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13.做事先做人,雕琢品性涵养生命
做人,素来讲求一颗善良的心。有了善良的心,思想也就纯洁无污。心志纯良,便不会做出奸诈险恶的事情。所以也不会受到外界的诱惑,而失去做人的准则,与别人同流合污。
虽然社会上充斥着许多罪恶,潜藏着许多陷阱,但是只要我们保存一颗善良的心,就能与邪恶气焰对抗,并且扩大善良风气的影响力,社会上的罪恶必能减少。
向善之心,人皆有之。人性本是善良的,人能向善,人能为善。人能向善,人才能使自己趋于美好;人能为善,人的世界才能趋于美好。
14.尊重别人的自尊
藏经阁
有一个寺院的长老,精通做大饼的技巧。他们寺院做出来的大饼又香又甜,上山来的香客都非常喜欢,纷纷“捐”钱以求品尝,香火很是兴盛。
有一天,一个从远方来的落魄的乞丐来到寺院,吵嚷着要品尝大饼。小和尚们看他脏兮兮的邋遢样,就不让他进厨房,双方僵持不下。
这时候长老出现了,他训斥徒弟们说:“出家人以慈悲为怀,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呢?”于是他亲自为这个乞丐挑选了一个大饼,恭恭敬敬送给他品尝。
乞丐非常感动,吃完后掏出身上唯一的3文钱说:“这是我乞讨来的全部的钱,希望长老您能收下。”长老居然真收下了,双手合十道:“施主一路走好!”
徒弟们非常纳闷,问长老说:“既然是施舍给乞丐,怎么又收钱呢?”长老答道:“他不远千里而来,只为品尝这大饼,所以要免费给他品尝;难得他有这么上进的心,懂得为人处世之道,所以要收下他3文钱。有了这份尊重的激励,他将来的成就必定不可限量。”
徒弟们根本不以为然,心里暗想:我们师父真是老糊涂了,大概在说梦话吧。
几十年后,一位大富大贵的商人专门上山来拜谢当年的一饭之恩。令许多老和尚大吃一惊的是,他居然就是当初那个花了3文钱吃大饼的乞丐。
施舍大饼能使乞丐免于挨饿之苦,收乞丐的饼钱却能满足他人格上的自尊。吃饱肚子只能解决一时之需,而精神上的尊重却能激励人的一生。这正是长老的高明之处。
浮世绘
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曾经说过:“人类体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每一个人都有被重视,被关怀,被肯定,被了解的渴望。如果让人觉得你对他很重视,那他就会对你萌发出巨大的热情,并成为你的好朋友。
经典上说:“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这句话的意思是:施怨不在于深浅,而在于是否伤害了别人的心。这句话道出了交友之道的微妙。
有时候,一个人若丢失了一些金钱,还无关紧要,而一旦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挫伤,则无法预测他的行为了。金钱上的损失犹可补偿,而心灵受到的伤害,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痊愈的。或许,当你说出了一句话,本身并没有存心伤人的意思,但是这句话在别人听来,是那样的刺耳,他听后,仿佛要疯狂。所谓“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说不定你会为自己树立一个敌人,与亲密的朋友从此分道扬镳。
静思语
人与人像一部机器中许多相关的零件。我们必须和谐相处,真诚合作,才可以使自己从中得到成功和快乐。如果互相伤害,受影响的当然不只是对方,也一定会影响到自己。
15.真诚待人
藏经阁
有一个人住在海边,他很喜欢海鸥,每天早晨都跑到海边与海鸥嬉戏。长期以来,形成了一个默契,只要这人一站在海边,吹一声口哨,成百的海鸥就会降落在他的周围,他跑着,海鸥围绕在他的周围,他坐着,海鸥也会在沙滩上休憩,有的落在他的手上,肩上。看见的人无不称奇。
有人对他父亲说:“你儿子与海鸥如此亲密,让他捉几只回来玩玩。”他父亲也觉得奇怪,就对他说:“听说你经常与海鸥游戏,明天你替我捉一只来,让我也跟它玩玩。”那人答应了。
第二天,他一到海边,像往常一样吹了一声口哨,一群海鸥很快飞到他的上空。可是令他奇怪的是,无论他多么努力,海鸥只在天空飞翔,无论如何都不肯下来。
对别人要真诚相见。如果心怀鬼胎,别人也会疏远你。因为,任何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与朋友心与心的交流,谁都不希望被别人玩弄和欺骗。
浮世绘
1969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约翰·安德森在一张表格中列出了500多个描写人的形容词,他邀请近6000名大学生挑选出他们所喜欢的做人品质。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们对做人品质给予最高评价的形容词是“真诚”。在8个评价最高的候选词语中,其中有6个和真诚有关,它们是:真诚的、诚实的、忠实的、真实的、信得过的和可靠的。大学生们对做人品质给以最低评价的形容词是“虚伪”。在5个评价最低的候选词语中,其中有4个和虚伪有关,它们是:说谎、做作、装假、不老实。
