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读懂你的孩子:职场妈妈最易走进的教子误区
把自己的认知“嫁接”到孩子身上
职场妈妈由于要兼顾家庭和事业双重责任,有限的精力使她们没有时间了解孩子究竟需要什么,经常会把“我认为这就是你要的”当成“这就是你要的”。要知道,你理所应当的认为也许并不是孩子所需要的。
一个刚刚学走路的孩子,摇摇晃晃走到一道沟坎前。这个沟坎不会让孩子有生命危险,但是如果孩子走不稳,可能会碰伤身体、流血疼痛。这个时候,作为妈妈的您会怎样做呢?大部分人会出于对孩子的爱,把孩子直接抱过去。如果没有把孩子抱过去,会发生什么呢?当然,答案是孩子受伤,擦破皮、流血、疼痛、哭泣。如果这个受过伤的孩子下一次再见到这个沟坎,你觉得孩子会有什么反应呢?
这个问题,妈妈的答案会有许多种:
害怕,所以停下来,哭泣,不知道怎么办。
害怕,所以绕过去。
害怕,要妈妈抱过去。
没什么感觉,继续向前走……
我们真的了解孩子吗?到底是我们认为孩子是这样的,还是孩子真的就是这样呢?
实际上,一个没有受过外界影响的孩子,他会兴趣盎然地尝试了解外在世界。当孩子在第一次学习跨过沟坎的时候,有可能受伤,不过这会让他拥有不妥协的意志。当再一次遇到同样的沟坎,出于本能,他会停下来思索,然后更加谨慎地上前;也许还会跌倒,但他还会继续更加谨慎地练习,直到若干次后他成功走过这道沟坎。这时他会非常自豪地表现出来:“我征服了这个难题!”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各种协调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面对外界困难时,会主动增强自我的信心和认知。如果孩子的真实状况是这样的,为什么这些妈妈们却产生出那么多不同的想法呢?
认为孩子“害怕,所以停下来,哭泣,不知道怎么办”的妈妈,大概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也会经常有无助的感觉,而且常常不知道寻求他人的帮助,容易困在问题当中,比较情绪化。
认为孩子“害怕,所以绕过去”的妈妈,大概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经常会选择逃避和转移的方式。逃避和转移在有些时候有缓解压力的作用,但是长期这样,会造成焦虑感。
认为孩子“害怕,要大人抱过去”的妈妈,大概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经常会首先想找人帮助,处理事件依赖性较强,对自我不够相信。
认为孩子“没什么感觉,继续向前走”的妈妈,大概在生活中看起来很有热情、坚强,遇到困难会迎难而上,然而对于困难的总结不够,因此很可能经常让自己在没有防备的状态下受伤。这样的父母往往来自于“忽略内在精神需求”的家庭。
妈妈对孩子不同的认知,造成妈妈不同的应对。当妈妈把孩子抱过去,也许就让孩子失去了一个通过实践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
人间不缺少爱,只是父母总是在错爱。这是一种缺乏确认的爱的臆断。
我们总是把自己最需要的东西,分享给心爱的人,却从未真正了解过他们要的是什么。结果付出被大打折扣。
母子之间也是一样!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因为恐慌而没有机会解决的问题,才永远成为问题!人生来就是王者,有成就自我和征服困难的本能。如果父母不了解这一点,就会把自己的世界观套用在孩子的身上,结果不但没有帮到孩子,反而用父母的爱折断了孩子的翅膀,压制了孩子的自由成长。
把“期望孩子做的”当成“孩子应该做的”
很多时候,我们会听到职场妈妈这样抱怨:
“妈妈上班辛苦了一天,回来还要给你做饭,你还不喜欢吃!”
“我为你放弃了多少,你还不好好学习,只想出去玩!”
孩子可以为你的期望而学习,也需要为自己的未来而学习,但是孩子也有玩耍和享受生活的权利。如果你的付出必须要求孩子用放弃自我的自主权来回报,这好比我们为一个人做了很多好事,于是要求他用命回报一样。
无意识当中,妈妈把爱变成了一种交易。似乎孩子一定要完全按照妈妈的意愿:不可以不喜欢妈妈做的饭,不可以学习的时间短于妈妈的要求。
妈妈需要把自己对孩子的理解以及期望,和孩子自身的真实状态和需要分开来看。两者并不对立,期望本身并没有错,因为期望的背后往往包含着很多的祝福、支持和正向的引导。但是,如果两者分不清,把自己的期望变成孩子必须完全照搬的标准,就是在打着爱孩子的旗号来满足自己!如果妈妈为了自己的期望而长期打压孩子的其他爱好,那么,这个期望就会成为孩子的反抗对象!孩子甚至会故意和妈妈对着干!
“我就是不想吃!”
“你就是要我替你学习!我就是不学!”
