某种信念。只有我们认为好的,才会在孩子面前说,纵使是苦难,是屈辱,我们想要展现的,也是自己在苦难中表现出的优秀品质,而不是单纯的可怜相。
苦难也能给人自信。当你最终从苦难中走出来,会看到自己的力量,这就是人生价值的体现。
那天和鲁鲁打完羽毛球,坐在台阶上休息。我对鲁鲁说:“初中你一定要读一个好学校,但是好学校压力也大,你很可能是最差的。”
“不一定,”鲁鲁说:“我可以赶上去,我不可能永远最差!”
“大家起点都很高,能力都很强,要赶上去不容易啊。”
“我相信我能赶上去!”
“凭什么这么自信?”
“你看我一年级是什么样子?现在又是什么样子?已经换了一个人了!以后我还会更好!”
是的,小学的经历给了他自信,就像曾经的苦难给了我们力量一样,曾经的落后也让他认识了自己。落后也能给人力量,只要你不在落后中沉沦。
付出是值得的,混日子的人并不快乐,努力向上,才有幸福。
一切存在的,都是有用的
大人总是以自己的标准来定“有用”还是“无用”,让孩子读“有用”的书,学“有用”的知识,做“有用”的事。可是,到底什么是“有用”的,我们真的就能分得清?曾经以为田野里只有能打粮食的植物才是有用的,飞禽走兽中只有能煮来吃的才是有用的,结果吃了亏,生态被破坏得不成样子,最后还得花大力气去恢复。
我们非要让孩子学我们认为有用的东西,我们认为没用的,则千方百计阻挠孩子接触。漫画书是无用的,笑话书是无用的,玩电脑游戏是无用的,看电视是无用的,坐在那里发呆更是无用的。最好每时每刻都用来做作业,背英语,练习乐器,或者阅读百科全书。
孩子不是机器,是活生生的人,和我们成年人一样,除了工作,还需要生活,需要各种各样的乐趣。且不说孩子能不能如我们所愿,按我们的设计成长,就算他真的完全按我们输入的程序运行,难道我们输入的程序就绝对正确?我们就有足够的智慧,能够看清什么是有用,什么是无用,不仅看清今天,而且连将来也看得清清楚楚?
不见得。世事多变,我们自己早年学的东西,现在许多也是无用,我们早年所崇尚和追求的,现在谈起,也往往是付之一笑而已。活到老,学到老,因为知识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人的境况也随时在变。孩子们现在所学的东西,将来能有什么用,真还说不准。
一切存在的,都是有用的。上帝造了它,自有它的用处。就算我们认为最没用的事,比如孩子坐在那里发呆,好像是浪费时间,但其实,他或许正是在那些发呆的时光中,学会了思考,培育了想像,体会了宁静的快乐,这难道不是人生的收获吗?
宽容一些,给孩子的空间越大,他生长的空间也越大。
起跑线上哪有输赢
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不能太急功近利,心急则短视,短视是不可能成大器的。
我很反感那句口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如果我没记错,这句话应该是某个儿童产品的广告词,借助大众传媒的神威,它已经深入人心了。
广告是个什么玩意儿?!广告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所以它会不惜一切手段,制造概念,强化概念,把人圈进去。商家为了卖产品,不惜投入巨资做广告,在巨资的诱惑下,一大帮所谓的社会精英、专业人士,纷纷奉献出他们的脑力和体力,搞出精彩的创意,做出诱人的作品;而一大堆高高在上的媒体、喉舌们,纷纷奉献出黄金版面、黄金时段,让这些创意隆重登场。身为一个普通人,在这样的攻势下,往往不知不觉就中了招,心悦诚服地当了俘虏。这就是现代商业文化的可怕之处——不知不觉中,霸权就温柔地行使了!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什么逻辑?!孩子的一生难道是奥运会的飞人大赛,只有百米距离,短短10秒时间,起跑慢一点,就要吃大亏?在我看来,漫长的人生,不仅不是百米冲刺,反而更像马拉松,起跑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坚持,在于持续不断地努力,持续不断地成长。不要看有人起跑快,谁赢到最后还不一定呢!