约翰·安德森这个调查研究结果在社会上具有普遍意义。生活中我们总是喜欢真诚信得过的人,讨厌说谎不老实的人。一个诚实的人,不论他有多少缺点,同他接触时,心神就会感到清爽。这样的人,一定能找到幸福,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这是因为以诚待人,别人也会以诚相见。
一个人只要真诚地待人处事,就容易获得他人的合作,甚至有人为你吃亏也不在乎。真诚地做人,则容易让人接纳,能交到更好的朋友。
静思语
好人自有好报。好人一生平安。真诚是财富,真诚是最宝贵的财富。在这方面进行投资的人,可以获得丰厚的回报。虽然没有谁必须做一个富人或做一个伟人,也没有谁必须做一个智者,但是每个人都必须做真诚的人。
16.诚实无欺
藏经阁
宋朝的时候有一位道楷禅师,他经过多年的修行终于得道,在他得道之后便开始云游四方,为大众讲学来阐明禅宗的道理。道楷禅师走了很多地方,曾经担任过净因寺和天宁寺等大寺的住持。
禅师的美名被当朝的皇上听说了,对禅师的这种作为非常欣赏,于是决定颁给他一件紫衣袈裟,以褒扬他弘扬佛法的圣德,并且还赐号为定照禅师。
当道楷禅师听说了这个消息以后,出人意料的是他竟然表示坚决不能接受这些荣誉,于是皇上又派出了开封府的李孝寿亲王来到禅师的住处,代表皇上来表达朝廷对道楷禅师的一片美意,但是禅师还是不肯接受,皇上被他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冷淡反应所激怒,下令州官把禅师收押起来,想看看惩罚能不能让禅师回心转意。
这名州官以前曾经听过禅师的讲经,他深深知道禅师的为人是何等仁厚忠诚。他来到寺中的时候,特意让手下人回避,低声对禅师说道:“禅师,您的身体看上去很虚弱,脸色也很苍白憔悴,是不是有什么病?”
道楷禅师摇了摇头回答道:“没有。”
州官看自己的启发没有用,就心下一横,直接对禅师说:“禅师您如果说自己生病,皇上肯定会看在你以前四处讲学的辛苦上,免除对你的惩罚。”
禅师还是摇了摇头,依然用平静的口气说:“没有病就是没有病,我怎么能为了免除惩罚而装病呢?”
州官听了禅师的话既感动又无奈,只好迫不得已将禅师贬到了淄州去。
听说了禅师这段经历的人没有一个不感动得流下敬佩的泪水。
诚实无欺,就是不虚妄,不做假,履行承诺,实事求是。诚实,是人格的一种坚守。
浮世绘
人的生活中总是假中有真,真中有假,这些都不失为人生的真实,最令人厌恶的倒是半真半假。在真和假面前,相信人们会向真靠拢。因为人生应当是真实的,而不应当是虚假的。世上有以金钱财富为荣者,有以职称名誉为荣者,有以文凭服饰为荣者……
然而,这些东西都不能真实地确证一个人的真实价值。如果一个人不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创造,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如果不是坚持正直、诚实、高尚的人格,那么一切财富、地位、职称、文凭、服饰,以及华而不实的“知名度”,都不过是掩盖其真相的假面具。
今天,有一种说法很流行:光有埋头苦干的精神不行,还得会搞关系。许多人认为现在学会做人比干好工作更重要;会“做人”的人吃香,而一门心思干工作,不过是“傻干”,得不到一点好处。有人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得出了“光靠实干要吃亏”的结论。为什么有人会欣赏“既要干工作更要拉关系”的观点呢?问题恰恰出在没把“做什么人”、“做老实人是否吃亏”等问题搞清楚。
有些人受社会上流传的“干得好不如关系硬”、“辛苦干一年,不如领导家里转一转”等歪理的影响,片面相信关系是万能的,导致价值取向和思想道德标准发生偏移,曲解了做人的真谛,把做人之道庸俗化了。如何做人,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人生态度、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我们不否认身边确有极少数人靠拉关系得到“回报”和“好处”,但绝大多数是靠实干获得进步的,这也是事实。靠实干赢得进步,才有做人的尊严,才能受到他人的敬佩。
有些人尽管工作成绩干得不错,但背后却对领导吹吹拍拍、请客送礼,同样会让他人瞧不起,因为仅有“才”是不够的,人们看重的是德才兼备。更何况,靠关系得到的好处只是暂时的,不可能终生受益。当依靠的关系失去作用力时,好处也就没了。由此可见,认为做人须凭关系,实在是一种本末倒置。当然,光说“老实人终究不吃亏”是不够的,还必须让那些实干而不拉关系的人真正“香”起来,让那些看重关系和拉关系的人确实捞不到好处。作为领导,如果眼睛只盯着和自己亲近的人,实际上就是对拉关系者的纵容。因此,要端正一些人的做人之道,既要靠正确引导,帮助他们认清做人的真谛,同时还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一个“进步靠实干”、“实干者吃香”的环境。
静思语
为人诚实的人,可以广交朋友;敢于求实的人,可以得到尊重;勤于务实的人,可以干一番事业;思想充实的人,可以使自己富有朝气地度过一生。聪明固然可贵,但真正的成功总依靠几分傻气。
17.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藏经阁
南泉普愿禅师有一次在打坐时,突然大吼一声,把侍者吓了一跳,赶紧走到南泉禅师的身旁,南泉禅师道:“你去涅槃堂看看,是不是有人逝世了?”