时间久了,孩子可能会不接受妈妈的关爱,即便接受了却并没有感谢之意。好人不见得做好事。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和动机,如果结果和本意背驰而行,就要好好审视一下我们的角度和方法了。
随时监控的结果是摧毁孩子自我的精神疆界,让孩子变成一个和妈妈没有不同、在妈妈眼中绝对“听话”和“乖巧”的孩子。孩子在家人面前没有学会建立精神疆界,就不会和其他人建立精神疆界。
没有精神疆界的人,他的内心就是跑马场,任由他人来践踏或者主宰,而不知道如何进行防卫。这会让孩子的内在充满不安全感,缺乏归属感。
失去了自己疆界的人,就会缺失自己的思想和主观,不知道反驳、保护自己。甚至在遭遇危险的时候,不敢拒绝、逃避,不敢有所行动来保护自己。
有时,为了家庭的平静和睦,孩子过早地懂事、努力、会看眼色(实际上是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无法建立自我客观的价值观),长大后容易过多承揽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很多时候,为他人情绪产生的压力,比解决真实问题的动力还要大。这种孩子往往到一定年龄,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那些长大后经受着婚姻暴力却不能够离开的人,就是例子。那些被黑社会势力挟持无力反抗的人,同样是这样的。引导孩子建立自己的家,不光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
另外,如果一个孩子保护自己的意识比较强,他会出于自我保护,把自己的“家”装备森严,让别人很难碰触到他的内心世界。这时,孩子会表现出和母亲的对抗、拒绝交流等行为。
这些让妈妈感觉不舒服的行为,实际上是孩子在尝试着学习保护自己的方式。妈妈要做的不是强行把门砸毁,而是学会敲门而入。打开的门越多,留下的防护栏就越少。
如果没有通过良好的方式,就把众多美好的期望强加到孩子身上,就可能演变成庞大复杂的压力关系。在这种关系中长大的孩子自然容易出现困惑,孩子的成长认知也会裹足不前。
父母的期望和孩子的需要,两者不能混为一谈,需要把他们分开。
只注重物质需要,忽视孩子内在需求
职场妈妈的一个通病就是对孩子普遍存在补偿心理:既然平时上班没时间陪孩子,那我在孩子的吃、穿、用方面就一定要给他最好的。可是,尽管你这样做了,孩子的教育问题还是层出不穷。
因此,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职场妈妈这样训斥自己的孩子:
“你自己说吧,你要什么?你要什么我给什么!这么关心你,你怎么还是不懂事?”
“你要什么我给什么!找最好的老师和学校,什么都给了你,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我难道对你还不够好吗?”
其实,这样的做法尊重有余,却缺少足够的关心。妈妈尊重了孩子内心中隐形人的存在,却没有帮助他成长。
如果仅仅对孩子提供物质支持,却缺乏关注和引导,那么孩子也会产生无助感。因为孩子不知道自己做的到底对不对,孩子需要成人经验的分享和引导。
另外,妈妈以为让孩子快乐就是满足他所有的想法。其实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是两回事,想法和行为是用来满足感受的,感受没有对错,但是想法和之后付出的行为是有对错之分的。缺乏关心和引导的尊重,很容易变成行为上的纵容,而纵容的结果就是,孩子会在物质方面无限制地需求,导致孩子见什么要什么、不给就发脾气,买回来根本就不用。
由于工作的关系,职场妈妈总认为留给孩子一生的财富才算是对得起孩子。妈妈在辛苦工作的过程中,会无意识让孩子感觉:在妈妈眼里“钱是财富,我只是妈妈的一个包袱”,似乎钱比自己在妈妈心目中的地位还要高。因此,为了得到妈妈更多的关爱,必须获得更多的钱财和物质。
每一个物质需求的背后,都有一个无形的内在心理需求。
当孩子不断要买这买那时,他其实在问:“你到底爱不爱我?是不是真的愿意关注我的需要和想法?”
物质的需求往往反映了内在需要被关注的感受。如果不能够看清楚这一点,职场妈妈过于忽略孩子的心理而仅仅强调物质方面的补偿作用,就可能让孩子在将来成为物欲和金钱的奴隶。金钱是最好的仆人,但也是最糟糕的主人。一旦沦为金钱和物欲的奴仆,生命就不再是自由的。
多年之后,那些别人眼中的事业有成者,往往是金钱、权力有了,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生命的品质却提升很少,幸福感和快乐感来得很少或者很短暂,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
他们经常在困惑:为什么我一直以为如果挣了很多的钱,可以给孩子创造优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可以给年迈的父母提供一个安享晚年的保证的时候,我就会满足了、快乐了、幸福了。但当我真正做到这些的时候,我并没有真正感觉到快乐和幸福呢?我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的焦虑、担心?为什么我一天中的很多时间都快乐不起来?在我生命中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我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和身边最亲近的人?
