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黄埔老兵的人生纪实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成为温州市黄埔军校同学会的会长

1998年退休以后,我继续担任各种社会职务,除了政协常委、民盟副主委外,还有许多社会兼职。

当时的民盟主委是一位很有才华的教师,兼任着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这个行政职务,公务繁忙,疲于奔走,由此,民盟的工作由我实际主持。

有一次,我参加政协在太佬山举行的学习班,恰巧与温州黄埔同学会的会长卓立文住在一个房间。他是温州市民革主委,也是温州黄埔军校同学会的会长。当时他的身体状态不太好,很想退下来,一时找不到替代的人。

那天会后我与他聊天,无意中说到我曾在黄埔军校读过书,他听到我的话,记在了心上。

其实,我在黄埔军校读书的那段历史只有组织上知道,只有档案袋里有记载,多年以来,我从来没有对别人谈起过此事。

实际上,我在温州工作有两大缺憾,一是我没有在部队里待过;二是不会讲温州话,与别人沟通不够。一直到今天,我的两个女儿及孩子们都能讲地道的温州话,可是,我仍然不会,也听不懂温州话。由此,我在黄埔军校那段历史,除了领导以外,几乎无人知晓。

不久,卓会长就向上级推荐,让我担任下一届温州黄埔军校同学会的会长,得到市委统战部同意,经过同学会代表大会选举,我成为会长,从1996年11月1日开始直至今天,已经20多年了。

成为会长后,我们做了一些事,除了向同学们宣讲政策,希望同学们“放下包袱,解开顾虑”,继续为国家做贡献以外,还向上级部门反映情况,对一些生活困难的同学进行补助,改善了他们的生活。

例如,有一位不久前加入黄埔同学会的温州人,是黄埔军校学生,今年90岁了,贫病交加,生活无依。我们将这个情况向统战部反映,他的待遇问题很快得到了妥善处理,这位老人非常感激党和国家对他的关怀。

时至今天,每逢传统节日,我们都要给海内外的黄埔同学发贺卡。过年过节,我们要组织慰问黄埔同学的活动,如果同学生病,我们也要去慰问,送去慰问品。每年还要组织几次黄埔同学的团聚活动。当然,随着岁月的流逝,黄埔同学越来越少了。由此,我们十分注意培养青年一代两岸同胞的情谊。

我有两个女儿,一个叫燕燕(符燕燕),另一个叫申申(符申申)。她们一个出生在北京,一个出生在上海,故而以北京的简称“燕”、上海的简称“申”来取名。她们都非常听话。我现在与小女儿(申申)住在一起。不过,每星期我都要去燕燕家两次,并在那儿吃饭。

2016年,符丕盛和两个女儿在乌镇

20年来,我每天都骑自行车到黄埔同学会上班。我想,自行车是一种方便的交通工具,骑车也可以让我的身体得到运动。不过,孩子们怕我出事,常常劝我别骑自行车了。

申申仍在上班,每天下午4点钟左右就回家,为家人做晚餐。我特别喜欢小女儿做的菜,尤其是她的拿手好菜——鱼饼,一款正宗的温州名肴,成为我的最爱。

我身体健康,起居有规律。早上起床较早,吃过早点,就到外面散散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回来以后,看看电视,读读书报。

平时,我们在黄埔同学会办公室开会,读报与学习相关文件。

每天晚上中央电视台四套的《海峡两岸》是我必看的节目。同时,我也喜欢看香港凤凰电视台,主要是为了了解台湾的情况。如果有海外或港澳台同胞回乡探亲,或到访旅游,我们就向他们介绍祖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家乡欣欣向荣的新面貌。

我衷心地希望祖国统一大业早日完成,为我们民族带来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