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祖辈迁居乌镇
清末,乌镇出现过一次较大规模的移民涌入。除了光绪初年湘军因大批裁撤,安置于嘉兴、桐乡一带外,乌镇因气候宜人、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商业繁荣还吸引了大批宁波、绍兴等地的移民到此落户。木心祖父孙秀林(? —一九二七)就是这移民潮中的一员。
孙秀林为人身强力壮,因勤俭有为,头脑灵活,又精通农艺,作为自耕农在绍兴时已小有家财。后只身奔赴湖州帮助妻舅开荒创业,就在事业渐有起色之际,妻舅不幸英年早逝。办理完丧事后,孙秀林囿于世俗偏见,在安顿好舅嫂及内侄的生产生活后,启程重返绍兴谋生。借助便利的水网交通,孙秀林一路往东,途中正好路过乌镇,在落户于东郊坝头的同乡郑七斤家逗留了数日。他从郑七斤处了解到,乌镇不仅创业条件优于湖州,而且已经汇聚了大量绍兴移民。于是他下定决心,要携带家人来此定居。
回到绍兴,孙秀林卖掉了固有的田地、房屋等家产,告别亲友,一路向乌镇进发。孙秀林挑着一副箩筐,除了必不可少的家用,上面还坐着一男一女两个小孩。其妻身上亦背负着大小包裹,手上牵着另外一个年纪稍大约七八岁的女孩。一家五口晓行夜宿,硬是步行走到了乌镇。沿途的一日三餐就在路边埋锅造饭,吃饱了就走,天黑了就在人家檐口或荒庙凉亭中过夜。
到乌镇后,孙秀林一家暂时借住于郑七斤家。不几日,就在郑七斤的帮助下搭建起了“绍兴棚子”,还用随身携带的银元购买了荒地和良田,开始了孙家在乌镇的安家创业之路。
移居乌镇后的孙氏夫妇更加吃苦耐劳,凭借着勤俭和精明,加上乌镇连年风调雨顺,孙家的田产不断扩大,所雇佣的农工人数亦逐渐增多。没过几年,孙家不仅拥有了自己的耕牛,更是添置了抽水机和碾米机,后来居上,成为了镇上的耕田大户。
孙秀林夫妇富裕后,依然能本分为人,勤俭持家,在农工和佃户中有着良好的口碑。据孙家亲友追忆:
孙家富庶之后,农民本色不变,夫妇两人仍和农工一起参加农业劳动,和农工亲密无间。对家中吃口重、困难多的农工,体恤有加。每当农忙季节或时令节日还有酒肉相待。为此,农工们个个忠心耿耿,不敢有半点怠忽。当然,受惠的还是孙秀林。
对佃农也不刻薄,孙家租田,是“世袭制”,即轻易不换佃户,佃户的耕作权可以父子传承,也可转让他人,孙家只问收租、交纳田粮。很少有佃农故意欠租欠息的情况发生,更不需强行催索。曾有一佃户因故欠租多年,自知理亏,有一日手持香烛,向孙秀林谢罪,孙秀林连忙扶起,细问端详,孙秀林道:人有旦夕祸福,大家是做田庄人,靠天吃饭,租米不妨待你宽裕时再付。还挽留这位佃户吃了饭再走。为此,孙家在镇上,在乡下,在农工、佃户中口碑甚好。
孙秀林不仅对自家的农工和佃户心慈手软,镇上凡有善举,莫不全力相助,唯恐落在人后。他们对镇上宁绍会馆的事务,就曾热心参与。
光绪末年,同是绍兴移民的泰兴昌纸店经理黄妙祥因热衷于宁绍会馆的公益事务,在宁波、绍兴籍移民中颇有声望。宁绍会馆主要是宁波、绍兴移民的议事之所,同时也用于停放客死他乡的两地移民的灵柩,解决了他们死后或因人手不便,或因财力不支所造成的灵柩不能及时运回原籍安葬的困难。宁绍会馆也是宁绍帮的联络枢纽,他们不但贫富相济,而且子女婚姻也是首选同乡人。孙秀林在宁绍会馆的运作中,也出了不少钱和力,从而赢得了老乡们的尊重,特别是与黄妙祥之间结下了深厚的交谊,孙黄两家由此也成为了世交。
孙氏夫妇的热心善事,或是源于他们对佛教的虔诚笃信。据孙家亲友描述,孙家设有佛堂,供奉的是观音大士。早晚上香,逢年过节更为隆重。对于镇上各家寺庙举办的佛事,夫妇二人必沐浴前往。每年春秋两季,还要专程前往杭州、苏州、上海等地寺庙进香,虽往返多日,旅途辛苦,亦在所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