只有这个时候,他们才开始隐约知道,金钱并不代表快乐和幸福,金钱也并不能换来真正的关注和尊重。于是在中年出现了心理危机——突然不知道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于是有家不归,流连于各种交际场所,或者不停息地工作……
如果妈妈可以让孩子在小的时候,就了解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感不是来自外界的物质,而是来自自我内在的满足和认知,就可以让孩子在追求物质目标实现的同时获得内在满足,让以后的生活更加平稳和顺利。
攀比,让孩子变成了取悦他人的一种工具
职场中的妈妈常常会把工作中争强好胜的作风带到家里来,因此孩子成了她们拿来攀比的最佳对象。
孩子数学拿了100分回来,妈妈说:“这有什么好骄傲的?对面楼上的小明刚才告诉我,他考了双百分!”
“你看看你们班刘刚的字写得多漂亮,你看看你的字!”
“你看看隔壁圆圆每天都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得利利索索,你看你!”
当妈妈看到了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的表现时,有没有告诉他在你心目中孩子那些值得骄傲的表现呢?
以前的数学总是98分,这次得了100分,这点进步您看到了吗?其他孩子的字写得漂亮,您的孩子字写得很认真,您看到了吗?
职场妈妈害怕别人说她只为了赚钱却不管孩子的教育,因此在孩子的教育上就愈发严厉。她们不仅经常拿自家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做对比,也经常拿自己和孩子做对比:
“同样的年龄,我都已经下地干活、给家人做饭了,你看看你,现在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会做!”
经常拿孩子的弱点对比他人的长项,会令孩子对自我的认同感下降,于是总要拿外界的行为和自己对比,只有胜过别人了,才会有足够的自信和安全。
不恰当的竞争,让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失败上,而不是成功上。
一个人的目标无论多大,如果目的是为了赢得他人的认同,是为了取悦他人而学习,那么这条路会走得很孤独,并且随时都会担心——我是否符合了他人的标准。一旦他人出现了不认同,就可能会放弃。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背景不同,所以观点不同、审视问题角度不同,同样的事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的眼中只能得到不同的评价。孩子长大了,如果还想要得到所有人的认同,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这个过程就好比射箭,把注意力放在“我一定要射中靶心”和“千万不要射到外面去,让别人笑话!”结果一定是不同的,因为“我”的意识、目标、着重点不同。
前者专注力集中,都在“射中靶心”部分,因而更加容易命中目标;后者注意力则在“射在外面会让别人笑话”。
学习和成绩变成了取悦他人认同的一种手段,带着为了赢得他人认同的想法,于是重点就不在自己的目标上,而是在他人的想法上,并且容易受他人影响、不够坚定、也容易挫败。如果遇到自己做不来的事,就会拼命逃避,以免因为失败而被人瞧不起。
由此到了高考或者种种关键的时候,总是有很多的孩子因为压力过大而出现失常表现,甚至突然厌学。
“为自己学习”和“为得到被认同和关注而学习”,本来是两件事情,但是现在却变成了被中国众多孩子混在一起的一个问题。
这样的结果,让孩子所做的事情,更多是为了他人的眼光和看法。一旦自己做的事不被他人认同,就会产生挫败感,无论获得多少成就,总是被他人的评价所左右,导致没有办法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要做的事情上。
心理学家用狗做嫉妒情绪实验:把一只饥饿的狗关在铁笼子里,让笼子外面另一只狗当面吃肉骨头,笼内的狗在急躁、气愤和嫉妒的负性情绪状态下,产生了神经症性的病态反应。
妈妈原本想要通过对比来激发孩子的前进斗志,然而不小心就变成了攀比和挤兑。
对比不是攀比,鼓励竞争不是挤兑。
攀比往往会挤兑孩子,“你看别人比你好!你必须做到!你做不到,你就是不好!”让孩子的内在变得敏感、嫉妒,那种需要被认同和关注的感觉,就变成了让孩子嫉妒的“肉骨头”。
对比,是在肯定孩子的前提下借鉴他人的优势,鼓励孩子的竞争和自我的继续发展。
对比和竞争的目的不是说明谁好谁坏,你好不见得我坏,而是更有效果和效率地达到学习和成长的目的,而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成绩,还有未来更好地合作。
一个人的目标哪怕再小,如果可以把这个目标与如何为他人做一些事情结合起来,那么这条路就容易走得多。因为不仅是为了愉悦自己,而且还可以获得很多人的感谢、支持、祝福和鼓励!这条路走得不孤独,有一群人和我们一起前行,我们的力量也大了很多!
如果孩子可以被这样引导,他的学习主动性会增强很多,不再是面对恐惧和压力的学习,而是充满祝福、引导自我方向的努力。
妈妈可以引导孩子之间竞争,但不要挤兑他们;可以对比,但不要攀比。所谓“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让孩子看到自己的长处,再看到自己的不足,这样就同时拥有了努力的动力和方向。
大包大揽,替代孩子完成所有的事情
生活中,尽管职场妈妈的时间有限,可她们还是会在有限的时间里替代孩子完成太多孩子所需要自己完成的事情,比如:帮孩子穿衣服、装书包,帮孩子洗脸、叠被等,这些本来是孩子慢慢学习成长的事情,但很多职场妈妈都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包办了。
包办的结果如何呢?来看看下面的这个事例。
这位妈妈一辈子尽心尽力地照顾两个儿女,给孩子们买了房子、分配了工作,还指导了婚姻。
然而生活并未如这位母亲所愿,女儿的婚姻在一年后解体。由于女儿受不了这个打击,现在辞职住在妈妈家里,生活费及养孩子的钱都由妈妈出,什么事情都不做,女儿的孩子全由妈妈照顾。同时,这个女儿却非常恨妈妈,认为是因为妈妈对自己的婚姻不满,才导致现在的状况!
