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实战秘籍:笔杆子谈写材料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5章 公文写作的基础素材管理

有句话说:“天下文人是一家,你抄我来我抄他。”在公文写作中,“抄”“套”“借”等手法也并不鲜见,甚至是在某些场合下完成任务的必要方法。足见素材管理,是公文写作中十分重要的基础环节。

在此之前,再一次提醒:公文写作的功夫,大多在写作这件事情之外所得。素材管理这个环节也不例外。

2.1 素材的收集

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所要撰写的材料绝不是“空中楼阁”,写材料这项工作也不是“闭门造车”,因为材料内容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事实之上,这些基础事实可能是前人的历史材料,其他单位的努力成果,我们在前段时间的工作经历,前辈留在硬盘里的文档数据,同事们留在记忆里的宝贵经验,也可能是我们亲身体验的一段回忆。

比如,写一篇调研报告,我们需要了解调研活动的进展、调研掌握的数据、调研发现的问题;写一篇工作汇报,我们需要掌握前期工作的情况、问题难点的表现、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写一篇先进事迹,我们需要明白这位先进人物的经历故事,至少要熟悉这个人是做什么的。没有这些素材,如何组织材料呢?

因此,收集好素材,便是要对上述所有相关信息进行回顾和梳理,才知道我们以前干了什么,现在做了什么,接下来要写什么。

对此,我们要先培养一些习惯。

2.1.1 培养定期整理的习惯

定期整理计算机里的各类文件资料,是一名“笔杆子”应有的工作习惯。长期写材料的人,计算机里很快就会积累起海量的资料文件。这些资料文件中,或许就隐藏着宝贵的素材,可能在某一次写材料的时候就会用到。但如果平时从来不对其加以整理,就很容易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窘境,让自己在浩瀚如海的资料文件中迷失了方向。

要养成定期整理资料的习惯,最重要的是把握住“定期”这种关键词。“笔杆子”的工作大都十分繁忙,一天到晚连轴转是常态,忙完之后身心俱疲,很容易忽视整理资料这种细碎的事情,甚至也没有时间去想这个问题。

但计算机里的资料素材如果没有被定期整理过,便会出现两个现象:一方面,资料素材的数量越来越多,甚至积累的速度还在不断加快;另一方面,面对越来越凌乱繁杂的资料数据,“不想整理”的情绪更重,“想偷懒”的想法也常常冒头。

小贴士

在互联网时代,大量文件的处理和流转都在手机上进行,手机办公也成为常态。于是,手机与计算机便形成了两套既紧密关联但又相互独立的文件系统,而且在存放介质上又显得“很遥远”。有些资料在计算机硬盘上,有些资料在QQ上,有些资料在微信里,有些资料在钉钉里,烦琐复杂。及时将手机上的重要文件转存到计算机上,再分门别类加以归类,也是我们平时需要培养的好习惯之一。

资料整理一般会遵循相应的规则,而这些规则本身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套路,需要结合自己的岗位特点去探索和总结。笔者的经验之谈,可以有三种不同的方法。

1.按照工作内容分类

这是最为常见的材料整理分类方法,也适用于绝大多数情况。特别是岗位所负责的工作类型较为庞杂,相互之间有较大的区别,内容上“泾渭分明”,那么按照这种分类方法可以更有效地加以管理。但是对于经常需要处理综合性事务的人员来说,可能许多工作之间并没有十分明确的界线,这种分类是否适用便需要多加考量。

2.按照对口单位分类

材料用途各不相同,有些是呈送上级单位的,有些是发给下级单位的,还有一些是报向同级单位的。按照材料不同的用途加以分类,可以较好地梳理各项日常工作的主题和性质,对不同材料所适用的不同场合做好区分,方便素材的甄别和使用。这类方法适用于综合性比较强的文字岗位。

