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恩河上的黄龙旗:阿姆斯特朗公司与中国近代海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阿姆斯特朗的造舰帝国[5]

虽然阿姆斯特朗公司以液压机械起家,埃尔斯威克兵工厂也毗邻泰恩河,但多年以来阿姆斯特朗公司一直与造船工业无缘。这一方面是由于当时泰恩河未经疏浚,埃尔斯威克附近水深较浅,且有桥梁阻隔,不适合造船;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阿姆斯特朗公司尚没有舰船设计制造方面的专业人才。

令阿姆斯特朗公司转变为一个造船公司的肇端是在1860年代中期,由于该公司生产的火炮有时被装载到驳船上试验,令火炮生产部门的负责人乔治·伦道尔产生了一个有趣的想法:能否制造一种炮艇,装备新型的前膛重炮,作为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水上炮台呢?这位自学成才的舰船设计师很快将他的想法付诸实施。1867年,阿姆斯特朗公司与纽卡斯尔下游下沃克(Low Walker)的造船企业查尔斯·米切尔公司签署协议,合作建造一艘载有9英寸重炮的小型炮艇,米切尔公司负责建造船体部分,阿姆斯特朗公司负责建造武备和液压机械。这艘小军舰随即得到了英国海军部的认可,将其编入皇家海军,命名为“坚定”号(H. M. S. Staunch)。不久之后,这种“小船扛大炮”的军舰便风靡一时,大量装备英国和世界各国海军,中国从1875年开始从阿姆斯特朗公司分批购入了4型共11艘这种炮艇,并将之形象地称为“蚊子船”[6]

建成之初的埃尔斯威克造船厂。从河心的麦道斯岛上拍摄,船台上正在建造的是一艘“黑豹”级鱼雷巡洋舰(Northumberland County Council Archive)

“蚊子船”的成功源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火炮技术对装甲防护技术的超越,海军弱国可以依靠这种军舰威胁入侵的敌军铁甲舰;海军强国可以将其布置在军港要地附近,抵挡随时可能出现的敌军袭扰舰只,或者干脆将其推进到敌方海岸附近,集群轰击敌军炮台。这种廉价的军舰是世界上第一种成功的“岸防”概念舰,由此,阿姆斯特朗公司的造船业务开始蓬勃兴起。

在向本国和荷兰、中国等国家成功推销了大量“蚊子船”后,乔治·伦道尔的设计思路开始发生转变:如果装备重炮的非装甲军舰可以用于近海防御,那为何不能同样用于远海巡航呢?于是,1879年,乔治·伦道尔开始设计一型无装甲的远洋舰艇,后来海军界称之为无防护巡洋舰(unprotected cruiser),其特点是适于远航,装备重炮和撞角,能威胁主力舰,虽然没有装甲防护,但依靠通长的“水密甲板”(water tight deck)提高抗沉性。这在巡洋舰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可以视作现代巡洋舰的雏形。智利和中国随即对其产生了兴趣,分别购买了一艘和两艘(智利的巡洋舰后来转售予日本)。

乔治·伦道尔的尝试并没有止步,1881年,他在无防护巡洋舰的基础上增加了水密甲板的厚度,形成通长的“防护甲板”(protective deck)。米切尔造船厂随即为智利建造了“翡翠”号(Esmeralda)巡洋舰,这是世界上第一艘防护巡洋舰(protected cruiser),在此后的30多年时间里,这种类型的巡洋舰不断发展演变,繁盛一时,直到1910年代才被装备侧舷装甲的轻巡洋舰(light cruiser)取代。

乔治·伦道尔在为智利和意大利设计了两型防护巡洋舰后,于1882年接受了英国海军部的任命,离开阿姆斯特朗公司前往政府任职。接替他的是原英国海军主任设计师(Chief Naval Architect)威廉·亨利·怀特(William Henry White)。在此之前,怀特已经在舰船设计界享有盛名,来到阿姆斯特朗公司后,怀特将精力主要倾注于两件事上:为更多的海外客户设计军舰,以及在埃尔斯威克营建新的造舰基地。

1882年底,阿姆斯特朗公司与米切尔公司合并,成立新的上市公司:阿姆斯特朗-米切尔公司。按照设想,在合并之后,原米切尔公司的下沃克船厂将主要承担商船建造的业务,而军舰的订单将由新的埃尔斯威克造船厂完成。在此前后,泰恩河进行了全面的疏浚改造工程,埃尔斯威克附近的河道被挖深,河心的麦道斯岛(King's Meadows)被挖除;之前横亘在泰恩河上的一座低矮的石桥也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阿姆斯特朗公司设计的旋转桥,这座设计精妙的桥梁能够通过液压机械旋转90度,转成与河道平行的方向,使得从上游埃尔斯威克下行的船舶顺利通过。这些改造使得在埃尔斯威克修建新的造船基地成为可能。1883年4月,埃尔斯威克船厂开始建设,它毗邻兵工厂,从西向东共有9个船台,其中东侧的3个大型船台可以建造铁甲舰。阿姆斯特朗公司也由此成为当时欧洲唯一既能建造军舰,又能为其配备火炮的工厂。