妈妈真是有苦说不出:自己快60岁了,不但要照顾30多岁的女儿,还要照顾她的孩子。即便这样,还要遭受埋怨,心里委屈极了!
对这位妈妈的心情我们表示理解,如果没有那么多的爱,妈妈不会把女儿一直照顾到现在。只是这样的爱,为什么会收获这样的回馈?孩子为何如此消极和无助?妈妈为何如此感伤和失落?
我们需要借鉴这位妈妈的经验,看看如何在早期避免这样的状况!
有些妈妈以为,妈妈的贤惠在于帮助孩子,甚至在他还没有说的时候,就替他做完!
在学校有不开心的事情,妈妈替你给老师电话;和小朋友闹矛盾,妈妈出面解决。
看起来事情解决了、过去了,可孩子失去了自己学习解决问题的机会,下次再遇到这样的事情,会增加对问题的无助感,没有足够的自信,缺少有成就感的经历和挫败后自己站起来的信心。
同时,孩子会把妈妈的做法和妈妈爱的初衷混为一谈,认为“不用我说就帮我做好的,才是爱!”“替代我做事情才是帮助,才是爱!”这样的想法造就了孩子在人际关系中被动表达和依赖的特性。
没有人可以完全清晰地了解另一个人的内在心理,于是,当他人不能够很好地了解自己的时候,孩子那种无助的愤怒就会出现。
不论是替代孩子做了太多孩子做的事情,或者是替代孩子做了太多“不要做”的选择,妈妈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塑造这个孩子的,让孩子失去收获自己成长的力量、负担起自我生命责任的机会。
如果孩子在长大以后,还依然依赖于爸爸妈妈,请不要仅仅责怪孩子,也检讨下自己的教育方式,你是不是曾经给过孩子机会,让他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苛求完美——孩子无法承受的爱
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就是父母的希望,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聪明的头脑,希望他们将来能成为人群中的佼佼者。与全职妈妈相比,职场妈妈的这种心情会更强烈,她们不想被别人背后议论自己因为光顾着工作连孩子都教育不好,因此,她们对孩子的教育就显得更加严格。可是,无论职场妈妈如何费尽心血,她们总是觉得自己的孩子还是不够完美,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呢?
先来看这样一则小故事。
从前,一个国王让他手下的一位神箭手射箭,他对神箭手说:我这儿有三支箭,只要你每支箭都射中十环,你就会得到一百两金子,可是你如果有一箭射不中十环,那你就得死。于是这个箭手怀着既激动又恐惧的心情,射出了前两支箭,而且都射中了。可是当他射出第三支箭的时候,却恰恰远离了箭靶。神箭手死了。
这个故事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两个道理:
其一,强迫、诱惑都会使人偏离心灵成长的轨迹。
其二,完美的开始不一定有完美的结局。
现实生活中,很多职场妈妈都同上面这位国王类似,对待孩子,她们努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从孩子还在娘胎里便设计出孩子将来的完美之路,而且付诸行动,让胎儿倾听音乐,让胎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让胎儿倾听美文,即所谓的胎教。孩子出生后,从幼儿到童年,妈妈已经为孩子构筑了最美好的蓝图:刚牙牙学语时,就让孩子背诵唐诗宋词,就让孩子学英语;稍大点,刚能进幼儿园,就让孩子学有所专,或绘画,或练琴,或舞蹈,或下棋,或书法……条件好的或期望值高的妈妈,会在爸爸的配合下让小小的孩子琴棋书画样样都来。上小学后,为孩子加小灶,功课必须得好,一技之长不能丢,不仅要学门外语,还得精于奥数,工作之余不辞辛苦地带着孩子东奔名师西奔考级。妈妈矢志不渝,孩子疲于奔命。
不可否认,在妈妈完美苛求中成长的孩子,往往做事认真,成绩超人,是父母和老师的骄傲。但是,进入青春期后,长期形成的完美习惯就会变本加厉,导致强迫症。有的孩子做作业稍有涂改,就全部撕掉重做;做题速度越来越慢,一遍又一遍地反复检查,甚至考试时做不完题目;更有甚者,因走在路上反复数脚下的地砖而经常上学迟到。
青春期不仅是孩子生理上的发育阶段,也是心理上的转折阶段。随着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一些少男少女开始变得对自己不满意了,无论身材、长相,还是学识能力,他们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希望能通过努力使自己在方方面面都变得更好、更完美。而妈妈早期完美主义的教育,更加促使孩子产生不现实的苛求完美的心理,使孩子对自我的价值心存疑惑,无论做得多么好,他们都不相信自己,这种认知习惯一旦固定下来,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一种强迫性人格的形成。
追求完美是没有错的,可是过于追求完美只会让你的孩子感到无所适从,甚至毁了孩子的一生,希望妈妈们能在心里及早敲响警钟。
强求孩子练特长,误了孩子苦了自己
很多做父母的都希望让孩子学习一门艺术,因为这对于开发孩子智力、陶冶情操、活跃生活都大有好处,或许还能造就出一个“小天才”,职场妈妈当然也不例外,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如果学艺成了孩子无法负荷的重担,剥夺了孩子童年的乐趣,那做父母的就应该重新思量了。欣欣的父母高兴地去女儿的学校参加元旦联欢会,他们希望看到自己的女儿在舞台上的表演。但实际上他们不仅在台上没有看见女儿,在台下也没有找到。原来,欣欣的父母去年参加了联欢会后,看到别人家孩子出色的文艺表演节目,感觉很好,于是要求女儿也要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还告诉女儿说下次联欢会上,一定也要表演节目。
