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实战秘籍:笔杆子谈写材料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序言

公文写作是现代办公的常用技能之一,更是体制内人士十分看重的一项核心能力。我们常说,衡量一名干部的能力有三项标准:会写、会讲、会干事。而在实际上,“讲”得好,离不开“好”的稿子做支撑;“干”得好,也需要有“好”的稿子来展示。由此可见,“会写”是这三项能力评判标准中的关键内容。也正因为如此,现实中擅长写材料的干部,更容易在竞争中赢得先机,而“熬夜写材料”也成为体制内有追求、有梦想、有活力的年轻人的一门“必修课”。

写材料是一项神秘而复杂的工作。或许有很多读者与我一样,在进入体制之前,不了解公文的特点和作用,总认为党政公文大都是一些“高深莫测”的“八股文”;在进入体制之后,又摸不透这类文字材料的写作技巧和规律,总感叹写材料令人备感痛苦。久而久之,大多数人便有了畏难情绪,害怕被领导抓去写材料,或者对写材料产生了抵触情绪,不愿意花心思去学习和摸索写材料的方法,始终在这道“难关”面前驻足不前。

对此,我本人深有体会。刚参加工作,我就接受了一项起草综合文字材料的任务。作为从零开始又非科班出身的“门外汉”,当时的我确实茫然无措,无从下手,甚至连抄都抄不好,一度心灰意冷,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干这份工作。但是内心的信念,支撑着我坚守前行;领导的关心和同事们的支持,又让我越战越勇。终于在两年后的某一天,我豁然开朗,仿佛有种醍醐灌顶之感,原本那一大堆“厘不清又道不明”的文字事务,突然间就条理清晰了。

从此,我写材料时不再手足无措,而是逐渐游刃有余。

回顾那两年痛苦的成长经历,我认为要写好材料,最重要的是日复一日的积累,从而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在那之后的十余年时间里,我也一直在重复这个过程,让自己在写材料这件事上更加得心应手。我的体会是:学会“积累”十分重要,善于“积累”更是走向“笔杆子”的必要渠道。

很多人在“写材料”方面迟迟不得要领,并不是因为没有天赋,而是没有足够的“积累”,确切地说,是缺乏对材料所涉及信息的搜集、归纳和总结能力。也就是说,我们在每天的工作中会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思,但这些信息以及获得信息的过程,并没有成为我们的经验和心得,也没有将这些信息与“写材料”这件事形成关联。

许多新人认为,“做事情”就是“做事情”,“写材料”就是“写材料”,两者泾渭分明。说起“做事情”,是一套思路和方法,比如去现场、打电话、填表格、报文件等;着手“写材料”,却是另外一套思路和方法,如看教程、选词句、凑标题等。他们认为“写材料”很难,却不会对其他“做事情”之类的工作有如此情绪,便是进入了这种思想认识上的误区。这两套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将公文写作这件事孤立于日常事务之外,错失了很多“积累”的机会,导致写出来的材料难以完全契合它的“目的”。

撰写本书的目的,一方面是将自己十余年来的经验、心得和技巧做一个系统性的梳理,回顾和审视自己在职业生涯中的收获;另一方面也是帮助新人走出认识上的误区,帮助大家将“写材料”与“做事情”相结合,调整对待公文写作的思维模式。

因此,本书在撰写过程中便形成了四个特点,即“世俗”“功利”“取巧”和“树人”。

所谓“世俗”,指本书不会罗列范文模板,也不会“陈列”或者“推荐”什么常用的“好词好句”,更不会要求大家“背诵”或者“记忆”所谓常用的公文结构。简而言之,本书并不是一本万能的“作文选”,而是注重将公文写作与日常工作相结合,从满足工作任务需求的角度,深入剖析各类公文材料是出于什么目的而写的、应该写成什么样、如何才能做到这样等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都会与现实工作内容相结合,努力达到“授人以渔”的效果,帮助各位读者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所谓“功利”,指本书追求的是文章的实用效果,注重的是公文材料在实践中的价值,“以结果论英雄”。本书不会告诉读者如何将材料写得“更漂亮”,而是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将材料写得“让领导满意”。为此,本书从头到尾都在反复强调,要把握领导对材料的定位和要求,观察领导看材料的习惯和偏好,判断领导赋予材料的目的和使命,唯此才能写出“有用”的材料。同时,本书也不探求“文字推敲”的成果,而是侧重于把握好文章的目的,并选择适用于特定场合的表达形式,从而确保公文材料达到上级领导的预期要求。