3.按照材料文体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将相同文体的材料归纳在一起,方便寻找模板并套用格式,适用于以公文格式处理为主的办公室工作人员,特别是对负责文书制作收发工作的文员而言,可以及时找到适合的模板与套路。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对具有潜在价值的素材资料,要养成复制粘贴的习惯,而不是剪切再粘贴。这主要是为了让历史资料能够得到更完善的保留与存档。不仅仅是材料文件本身,甚至是每一份材料的历史修改情况,最好都能保存好,以方便将来回顾和查询。

2.1.2 培养换位思考的习惯

“换位思考”这四个字,粗看似乎是职场上为人处世的一项原则和技巧,与“写材料”无关,但是实际上,要顺利收集到各类资料和数据,就必须要有这样的意识和姿态,能给他人少添麻烦就尽量少添麻烦。

为了更好地解释这个过程,我们先创设这么一个情景:

我们是县环境保护局(以下简称县环保局)的文秘人员,领导要求写一份关于地方环境污染整治工作的报告。这份报告所涉及的几项工作,分别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下简称县资规局)、县水利局、县经济和信息化局(以下简称县经信局)负责。为了完成任务,我们便需要这些部门提供相应的素材和资料。

我们先从计算机里找到了关于这项工作的一些资料素材,对这份报告涉及的相关事项及其前因后果,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我们也发现了报告涉及哪些具体工作,以及这些工作所对应的主管单位。

下一步,我们便需要与这些单位联系,争取它们的配合和支持。

于是我们便给县资规局、县水利局、县经信局等单位打电话或者发公函。但很快,我们发现了问题:对方不会在预定时间内回应我们的要求,可能会拖延,甚至也可能根本就不会搭理我们。

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所代表的县环保局,虽然是这件事情的牵头单位,但实际上我们与其他单位是平级,不存在上下级关系。换言之,对方凭什么听我们的?

其次,在基层单位中,“事多人少”是每个单位的共性问题。换言之,大家都很忙,他们凭什么扔下手头的事情来帮我们呢?

最后,如果我们刚好是单位里的新人,或者刚刚接触这项工作,还没来得及“混个脸熟”,也还没建立起人脉,那更加请不动其他单位的人了。换言之,他们跟我们不熟,凭什么这么配合我们呢?

小贴士

岗位工作中的“人脉”很重要,这并非只是世俗眼光下的利益关联需要,还是完成日常工作的基础。大家千万不要以为写材料是一件可以“自力更生”的事情。无论体制内外,只要我们从事某一项工作,就不可避免地需要他人的支持,需要积累“人脉”。

这些问题的背后,就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大家都很忙,各项工作事务按照轻重缓急排了顺序。在对方看来,为我们提供资料是一项“不算重要”的事情,优先度较低,所以经常被拖延,甚至被置之不理,最终不了了之。

这份材料对我们来说很重要,但是对其他单位的同人来说,我们这件事情根本轮不上号。在他们心里,可能只有一个念头:

我很忙,别来烦我!

所以,我们要顺利拿到资料,首先要摆正态度,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减轻他人的负担,让其愿意提供帮助。

1.有现成的就要拿现成的

很多新人为了完成自己的材料任务,一开口就要求其他单位针对某项工作写一份报告过来。但实际上,这种要求无论是带着多么恳切的言辞,或者是通过多么严肃的公函发出去,都很难得到好的结果。

因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自己都知道写材料很辛苦,那人家凭什么为了我们的几句话,就跑去写材料呢?

所以,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以及自己的材料,在对方心中到底有“几斤几两”。无论如何,都不要以为别人会以我们为中心。

我们要养成一个习惯,有现成的就要拿现成的。不要请别人为我们写什么材料,而是多问问别人:

关于某项工作,你们有没有现成的东西可供参考?