专家说,4个月会爬的孩子和6个月会爬的孩子,长大后走路并没有什么区别。还是顺其自然好,是什么人就做什么事,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该学什么学什么,该什么时候学就什么时候学,学习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何况,人生难道就一定是一场比赛吗?为什么不可以把人生看成是一次旅行、一场游戏?人生有千万种活法,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
只要越来越好
我一直给儿子说“你会越来越好”,意思就是,现在不太好没有关系,重要的不是现在,而是将来,只要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好,你就会笑到最后。
起点低不是坏事,起点低上升的空间就大,就容易看到进步,这对孩子的鼓舞,比起高起点却停滞不前(甚至倒退)要好得多。
儿子是个慢性子,起步慢,后劲却足,这一点我很了解,所以我并不为他的落后而焦虑,甚至有意把他放到一种落后的位置,让他去赶。我知道,每到一个新的环境,他总是比别人差一些,但到最后,他总是能够脱颖而出。
刚到北京的时候,他四岁半,应该读幼儿园中班,我却把他转到了大班。北京的大班已经在学一些小学一年级的内容了,儿子没学过,年龄小,人生地不熟,加上语言障碍(不习惯北京话),开始一段时间真是很吃力。
但是我告诉他,没关系,只要每天有进步,慢慢就会赶上去。
孩子的适应能力很强,很快就和同学们混在一起了。别人学什么他学什么,虽然做得差一点,但差距在缩小。慢慢到了大班毕业,五岁半的儿子和六七岁的同学已经看不出有什么差别了。于是上了一年级。
但是毕竟年龄小,底子薄,进了小学,一开始正规学习,差距又出来了。我那时候经常感到极没面子,因为经常被老师请去告状:贪玩、上课不专心、作业忘交、写字不规整、不积极发言、动作慢悠悠……反正毛病多得很,成绩也不好,只是因为班上还有几个更差的,才勉强没有垫底。
他从来得不了100分,也很少有被表扬的时候,各种学科竞赛也从来得不了奖,直到二年级结束,得到的最高奖项也不过是一个“冬季锻炼标兵”和一个“安全知识共答活动二等奖”。尽管如此,奖状还是被我隆重地挂在了墙上。我告诉他,这两个奖让我非常骄傲,因为身体好才能做好别的事;安全更是一切事情的前提,不重视安全,迟早会出事,得再多奖也没用了。
我给儿子说,现在你的状况都是我预料之中的,你要是每次都考100,我还不高兴呢。人生就像马拉松,一开始就冲刺,跑不了多远就累垮了,还怎么跑到终点?咱们的目标是:一年级跟上,二年级追赶,三年级超越,四年级领先。用不着急!直到四年级以前,鲁鲁参加过很多个课外班,但没有一个是直接和考试有关的,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儿童画、国画、素描、架子鼓、航模……一切都全凭他自己喜欢。
对于我们的“远大”目标,儿子总是一笑置之,他并不感到压力很大,因为我的要求是如此的低。每次拿到分数并不高的试卷,我都会惊喜地欢呼:“真了不起啊!会做这么多题了!”
我赞扬他,确实是从内心里觉得他已经不错了,一个五岁多的孩子,贪玩,粗心,都是正常的,我不要求他做到完美,能跟上就行了。
二年级的时候,他的学习习惯慢慢养成,年龄也大些了,注意力也集中了,成绩也提到了中等。
到三年级,老师给了他一个“进步最大奖”,他还破天荒地在学校数学竞赛中拿了个奖,作文也被选出来打印成册,参加区里的展览。
四年级开学第二天,儿子喜滋滋地告诉我:“今天我被表扬了,暑假作业老师分成了优秀、良好和不合格三种,优秀中第一个就是我。”
“哦。”我只哦了一声。儿子又说:“昨天布置的作文,我也一次就过关了,得了一个大勾。老师今天还布置了一个作文,班上只有几个作文写得好的才写。”
“哦。”我摸着儿子的头说:“要是以前,听到你被表扬我简直要激动半天,一年级的时候,你总是被留下,每次老师看见我都在说你的缺点,一学期也得不了几次表扬。现在表扬多了,我好像已经习惯了。咱们的计划是‘三年级超越’,你已经实现了,儿子真是了不起!四年级的目标是什么?”
