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模糊数学综合判定饱和砂土地震液化的研究
本文应用模糊数学,研究饱和砂土地震液化的主要因素,通过建立隶属函数、模糊矩阵和权重向量,得出液化评定指标及其等级划分,并通过工程实例说明。同时,以本文计算成果与现行规范计算成果进行对比,得到一致的判定。
实践表明,影响饱和砂土地震液化是多个因素的综合,即使发生液化,也会随着各因素指标的隶属函数不同,其液化程度也表现各异。即是说,尽管其中某因素的影响有所明确,但综合表现却有一定模糊性,据此可用模糊数学进行综合判定[1]。
1 液化因素集与液化势模糊集
影响饱和砂土地震液化的因素可写成:
式中,u1,…,un因素对论域U的关系为ui∈U;根据现行影响因素[2],取n=7,即ui包括7项因素,分别为g,hs,ds,N63.5,dwβ,ρc,为便于表示,本文写成g,h,S,N,d,β,ρ,即(g,h,S,N,d,β,ρ)∈U,于是式(1)可写为:
式中 g——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m/s2;
h——地面覆盖的非液化黏性土厚度,m;
S——标贯点深度,m;
N——自由落锤标准贯入击数基准值,击;
d——地面以下地下水位埋深,m;
β——调整系数,设计地震第一组取0.8,第二组取0.95,第三组取1.05;
ρ——黏粒含量百分率,当小于3或为砂土时,应采用3。
各因素指标对液化势的影响不同,如N=30(击),可属不液化;N=2(击),可属液化。各因素可综合构成4种状况液化势模糊集:即不液化、可能液化、很可能液化、液化,写成:
在张弘的论文《饱和砂土液化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论文集,1989,12:258-262.)中,曾给出5组隶属函数分布图,与上述因素已不完全吻合。
本文作者黎运棻根据上述因素,去掉张弘给出的1组图形,修改了2组图形,增加了g,β,ρ3组图形,并由试点法得出上述7组因素隶属函数分布图(图1)。图中k=2和k=3的函数呈梯形分布,k=1和k=4的函数图形呈半梯形分布;横坐标为各因素的指标值,均由6个分界点构成模糊交叉;纵坐标分别为函数值,以rivk表示,其中第一个脚标i表示各因素,即i=g,…,ρ,第二个脚标表示液化势v1,…,v4。当某个因素的指标不在图1中的2个或3个液化势范围内时,则相应液化势范围的函数值为0;当因素指标在1个或2个液化势范围内时,表明该因素指标与对应的液化势有关系,则由函数图形确定函数值;函数值在0~1间分布,详见图1。
图1 隶属函数图
2 模糊矩阵
设R为论域U中各因素与液化势之间的一个模糊关系,它确定了一个模糊映射,一个模糊矩阵,如第j土层的矩阵为:
式中 Rj——第j土层的模糊矩阵,j=1,2,…,m,则有m个矩阵;
rivk——矩阵中的子元素,即隶属函数值,元素中第一个脚标i为论域中的因素,以行排列,第二个脚标vk为液化势,以v1,…,v4从左至右按列排列。
3 各因素的权重向量
各因素对地震液化的影响程度不同,可用其权重表示,大量震后地面表现显示,N值影响最明显,列为权重首位,作者据21个场地资料分析,由试点法得各因素的权重向量大致为:
4 综合评判
综合评判是各因素与液化势之间的一个模糊关系,首先给出各土层评判指标,如对j土层的评判指标为:
式中,(bj1,bj2,bj3,bj4)分别表示j土层各因素在4个液化势中的评判指标,。将土层分为m层,当各层厚度相等或者相近时,整个土层综合评定指标为:
对式(7)进行归一化处理得:
式(7)、式(8)中:
当各土层划分厚度不等或相差较大时,式(6)中最后一个等号右边4项液化势指标需乘以各土层的厚度权重比:
并由式(7)得B值,不须归一化,即B=b。式(9)中,Dj为不计非液化覆盖土层的从上至下第j土层厚度(m),其余各项符号同前。
图2 b2—4—ILE关系及综合判定图
作者据上述方法,对设防烈度7度和8度的21个场地,15m深范围内饱和砂土地基分析,给出综合判定液化等级图(图2)。图(2)中,纵坐标为评判指标(b2+b3+b4),以b2-4表示;横坐标为液化指标,以ILE表示。据现行规范[2]0<ILE≤6,为轻微液化;6<ILE≤18,为中等液化;ILE≥18,为严重液化。图2中b2-4与ILE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968)。作者考虑到液化等级的地面表现会有过渡现象,不宜截然以某一个值来把相连的两个等级划分,从而提出如图2中阴影所示的模糊过渡区,得到等级划分指标如下及图2所示:
0.39<b2-4≤0.52,属轻微液化;
0.52<b2-4≤0.53,属轻微~中等过渡;
0.53<b2-4≤0.60,属中等液化;
0.60<b2-4≤0.61,属中等~严重过渡;
0.61<b2-4,属严重液化。
5 工程实例
某场地地面以下0~4m为非液化土层,4~14m为饱和粉细砂层,对该场地进行液化评判。由测试得地基的因素集:
据因素集,由图1得:
由式(5)~式(8)得:
B1=(0.34 0.04 0.14 0.48)
B2=(0.34 0.065 0.115 0.48)
B3=(0.34 0.14 0.24 0.28)
B4=(0.373 0.107 0.24 0.28)
B5=(0.44 0.04 0.44 0.08)
B=(1.833 0.392 1.175 1.60)
b=(0.3666 0.0784 0.235 0.32)
得:b1=0.3666,b2-4=0.6334,属严重液化。
在国家标准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2],对地面以下15m深度范围内,给出液化判别标准贯入击数临界值公式,按本文符号写成下式:
同时给出划分液化等级的液化指标:
以上两式中 ILE——液化指数;
Ncr——液化判别标准贯入击数临界值;
N0——液化判别标准贯入击数基准值;
Ncri——i点标准贯入击数的临界值;
Ni——i点标准贯入击数的实测值,当实测值大于临界值时,应取临界值的数值;
Di——i点所代表土层厚度,上界不高于地下水位;
n——标贯点总数;
Wi——i土层单位土层厚度的层位影响权函数值,若判别深度为15m,当该层中点深度不大于5m时取10,等于20m时取零值;
其余符号意义同前。
如图2所示,当 ILE=0,属不液化;0<ILE≤6,属轻微液化;6<ILE≤18,属中度液化;ILE>18,属严重液化。
由式(10)、式(11)算得IlE=24.62,属严重液化,两种方法判定一致。
6 结语
本文试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液化因素集与其液化势的模糊关系矩阵,确定了它的模糊映射,通过权重向量,得到映射的像,即评判指标。经21项场地计算判定,与现行设计规范采用概率方法得到的判定符合,为用模糊数学分析饱和砂土液化奠定了可能性。但由于影响砂土液化的因素很多,且有显著的不确定性,作者收集资料也有限,对各因素的液化势及其向量权重分配,还待更多场地资料进一步研究发展。
原文系1990年3月对水电学会会员所作学术报告的部分讲稿,后经补充刊于《山西水利科技》2012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汪培庄,韩立岩.应用模糊数学[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 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