提供现成的东西,不过是让对方从计算机里寻找某个文件资料,相比让对方绞尽脑汁去写新的东西,可以算得上是举手之劳,更有可能得到对方的理解和支持。因此,这其实是一种减轻对方负担的方法。只有让对方感到轻松了,我们才能方便地拿到需要的素材。

小贴士

需要注意的是,现成的素材往往还需要做好甄别和加工后,才能在文稿中使用。这点将在本章下文中说明。

2.顺应对方的时间安排

要多问对方的便利时间,不要在对方忙碌的时候“逼人太甚”,纠缠不休。这不会显得我们有多么尽忠职守,而只是让人产生厌恶心理罢了。特别是很多新人觉得领导交代给自己如此重要的任务,那么所有人都应当共同努力,为领导排忧解难。但实际上,周围的人袖手旁观的不少,抱着无所谓心态的也有,甚至等着看我们出丑的也大有人在。

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多问“现在是否有空”“什么时候方便”“下午再联系可以吗”等问题,千方百计地了解对方的时间安排。当对方确定方便的时间后,我们再去联系,对方便也不好意思再推托了。

我们也会因此给对方留下相对较好的印象,为今后的合作奠定基础。

3.自己多动手

如果对方确实不愿意特意撰写一份材料,同时对方也表示确实没有现成的相关素材可以提供,那么我们便需要自己动手,“越俎代庖”,将他们所掌握的信息转化为成熟的文字材料。

我们可以通过电话交流或者面谈的形式,恳请对方就相关内容为我们做口头介绍,将他口头介绍的内容用纸笔记下,回去后进行加工和整理,从而将对方宝贵的记忆和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素材。

这一办法在实践中很有效。我们以虚怀若谷的心态向对方请教一项工作,对方只要有空闲时间,都会乐意向我们“传经送宝”。这不但有助于我们掌握“新鲜出炉”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也是加强和他们相互之间交流沟通的好机会。

需要注意的是,在与对方面对面交流之前,我们要先对这个具体问题有大概的了解,并且梳理出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再开展对话,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反之,则有可能给对方留下“不专业”“总是问些傻问题”“跟你说话太累”等不良印象,给自己的工作添加不必要的麻烦。

上述三个方面的技巧,归纳而言之,便是一个主题:

不要让对方觉得麻烦,要尽可能地让对方在轻松愉悦之中满足我们的需要。

2.1.3 培养借助权威的习惯

正如前文所述,要不到资料素材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别人认为我们的事情不够重要,不愿意在百忙之中抽出空来。

但如果我们能够借助更加权威的力量,例如借助上级领导的命令要求,给对方增加压力,便会让我们在对方眼中显得更加重要一些。

有效的权威力量介入,可以使我们所提出的“支援请求”,在对方手头大量的工作之中“脱颖而出”,让对方形成一种意识:原来这件事情,还是挺重要的,因为我的上级领导也开口说让我帮帮他。

只要有了这样的意识,对方便会放下其他工作,优先思考和处理我们的请求,态度也会相对更加认真。

权威力量的渠道比较多,但是作为单位里的一名普通新人,我们第一时间可以求助的权威力量,便是自己的上级领导。

我们向领导汇报情况,告知领导该材料需要某某单位提供关于某某方面的素材,而我们自己的协调力度有限,恳请领导帮忙出面协调。

一般情况下,我们的上级领导会与对方的上级领导进行沟通,再经由对方单位的领导下达指令,要求掌握资料素材的某某人尽快响应我们的诉求。这样一来,对方便会更加重视我们的请求,从而让我们收集素材的过程也更加顺利。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感受到,领导与领导之间的沟通,相比一线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会更加顺畅。首先,在对方领导看来,这件事只是交代给下属的一句话,谈不上什么麻烦。其次,领导与领导之间可能会有更加紧密的人脉联系,也更愿意为对方提供便利。最后,上级领导看待问题会站在更高的高度,更习惯于从工作大局的角度出发,而不会仅仅关注眼前的这点忙碌。

小贴士

要知道,如果我们是一名新人,可能与对方具体负责人员没什么交情可言,但我们的领导与对方的领导可能已经称兄道弟好多年。

因此,我们要习惯于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向领导请示。大部分情况下,领导都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使材料的完成成为可能。

