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学校简介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ENS),简称“巴黎高师”是法国历史最悠久的师范学校,也是世界上久负盛名的大学之一。它始建于1794年法国大革命中,创立于拿破仑时代。
校徽
该校校徽为两位正在阅读和思索的年轻男女背靠学校标志性建筑的大门两框,象征着ENS以“优秀的思维反思方式”和“优秀的教育机制”培养“新人”。少男坐在写着LETTRES(文学)的台阶上,少女坐在镌刻着SCIENCES(科学)的台阶上,象征着该校的“文理综合”、文理并行不悖的综合性。(1)
校训
法文:Un établissement d’enseignement supérieur qui recrute ses élèves par concours et assure des formations de haut niveau.
中文:用优秀的思维方式,优秀的教育机制,培养优秀的新人。
地理位置
巴黎高师的性质属于法国公立专门性大学。总校共分3处,学校本部位于巴黎第五大区先贤祠附近的余乐姆大街(29,45,46,rue d’Ulm;24,rue Lhomond Paris Ve),另外在朱丹大道(48,boulevard Jourdan, Paris XIVe)和蒙突奇区(1,rue Maurice Arnoux, Montrouge)也设有校区。在外省郎寨和富尔于夫还设有分校。总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占地200公顷,其中近5公顷在巴黎行政区内。
著名校友
政治领域 乔治·蓬皮杜(George Pompidou),法国前总统;让·饶勒斯(Jean Jaurès),法国社会党领导人、历史学家;莱昂·布鲁姆(Léon Blum),法国著名政治家。
诺贝尔奖获得者 塞尔日·阿罗什(Serge Haroche),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阿尔贝·费尔(Albert Fert),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克洛德·科昂-唐努德日(Claude Cohen-Tannoudji),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皮埃尔-吉勒·德热纳(Pierre-Gilles de Gennes),199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路易·奈尔(Louis Néel),197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阿尔弗雷德·卡斯特勒(Alfred Kastler),196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让·佩兰(Jean Perrin),192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加布里埃尔·李普曼(Gabriel Lippmann),19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保罗·萨巴捷(Paul Sabatier),1912年获诺贝尔化学奖;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1964年诺贝尔文学奖,但拒绝领奖;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1927年诺贝尔文学奖;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杰拉德·德布鲁(Gérard Debreu),198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菲尔兹奖Médailles Fields(数学领域的诺贝尔奖) 塞德里克·维拉尼(Cédric Villani),2010年;吴宝珠(Ngô Bao Châu),2010年;文德林·维尔纳(Wendelin Werner),2006年;洛朗·拉福格(Laurent Lafforgue),2002年;皮埃尔-路易·利翁(Pierre-Louis Lions),1994年;让-克里斯托夫·约科兹(Jean-Christophe Yoccoz),1994年;阿兰·科纳(Alain Connes),1982年;勒内·托姆(René Thom),1958年;让-皮埃尔·塞尔(Jean-Pierre Serre),1954年;洛朗·施瓦茨(Laurent Schwartz),1950年。
2017—2019年世界排名情况
学校规模
2015年在校生总数约2700人(其中包括来自46个国家或地区的300多名外国学者);教师人数390人(170名教授、160名讲师及60名教职人员);师生比:1∶6.9。
学校经费