“领先!”儿子骄傲地说。
曾经我告诉儿子,以后你会成为班上的前几名,不仅是在班上,在更远的将来,你在全区,在全市,在更广的范围内,都会是个了不起的人。儿子惊讶地望着我,不敢相信会成为现实。但是现在他慢慢相信了,因为他看到了自己的进步,看到了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会达到更远的目标。
“你会越来越好”,我始终对他这样说,当他落后的时候,这句话既是敷在伤口上的良药,又是喷向马达的汽油;而当他领先的时候,这句话又可以清热解毒,让他头脑冷静。只要他真的相信自己会越来越好,就不会失去目标,失去动力,失去生活的热情。
任何具体的目标都是暂时的,人永远在路上。人一生会遇到太多太多的压力,太多太多的挑战,你不会永远成功,永远胜利。逆境总是有的,也许梦想不能达到,但只要在往那个“越来越好”的方向走,就会有好结果。
等待孩子突然成熟
那天早上,临出门时,鲁鲁从窗台上抓了个黄皮的练习本放进书包,我感觉是他背单词的抄词本。问他,他不说,我也没有点破。
送完他回来,在窗台上一找,平时放在那里的抄词本果然不见了。
心里有一种感动。我知道,他是想中午背点单词。中午吃完饭后,有一小段时间,大家可以在教室里玩。
这学期,确切地说,是最近这半个月,鲁鲁突然就懂事了。他已经开始懂得计划,很多事情不用我说,他自己会安排好。这让我很感动。这学期鲁鲁的学习我已经操心得少了,感觉以前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孩子的成长往往有跳跃性,平常点点滴滴的见识和思考,积累到一定时候,也许某件事情一刺激,突然就爆发,突然就开窍,突然就成熟了。他小时候我就发现,每生一场病,好像就会成熟一些,突然就更懂事了。也许是因为病中他能真正静下来,想一些事吧。
我们不知道那个引发孩子飞跃的东西是什么,也不知道孩子的突然开窍会在哪一天,但是不用急,只要他在成长,这一天总是会到来的。
孩子慢慢长大,就会慢慢懂事。他年龄还小的时候,成熟度不够,你给他进行理想教育,他理解不了,也听不进去。但我们不必多虑,他慢慢会懂的,等他亲身经历了一些事,有了自己的人生积淀,他也会思考,先前灌输的理想就会慢慢发芽。
不要总把孩子当成孩子,孩子也是有自尊心,有上进心的,孩子的激情比我们大人还强烈,孩子比我们更渴望成功,渴望得到尊重和赞扬。天性有激情的孩子,之所以后来渐渐平庸,往往都是因为太多的挫折,将他的理想和热情磨平了。
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强迫孩子去达到他根本达不到,或者没有愿望达到的目标,可以引导,不要强迫,要有耐心等他产生愿望,有了愿望才有热情,才有效率。
鲁鲁是个心里有数的孩子,不会把所有的东西都表露出来。他有着非常强的内在力量,是那种大智若愚的人,缓慢,但是深沉。就像大海一样,越是深沉的海,它的表面越是波澜不惊,看上去似乎只是平缓地、柔和地起伏。但越是这样的海,一旦遇到激动它的东西——礁石或者狂风——便会掀起令人震撼的波涛。
让孩子学会自治
在四年级以前,鲁鲁的成绩并不好,甚至有点差,很大原因就在于我的管教不严。
孩子总是贪玩的,而我很少沉下脸来,强令他必须完成这样、完成那样。
他便有了很大的自由,乐得玩在其中。他喜欢看电视,哪怕第二天就是期末考试,也非得把喜欢的动画片看完。
他不想学奥数,我就不给他报奥数,他不喜欢英语,我就不给他报英语。四年级以前也为他花了不少钱,但做的都是些闲事,与考试成绩无关。算了算,他先后学过游泳、乒乓球、足球、羽毛球、航模、儿童画、国画、素描、架子鼓,都是些好玩的。其中,素描和架子鼓一直学到现在。
作业方面也监管不力,除了必须家长签字的,很多时候我并不检查他,就只是问他“作业做完没有?”他若答“做完了。”我就不再过问。如果没做完,而他又实在想玩,我通常会问:“你自己考虑一下,作业安排在什么时间?”他会把作业安排在一个他认为合适的时间段,安排好了,我也就不管了。大多数时候,他确实会在安排的那个时间里把作业完成。但也有一些时候完不成,看他愁眉苦脸的样子,我也不理他,“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他实在没办法,也只好硬着头皮去上学,“大不了挨顿骂,我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这就是他的铩手锏,无奈之下,只好如此了。