侍者走到半路上,碰巧遇到涅槃堂的堂主,于是相偕一同去报告南泉禅师说:“刚才有一位云水参学的禅僧圆寂了。”侍者和堂主话刚说完,却见一知客僧匆匆地跑来,向南泉禅师道:“刚才圆寂的禅僧又复活了。”
南泉禅师问道:“那位逝世的禅僧既已活转过来,现在怎么样啦?”
知客僧道:“他很想见见老师,但那是一个不知修福、不肯结缘的人。”
于是南泉禅师就到涅槃堂去拜见生病的禅僧,并问道:“方才你到哪里去了?”
病僧回答道:“我到阴间去了!”
南泉禅师道:“阴间的情形如何?”
病僧道:“我大约走了一百里路的时候,就手脚疼痛得走不动,尤其是喉咙干渴得很,忽然有人要把我叫进大楼台阁中,因我实在很累,很想进去休息,才一上楼便见一位老僧,对我怒吼,不许我上去,吓得我抽身就往后倒下,所以现在才能再见到老师。”
南泉禅师申斥说:“那是一所多么富丽堂皇的大楼阁呀!但没有积聚福德,怎能进去?假如你不是遇见老僧,恐怕早已钻进地狱受苦了。”
从此以后,这位病僧便日夜不停地积德修福,活到七十多岁才安然坐化,所以人们便称他为“南泉道者”。
浮世绘
老子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孔德”是大德之意。依佛教习惯,写信给老前辈之尊称为某某“大德”。古代佛学从梵文翻译成中文的同义字,本来是有“孔德”,但因孔子姓孔,后来才将“孔德”改成“大德”。孔是大,德代表真正有道者的行为,是一种宽容、一种大气、一种敢于舍弃的气度,其实也是一种无争的心态。“容”,则指内涵的包容作用。一个真正有道德修养的人,他的内涵,只有一个东西——“道”。“唯道是从”,随时随地,每分每秒,都在要求自己合于道的原则,起心动念,一言一行,无有稍微违反道业。“澹兮其若海”,永远包容一切,容纳细流,会归于一,没有离谱走样的情况出现。这是本节提出的做人的大原则,也是说明人出世的态度。
做人要遵循内在精神的信念,就是体道。体道是社会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人安身立命的法宝。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我们的先哲立身处世的理想状态。现代社会不一定需要我们去治国、平天下,但不论你做什么工作,如果你想事业有成,一定要具备“唯道是从”的理念。
静思语
在这个世界上,人们最敬佩尊重并渴望报答的,是那些具有高尚品德和良好声誉的人,不管他是一个伟大领袖,还是一个草根百姓。
18.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藏经阁
从前有一个小巷子又黑又窄,连路灯也没有一个,每到晚上在里面走路非常不方便。
一天晚上,一个僧人穿过这个巷子,想赶回山上的寺院。但巷子里面伸手不见五指,僧人经常和迎面而来的行人撞在一块,非常狼狈。
这时候,一个人打着灯笼慢慢地走进这条巷子,巷子里一下子明亮了许多。
“哈哈,那个点灯的瞎子又来给我们照路了。”几个巷子里的居民高兴地说,“这下子不用再怕撞到墙了。”
僧人觉得这个瞎子挺有趣的,既然什么都看不见,还提着个灯笼干吗?这不是白白浪费油钱嘛!于是他走上前去,跟瞎子聊了起来。
“施主,请恕小僧多事,你既然什么都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出行呢?”
