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传:半生飘零,一世尽情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清婉明丽,她少时的词

张爱玲曾如是说:“出名要趁早!”

诚如是。

十七岁的清照,天分过人的清照,便以一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名动汴京城。

这样的成名,是一帆风顺的,不似爱玲成名历程里充满惘惘的威胁。

这样的成名,于爱玲应是艳羡的。

事实上,不只爱玲,凡世人都会艳羡的。有着万千才情,又能于盛世成名,这样的际遇是多少文人梦寐以求的!

和爱玲比较的话,清照的生命里真的有太多温情的东西了。她的年少时光,就犹如一幅淡雅沁心的水墨山水画,不用再描摹,就可获得几许欢喜,而不似爱玲那紧缩成心口朱砂痣的童年里短暂的温暖时光。

也正因为如此,少女时的清照,写出的词句是率真活泼的,间或有着些许小张扬在其间的。

诚如她那首名动汴京城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那一年,暮春时节。

生活富足闲适,父母开明宽容,故而,她常可与朋友饮酒游玩。无忧无虑、轻巧灵动的情怀,便如暗香浮动了。譬如,这阕词中,用就寥寥数语,她便将一个少女惜花、爱花的细腻、清纯、隽永给刻画得淋漓尽致。

那日,晚来雨狂风猛。恰海棠花正开好,怎知偏逢这一场急雨猛风。如此,娇嫩的花如何能承受?想着愁绪满心,无法入睡,唯借酒来消这“愁”。于是,小饮她爱的酒。不知不觉间,饮多。

睡意亦浓,渐入梦乡。

醒来,已是第二天拂晓,想起昨夜的风雨,忙问正帮自己卷帘的侍女:“一夜风雨摧残,海棠花如何了?”

侍女道:“海棠依旧!”

听后,她摇着头幽幽地说:“你可知道,你可知道,海棠花丛中早已红少绿多了!”

如此小令,被后人赞誉颇多。

宋人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话:“近时妇人,能文词如李易安,颇多佳句……‘绿肥红瘦’,此语甚新。”宋代词评家陈郁在《藏一话腴》中曰:“李易安工造语,《如梦令》‘绿肥红瘦’之句,天下称之。”

除却上面的一阕,“春日迟迟百事无忧,更是自在天真”中,她更是写出这样灵动的词: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在溪亭中,游玩至日色已暮。

泛舟,沉迷在这优美的景色中竟忘记归路。乘着夜色,尽兴的他们忙掉转船头,谁知不小心划进那荷花深处。只见鱼儿正在莲间戏水,勾起他们的童心,于是,奋起双桨,却惊起一滩鸥鹭。鸥鹭轻拍白色羽翼划破宁静湛蓝的天空。

水墨画般,由是镌刻她心。

如是,写就这首惊动世人的绝唱。诚如榆生先生在《漱玉词叙论》中赞誉的:“娇拔空灵,极见襟度之开阔。”这是一阕灵动万千的词!

在这跃动的词句中,我们亦可“窥看”到一个灵动的清照。

她,不似旧时代笑不露齿的大家闺秀,倒是似现代的飒爽女子。

看过一些资料知,她是可以外出嬉戏的。

想,在微醺中,玩至暮霭悄升,醉至而归,也只有她这种被父辈宠爱娇纵的人才有如此特权吧!

正因为如此,她那些“不谙红尘雾霭,只与清风晓月共婵娟”的词句才可流传千古!成绝唱、成经典,于千年被世人诵读!

安妮宝贝说:“一个人对土地和大自然怀有的情感,会使得他与世间保持微小而超脱的距离,会与别人不同。”

纵观清照惬意的年少时光,便可知如此。

她,将自己融入丰盈的大自然中,不知伤感,只知欣喜,在四季轮回的旖旎风光中,踏入等待在前方的那一路繁华。

是如她那一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成为她一生丰饶之始。

是婉约的、清丽的、绝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