但挨骂的滋味终归是不好受的,年龄大点以后,他慢慢也能控制自己了,四年级以后,作业几乎再不用我操心,他自己总能全部做完。
这是一个成熟的过程,他学会了计划,学会了克制。到了五年级,他周末的辅导班达到了四个:奥数、英语、素描、架子鼓,两天时间,上午下午都有课,而且上课的地点不在一处,要几个地方奔波,确实很紧张,确实很累,但他却不仅能完成作业,还总是能找到和小朋友玩的时间,真是争分夺秒,每件事都必须卡在点子上。
他已经不需要我提醒了,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把时间都安排好。
让孩子有一定的自主权,从无序到有序,自己安排自己的事,这是他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当他有了“自己做主”的意识,责任心就会养成,父母也就省心了。
不希望孩子是神童
现在的人都喜欢吃自然生长的绿色食品。60天育肥的猪,提早上市的反季节水果,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大多有激素,大人吃了容易虚胖,孩子吃了说不定性早熟。
本来要生长一年的东西,你偏要让它半年就成熟,只能施以非常规的手段,比如激素、光照等等。这样制造出来的产品,表面上看没有什么不同,但实际上它的内在品质已经变了。
人的成熟也有一个过程,用人为的方式把孩子催熟,对孩子来说是种摧残,对大人来说增加成本,最后得到的很可能是个次品。
看到不少关于神童的报道,说实话,很反感。不是因为见不得神童,也不是因为不承认有神童存在,而是反感媒体营造那种神童气氛,为本来就已经畸形的育人观念推波助澜。
人与人不同,人的成长历程也不同,确实有的孩子比一般孩子早慧,也确实有必要为这样的孩子提供特殊教育。但是没有必要大张旗鼓地宣传,仿佛这样的孩子就光荣一些,就比别的孩子强。
看过一些名人传记,有科学家,也有社会活动家,各行各业的都有,真还没发现有多少是从小就很神的。相反,小时候木讷愚笨的有,调皮捣蛋的有,很多是不招人待见的,如果再排除他们成名以后被有意神化的因素,把他们还原到当初的状态,假如当时我就是他们的邻居,很难说我就能发现他们头上的神光,预测到他们的光明前途。
既然如此,神童又有什么不得了呢?只不过比别的孩子早走了几步。人生犹如马拉松,几十年的旅程(现在科学发达了,人也长寿了,说不定是上百年的旅程),早走几步晚走几步又有什么关系?
孩子有的早慧,有的晚熟,但最后还是殊途同归,差别并不大。以鲁鲁的经验看,过早进行所谓的智力开发是没有必要的,至少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必要。他四年级之前并没进过任何奥数班、英语班,但从四年级开始学,五年级也就赶上来了,和从小开始学的没有太大差别。
现在有的幼儿园就按学科开课,还没课桌高的孩子就成天进行课堂学习,学拼音,学算术,背古诗,背单词,撇开危害不说,实在是没必要。
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开发得早,只能说起步早,但起步早如果走得慢,优势也保持不了多久。相反,起步晚一点,但后劲足,大步流星,也许走得更远。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过早过强的智力开发,也许就像当年的大跃进,只是表面轰轰烈烈,往后走,是祸是福真还说不清。
道理其实大家都懂。私下里揣摩,如此多的媒体热衷于神童报道,背后其实有不可告人的商业目的。他们认定神童是个卖点,可以吸引眼球。
媒体之所以这么认为,也不是凭空产生的,因为他们摸透了大众的心思,知道有相当多的父母,心里都有个梦想,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也不同一般,小小年纪就出人头地!所以对于神童,他们会情不自禁地关注、羡慕,甚至依葫芦画瓢。
家长的功利和虚荣,促成了整个社会的燥热。
其实就神童本人来说,很多人是非常不幸的。特别是一些在封闭环境里学习的孩子,没有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没有同学一起听课,一起游戏,一起争吵,一起为集体的荣辱而激动,没有运动会,没有春游,没有课间的喧哗,没有人来鄙视你,也没有人来羡慕你……不错,你是神童,你在将来的某一天,可能提前进入了大学,但又有什么意思!