“为了保护我自己啊。我听人们说一到晚上他们就像我一样什么都看不见了,我点盏灯,他们看见了光,就会躲开我,不会撞到我身上了。”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施主真是慧根不浅啊。”
“没什么啦,只是像你那样被人多撞了几次,吃了亏,长了心眼,后来偶然间想出这么个主意,没想到还真行,从此再也没被撞到过啦。”
浮世绘
人是社会的动物,免不了和他人打交道,但如何去打交道,如何与世人相处,在今天似乎成了一个非常重要且又十分困难的事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淡了,感情薄了,信任少了,似乎在红尘滚滚的凡尘俗世面前,为人处世也成了一门必须要学习并且时常温习的功课。其实为人处世很简单,但却又很难做到。那就是,爱人者,人恒爱之。鲁迅先生就曾经非常形象地比喻过“爱人者”和“爱己者”的关系,他认为,“爱人者与爱己者间的爱情,就像桨与舟,舟失了桨,未必行不得,但其速慢;桨失了舟,却失却了它作为桨的意义,变成了两片废木头。唯一的用处,恐怕只堪拿去烧柴了吧!”
有一种承诺可以抵达永远,这就是用爱心塑造的承诺,因为这种承诺可以穿越尘世间最昂贵的时光,只有爱可以永恒。
莎士比亚说:“上天生下我们,是要把我们当成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照亮别人。”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懂得怎样去爱别人,用爱来丰富自己的生命,同时也去享受别人的爱给自己带来的无尽的快乐与活力。
玫瑰赠人,手留余香;爱心赠人,心有光芒。爱人者,人恒爱之。道理并不深奥,可以说是不言而喻,关键是要有行动的热情。如果人人都有这种行动的热情,许多人际之间的矛盾纠葛就会化解了,许多事情就要好办得多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就会大大提高了。问题是,我们从幼儿园时就接受这种互爱互敬的教育,实际上做得怎么样呢?
孙中山先生也提出过“互助原则”。他认为人们是人群组成的,重在“互助”。社会是互助之体,人们相处,不可为了个人而损及团体利益。互助,不但体现了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价值和尊严,而且也是团体最为经济的合作模式。
静思语
善心只在一念间,而善心所结下的善果,却芬芳馥郁,香泽万里。谁说前人种树只有后人乘凉,一颗种子落地,播种人总能在秋天的阳光里尝到果实的甜美滋味。
19.感谢别人
藏经阁
龙潭的崇信大师本是湖南人,他在出家前非常穷,在一所寺院旁摆了一个卖饼的摊子,勉强维生。
道悟禅师见他可怜,就将寺中一间小屋留给他住。崇信为了感恩,每天都会送十个饼给道悟禅师。道悟禅师收下饼之后,每次总叫人还给崇信一个饼。
有一天,崇信忍不住问道悟禅师:“饼是我送给你的,你却每天还我一个,这是什么意思呢?”道悟禅师温和地解释道:“你能每天送我十个,我为什么不能每天还你一个?”
崇信反问道:“我既能送你十个,何在乎你还我一个?”
道悟禅师笑道:“十个我都没有嫌多,一个你还嫌少?”
崇信听后,似有所悟,请求道悟禅师为其剃度,准他出家。
道悟禅师说:“一生十,十生百,乃至能生千万,诸法皆从一而生。”
崇信感慨道:“一生万法,万法皆一!”
道悟禅师欣然为其剃度,多年后崇信成为一得道高僧。
道悟禅师的房子让给崇信去住,此举表示“我的就是你的”;崇信给道悟禅师烧饼,表明“我很感谢你,我要还你的人情”;而道悟禅师收下十个饼之后,又还个给崇信一个饼,并通过这一暗示,告诉崇信“你是个有佛缘的人,这一个饼就是你学佛的开始”。起初道悟禅师的苦心,不被卖饼的俗人崇信所理解,但是一而再、再而三,崇信终于悟到玄机,懂得“原来宇宙万物,千差万别,皆一佛法心也”。
一心纳万物,万物归一心。在感谢这个层面上,一和万还有区别吗?
浮世绘
生活中,许多人奉行的原则是“你满足我的需要,然后我才满足你的需要”。这种方式很少能发挥效果。一个人这么渴望别人付出感激之情,相对的他也会努力希望获取别人的接受和赞同。但是这个过程中,这个人难免会痛苦、悔恨、甚至变得没有自信。也许你几句感激的话或一点感激的行动,就能使一个人活得快乐、自在。
为什么总有人隐藏他们感谢之情呢?或许是人与人之间的摩擦,摧毁了他们感谢的心,或相互的伤害抹杀了彼此的和气,也可能是他们习惯了没有感谢的日子,自己也不反省。
仔细想想别人曾经为你所做的——爱的表示、友善的动作、信心的鼓励、友好的示意。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明白,生命的个体是相互依存的,每一样东西都依赖其他的东西。无论是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配偶的关爱,他人的服务,大自然的慷慨赐予……人自从有了自己的生命开始,便沉浸在恩惠的海洋里。一个人真正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会感谢大自然的福佑,感谢父母的养育,感谢社会的安定,感谢食之香甜,感谢衣之温暖,感谢花草鱼虫,感谢苦难逆境。
静思语
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如果我们能以一颗感谢之心,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善于感受平凡中的美丽,感谢别人的问候,感谢别人的微笑,感谢别人的扶持,原本平淡的生活将焕发迷人的光彩!