依据1984年的高等教育法,法国的大学自主决定预算,法国的大学具有较大的预算自主性。巴黎高师收入来源多样化,主要有:国家提供的补助金,公立机构,各种公共或私人、法国或外国组织提供的津贴;通过组织会议、学术讨论会和活动收取门票收入;学校动产和不动产的收入;出版物收入;接受捐赠和遗赠;公债收入;固定资产收入;学术研究活动的增值;法律允许的其他收入等。(2)
学校网址 http://www.ens.fr。
历史沿革
学校成立:建于共和历三年的师范学校(1794—1795年)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94年。早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在法兰西共和国成立后的两年,即1794年11月30日,在公共教育委员会(相当于今天的教育部)委员拉卡那尔(Lakanal)的倡导下,国民公会宣布建立“共和历三年”师范学校。
学校在成立伊始就成为大革命期间“激昂而混乱的思想论坛”,但是缺乏具体的招生、管理制度,后由于政府的更迭和改组,这所学校很快就被关闭了。但这一创举掀开了高等师范学院在法国历史上的首页,使“高等师范学院”(ENS)这一新名词逐渐为广大法国人所了解、接受。共和历三年的经验为1808年的新学校提供范例。
改革重组:从寄宿学校到余乐姆路上的大学校
拿破仑一世在1808年5月17日颁布帝国敕令,宣布要在法国帝国大学内部建立一所寄宿制师范学校,以“培养学员在文学和科学上的教学艺术”。法令颁布后,学校于1810年开始招生,位于原普莱西中学(Collège du Plessis)内。1814年,学校搬迁到了圣灵修会(La congrégation du Saint-Esprit)的建筑里。
由于学生规模有限,军规即校规,极其严格,学生当时必须身着制服。入学考查主要由学区视察员根据学生的高中考试成绩进行选拔,正式的竞考制度直到1818年才得以建立。由于思想自由开放,1822年9月8日,学校被时任法国大学总监的弗雷西努(Frayssinous)勒令停办。
1826年3月9日,法国颁布一条法令,在路易勒格朗中学(Collège Louis-le-Grand)地址上建立一所预科学校。1828年后,学校搬到了普莱西中学内,学校历史正式从1826年开始。
在七月革命时期(1830年),预科学校依据路易-菲利普(Louis-Philippe)的命令改名为师范学校,这个名字参照了共和三年建立的师范学校。1845年,随着一批基础教育师范学校的建立,学校被重新命名为高等师范学校(École Normale)。
在1847年11月4日,高等师范学校搬到新地址——巴黎第五区余乐姆路(rue d’Ulm)上。如今学校仍位于这个地址,但校园已经被后来的建筑扩大了,特别是1937年建造的位于劳蒙路(Lhomond)的实验科学楼。
今日繁荣:20世纪的精英学校
1903年,高等师范学校被并入巴黎大学,直到1954年,学校才成为独立法人,并取得了财政上的独立。1962年,乔治·蓬皮杜总理签署法令确认了学校的科学研究使命。但接下来的几年对学校来说十分艰难,高师被戴高乐主义的当局视为异议者。
现在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是1985年由原高等师范学校和1881年成立的原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塞夫勒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合并而成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是法国高等师范学校集团的倡导者和组建者(法国高师成员包括: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卡尚高等师范学校和里昂高等师范学校)。(3)
行政管理制度
大学性质 集科研与文教于一体的公立综合性研究型学校。
学校领导体制
2012年,由时任法国总统奥朗德亲自任命物理学家马克·梅萨德(Marc Mézard)担任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的新一任校长。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的一个特点是文科和理科的比重相当。因此,学校被分为“文”(人文与社会科学)与“理”(精确科学与生命科学)两科,从高层行政领导结构看,副校长纪尧姆·伯涅(Guillaume Bonnet)教授和副校长伊夫·拉兹洛(Yves Laszlo)教授就分别来自文科和理科。
另外,校长任命两名教学署长,分别负责文科和理科院系。并且根据学校内部规定的要求,任命一名图书馆馆长。行政顾问团包括26名成员,主要负责保障学校行政工作的顺利进行,而科研顾问团成员人数最多不超过25人,根据成员的专长领域参与监督各自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4)
