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陈菊南:一位抗战老兵的黄埔情怀
2017年5月6日,我们到访杭州转塘街道郎君庭园君澜阁陈菊南寓所,访问了这位抗战老人。以下就是他向我们讲述的一生的经历。
陈菊南先生近照
青少年时代
一九二四年农历三月初九,我出生在浙江嵊县甘霖镇汉溪乡大邱岩村,我的父亲陈盛超早年在乡里务农,后来到杭州宏记营造厂打工,开始时在钱塘江边修筑塘堤,有时也做些小买卖。
20世纪30年代,钱塘江开始建造大桥,父亲当了个小包工,参与钱江大桥公路的修筑工程。可以说,父亲收入还可以,能寄钱回来供养我们几个小孩读书。
我家兄弟三人、两个妹妹,大哥身体不好,自小就在家里养病;二哥陈桂南聪明能干,小学毕业后,到杭州清波中学就读,初中毕业后考取了福建马尾的海军学校(那所学校不收学费)。随着抗战爆发,日寇大举进攻,海军学校西迁内地。由此,哥哥转到桂林的陆军军官学校继续学习。毕业后(黄埔15期),被分派在19集团军70军107师任少尉、中尉排长。1941年,在上高战役中不幸牺牲。
消息传来,全家人号啕大哭,母亲数度昏厥,忧疾交累,身体就此每况愈下。
此时,我已在甘霖小学毕业,家里希望我小学毕业后,能到城里去当学徒,赚钱养家糊口。当时,嵊县已被日军占领,百姓四处逃难,人心惶恐不安,我目睹日寇铁蹄对家园的蹂躏,国仇家恨,一齐涌上心头。此时,听说村里有个族人,叫陈孔达(保定军校毕业),在福建担任70军军长。于是,我与村里几个伙伴合计了一下,决定一起到福建去找他,投笔从戎,保家卫国。
我们从嵊县出发,徒步来到福建。
此时,我们几个人算是从沦陷区出来的流亡青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