20.来而不往不是礼
藏经阁
有一学僧元持在无德禅师座下参学,虽然精勤用功,但始终无法对禅法有所体悟,故有一次在晚参时,元持特别请示无德禅师道:“弟子进入丛林多年,一切仍然懵懂不知,空受信施供养,每日一无所悟,请老师慈悲指示,每天在修持、作务之外,还有什么是必修的课程?”
无德禅师回答道:“你最好看管你的两只鹫、两只鹿、两只鹰,并且约束口中一条虫。同时,不断地斗一只熊,和看护一个病人,如果你能做到这一切并善尽职责,相信对你会有很大的帮助。”
元持不解地说道:“老师!弟子孑然一身来此参学,身边并不曾带有什么鹫、鹿、鹰之类的动物,如何看管?更何况我想知道的是与参学有关的必修课程,与这些动物有什么关系呢?”
无德禅师含笑地说道:“我说的两只鹫,就是你时常要警戒的眼睛——非礼勿视;两只鹿,是你需要把持的双脚,使它不要走罪恶的道路——非礼勿行;两只鹰,是你的双手,要让它经常工作,善尽自己的责任——非礼勿动。我说的一条虫那就是你的舌头,你应该要紧紧约束着——非礼勿言。这只熊就是你的心,你要克制它的自私与个人主义——非礼勿想。这个病人,就是指你的身体,希望你不要让它陷于罪恶。我想,礼貌是你修道上不可少的必修课程。”
浮世绘
荀子说:“没有礼貌,人就不能生存,事业就不能成功,国家就不能安定。”礼貌待人,是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它能使社会和谐而有秩序,从而维护着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
礼貌,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来而不往非礼也”,只要求别人尊敬你,你不尊敬别人,这是不礼貌的。
《西游记》中讲述的唐僧,真有其人,法名玄奘。在他的传记中有一段这样的记载:“年八岁,父坐于几侧口授孝经。至‘曾子避席’忽整襟而起,问其故。对曰:‘曾子闻师命避席,吾今奉慈训,岂敢安坐。’父甚悦,知其必成。”
这段记载包含两个故事:一是孔子学生曾子,当老师与他讲话,他马上离坐站起来,以表对师长的尊敬;二是玄奘听到父亲讲述“曾子避席”后,也立刻离开座位站起来,表示学习曾子,尊敬父亲;从他们俩人的事例,不难看出我国人民讲究礼貌的风习由来已久。
待人讲礼貌可概括为六个字:文雅、和气、谦逊。
文雅,是指要学会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您好、谢谢、再见、请多包涵、真对不起”之类的礼貌用语;表现在行动上就是礼让。
和气,就是要以理服人,心平气和地同别人讲话,不能强词夺理,恶语伤人。在香港,政府推行“公务员礼规”,规定说话必须和气,有礼节,警员检查完人们的身份证,会客气地说:“打搅了!”承建商在工地板墙上写着“地盘施工,各位小心行走,不便之处,请诸君多多包涵”。
谦逊,就是多用讨论、商量的口吻说话,不盛气凌人。客人来了,热情招呼:“您请坐!”送客时说一声:“希望您一定再来!”有人在汽车上挡道,说声:“同志,请让一让!”谦逊的口气,让人乐于接受。
一个人需要有礼貌,这是做人的根本。在家里对父母、兄弟姐妹要有礼貌;在学校对老师、同学要有礼貌;在单位对领导、同事要有礼貌;在公共场合要扶老携幼,“长者先,幼者后”。孔子曾告诫人们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如果没有礼貌,怎么能做好人呢!
静思语
生活里最重要的是礼貌,礼貌待人,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素质,是一个人心灵、语言、行为三者的有机统一。
21.与人为善
藏经阁
弟子们围坐在禅师周围,等待着师父告诉他们人生和宇宙的奥秘。
禅师一直默默无语,闭着眼睛。突然他向弟子问道:“怎么才能除掉旷野里的杂草?”弟子们目瞪口呆,没想到禅师会问这么简单的问题。
一个弟子说道:“用铲子把杂草全部铲掉!”禅师听完微微一笑。
另一个弟子说:“可以放一把火,就全都除掉了!”禅师仍然是微笑着点了点头。
第三个弟子说:“把石灰撒在草上就能把杂草全部除掉!”禅师的脸上还是那副微笑的表情。
第四个弟子说:“他们的方法都不对,那样是除不了根的,斩草就要除根,必须把草根都挖出来。”
弟子们说完以后,禅师说:“你们讲的都很好,从明天开始,你们把这块草地分成几块,按照自己的方法除去地上的杂草,明年的这个时候我们再到这里相聚!”