菲利普·瓦茨

威廉·怀特在阿姆斯特朗公司主持设计的头两艘军舰是日本海军的“浪速”和“高千穗”号,二舰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乔治·伦道尔的防护巡洋舰设计,但也结合了怀特在海军部设计“默西”级(Mersey class)巡洋舰的经验,比伦道尔的设计更为完善。这型巡洋舰后来广受好评。1884年9月,尚未完全建成的埃尔斯威克船厂为奥匈帝国承造了两艘鱼雷巡洋舰“黑豹”号(Panther)和“美洲豹”号(Leopard),此后,新船厂又为意大利、中国和西班牙等国建造了数艘巡洋舰,它们均出自怀特的设计,其中为意大利建造的“道加里”号(Dogali)防护巡洋舰是世界上第一艘装备三涨〔胀〕式蒸汽机的军舰,并在试航时跑出了19.66节的惊人航速,是同时代航速最快的巡洋舰。

1885年怀特从埃尔斯威克卸任返回海军部担任总设计师(Director of Naval Construction),后来他主导了1889年《海军防卫法案》(Naval Defence Act)发布后英国前无畏舰队的建造,成为英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海军设计师。接替怀特的是海军部的另一位主任设计师菲利普·瓦茨(Philip Watts)。瓦茨入主埃尔斯威克之时正是海军装备经历了变革开始定型的时期,因此他为阿姆斯特朗公司设计的军舰技术成熟,性能优越,尤其是一系列高航速、装备速射炮的“埃尔斯威克巡洋舰”(Elswick cruisers)成了各国竞相抢购的热销产品。例如为意大利建造的“皮埃蒙特”号(Piemonte),为日本建造的“吉野”级、“浅间”级、“出云”级,为智利建造的“布兰科·恩卡拉达”号(Blanco Encalada),为阿根廷建造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号(Buenos Aires),为土耳其建造的“奥希金斯”号(O'Higgins)等都是名噪一时的著名巡洋舰。另外,阿姆斯特朗公司于1885年为英国海军建造了战列舰“维多利亚”号(H. M. S. Victoria),这是英国海军第一次将战列舰的订单交给民营船厂。此后,阿姆斯特朗公司也为日本建造了两艘战列舰:“八岛”号和“初濑”号。

英国海军“维多利亚”号战列舰

日本海军“八岛”号战列舰(Newcastle City Library)

1890年代是阿姆斯特朗公司的造船业务最辉煌的时期,这一方面是由于当时海军技术日新月异,许多无能力建造现代化军舰的国家自然对性能卓越的阿姆斯特朗军舰青睐有加;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世界局势虽然总体和平,但区域战争和冲突仍时有发生,对军舰一直有需求,如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和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阿姆斯特朗军舰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今日之埃尔斯威克,已难寻当年世界军火工厂的荣光(张黎源摄)

瓦茨于1902年离开阿姆斯特朗公司,接替怀特成为英国海军总设计师,后来主导了“无畏”型战舰(Dreadnought)和英国大洋舰队(Grand Fleet)的建造。接替瓦茨的是之前担任其助手的约西亚·佩雷特(Josiah Perrett)。佩雷特于1903年到1916年间主持阿姆斯特朗公司的舰船设计,此时期欧美列强正进行着激烈的“无畏”舰竞赛,南美洲的小强国也不甘落后,纷纷向欧洲发来“无畏”舰订单,因此佩雷特为智利和巴西设计了数艘“无畏”舰。这一时期的英国海军出于建造大洋舰队的需要,也开始将订单大量投放给民营造船厂,阿姆斯特朗公司也开足马力,为英国海军建造了大量战列舰、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和潜水艇。

随着“无畏”舰时期舰船体量的不断增大,狭小的埃尔斯威克船厂已经难以容纳大型舰船的建造,泰恩河上的桥梁也阻碍了大型舰船的通过,因此1910年阿姆斯特朗公司决定在下游的上沃克(High Walker)地区新建船厂。1913年,“伊丽莎白女王”(Queen Elizabeth)级战列舰“马来亚”号(H. M. S. Malaya)在上沃克船厂动工建造,从1913年到1929年,上沃克船厂作为阿姆斯特朗公司的主力船厂共建造各型舰船70余艘。阿姆斯特朗公司的最后一任造舰总监是尤斯塔斯·坦尼森·戴恩科特(Eustace Tennyson D'Eyncourt),他曾于1886年到1891年、1903年到1913年两度服务于阿姆斯特朗公司,直到被任命为英国海军总设计师,从海军部退休后他又返回阿姆斯特朗公司任总设计师至1928年。

1920年,因“一战”后业务量的缩减和不适应大型舰船的建造,埃尔斯威克船厂在建造了最后一艘“鹰”号(H. M. S. Eagle)航空母舰后被关闭,厂址上后来建立起了纽卡斯尔商业园(Newcastle Business Park)。1927年,由于经济萧条和经营不善,阿姆斯特朗公司与维克斯公司合并,成立维克斯-阿姆斯特朗有限公司。此时公司还有两个船厂处于运营状态:上沃克船厂在合并前两个月刚刚完成了其最后的华章——皇家海军“纳尔逊”号(H. M. S. Nelson)战列舰的建造,之后该船厂被作为维克斯公司在巴罗因弗内斯船厂的备份,在很长时间内处于关闭状态,直到1936年出于重新武装英国海军的需要才重新投产。“二战”以后因业务量的缩减,上沃克船厂于1968年被售予斯旺·亨特公司,最终该厂于1985年被关闭,原址上建起了纽卡斯尔海洋工程科技园(Offshore Technology Park);下沃克船厂在1927年的并购后仍属于残存的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斯公司,因经济萧条,1930年至1942年间下沃克船厂都处于停产状态,“二战”期间曾短暂复工,最终于1948年关闭。目前下沃克厂址上仍有一些工业企业的厂房,原来的船台滑轨仍依稀可见,延伸向泰恩河,是这个造舰帝国最后的一点记忆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