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阅读训练概括能力
概括能力指的是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并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所读、所听到的内容,准确表达出来的能力。它包含着分析和总结两个环节,是从现象中揭示本质,能把具体形象抽象化的能力。
因为长期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我对概括能力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高水平的概括能力是智力与能力强大的首要特点。美国心理学家贾德认为,概括能力强的人具有更好的学习能力。因此,从达达3岁开始,我就在日常生活中着手培养他的概括能力了。而在阅读中培养他的概括能力,则是在他4岁左右对科普读物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
此外,应当注意的是,在阅读中培养孩子的概括能力,并不需要太刻意。孩子年龄小,他有很多机会去发展自己的概括能力。因此,父母不需要为此感到焦虑,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或者做得不够充分。遇到了合适的读物,适当地加以引导,就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给孩子选择科普类图书,更易培养他的归纳概括能力。比如,当孩子在阅读一本和动物有关的书籍时,我们可以让孩子来探寻:食肉动物的牙齿和食草动物的牙齿有什么区别?通过对比、分析和归纳,孩子会得出正确的结论:食肉动物的犬齿特别尖利,且上颌最后一个前臼齿和下颌第一个臼齿特别发达,形成裂齿(也叫食肉齿),用来撕咬猎物;食草动物的犬齿非常少,形成虚位,门齿和臼齿发达,门齿用来截切植物的茎叶,臼齿则把切碎的茎叶磨烂,所以臼齿研磨面宽大,齿冠高。
在阅读科普类书籍时,对孩子进行思维训练,是非常便捷且特别高效的。这也正是我总建议父母要给4岁的孩子提供科普类图书的原因之一。当然,在阅读中培养孩子的归纳与概括的能力,这个工作对父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 父母对孩子所阅读的书籍要比较熟悉。
2 父母要懂得如何提出问题(如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在牙齿上的区别)。
3 父母要懂得如何引导孩子进行观察和比较(如观察犬齿、臼齿和门齿的形状)。
如何培养孩子的概括力呢?我们借助德国著名的童话故事《最奇妙的蛋》来探究。
有三只母鸡,整天为谁是最漂亮的母鸡而吵个没完。三只母鸡呢,各自确实有值得自豪的地方:圆圆的羽毛好看,琪琪的腿长而有力,毛毛的冠蓬开得像一朵红花。
可是,到底谁是最漂亮的呢?它们吵来吵去,也定不下来,只好去问国王。国王说:“长得好看不好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你们都会做些什么。你们三个,谁下出的蛋最奇妙,我就封谁当公主。”于是,三只母鸡走进皇宫的庭院,蹲在湿漉漉的草地上,开始下起蛋来。
第一个下蛋的是圆圆,它下的蛋白白净净,就像磨得光洁的大理石,莹莹发光。国王说:“这是我见过的鸡蛋中最完美的蛋!”接着,琪琪也下了一只蛋,这个蛋又高又大,大到连鸵鸟看了都羡慕,国王叫起来:“这是我见过的鸡蛋中最大的蛋!”
最后轮到毛毛下蛋了。大家都替它担心,因为它不可能下出比圆圆更完美的蛋,也不可能下出比琪琪更大的蛋。结果出乎大家意料,毛毛竟然下了一只方方正正的蛋!国王禁不住呼喊起来:“这是我见过的最奇妙的蛋!”
适合睡前阅读
《最奇妙的蛋》
[德]赫姆·海恩(编绘),李紫蓉(译),明天出版社,2008年。
通过3只母鸡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独特之处。
适读年龄
适合0~6岁阅读
培养重点
性格培养
那么,谁才能当公主呢?国王认为,三只母鸡都很了不起,三只母鸡谁也不落选,都能当公主。
和孩子一起读完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来分析:在国王看来,什么样的母鸡才配做公主呢?
经过对故事情节的梳理和回忆,对三只母鸡各自下的蛋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三只蛋有一个显著的共性:它们都是最极致的——最完美的蛋,最大的蛋,最奇妙的蛋。
找出三个蛋的共性,这个思维过程,就是归纳,就是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