第二年的这个时候,弟子们早早就来到这里,原来杂草丛生的地方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金灿灿的庄稼,弟子们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用尽了各种方法都不能除去杂草,最后只有在杂草地里种上庄稼才收到了这种效果,他们围着庄稼地坐下,庄稼已经成熟了,但是禅师却早已仙逝,那是禅师为弟子们上的最后一堂课。
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只有一种方法,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要想让自己的心灵不荒芜,唯一的方法就是与人为善。
浮世绘
你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无非是想丰富你的生活,实现你的价值,而这所有的一切,归根结底,都来自于你是否善待他人。与人为善使你有一种充实感,你知道没有很多人会故意和你过不去。与人为善不仅给你财富,还使你拥有被他人喜爱的充实感。记住:奸商只能造就一时的得意,却不能品味充实自信的人生,只有与人为善才能求得长远的财富。
那么如何与人为善?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善待他人,多一点谅解、宽容和理解,少一点苛求与责难。能够看见别人的优点,并能够欣赏它,赞美它,这是一种怎样的心境啊!能真心祝福别人的幸福也是一种美丽的善良。永远与人为善,我们才能让自己的心境始终保持在愉悦之中。这样的人,才会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人生。与人为善,自己路宽,如果大家都可以做到这点,就没有了独木桥,大家都可以在阳关大道上阔步前进,达到理想中的状态。
我们所处的社会好比一个大的家庭,每个人都应该学会与人为善,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素昧平生的人有了难处,鼎力相助,这是小善;国家危难之际,赴汤蹈火,舍生取义,这是大善。但是不管是小善还是大善,只要永远有一颗善心,便足以让你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佛家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一种绝对的因与果的关系,很有道理。人,往往是在忘却自我、舍弃自我之时,获得了自我;往往是在不想索取不想回报之时,得到了回报。这是人性善良的必然结果。
与人为善来源于高尚,“人心本善”,“世界终将大同”,有了这样的情操,人们的行动才有了指南,人生杠杆才有了支点,理想大厦才有了精神支柱。与人为善来源于自信,无论生活以什么样的方式回报你,你都能应对自如。人们需要善良,世界需要善良,你自己也需要善良。与人为善是一种力量,它能征服人心,征服世界。
和与人为善相对的是与人为恶。与人为恶者把一生的奋斗目标放在损人害人上,或者心胸狭隘,嫉贤妒能;或者疑神疑鬼,坐卧不宁;或者厚颜无耻,卑鄙下流;或者贪婪无度,违法乱纪……由于他们担惊受怕,神经高度紧张,必然导致五行失调,阴阳错乱,如入炼狱,如坠火海,最后的结果便是早衰早亡。而与人为善者经常处在和谐之中,人际平和,心态平和,豁达乐观,无忧无虑,其身必健,其寿自长。
静思语
与人为善是一壶洗涤灵魂的净水。与人为善绝不是一种简单的同情心,它是一种无形的相助,一种博大的爱。老子说得好:“上善若水。”“水溶万物而不争”,与人为善者与水一样能溶解万事万物,化解人间恩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与人为善者能包容一切,气度恢宏,胸怀博大;“水质透明,清澈见底”,与人为善者白日为善,夜来省己,心如明镜……
22.善恶一念之间
藏经阁
有一个沙弥满怀疑虑地问无名禅师道:“禅师,您说学佛要发心普度众生,如果是个坏人,他已经失去了人的条件,那就不是人了,还要度他吗?”
禅师没有立刻作答,只是拿起笔来,在纸上写了一个“我”字,但字是反写,如同印章上的文字正反颠倒。
禅师问道:“这是什么?”
沙弥说:“这是个字,只是写反了。”
“什么字呢?”禅师问道。
沙弥说:“一个‘我’字!”
禅师追问道:“写反的‘我’字算不算字?”
沙弥说:“不算!”
“既然不算,你为什么说它是个‘我’字?”禅师问道。
“算!”沙弥立刻改口道。
“既算是个字,你为什么说它反了呢?”禅师又问。
小沙弥怔住了,不知如何作答。
禅师道:“正写是字,反写也是字,你说它是‘我’字,又认得出那是反写,主要是你心里真正认得‘我’字;相反的,如果你原不识字,就算我写反了,你也无法分辨,只怕当人告诉你那个是‘我’字以后,遇到正写的‘我’字,你倒要说写反了!”