在文艺方面没有天赋的欣欣,不管如何训练都找不到感觉。但妈妈为了让她拿名次,强迫她学一个对成人来说都算得上高难度的舞蹈。她害怕表演时会出丑,所以就没有参加联欢会演出。为了躲避妈妈,她没参加联欢会,偷偷地跑开了。
“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这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总结的孔子教育学生的方法。古人就已经知道根据不同的人来施以不同的教育,以此获得理想的效果。而现在有些家长对因材施教却缺少深刻理解。他们想让孩子出人头地,希望孩子在今后的激烈竞争中取胜,强迫孩子学这学那,结果却常常事与愿违。这其中的原因是父母没有注重孩子的自然天性,不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没有对孩子进行因材施教。
认识孩子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今天,大多数父母已懂得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许多父母想方设法、省吃俭用,为子女添置设备,让孩子去学钢琴、学书法、学舞蹈、学英语……常见于媒体的很多关于“天才儿童”的报道,让人们对这些孩子的表现感到吃惊。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去做音乐家、演奏家、舞蹈家。很多孩子可能根本对音乐、书法、舞蹈就没有什么兴趣,父母的强迫反而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甚至导致了一些不该发生的悲剧。
同样是孩子,在智力、性格、心理等各个方面会存在着不同的特点。父母首先要了解孩子自身的特点,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顺应孩子的自然天性,采取适合孩子自身特点的方式,因材施教,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滥用经济奖励,误导孩子害处大
职场妈妈因为其兼顾家庭与工作的特殊身份,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就显得时间少,而且精力也有限,因此,她们往往采取一种方便快捷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经济奖励。
在当今的社会文化环境里,人们对金钱的作用越来越重视,在有些人眼中,用钱能买来地位,用钱能买来身份,但是用钱能教育孩子吗?心理学认为,一个人要达到某种要求需要获得一些物质奖励,一些外在的奖励和刺激在一定条件下是有作用的。比如,企业为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就会用高额奖金来作为动力。但是,经济奖励一定不能滥用,仅仅依靠外在因素的刺激,一旦失去吸引力,就不会再有驱动力了。
常君今年上小学四年级,因为学习科目增多,难度也不断加大,她的学习成绩有所下降。妈妈为了更好地鼓励她,就对她说在下一次考试时任何一门功课前进一个名次就奖励她50元钱。
考试后,常君高兴地拿着成绩单给妈妈看。妈妈一看她的成绩单,数学提高了两个名次,英语提高了两个名次。妈妈为了兑现承诺,将200元给了她。但是同时妈妈也开始担心,刚上四年级的常君一下有了这么多钱会怎么花,这个问题又让她很烦恼。
当前奖励教育方式已经得到了很多妈妈的认可,妈妈们认为通过经济奖励的方式可以激励孩子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绩。但如果妈妈不了解科学的奖励方法,一味进行经济奖励,虽然可能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可能会带来不可忽略的负面影响,如妈妈一味地对孩子的考试成绩实行物质奖励,会使得孩子的学习带上功利色彩,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奖励,这样会淡化教育目的,对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其实,妈妈可以选择奖励孩子的方式很多,可以给予语言上的赞美,或是给孩子买他们喜欢看的书籍作为奖励,也可以采取适当的经济奖励,但是不能滥用,以免适得其反。当孩子的奖金积累到一定金额,妈妈要引导孩子进行合理的消费。
妈妈对孩子进行奖励的时候还要明确地让孩子知道为什么受到奖励,对孩子的奖励要及时,要以精神奖励为主,金钱奖励为辅,这样可以强化孩子的进取意识。
打骂孩子,一种“高投入低回报”的教育方式
职场妈妈要兼顾工作与家庭两项职责,因此时常会忙得焦头烂额。人若是长时间负担超出自己体力和能力范围的事物,就会倍感压力而引起烦躁不安的情绪。事实也的确如此,面对如此多而繁杂的事物,任谁都会高兴不起来。因此,当妈妈因为压力过大而倍感烦躁时,孩子的一个小小的错误可能就会引来妈妈大声的吼叫,严重时还会动手打孩子,久而久之,打骂孩子就成为了一种习惯。