行政机构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的使命是建立符合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精神的科学教学政策,并予以实施。科学理事会收集各方意见和建议,并向董事会提出主要管理方向和预算选择。
管理团队创建内部咨询和决策机构,促成机构内的讨论和共识。它确保保存学校的水准,尤其特别关注学校的发展及在国家和国际层面的影响力。
艺术及人文科学助理署长及科技助理署长由学校校长任命,任期3年。他们协助署长制定学校的一般政策并且协调各部门和实验室的活动。另外,艺术及人文科学助理署长及科技助理署长向署长提出对下级部门的仲裁意见。他们依靠科研主任来监督学生及教师的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学术机构和学术管理
院系设置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有15个教学和研究部门,分成文科部和科学部两部分,另设跨文化语言环境培训中心。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文科部的培训和研究结构分为8个部门,包括12个联合研究单位(UMR)。文科院系包括:人类学系、经济学系、社会科学系、艺术理论与艺术史系、法学理论与法学史系、古文明系、地理系、历史系、科学理论与科学史系、语言学系、文学系、哲学系、认知科学系。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的科学部包括培训和研究的7个部门:有21个研究单位(14个助理单位和7个协会)和3个研究联合会。理科院系包括:生物学系、化学系、信息技术系、数学系、物理系、人类科学系、地球科学系等。
学校的最初目标是培养师资,但现在既培养师资,又培养研究性人才,既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又为产业服务。(5)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与巴黎一些大学联系紧密,它是巴黎大学联盟的创立者之一。学校加入了数个先进专题研究网络(RTRA),如巴黎数学基金会、皮埃尔-吉勒·德热纳研究基金会、巴黎-法兰西岛先进科学研究院(IEA)。同时作为大学主席联席会议(CPU)和大学校联席会议(CGE)的成员,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与大学校(6)和大学联系紧密:学校的选拔性招生是与其他大学校共同进行的,而学校全部的教育、科研、硕士与博士研究生的培养都是和大学合作完成的,无论是物理、经济还是科学哲学,学校所有博士院都是与其他大学和机构合作运行的。(7)
学术特色
入学严苛、治学严谨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实行精英教育,每年只招生200名学生,通过严苛激烈的竞考选拔优秀学生。通过预科班、大学选拔大赛、国际选拔赛这3种不同的方式进行选拔,对于学生的原创和创造性的思想尤其关注。
院系精简、专业丰富 巴黎高师共设置40个专业。由于部门院系精简,学生数量较少,巴黎高师的学生有很多机会直接接触、参与最前沿的科学研究工作。
文理并行、交叉渗透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的教育特别强调基础知识,并强调对许多其他学科的深入了解。教育领域丰富多样,教学和研究部门分为15个,主要有科学部和文学部,通过文理并行、交叉渗透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探索学科界限,发展高度跨学科的智力方法,促进教学融合。
设备齐全、资源共享 巴黎高师的人才资源催生了大批的研究机构,大量一流的研究室带来了大量先进的研究设备,滋养培植了众多新学科的发展,也成为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础。
校际合作、交流密切 尽管巴黎高师的生源都是最优秀的学生,但是却并不向学业成绩合格的毕业生发放毕业证书,于是巴黎高师的高才生不得不到其他大学去注册各种学位的学习。巴黎高师鼓励学生跨校选课,与其他大学、研究机构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互补发展。
招生制度
由于实行精英教育,学校每年只招收200名左右本科生。正规的巴黎高师招生要求学生进行两年预科班的学习(这些预科班通常设在重点高中),然后参加竞考择优录取,录取的唯一标准就是竞考的成绩,包括笔试和口试,考生凭借的完全是个人才能,而其他大学校会以“适应性”或“个性”的名义挑选学生。
学生管理(8)
学分制度,精英教育 巴黎高师学生通常需要4年或者3年时间,入学前需要在预科班学习两年。
巴黎高师集团实行学分制度,属于欧洲学分转换系统,其学分得到欧洲和国际承认。本科生要求达到120个学分方可毕业,在此基础上,研究生毕业则要求三年本科阶段学习+两年硕士项目学习共获得180个学分。