禅师又接着说道:“同样的道理,好人是人,坏人也是人,最重要的在于你须识得人的本性,于是当你遇到恶人的时候,仍然一眼便能见到他的善恶,并唤出他的‘本性’,本性既明,便不难度化了。”
浮世绘
善人要度,恶人更要度,越是污泥,越可长出清净莲花。放下屠刀,可以立地成佛。所谓善恶正反,只在一念之间。
自古以来,黑与白总是相伴而生,光与影总是携伴同行。同样,善与恶也是一母同胎的双生子,相反相成,相互依存,并随时处于转化之中。所以老子说:“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恶也”。
善与恶能够并存吗?你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恶的存在,你如何才能知道何为善?没有恶的反衬,善的存在也就没有那么明显了。有这么一句话叫“人之初,性本善”,但是我也同样相信“人之初,恶存之”。其实善与恶是一同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在你心中有善念的种子的同时,恶应该也同时在你的心里安了家。至于日后是谁先抢占先机,就要看是哪个先接触到那片纯洁的心灵,哪个在这个“白板”(英国哲学家洛克说,人的心灵是一块白板)上渲染得更多些。任何一个人就算他一生都做坏事,我也相信在他的内心深处,在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地方,有那么一块地方是柔软的,而在那块土地上,寄存着善念的根苗。一样的道理,为善之人也不可能心中永远都是善念,在他的心中一定也有着这么一个地方潜伏着恶的基因,一有了外在的诱因,就会疯狂地蔓延和肆虐。
世界上没有纯粹的黑白之分,我们经常看见的,往往是黑白之间相融合的灰色地带。而善与恶也是同样的道理,任何事情没有绝对的善恶划分,大多时候也是善恶掺半的。任何事情都是一体两面,不能以个人的喜好妄下定论。以不同的角度、不同观点来看,事情的定论也许就是截然相反的结果。
没有人天生就是纯粹的好人,也没有人天生就是十恶不赦的坏人。好人和坏人的区分实在太绝对了,善与恶往往就在一念之间。正如佛家所说的,善恶发端,仅在人的一念之间。发善心还是萌恶念,全在于当时的处境。所以,佛家总是抱着治病救人的热情拯救世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明证。可见,佛家对善恶的洞察是何等深刻!
天下只有好的行动,没有好人;同样,天下只有恶的勾当,没有恶人。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对于人的本性而言,是无所谓善恶的,正所谓“无善无恶是心之体”。一个所谓的好人,在某个特定的情景下可能会因一念之差做出恶事,同样,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也可能去做好事。人心难测,更多的时候是一念之差,怎能通过一个行为或一件事情盖棺定论呢?
静思语
正如金庸在武侠小说中所告诉我们的:正邪、善恶就在一念之间,名门正派做恶事也是邪教;邪教替天行道、行侠仗义也是正派。不知金庸是否受到王阳明的影响,但其所表达的观点却是阳明先生的。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你不是因为是好人,才去做好事,而是因为你一直在做好事,你才是一个好人。
23.知恩图报
藏经阁
临济禅师向亲教老师黄檗禅师告辞。
黄檗禅师就问道:“你要到哪里里去?”
临济禅师答道:“不是到河南,就是去河北。”
黄檗禅师当场就打临济禅师一拳,临济禅师抓住黄檗禅师回打他一巴掌。黄檗禅师被打后,哈哈大笑着呼叫侍者道:“你去把百丈先师的禅板和经案给我拿来!”
临济禅师也高呼道:“沙弥!顺便将火拿来!”
黄檗禅师道:“我话虽然如此说,火也烧不着的,你尽管去你的,今后你必须堵塞天下人的嘴巴!”
后来沩山灵佑就这件事问仰山禅师道:“像临济的言行,是否背叛了老师黄檗?”
仰山答道:“并非如此。”
沩山问道:“你的想法究竟如何呢?”
仰山答道:“只有知恩的人才懂得报恩。”
沩山问道:“在古代圣贤之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仰山答道:“有的,只是时代已经很远,我不想向老师叙述。”
沩山问道:“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可是我并不知道,还是请你说说看!”
仰山答道:“例如在《楞严经》中,阿难赞叹佛陀说:‘我愿把一颗赤诚之心奉献给像尘埃那么多的国家和众生。’其实,那就叫做‘报佛恩’,这不就是报恩的实例吗?”
沩山答道:“的确如此,的确如此!见识和老师的程度相同时,会减损老师的一半盛德;唯独见识超出老师时,才可以传授老师的遗教。”
在禅宗史上,黄檗希运和临济义玄禅师传承禅法,叫做临济宗;沩山灵佑和仰山慧寂禅师传承的禅法叫做沩仰宗,他们同是百丈怀海禅师的门人或再传弟子。沩山的年岁比黄檗和临济都长,而且宗风不尽相同,能一再推崇黄檗和临济,此亦即所谓量大德大,恩大禅大了。
浮世绘
一直以来,感恩在人们心中是感谢“恩人”的意思。其实,“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感恩”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做人细节,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
感恩心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培养出来的,许多人从未真正感觉到它,因为我们只注意我们需要东西,很少注意这些东西是从哪来的。如果你要拥有美好的生活,就应培养感恩的心。
成功人士提醒我们,不知感恩可能会带来以下损失。
不能享受既有的事物。我们并不是时时刻刻感觉到我们的财富,对自己没有感觉,我们怎么会为它而感激?