再次强调的是,作为文秘人员,千万不要怕领导,也不要害怕与领导做汇报沟通。各种信息的交换、分析与提炼,是一名“笔杆子”应当熟悉并且沉浸其中的工作环境。

小贴士

在公务员考录的面试环节,“万事决不问领导”的应对公式常常遭到吐槽。但现实工作中,多请示领导绝对不会错。特别是遇到问题的时候,绝不能藏着掖着,因为解决问题未必是我们的责任,但及时发现并报告问题,我们责无旁贷。

2.2 素材的取舍

如愿以偿地拿到了素材之后,我们也不能一股脑地全都运用进去,必须要对素材内容加以甄别。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思考:哪些素材必须用,哪些素材可以用,哪些素材不能用。

有些新人拿到素材之后,不加思考,直接复制粘贴。这样写出来的材料,没有质量可言。更可怕的是,万一领导没时间去仔细审视材料的内容,直接就把这类材料拿去用,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所以,我们收集到素材之后,首先要对其加以甄别和筛选。

至于具体的甄选方法,那必然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没有一概而论的标准。但如果发现素材可能存在以下三种情形,就必须提高警惕,仔细做好甄别。

2.2.1 内容过时的素材

公文材料都具有时效性,其中信息简讯类公文更是以时效性为其根本价值所在。如果我们将过时的素材直接运用到文稿里,便导致材料本身也会不合时宜。

因此,在使用资料和素材的时候,要根据工作进展情况,查看资料和素材里的内容是否已经过时。

不合时宜的问题可大可小,有些单位领导没有时间仔细审核材料的内容,或者他们自己也未必能发现一些过时的问题。我们有责任帮助领导做好这一项把关工作。

那么,哪些素材可能会存在过时风险呢?

1.当前内容与预先计划不符

如果某项工作的素材内容停留在上一个时间节点,则这些内容就存在着较大的过时风险。特别是这些工作如果原先有时序计划的,我们可以对照这些时序计划,审视手头的素材内容是否过时。比如,某项工作具有比较严谨的方案规划和时序安排,但当前素材时间跳过了预先计划的某一个节点,则意味着很有可能已经过时,需要仔细核对校正。

案例

某项主题教育活动,原计划在3月广泛征求意见,在5月召开民主生活会。我们在7月撰写综合总结汇报的时候,发现关于该项活动的素材,仅仅包括3月意见征求阶段的内容,并没有涉及民主生活会等后续环节的内容。这意味着这份素材的时间节点未能及时更新,信息可能有遗漏,存在过时的风险。

2.当前状况与推进力度不符

某项工作时常有领导跟踪督促,也深受上级部门关注。由于受关注度高,工作推动力度相对较大,这类工作的进度更新状况也会比较频繁。反映这些工作进展的素材如果较长时间内都没有变化或者更新,则需要关注这类素材内容是否过时。

案例

上级各项督查考核指出的问题,一般都需要在极短时间内予以处理并反馈。而且此类工作往往会得到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尽可能地调动资源力量,以保障整改的顺利推进,并且在时限要求内完成。但如果我们的素材对整改情况的描述还停留在较早的时间节点,便意味着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延误。

3.当前进度与节点设置不符

某项工作时间节点繁多,几乎每隔几天都有一些重要的节点设置,而且这类节点说明都比较简明扼要,则说明此类工作的过时问题会比较明显,也意味着相对容易暴露。对此类素材,我们便需要“按图索骥”,仔细核对和分析素材内容是否错过了节点,筛选出其中可能存在的过时问题。

案例

随着行政审批改革的推进,一些地区的项目审批事项已经集中到短短数十天之内,审批节奏很快,时间节点设置十分细致。这意味着项目进度每隔几天便有重要的节点更新。我们在收集关于这类项目审批进度的素材时,更需要关注其中是否存在过时的问题。