本科生管理与学位要求:4年免费学习,10年定向服务 就读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修业4年,免收学费。由于本科阶段巴黎高师并不对学业合格者颁发毕业证,因此前两年学生在一所综合型大学注册学习,以获得大学三年级学习文凭和学士学位,由所毕业学校颁发本科毕业证书。后两年须在本校教师指导下准备中学证书教师全国会考和中学高级教师学衔全国会考。通过会考者可获得教师资格。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创造精神、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在法兰西学院和法国科学院的院士中,该校毕业生分别占1/4和2/5。
从踏入巴黎高师校门的第一天起,学生们就成为“实习公务员”,这个头衔意味着每月1200欧元的待遇,以及优裕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学生在第三年或第四年应参加教师资格会考,取得教师职称。毕业后,学生必须在高中或大学为教育部工作至少10年的时间,或在大学边读博士边给本科学生讲授少量的课程,并且每年需要向学校汇报自己的工作情况。(9)在4年学习期间,学生们可享受两年的停薪假期,他们通常利用这个机会去国外深造或进一步研究自己的专业。学生毕业后如不能为国家公立机构服务则需偿还在校期间所享受的助学金及其他费用。
博士生管理与学位要求:灵活年限,重视论文 巴黎高师博士生教育阶段不设入学考试,通常凭大学第二阶段硕士文凭即可直接申请。博士生学习年限并没有严格限制,博士生只要完成深入学习文凭的一年后,再连续注册两年,并完成博士论文,即可申请论文答辩。对博士生的培养工作由博士生培养组负责,培养组由一名负责人和几名组员构成。博士生可根据个人具体情况,自行安排科研和论文撰写的时间,有较大的灵活性。
巴黎高师对博士论文的评审和答辩有严格的要求。一般来说,巴黎高师社会科学的博士论文要求400页左右,自然科学领域博士论文的要求页数要少一些。论文完成后,博士候选人应在预计答辩前的3个月或更早将论文提交给由导师聘请的至少两名教授审阅。校长根据审查人的书面审查报告,批准是否进行答辩,同时向教育部申请答辩批示。
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由校长指定,其成员不得少于3人,教授名额不少于1/2,并且需包括一名校外人士或企业专业人员。论文答辩应公开进行,答辩之前论文内容概要需在校内张榜公布。答辩时间一般进行3~4小时,答辩委员会根据是否具有特色的科研成果进行评判和商议。
著名的院系或专业
化学研究院 该院传承了创始人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的精神,从学术和应用双层面深入研究活动,形成了物质科学的一套独特教育架构。这里孕育了济济人才,从成功制得铝的化学家亨利·圣爱丁·克莱尔·德维尔(Henry Sainte Claire Deville)到伽马炔醇专家乔治·杜邦(Georges Dupont),众多青年学者和研究人员在这里尽情挥洒才华。
巴黎高师化学研究院原址位于余乐姆路45号,后于1937年搬至劳蒙路的实验室,与生物学院及地理学院公用一栋实验楼。1970年,最终迁址余乐姆路46号,独立成系。全院170名师生,巴黎高师化学研究院如今已成为化学领域国际最高水平的代表。
数学及应用学院 该院兼备教学和研究实验室职责,所有教职人员均具有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或博士后身份。学院实行导师特别辅导制,每一名学生都由学院分配一名导师负责他的课程和学习,导师担任他与学院实验室的主要联系人,并且监督研讨会和工作组的进展情况。巴黎高师数学及应用学院与很多国内和国际科研机构有密切合作关系,并且负责开展各种交流项目,为学生提供跨学科课程和开展联合研究的机会。
文学与语言学院 该院致力于外国文学及文化研究,包括法国文学与理论、英美语言文学、日耳曼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言文学、意大利语言文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等。学生在该学院学习期间,需要通过注册巴黎其他优秀大学完成学业,以法国文学及文学理论、外国文学、语言学和文体为重点研究领域,通过翻译研讨会促进学习型研究工作。巴黎高师与巴黎三大及巴黎索邦大学合作办学,为优秀的硕士生提供三校联合认可的“法国文学: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硕士项目,自2012年起,添加了与巴黎索邦大学与社会科学高等学院EHESS合作创办的法国精英专业“理论文学”。同时鼓励学生出国留学交流一年,也热情接收优秀的国际学生入学。
历史学院 该院目前位于余乐姆路45号D栋3~4层,拥有100多名学生以及一大批博士生和博士后团队。该学院属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近现代史研究所(IHMC),主要研究方向有:中世纪法国历史、地中海文化及历史、中世纪意大利历史、19世纪日耳曼历史等。自2011年起,巴黎高师历史学院在D栋4楼建立了与纽约大学历史研究所等机构合作的研究实验室,为研究人员提供文献、工具,配合法国历史年度书目索引的出版。