无法得到更多想要的东西。你比较喜欢把东西给哪种人——不肯承认你给了他东西的人,还是表达了由衷感谢的人?老天爷的反应也无二致。吱吱叫的轮子可能最先得到润滑,却也会最先被换掉。
有些人对恩义感觉迟钝,对怨恨却十分敏感。这类不知感恩喜欢怨天尤人的人,必定会走厄运,而且感觉人生充满不幸。这类人对别人的要求特别高,喜欢用自己的思考模式来规范他人,整天抱怨他人,却不知好好检讨自己,结果往往成为不受欢迎的人。这种人有时会因有人撑腰、有人保护而威风一时,不过由于此类人多半专横、自私,只知从别人身上得到好处,却不知回馈,而不受欢迎。短视近利的后果,往往令帮助他的人感到失望,不再给予支持。这类人多半自以为是,从不考虑自己的责任,老是认为别人在算计他,对他不怀好意,想要陷害他。
消极的心态会使这类人离开对他有利的人,而和同类型的人在一起,然后逐渐深陷其中而无法自拔。
对于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表达感激是一种习惯,很遗憾,许多人对这样的方式长久以来都是不太习惯的。凡事开头难,尤其是习惯的养成,但是尝试做一次两次,你会发现其实并不会太难,难的是你是否愿意付诸行动,让自己不再遗憾。
静思语
我们每个人、每一天的生命,都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和社会的扶植。我们要如何回馈我们的父母、师长、社会大众呢?首先要懂得感恩,有了感恩心,就会发愤图强,追求成功,所以感恩心很重要。
24.冤冤相报何时了
藏经阁
一个画家在集市上卖画,有一个孩子带了一群仆从走过集市,这孩子的父亲就是画家年轻时的仇人。
孩子在画家的作品前面停了下来,挑选了一幅画,画家却在画上盖了一块布,说他不愿意出售这幅画。从此以后,这孩子日日思念着这幅画,心里闷闷不乐,最后他的父亲来了,愿意出一笔高价,但是画家宁肯让那幅画挂在画室的墙壁上也不愿出售,他沉着脸坐在画前,自言自语地说:“这就是我的报复。”
画家习惯于每天早晨画一幅观音像。
但现在他觉得这些画像一天天地变得同他往常所画的不同起来了。这件事情使他感到苦恼,而且找不出一个解答。直到有一天,他在工作中惊跳起来:他刚画好的一幅观音像的眼睛,竟是那孩子的眼睛,观音像的嘴唇也是孩子的嘴唇。
他撕毁了观音像,大声叫喊:“我的报复已经回报到我自己头上来了!”
“冤冤相报何时了”,报复别人不但于事无补,而且早晚有一天,这报复会回到自己头上,因为任何一个人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必将在自己的心上留下污点和阴影,那是良心和善的本性提出的警告。
浮世绘
在社会交往中,有些人欲以攻击方式对那些曾给自己带来伤害或不愉快的人发泄不满,这种情绪就是报复。报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它不仅会对报复对象造成这样或那样的威胁,而且有害自己的心理健康。试想,如果这个世界上谁都“有仇必报”的话,那么冤冤相报何时能了呢?社会又怎么能够平静安稳?所以,脑袋中还在转着报复念头的人,劝你“放下屠刀”吧!
每个人都该学会用动机和效果统一的观点去衡量人的行为,这样可以减少许多不满情绪的产生,为报复心的萌生断了后路。当他人给你带来伤害或不愉快时,你应该试着回想自己是否在某时某刻也给别人带来过同样的伤害。如此将心比心,报复的欲念就会慢慢散去。在人际交往中,不可能没有利害冲突。当你受挫折或不愉快时,不妨进行一下心理换位,将自己置身于对方境遇中,想想自己会怎么办。通过这样的换位,你也许能理解对方的许多苦衷,正确看待他人给自己带来的挫折或不愉快,从而消除报复心理。
报复毕竟是对他人的一种伤害,每个人在产生报复的念头时务必要多考虑报复的危害性。报复行为会不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会不会触犯纪律或法律?如果你的良心约束不了你,那就只有法律来束缚你。
静思语
有报复心理的人一般心胸狭窄,易受情绪影响,且恶劣心境的作用强烈而漫长。所以,要加强自身修养,开阔心胸,提高自制能力,让自己在阳光雨露下生活。多一点宽容,根除报复心理,我们将赢得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