妈妈应该及时认识到打不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要遏止打孩子的现象,必须充分认识到打骂孩子的危害。
会造成严重的亲子隔阂
孩子挨打的时候,没有一个心里舒坦的。皮肉之苦,使他们产生怨恨、逆反、畏惧等心理。打的结果,母子之间的亲情日益淡漠,隔阂越来越深,个别孩子甚至会产生报复心理。
孩子会失去自信,悲观厌世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希望得到别人包括父母的尊重,而别人的尊重、信任,会使孩子产生自信,这是他们前进的重要动力。经常挨打的孩子,自尊心受到损害,产生自卑心理,极容易走上自暴自弃、破罐破摔之路。母亲本是孩子最亲近的人,经常遭母亲的打骂,孩子会感到人世间没有温暖,活着没有意思,于是悲观厌世。现实中,由于遭受父母打骂,出走者有之,自杀者有之,造成的家庭痛苦更是难以言状的。
再者,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变得脾气暴躁,心惊胆战,产生对父母、对学校、对社会不满的情绪。比如,因为物理没考好而挨打,他便会憎恨物理知识、物理老师,甚至憎恨学校。一旦有机会,孩子可能会做出一些报复性的事情来。
导致孩子说谎
有的妈妈对孩子要求格外严格,一旦做错事对孩子非打即骂。为了逃避挨打,孩子往往违心地说谎,瞒得过就瞒,骗得过就骗,因为骗过一次,就可减少一次皮肉之苦。但是孩子说的谎话,往往站不住脚,易被父母发现。为了惩罚孩子说谎,妈妈就会打得更厉害。而为了避免再被妈妈暴打,孩子下一次做错事更要说谎,这样就构成了恶性循环。
促使孩子陷入孤独的深渊
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孤独无援。尤其是当众打孩子,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会自感“低人一等”,显得比较压抑、沉默,认为老师和小朋友都看不起自己而抬不起头来。于是这种孩子往往不愿意与父母和老师交流,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性格上显得孤僻。
使孩子学习错误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打孩子绝对不是什么好的教育方法,只会是对孩子的一种个性压抑,尤其是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弱者要服从于强者,暴力可以解决问题。而且,由于孩子模仿性很强,往往从家长那里学会了“以暴制暴”,学会了“打人经验”,染上了暴力行为。在家里挨打,到外面他就打别的孩子,尤其是比他小的孩子。家长打孩子,实际上成了教自己的孩子去打别的孩子的坏榜样。这样孩子长大后,他很可能会以武力解决人际冲突,结果是破坏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其实,很少有做妈妈的天生就会教孩子,也很少有妈妈能自然而然地成为家教高手。妈妈期望通过打来教育孩子的做法,肯定是错误的。因为无数事例证明,没有一个孩子是在打骂的环境中成才的。棍棒威吓可能会起作用,但只是暂时的,不会持久。而且,打骂孩子是对孩子正当权利的侵犯。其实,不打骂孩子一样可以教出优秀的孩子,每个父母都应该牢记这个教育理念,把孩子当朋友,这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原则。所以,为了使孩子能够健康地成长,现代父母必须拒绝打骂孩子,改变以打施教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循循善诱,以理服人,给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一片快乐的天空。
随意批评、斥责,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每个孩子都对他们刚刚接触的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作为一个合格的妈妈,最重要的是能够发现、发掘这份宝贵的好奇心。学会观察孩子是妈妈必备的一种能力。你的宝贝究竟有什么特点、将来可能会在哪方面有特长、他会有怎样的潜能……都是妈妈通过一点一滴的生活细节观察出来的。
好奇心是孩子创造力的表现,许多天才的发明往往都来源于好奇心。孩子常会指着那些新奇的东西,问这是什么,那又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等,而这些让他们产生极大的兴趣的新奇事物,很有可能就是大人们习以为常的东西。但是,妈妈可不要小看孩子们的这些奇思怪想,这中间往往蕴藏着不可预测的潜能。有关专家在研究北大、清华学生的学习动机时,发现所有的动力原型都是对知识的新鲜感,即好奇心。好奇心是人获得智慧的关键。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就是保护孩子未来的幸福。
孩子的好奇心是他智力发展的动力。他会因为好奇,不断地接触新的事物而变得聪明,会因为敢于向新事物挑战而走向成熟。职场妈妈因为没有过多的时间陪伴孩子,为了防止孩子淘气发生意外事故,就希望他们变成一个听话的乖孩子,从而不惜扼杀他们的好奇心,束缚他们的手脚,结果是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请想一想,孩子如果对什么都不好奇,都无所谓,他还会需求什么呢?