所谓“取巧”,指本书丝毫不涉及形而上的概念讨论,而侧重于方法论层面的内容,着重介绍处理和应付日常公文写作任务的办法和技巧。还特别介绍了针对“无话找话”“没事找事”等常见情况的应对技巧,着眼于实务操作层面,帮助读者解决各类工作中的问题与烦恼。

所谓“树人”,指本书从公文写作角度出发,但又不局限于公文写作这一件事情,既讲“如何写好材料”,又谈“怎么做人做事”,注重对读者行政文书思维的培养和锻炼,帮助读者实现个人在“写材料”岗位上的成长与进步。

本书共10章,分三大板块。

第一板块,从第1章到第4章,主要分析公文材料的共性关键要素,包括基础信息、素材管理、适度原则、亮点提炼等,在宏观方法论层面探讨公文写作的思维和技巧。

第二板块,从第5章到第9章,通过实例分析的方式,介绍几种常见公文的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总结计划、调研课题、剖析整改、发言讲话、评论感想等,加强对特定公文类型的理解和掌握。

第三板块,第10章,讲述作为一名文秘人员需要着重培养的素质素养,分享一些真实人物的个人成长经历,希望为读者的工作、学习和成长提供一些经验借鉴。

本书篇幅虽不算长,但却是本人十余年经验心得的整理和提炼,比较真实地反映出一名基层单位“笔杆子”的心得积累,以及所见、所闻和所想。事实上,无论是对比身边的同事,还是放眼更加广阔的平台,我都不敢自认是一名多么优秀的“笔杆子”,而且也因为阅历所限,没有机会去接触更高级别的文秘工作。因此,与许多见多识广的前辈相比,无疑是“井底之蛙”。但可能正得益于此,本书的内容可以更“接地气”,也更有实务层面的借鉴意义,或许也能更好地适应广大基层文字工作者的“胃口”。

因此,本书适合的读者对象,我想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

(1)刚刚走上文字岗位的读者;

(2)从事基层单位文字工作的读者;

(3)希望提高申论考试分数的读者;

(4)对体制内文秘事务感到好奇的读者;

(5)对公文写作感到疑惑或者苦恼的读者。

我希望这本书对您能有实实在在的帮助。

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一样始终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对此我永怀感念之情。

感谢温州市龙湾区发展和改革局。一个人的第一份工作,对其职业精神和工作态度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而这里,永远不缺乏团结进取、拼搏奋进、创新担当的氛围,助我实现了个人的成长与进步。能够在此度过宝贵的十余年时光,实在与有荣焉。

感谢我的爱人,遇见她是我一生的幸运,感谢她带领的温州市慧译通翻译文秘服务有限公司团队。得益于她和她的团队,我极大地拓展了视野,接触到更精巧、更多元化、更复杂的文字材料,也见识了不同立场、不同角度、不同风格的公文文稿。在他们的影响下,我对于“写材料”的感受和认识,才会远远超越一名基层单位文秘工作人员的范畴,从而支撑我完成本书的写作。另外,本书中所有现实案例以及分析判断过程,均来源于他们庞大的数据库,都是真实存在的实例。

感谢我的父母。他们操劳半生,含辛茹苦,如今还为我的小家庭贡献良多。本书写于2019年,也是我为人父的第一年。父母为我们分担了繁重的养育子女的压力,才能让我可以时不时地脱身于家务,顺利完成这份书稿。

最后,特别感谢我的老领导潘小林先生。他对我的悉心指导和耐心培养,引领我度过了最艰难而又最重要的职业生涯起步阶段。“两年磨一剑”,他将那个青涩、自以为是而又不擅表达的年轻人磨砺成才,希望这位年轻人在十余年后出版的第一本书,不会辱没他的声名。

学无止境,文无第一。本人能力有限,再加上本书稿是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抽空撰写,难免有所疏漏。在此,希望各位读者海涵。倘若有读者认为书里的一家之言也“可堪一听”,那本书便也有了其存在的价值。

是以为序。

2020年5月

温州龙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