人活着并不只为一个目标,人生本来就是一个过程,每一天,都是生命的组成部分,每一天都有自己的意义。为了将来的某一天而牺牲掉前面的任何一天,都是一种损失,这意味着很多生命的乐趣和意义,都同时被省掉了。何况,将来的某一天,是不是能够达到希望达到的目标,还是个未知数。
所以,我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神童,只要他按照自然的规律去成长,最起码,将来他是一个正常的人、健康的人、快乐的人,我就高兴了。
神童为什么长不大
当年名噪一时的神童宁铂,现在出家了,有人就据此否定“少年班”。其实,宁铂从来就没有热爱过物理,他的兴趣在文学、哲学,但当时的社会热点是自然科学,特别是数理化,“实现四个现代化”刚刚提出来,似乎现代化的标志就是数理化,那时候信息时代还没有被广泛认识,更没有对现代化的人文理解。
所以那时的神童几乎都是数理化人才。单一的价值观造就单一的人才标准,而丰富的人性常常被这种单一的标准所扼杀。宁铂是苦恼的,他并不幸福。现在我们分析这件事时,总是把它定性为悲剧,其实对宁铂本人来说,也许正是得其所,是去了他原本就要去的地方,得到属于他自己的幸福。
人与人不一样,既然我们承认有弱智者,那肯定也得承认有智力超群者,神童确实是存在的。只不过神童与神童不一样,神童各自的神法,也是有差异的。一味地让神童在求取功名这一条路上走,让神童按主流的价值标准去发展,最终可能在成就一部分神童的同时,却把另一些神童毁了。
现在孩子成才的路很广,小小少年,就有从事写作的、演艺的、科技发明的,甚至还有社会活动明星,可谓琳琅满目。
发现神童并不难,难的是发现以后如何让他好好长大。
一个孩子一旦被认定为神童,他的身上就背负了太大的期望,而且这种期望往往是和他个人的愿望背道而驰的。宁铂就是这样。
一个孩子一旦成了神童,就脱离了孩子的正常生活,让人只关注他的超常智力,忽略了他还是个孩子,他在生理和心理上和一般孩子是一样的,甚至更弱。只注重知识的学习和智力的开发,而忽略了作为一个人的全面发展,这个人的成长就是畸形的,他的人生就有很大的欠缺,哪怕最终他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难说他的人生就很圆满。
何不晚熟两年
所谓早期教育,我越来越怀疑它的科学性,怀疑又是一个商业陷阱,因为太多人靠它吃饭、靠它致富了。
孩子早两年读书识字,早两年会背几首唐诗,会说几句英语,会算几道加减法,真的就那么重要?早熟一点就肯定比晚熟好?我们就那么性急,那么等不得孩子慢慢长?
说实在话,儿子五岁半就上小学,虽然后来也赶上去了,和班上同学差不多,但我还是有点后悔,因为最初的两年实在太费劲。
孩子就像果树,该几年开花就几年开花,该几年结果就几年结果,成熟都有一个过程。成熟度不同的孩子待在一起,生涩点的总是要吃亏。在那个年龄段,孩子总共才几岁,差几个月都是一个很大的差别。
我有个朋友,八岁才上小学,由于年龄偏大,成熟度高,她上学一直很轻松,还一直当干部,自我感觉很好,家里也省心,一路顺顺当当,读完小学读初中,读完初中读高中,读完高中读大学。
因为上小学晚了那么两年,比我只小一岁的她好像就和我差了一个时代。我考上大学是1980年,和老三届为主的七七级、七八级差得不远,班上有很多下过乡的老大姐、老大哥,进校时我只有16岁,很幼稚,我所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涉及很多社会知识,也需要成熟的思考力,这些我都积累不够,因而四年大学也就只是读了些指定书目,学了些课本知识,真正的思考和研究都是毕业以后才开始的。学习是一辈子的事,现在回想,早几年晚几年真的不算什么。
而她因为晚我两年上学,赶上学制调整,小学由五年恢复成六年,高中由二年恢复成三年,这样一来,她就晚了我四年。到她考大学的时候,老三届已经很少了,同学年龄都差不多。高考竞争也不如前几年激烈,她轻松考进一所名校,毕业分在北京,后来又去了日本。现在她儿子和我儿子同校同年级,她本人在政府部门工作。
在事业上她并不因为比我们晚起步几年而落伍,相反在其他方面还显出优势。因为她的同学都是年轻人,她自己也是在那个年龄层的同学中长大的,她的思想观念、言谈举止、穿着打扮,她的整个感觉都更接近那一拨人。
她比我们晚熟几年,也许在早年是个遗憾,但是到了后来,当我们渐渐衰老的时候,她的晚熟反而成了优势,让她有了比实际年龄更年轻的观念和心态,也有了更年轻的外貌和气质,这一点对于女人来说尤其可贵。
上帝是公平的,不会让一个人把所有的好处全部占完,在某个方面有所得,其他的方面必有所失,人的生命力不是无限的,提前支取,难免提前衰竭。我们家长总在盼孩子早点成熟,早点成材,其实,一切事情都是按它固有的规律发展,强扭的瓜不甜,太刻意地追求某种东西,且不说是否能追到,就算到了手,也未必就是个宝。
孩子的成长是个渐进的过程,有的人慢一些,有的人快一些。没有关系。长得快的,让人家先长,长得慢的,要有耐心等待。揠苗助长是要不得的,把根损坏了,别说成才,活命都难。
孩子都有自己的根,最初的岁月,需要我们好好浇灌,帮助他把根扎好,让他有一个好的身体、好的品性、好的习惯,以后的成长就靠他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