晗晗今年6岁,他聪明伶俐,对任何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
有一天,晗晗独自在客厅里玩耍,妈妈在厨房做饭。无聊之余他对一个精致的玩具汽车产生了兴趣,想拆开来看个究竟。可是,拆开以后,就再也装不上去了。
当妈妈看到被“肢解”的玩具时,便十分生气地对晗晗说:“你怎么这么顽皮。这可是爸爸送给你的生日礼物,刚买没几天,你就把它拆了,看爸爸怎么收拾你。”
儿童为什么喜欢损坏玩具呢?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这是因为他想知道这件东西的构造”,“他在寻找玩具里面是否有有趣的东西,因为从外观上玩具没有一点使他感兴趣的地方。”所以说孩子能拆开玩具,说明孩子有求知的欲望,能自己去看待问题、研究问题。当妈妈的不能一味地批评,更不要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否则就可能扼杀了未来的人才,因为生存的技巧就在于你敢不敢去探索知识,去探索未来。
当孩子把新买的玩具拆得乱七八糟时,妈妈的批评、痛斥甚至是打骂,可能会扼杀了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进取心!当孩子刚刚萌芽的好奇心受到打击的时候,他或许从此会变得规规矩矩,但也会就此丢掉了先天具有的天才的发现力和创造力。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为了指引孩子努力的方向,他们不惜花钱让孩子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向孩子讲述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希望借此找到孩子的成才之路。但他们不知道,可能仅是对孩子兴趣和好奇心的一点点不耐烦或批评,就可能断送孩子一生成功的重要机会。
所以,作为妈妈要想使自己的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就应该保护孩子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在满足好奇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随意许诺,总给孩子开“空头支票”
“一诺千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母亲教育子女一定要做到一言九鼎、言而有信。一诺千金不仅仅是简单地兑现某个诺言,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孩子遵守诺言的意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甚至可以说是无价之宝。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很多职场妈妈因为工作繁忙,下班后还要忙于家务,因此为了制止孩子的纠缠不休以便专心做自己的事情,她们往往向孩子许下这样那样的承诺,可却很少有兑现的时候。久而久之,孩子对妈妈的做法习以为常,也就不会去遵守自己许下的承诺。而且,当妈妈不能依照承诺履行诺言时,孩子就会对妈妈的食言感到生气,且不再相信妈妈的话,时间久了,累积的怨气不但会严重影响亲子间的和谐关系,也会降低孩子对妈妈的信任度。
“明明,好好学习,如果你下次大考能进入年级前30名,妈妈就休假带你去北京看天安门。”小明自从上小学二年级后学习成绩一直下降,他妈妈非常着急,于是就向小明许下了这样的诺言。小明听了妈妈的话后异常兴奋,非常努力地学习,最终如愿以偿地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当小明将考试成绩告知妈妈后,妈妈也非常高兴,但她对当初的承诺只字不提。两天后,小明终于忍不住要求妈妈实现诺言。
妈妈下班刚到家,小明就急忙跑到妈妈身边:“妈妈,咱们什么时候去北京呀?”妈妈说:“我有事不能休假,去不了了!”小明一听就急了,拉着妈妈的手说:“干吗不休假了?干吗不去了?我就要去!”妈妈挥挥手:“不能去就是不能去,小孩子问那么多干什么?该干啥干啥去。”小明不依不饶地大叫:“不行,就得去!你早就答应我了,不能说话不算数。”小明这一嚷嚷,妈妈也生气了:“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我是妈妈,我说不去就不去,还用你批准!”小明大哭了起来:“我都已经告诉我的同学我要去北京了,到时会给他们带好吃的,还给他们看照片。现在不去了,叫我怎么和同学说呀,人家一定会说我就会吹牛!”妈妈也对小明嚷嚷:“妈妈的工作重要还是你们同学重要?不去就是不去!”
小明还是不放弃,再三要求妈妈带他去北京,结果妈妈一生气,给了他一个耳光,还大骂他不懂事。小明万分伤心,从此再也不相信妈妈的话了,学习上也丧失了动力。后来还是小明的老师了解到具体情况,跟他的妈妈及时做了沟通,他的妈妈这才明白过来,后悔当初不负责任地向孩子许诺。
想一想如果你是小明的妈妈,你会怎么做?许多时候,你是不是为了达到目的,随口哄哄孩子,对孩子做出承诺,而后却没有兑现。
其实,妈妈的出发点是没错的,是希望给孩子的进步增添一点刺激,使之有动力。然而,妈妈为自己的“爽约”寻找理由时,却使承诺带来的正面刺激一步步走向消失。假若妈妈总是为自己的“爽约”寻找客观理由,那么,孩子将来也会为自己做不到的事寻找各种借口,而不从自身寻找原因,不肯道歉及反省自我。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后果?
