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商业:区块链与数字经济开启大规模群体协作新时代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节 经济增长的基本逻辑

需求创造供给,还是供给创造需求

是需求创造供给,还是供给创造需求呢?这是有关经济活动非常重要的基本命题。我们可以先来思考几个小问题:

①当乔布斯和苹果公司没有推出iPhone之前,你会想到要买一个iPhone吗?

②前两年国内的中产阶级为什么成群结队地到日本买马桶盖呢?

③开市客超市的黑卡会员为什么每年愿意缴纳100多美元的年费呢?

……

其实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该不难给出答案。然而,在企业实际经营的过程中,很多企业主会经常在营销策略和产品策略上徘徊不定。甚至对于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来说,也会经常纠结于采用需求侧管理还是供给侧管理。这些问题的背后,隐含的就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规律。虽说是基本规律,但是不同经济学派依然各执己见,到底是需求创造供给,还是供给创造需求?供给与需求究竟哪一方处于主导地位呢?

1.萨伊法则

19世纪初期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穆勒和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认为,在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中,无疑是供给处于主导地位,供给可以创造自身的需求,“当一个产品一经产出之际,即在它自己的全部价值的限度以内为另一个产品提供了市场”。萨伊论述道,“一般地说,生产者在完成他的产品的最后一道加工后,总是急于把产品卖出去,因为他害怕产品在自己的手上会丧失价值。此外,他同样急于把出卖产品所得的货币花出去,因为货币的价值也易于毁灭。但想要摆脱手中的货币,唯一可用的办法就是拿它来买东西。所以,单单一种产品的生产,就给其他产品开辟了销路”。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萨伊的理论。一方面,生产者把产品卖出去之后赚取了货币,但是持有货币也有成本,为了降低持有货币的成本,生产者通常会选择继续将货币投入市场来购买东西,这种购买行为就会带动其他产品的销路,带动了对其他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优质的供给也会创造出自身的需求,一本经济学教材中经常引用的案例是这样说的,在一个没有人穿鞋的非洲国家,有些人认为这里并没有鞋子的市场空间,还有一些人则认为这意味着巨大的商机,结果后者的观点被事实证明是正确的。在一个人们都不穿鞋子的国家,人们是存在着对鞋子的巨大潜在心理需求的,但是由于当地技术的落后,这种潜在的心理需求没有创造出鞋子的供给。只有当制鞋公司把鞋子运到这个没人穿鞋的国家时,鞋子的现实供给才创造出对鞋子的现实需求。因此,抽象的需求不能创造满足自身的供给,而现实的供给却能创造实实在在的有效需求,这就是为什么供给在与需求的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

当乔布斯和苹果公司推出了iPhone智能手机之后,你才意识到自己需要这样一个产品,而在这之前,你很难把这种需求提出来,你不会去跟别人说自己需要一款像iPhone这样的智能手机。优秀的供给往往会创造出新的需求。对生产者而言,营销创新固然重要,但是最为根本的依然是产品本身——你能不能给消费者提供令人满意且不可替代的产品。

2.凯恩斯主义

然而,供给并不是在任何时刻都可以创造出匹配的需求。1929年到1933年,从美国爆发了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萧条。大萧条期间,出现的大量产能过剩和严重的失业危机是萨伊的理论无法解释的。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针对此事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国民收入的大小是由消费和投资决定的,在萨伊法则所假设的理想条件下,产品能够全部销售出去,销售收入要么转化成家庭部门的消费,要么由家庭部门储蓄后,全部转化为投资,这样就实现了宏观经济的均衡,也就是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然而,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陷阱”这三大规律的存在,使得供给不能创造与自身等量的需求。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是指,人们的消费虽然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在所增加的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部分越来越少,这一定律的存在将导致即使家庭部门的收入增长,但是消费的增长却赶不上收入增长的步伐,导致出现消费不足的现象。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是指,随着资本投入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以后,每一单位资本投入所带来的产出增量是下降的,这一定律的存在使得灵活的利率自发地使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的机制出现障碍,导致出现投资不足的现象。

流动偏好陷阱则是指,由于投机需求的存在,当利息率降低到一定水平以下时,为了投机而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即为之牺牲的利息收入)已经可以忽略不计,这时人们为了投机需要而持有的任何数量的现金,将无法转化为投资和消费。

由此凯恩斯论证,供给无法创造与自身等量的需求。如果政府不进行干预,经济必将陷入周期性的“繁荣—危机—萧条—复苏”的循环而大起大落,社会财富和公众福利也将大受其害。