著名研究所及实验室
巴黎高师的实验室多为与国家研究机构共建,每个实验室配备专门技术人员和管理者,负责辅助工作。每个实验室由一名或几位教授领导,科研组人数在20~50人,包括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一流研究所带来了一流的实验设备,也为巴黎高师在许多学科上成为国际佼佼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校园文化
巴黎高师不仅是一个教学或研究的场所,也是想象力文化和体育生活的一个结合体。在这里,除了合作和伙伴关系之外,牢固和持久的友谊是随处可见的。学校全年举办各种活动,俱乐部和协会为学生提供了了解其他部门或学科的机会。
社团组织
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课外的文艺、体育活动组织或其他学生社团数不胜数,各种报告会、讨论会题材丰富,数量众多。学生社团对新学员特别关注。每一年,都会进行自我宣传,允许高年级学生联络新学生,引导他们。在学校,每个学生都可以被兼顾到,学校为留学生们提供生活方面的建议,以及由研究部主任担任监护人。学生社团负责人可以出席学校行政机构会议,参与讨论有助于学校发展方向的问题。学生群体,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与管理层及教师代表对话。
学校很早就有让大部分师生聚集的场合,如有名的“饭厅聚会”,一些专业性、理论性不是特别强的报告会和讨论会都在吃饭时举行。巴黎高师每年选举4名学生组成代表团,代表学生讨论学生集体的物质生活,包括房间的分布相关事项、分配停车场名额、广告牌设计摆放,等等。巴黎高师的毕业生们组成了巴黎高师校友联合会,旨在加强已毕业的巴黎高师学生之间的友好联系。(10)
每年,节日组织委员会(Comité d’Organization des Fêtes)组织巴黎高师的学生生活,50个俱乐部提供各种各样的活动:狂欢、观看影片、摄影、棋盘游戏只是几个例子,俱乐部会定期组织各种文化活动、晚会以及体育运动等。
校园活动
每年会在巴黎高师举办一次夜间年会,在街上搞红地毯仪式,向公众展示巴黎高师对当代社会科学与研究作用的反思。
巴黎高师每年招生的人数非常有限,所以,很少出现有大批的中国学生前往留学深造的场景。不过,这丝毫不影响巴黎高师与中国大学的交流与合作。2002年,巴黎高师校长加伯利埃尔·于杰(Gabriel Ruget)曾率团访问北大,两校签署了校际协议。2003年,两校正式启动了“学生教师”项目,在人文学科每年互派一位博士生讲师从事为期一年的教学。
2005年6月19日,华东师范大学和法国高师集团“强强联手”,成立了中法联合研究生院。校党委书记张济顺、法国巴黎高师校长加伯利埃尔·于杰为联合研究生院揭牌,校长王建磐和巴黎高师校长加伯利埃尔·于杰还续签了合作交流项目的协议。(11)
(阎逸群)
(1)《大学的校名——以巴黎高师为例》,来源于http://www.doc88.com/p-5116827304849.html。
(2)《华东师范大学:法国巴黎高师调研报告》第15页。
(3)Jean-François Sirinelli (dir.),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Le livre du bicentenaire, PUF,1994,P 431.
(4)巴黎高师章程Décrets, arrêtés, circulaires,CHAPITRE II Organisation administrative, P2。
(5)《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科设置与教学特色》http://www.beiwaibest.com/xxzx/webinfo/1345188208654735.htm。
(6)大学校(法语grande école)或称高等教育学院,是法国以培养各类型技术人才或商业专才的高等院校的总称。
(7)张新木,法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8)《巴黎高师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9)《大学的校名——以巴黎高师为例》http://wenku.baidu.com/link?url=XaiAd02DpsnWObQ7fl4tMzAwEEhFn_teZQonOiSW48Nzu9bcC7XlzfuXFtLDYu4PW1GG5-JfV-2Zao0sXEpw-5-X7dCt4d6VsTWpLdnGJFe。
(10)《法国留学高等师范学院校园生活》http://fr.533.com/21/372971.html。
(11)《法国“精英大学”——巴黎高等师范学校_法国_中国高校之窗》http://www.gx211.com/news/2010927/n687716634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