2.2.2 自相矛盾的素材

撰写一份综合材料,可能需要搜集各个地区、各个单位、各个部门的素材,提炼整合它们的信息,才能完成自己的综合材料。这也是我们收集和整理素材的初衷。但是在我们到处搜集的这些素材中,很可能会有一些信息间的矛盾和冲突,导致综合材料本身的中心思想受到影响。如果不加以分析而直接使用这些素材,有可能会导致整个材料自相矛盾,不知所云。

一般而言,单位内部的综合材料整合自内部各部门,材料内容一般较少出现这类矛盾纠纷问题。因为都是“一家人”,只要将各项工作按照一定框架予以整合,便可以保持整个材料在思想主题上的一致性。

但如果综合材料涉及各个不同地区或者不同单位,那么我们便需要提高警惕,注意这些素材资料之间的内容是否存在矛盾冲突。

案例

某县卫生健康局(以下简称县卫健局)拟向领导提交一份综合材料,主题是关于加快全县医疗卫生项目建设。在内容方面,该局根据项目建设实际需要,提出了应当加强财政投入和保障,以解决资金供应问题。为此,该局还特意在材料里设置了关于财政保障的章节。为了完成这一章节,该局与县财政局进行沟通,希望对方提供这方面的资料和素材,帮助完善这一章节的内容。但是在县财政局提供的素材里,却提出要适当放缓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确保政府负债率可控性。

上文案例存在典型的素材矛盾冲突问题。从客观上看,两者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内容上却存在着矛盾冲突。这种矛盾冲突是因为不同职能单位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对同一个问题形成的不同观点和诉求。两者都有其正确可取的地方,但是从这份综合材料本身的需求来看,县财政局提供的资料素材与县卫健局的主题思想是不一致的。所以,县卫健局绝不能直接套用,而是需要对县财政局提供的素材加以甄别取舍。

可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我们在整理素材中应当注意的原则。对于其他单位所提供的资料素材,我们满怀谢意,也备感珍惜,但我们也要擦亮眼睛,一旦发现这些素材对我们的综合材料“有害无益”,便要果断舍弃,绝不能因小失大。

这是一名“笔杆子”应有的审慎态度。

2.2.3 不合时宜的素材

正如第1章所述,材料的目的是一项关键因素,决定了材料应该如何写。我们在整理素材的时候,也应当注意素材的内容与我们材料的目的是否不相符合、不合时宜。

1.素材中的敏感内容

单位内部的一些状况,如果能够在内部解决的,就不适宜在外部场合汇报。自己县里面的一些问题,如果可以在本县职权范围内协调,便不适宜在上级检查督查的时候讲。工作流程上的一些细节处理,可以在操作层面进行讨论分析,但不适宜在面上汇报的时候作为重点。

这些敏感内容,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个特点,它们往往是内部的事情,应当由内部妥善处理,而不是指望外人或者上级来解决。另一个特点,它们往往是一些负面信息,比如哪里有困难,哪里有问题,哪里有缺陷,等等。

这些敏感内容我们特别要注意。假如自己无法判断,也应当予以标注,并及时向领导请示。

2.素材中的适度问题

别人提供的素材,可能是在其他场合用过的现成材料,符合其他场合的情况和要求,但未必符合我们的目的和要求。

另外,别人提供的素材如果是“现写”的,他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同样会影响素材的内容。

案例

某副市长准备向上级领导汇报半年度城建工作情况,其中有一部分关于城中村拆迁的内容。该副市长的秘书要求市住房与城乡建设(规划)局(以下称市建局)按照要求提供资料,市住建局具体负责的工作人员考虑到该项工作全部由本科室承担,就提供了现成的科室总结。这份科室总结大谈特谈了该科室是如何加班加点、任劳任怨去完成拆迁任务的。这份素材作为科室总结没有太大问题,但直接作为副市长汇报材料的一部分,则完全不合时宜。