“政府运用财政政策扩大投资,弥补消费不足和投资不足导致的总需求缺口,以熨平经济波动,避免经济危机”的凯恩斯主义在大萧条之后应运而生。这一理论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资本主义世界,但是凯恩斯主义只是一种调节需求的短期经济政策,忽略了财富创造的长期循环。人们都知道凯恩斯的名言——“从长期来看,我们都是要死的”。凯恩斯主义单纯的需求侧管理思路,从长期来看,将导致经济走入“滞涨”的困境。

3.新供给主义

面对凯恩斯主义的失效状况,以滕泰、贾康等为代表的中国经济学家提出了新供给主义理论。与萨伊一样,新供给主义学派也认为,在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中,供给处于主导地位,但“供给自动创造需求”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实现。当这些条件不具备时,可以通过一定的政策措施创造条件,使得供给能够创造需求,或者说,让“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新供给主义学派认为,供给与需求循环往复的交互作用是形成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力量,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可以由此划分为四个阶段:

①供给形成阶段:当新供给随着技术进步孕育产生,社会旧有需求结构仍在延续,经济处在新周期的导入期,经济潜在增长率开始回升。

②供给扩张阶段:当新供给的内容被社会普遍接受,新的需求被创造出来,新供给与新需求形成良性促进,经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潜在增速不断提高。

③供给成熟阶段:在该阶段,生产技术进一步普及,社会资源纷纷涌向该项供给领域,导致供给数量蓄能增加,而需求回落,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机制出现中断,但供给仍然维持惯性增长,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开始下降,经济潜在增速回落。

④供给老化阶段:过剩供给在短期内难以消化,过剩产业资本沉淀不能退出;老供给不能创造需求,造成总需求持续下降;新的供给力量尚未产生,经济陷入萧条。

新供给主义学派认为,在供给形成阶段和供给扩张阶段,新供给不但能够自动创造需求,而且所有产品的销售收入最终都会变为要素报酬,而资本、劳动和资源等要素报酬要么转化为消费,要么形成储蓄并转化为投资,形成新的需求。

然而,一旦一种产业的生产技术普及到一定程度,进入供给成熟阶段和供给老化阶段,形成产能和产量过剩,不但原投入的生产要素报酬不能及时回收,而且大量生产要素无法得到充分使用,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过程就会中断。

任何一项社会主流技术和主流产业,早晚都会进入供给成熟阶段和供给老化阶段,因此无论是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刺激总需求,还是通过计划手段增加或抑制老供给,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技术周期和供给老化的问题。如果供给结构是老化的,供给是不能创造与自身等量的需求的;如果收入分配存在着严重的不公,也会造成供给不能创造与自身等量的需求;从生产要素的使用和流动角度看,供给抑制也会使得供给不能创造与自身等量的需求。例如,户籍管理政策使得人口的流动受到抑制,金融管制政策使得资金的流动受到抑制,不合理的科研管理体制使得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受到抑制,土地产权不清、土地无法流转造成土地供给不足等,都是供给抑制造成“供给无法创造有效需求”的例子。

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就在于解除供给抑制。多年的计划生产、平均分配,造成中国经济在70年代末已经严重缺乏活力。劳动者被禁锢在土地和单位,没有积极性且不能自由流动,大量资源处于闲置状态;财政资源和储蓄资本被低效使用,知识和创新更是不被尊重。改革开放以来的种种措施,就是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替代计划经济体制,在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集体生产,推动科学教育事业发展等。这些措施,使得长期受到抑制的生产要素的潜力得以释放。

为了刺激新供给,让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正确的做法是通过“放松供给约束”的系列政策大幅度降低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打破生产销售僵局,让市场通过成本价格传导机制快速消化过剩产品,在较短时期内恢复均衡,并通过放松供给约束激发企业家精神,吸引社会资源向新供给领域集中投放,恢复经济增长活力。一旦资本、资源、劳动开始向新供给集中,老产业的产能过剩将自动消除,整个经济不但会恢复均衡,而且将会开始新的增长。

在实践中,恢复经济活力真正有效的办法是激发企业家精神,吸引社会资源创造新一轮供给,让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如此才能使经济尽快恢复到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理想运行轨道。新供给主义学派认为,只有在特定条件下供给才能创造与自身等量的需求,而在现实中,由于供给老化、供给约束、供给抑制等现象的普遍存在,经济很容易陷入供给不能创造与自身需求等量的非均衡状态,所以政府必须有针对性地从供给侧进行干预,或者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引导生产要素从供给老化的行业向新供给形成和扩张的行业转移,“引导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政府必须持续不断地消除供给约束,解除供给限制,从而让经济回到“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理想运行轨道,恢复“供给与需求的自动平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