没有信任就没有威信。父母失信于孩子,害处是相当大的。
一是因为孩子有时并不能真正了解事情的原委,所以会认为父母说话不算数,从而不再信任父母。以后父母再要求孩子什么,答应孩子什么,在孩子心中都会打折扣,使得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沟通出现障碍。而且,家长会失去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家长的威信从哪里来主要基础就是自己的言行。说话算数、说到做到的家长,会使孩子重视他们所说的每一句话。
二是如果父母常把对孩子的承诺不当回事,会让孩子觉得一个人可以说话不负责任,答应的事也可以不办,这可能会让孩子变得不遵守诺言、不承担责任,或是总以猜忌、多疑、不信任的态度对待其他人。这对孩子的社会交往、人格魅力的形成都是很不利的,会对孩子的一生造成影响。
三是父母越是用所谓的“权威”强迫孩子就范,孩子就越是怀疑或不相信父母,从而与父母之间出现矛盾、隔阂,影响亲子的感情交流和相互信赖,甚至出现逆反心理——父母越是让孩子往东,孩子越是要故意往西,使很多原本不该出现的问题尖锐化。
所以,作为妈妈一定要做到说话算数,切不可为了达到某种暂时的目的而欺骗孩子,对孩子撒谎。
妈妈与子女之间的相互承诺也应像与成人的交往一样认真对待,它不仅是与孩子交流的一种合理形式,也是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一种教育手段。当孩子认识到自己答应了的事情就必须做到时,便有了责任感,从而督促他们学会履行责任,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认定分数代表一切,抱怨孩子脑子笨
“你真笨,你看看,这么简单的题你都做不出来!你啊,我看是稀泥糊不上墙,真是没指望了。”
“孩子,妈妈相信你,相信你努力后会取得好成绩,相信你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职场妈妈因为承受着太多工作与生活上的压力,再加上对孩子殷切的期望,所以在教育孩子方面就显得更为严厉一些。尤其是孩子学习成绩一旦不好,妈妈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往往会让她们说出类似前面这句很刺耳的话。但由于经常会听到,经常会说到,所以也就习以为常,也就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了。
然而,妈妈们是否会想到,久而久之,你们传递给孩子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信号呢?你们又向孩子暗示了什么呢?你们的孩子是否从你们那里得到了这样的定论:“我不行,我很笨,我就这样了。”于是,他们就破罐子破摔;你说我坏,我就坏到底;你说我笨,我就笨得不识东西南北。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事情就是这样,如果你常用一个词语给某人以标定,往往会使某人顺从你给予的标定,做出相符的行为,尽管你的标定并不一定十分准确、合理,有时甚至是错误的,但标定的假身份往往会真的逐渐地成为本人的真实写照。这种现象对年幼儿童,特别是易受暗示影响的人作用最大。所以,聪明的妈妈不该抱怨孩子笨,应该对孩子多说鼓励性的话,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比如:“虽然成绩不理想,我觉得你尽力了”,“你能学得更好”,“爸爸妈妈为你的进步骄傲”……
社会心理学认为,每个人的自我形象,部分地取决于自己对他人反应的理解,即通过“我看人,人看我”的方式形成。自我形象一旦形成,它又会成为制约人们、塑造人们的规范和自我力量。“说孩子笨,孩子就越笨”的心理基础,就在于此。
由此,我们想到妈妈经常对孩子说而又不应该说的一句话:“你脑子笨”。类似的话还有“你是榆木脑袋”,“你是猪脑子”,“你简直是傻子,谁都比你聪明”等等。妈妈的话往往是由于孩子不努力学习,感到很生气说出来的,但也有些妈妈,确实认为孩子的脑子不灵。其实,孩子上了小学以后,经过努力能跟上班的,都属于智力正常,根本不存在笨的问题。如果父母总说孩子笨,会给孩子造成“我笨”的心理定式,不但影响孩子的智力活动的积极性,还会限制了孩子智力的发展。
那天,睿睿从老师手里接过英语试卷,糟了!只有59分,她垂头丧气地回到家中,胆怯地靠在门边,眼睛盯着脚尖:“妈妈,我英语只考了59分。”
“爸爸妈妈小时候都很聪明,你怎么这么笨呢?左邻右舍的孩子个个都聪明,怎么你就这么笨呢?”妈妈先是愣了一下,接着眼睛瞪得像铜铃,声色俱厉地说道,“你真是一个笨蛋,我辛苦工作让你上学,谁知你这么笨,才考了这么点分……”
听着妈妈的话,睿睿的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妈妈不耐烦了:“哭,哭,有什么好哭的,这么笨还好意思哭?”
实际上,学习成绩不能代表孩子的全部,孩子成绩差未必将来没出息。美国畅销书作家斯坦丁博士对733位百万富翁进行调查,从他们的成功经验中总结出30项最具有代表性的因素,而“在上学时学习成绩最好”一项居然排在最后。
可以说,每个孩子自降生以来都是妈妈的宝贝、希望,哪个做妈妈的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让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呢?但真正特别出色、各方面都优秀的孩子却很少,于是做妈妈的就对孩子不满了,有时候口不择言,甚至骂孩子打孩子。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都蕴藏着很大的潜能,需要得到家长的鼓励与欣赏,才能最大地发挥出来,更好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