在本书的第3章,我们还将介绍公文的适度原则,也就是公文写作的角度、高度和深度等特性。素材中的适度问题,在根本上也是因为其自身的角度、高度或深度,与我们材料的目的不相匹配,需要我们在整合的时候加以调整。

2.3 素材的运用

收集了素材,也对素材做了甄别取舍,接下来便是素材运用环节。如果前面两个步骤都做到位了,运用环节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但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仍然需要注意一些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失误。

2.3.1 注意整体平衡

我们写材料离不开素材,但我们也不能将素材看得太高,避免“喧宾夺主”。

拿到手的素材,又经过了甄别整理,我们会觉得付出了很多,总要将它们充分利用上,才能对得起前期的投入。如果抱着这种想法,便成了素材的“奴隶”,被素材所累,而忘了素材本身是为材料服务的。我们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材料本身的质量,素材如果对材料本身存在负面影响,那必须要果断忍痛割爱。

在综合性材料中,最常见的问题便是篇幅失衡。比如我们一份材料需要整合来自五个方面的素材,而这五个不同部门所提供的素材内容详略不同,视角各异,重点方向也有所差别。虽然这些素材都可运用,但在具体使用环节上,还应当注意平衡。

最常见的例子,是不同素材之间的篇幅差距过大。比如这五个部门的素材,有的可能只有一两页纸,有的可能会洋洋洒洒数千言。如果生拼硬凑,则会使文稿篇幅失去平衡,某一部分特别复杂而详细,其他部分却十分简略,给人造成十分奇怪的观感。

案例

某县农业农村局撰写一份关于农业经济的综合材料,认为当前全县农业经济发展主要面临着土地管理手段落后、水利设施不够完善、公路运输能力偏弱等三个问题。为此,该局分别与县资规局、县水利局和县交通局联系,要求它们针对各自问题,提供一段话作为素材。结果,县资规局和县水利局的素材大概半页纸,而县交通局的素材却洋洋洒洒数千字,从县域交通网络的历史,一直分析到农村公路的设计验收问题。如果直接照搬,便造成了综合材料内部的篇幅严重失衡。

另外,我们也要注意素材在侧重点上的不同。有些素材可能会突出最终的成果总结与展示,有些素材可能会突出过程的做法举措,有些素材则更多地讲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我们应当根据自己文稿的需要,确定整篇文稿应该偏重哪个方面,进而有目的地对素材加以梳理选择,确保平衡与统一。

2.3.2 注意语言表述

来自不同方面的素材,会因为不同单位或部门的文书风格、不同主笔人的行文习惯、不同历史场合的遗留痕迹等,在文字等细节的表述上有所差别。

这些差别可能十分细微,但却会在无意中降低我们文稿的总体质量,造成文稿本身不够专业、不够仔细、不够精致。

这类表述问题容易出现在以下三个地方。

1.关键的口号目标

从宏观角度看,无论是中央层面,抑或是各地各级党委政府层面,都会有一些比较响亮的发展战略口号,以统领各条线上的工作。从微观角度看,一些工作本身也会有上级领导提出的目标要求。越重要的材料,就越要保证这些口号与目标是正确的,符合上级的决策思路,而绝不能“自成一套”。

案例

某县于2013年提出要全力推进工业项目招商活动,打造县级中心工业园,并提出了打造“某某产业大县”的目标。2016年,由于上级产业政策的调整,该产业门类的招商活动不再提倡,“某某产业大县”的口号也不再提倡。但是在2017年度县政府某次会议上,某部门领导的汇报发言中,仍然强调要以“某某产业大县”为指导目标,被县政府领导当场批评。

但我们很可能会遇到一些素材,对这些口号目标把握不准确,从而造成误导。这既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因素。从主观角度看,有些单位的文秘人员可能对这类信息接触较少,平时也关注不多,在材料中有点“随心所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缺乏政治敏感性”。从客观角度看,一些工作因为客观条件发生了变化,或者上级领导的决策思路有了调整,其口号目标也随之改变。特别是有些重要事务的目标转变太快,确实难以把握。

对此,我们作为一名“笔杆子”,必须要紧跟上级决策思路,对这类关键口号目标要有清醒的认识。同时,注意不要被素材里错误的表述“带偏”,要仔细审查,做出准确的判断。

2.重要的数字格式

数据是材料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达各个观点不可或缺的支撑论据。近年来,各级领导干部越来越关注数据在综合材料里的作用,推崇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分析、用数据评价。因此,日常工作中的文字材料也渐渐离不开复杂的数据体系,各类数字及其格式的严谨美观也显得更加重要。

如果我们所使用的数据基本来自素材,而不同素材中的数据格式各有不同,那我们就需要做出规范化的处理。

比如,涉及金额的,可能按照不同单位的使用惯例,会有万元、亿元、美元等表述方法,需要我们在统稿的时候进行调整和统一。

比如,涉及土地的,可能按照不同岗位的侧重因素,会有亩、公顷、平方公里等数字单位,需要我们在统稿的时候加以换算。

比如,涉及产值的,可能按照不同语境的分析要求,会有环比、同比、增速环比、增速同比等角度,需要我们在统稿的时候做出选择。

所以,在拿到素材之后,我们要认真关注这类涉及数字的细节问题,使文稿更加精细化。

小贴士

近年来,领导干部对数据的敏感性日益增强,“言必称数据”的习惯蔚然成风,谈事情的时候,能做到各类数据“脱口而出”,便容易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建议各位读者培养对数据的敏感性,将与工作相关的重要数据装在脑子里。领导随时提问,我们随时用数据回答,结合数据来分析,提出有数据支撑的目标,这才是新时代优秀年轻干部应有的专业风采。

3.文字的表达风格

不同的素材出自不同人的手笔,在文字表达习惯和表达方式上可能会有一些差异。

这些差异性在大部分情况下不会引人注意,但站在精益求精的角度,我们还是需要将文稿的文字表达做统一化的处理。

处理方式也较为简单,对文字通读一遍,觉得哪些地方看着“不爽”“不舒服”“不顺眼”,再修改一遍。

这种“霸气”的修改方式,并不意味着我们自己的文笔比素材提供者要好,也不意味着修改后的文字比修改前的更加精练。只不过是我们作为最后的统稿者,理应对文稿的统一性负责,确保文字表达风格一致。

当然,在修改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学习他人的特点和长处,了解他人写材料的方法和技巧。无论如何,博采众长也是我们推动自我进步的一种方式。

2.3.3 注意专业术语

前面部分已经提及,我们需要对素材加以甄别和改动,以实现文稿内容的完整和形式的统一,并解决掉一些整合过程中的问题。但是在甄别和改动的时候,我们可能会不小心改变了素材本来的意思,在不知不觉中出现了“曲解”的问题。这种“曲解”的现象,特别容易出现在一些专业性强的领域。

案例

某街道城建办向街道党政办报送素材,说明本年度建设“截污纳管”20公里。街道党政办在整合素材并撰写街道年度总结的时候,为了凑“×张网”的工整标题,直接将“建设截污纳管20公里”改成了“建设污水管网20公里”。“截污纳管”和“污水管网”不是一个概念,素材的原意被“曲解”了。

对于此类问题,提升自我的专业素养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法。随着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我们对其他工作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会不断加深,对此类问题的控制能力也会增强。从这个角度看,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不要不懂装懂,也是“笔杆子”应当坚持不懈的自我修炼。

但如果短期内,确实无法掌握这些专业知识的,也可以采取一些较为稳妥的方法。对专业内容“原封不动”地照搬是一种保守的策略,即在自己确实不懂的前提下,将专业内容原汁原味地传达出来。但如果确实要进行调整和更改,那么我们可以在完成文稿之后向素材提供者再确认一下,以确定调整或者更改后的表述是否合理。尤其是对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内容,我们可以向提供素材的人员再次确认,征询他们的意见,确保素材的原意不被“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