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多元文化下西江苗寨吊脚楼建筑呈现出的四态
摘要: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近年来旅游业发展伴随着多元文化融合,显现出不同人群对吊脚楼民居建筑具有不同的建造需求。笔者通过对其实地考察,提出苗寨旅游经济发展和建筑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一种思考观念,进而强调吊脚楼建构形式、居住功能和工艺材料等将如何顺应当下苗族多元文化体系的发展变化。
关键词:文化融合 空间改造 居住功能 建造形态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距离省会贵阳市约230km。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西江千户苗寨现共有住户1350户,其中苗族人口占99.5%。故有“千户苗寨”之称,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聚落型苗寨。整个西江苗寨由平寨、白岩、東引、羊排、也嫣、南貴、鳥嘎、水寨等8个自然村寨組成,整个寨子成牛角状分布在白水河以及相邻两个山坡之间,聚落空间与山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无论是建于山地,还是伴于河堤,基本上都是原始农耕经济的生活模式,建筑本
千户苗寨鸟瞰
身及布局对周围的自然景观环境破坏很小,并且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环境优势和自然资源。
至2005年以来,经过近10年的旅游业发展,西江苗寨在经济收入日见丰厚的同时也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融.目前大多数苗人已经从传统农耕经济转向发展旅游经济,经济基础的转变带动了文化、意识和观念的转变,所有这些改变都使苗人重新审视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于居住空间及其功能性的重新认识。西江苗寨传统的吊脚楼建筑在改建过程中被四类人群以及他们的文化意识所影响,逐渐的呈现出可归类的四种状态,每种状态都既融合在整体群落的框架下又各自散发着独特的建造魅力,反映了当下苗寨吊脚楼建造形态的多元化以及不可逆转的现实需求。一、苗寨现存的传统吊脚楼建造形态
苗族文化为飞鸟崇拜,建筑以带有巢居形态的吊脚楼演变发展而来,吊脚楼错落有致层层叠叠,聚落依山而建,最大坡度达到了65度,相邻建筑界线相对清晰,上下建筑以小径分割,相互避让又相互依赖,既以坡形尽可能的构成行列,又随形就势地沿着山径舒展开来,充分展现了吊脚楼这一民居形式在坡地建设中的特点和优势,最大化地体现了巢居民族原始、自然生态的建筑特色。传统苗寨的民居为全木制结构,称为歇山式穿斗挑梁木架半干栏民居建
苗寨民居室内陈设
苗寨单体
筑,俗称吊脚楼。吊脚楼多为杉木做柱梁,中间夹墙和地板也以杉木居多,屋面现在多为青瓦,但也有一些老的吊脚楼是以杉木皮做瓦,可以看出苗人在建筑上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材料,减少材料浪费和建造成本。建筑多以3开间居多,开间宽度为3m左右,进深为6-8m,中间为堂屋,外部为虚空间。在檐柱栏板上建造有空花曲栏长靠凳,俗称“美人靠”苗人称为“階息”,休闲时间可凭栏远眺、品烟喝茶。里面为实空间。苗族有“向火”的习惯,火塘是家庭中的重要场所,除烧煮食物外,火塘还用于冬季取暖或访客围坐、共叙家事之所。二层的两侧则根据需要隔成数个空间,按照家庭成员辈分居住。这样独特的建造模式和居住空间的序列也是苗人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的结果,是我国少数民族民居建筑的宝贵资源,西江苗寨吊脚楼也因此率先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苗寨本乡人群在政府指导下的吊脚楼建造形态
2005年以前,苗人的传统生活模式还未受到强烈冲击,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2005年以后,大批旅游者涌入了原本宁静的苗寨。随着旅游经济渐渐兴起,当地政府也开始大力引导和扶持本地苗人旅游项目建设,这便加快了当地人群兴建家庭旅馆或改建旧屋的步伐。在建造过程中,经济上既然有了相对保障,那么最大的诉求就是建筑的稳固性。由于采伐的限制,现存吊脚楼的柱梁口径相对较小,这大大削减了建筑的稳定程度和使用寿命,抵御自然灾害,例如泥石流、地震以及火灾的能力也相对降低。本着建新如旧、修旧如故的原则,受到政府扶持和经济能力较好的村民在建设中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柱梁,尤其使用在吊脚楼的支撑柱结构上,这极大地保证了建筑的稳固性。人们用发泡砖砌筑建筑背墙(基本是临坡方向),加强建筑的隔潮性、隔秽性和保温性,并在卫生间改造上放弃了传统木材,而使用现浇楼板及墙体暗藏上水及排水,这些都增加了吊脚楼的寿命及使用安全性。虽然目前有声音说这是在做赝品,是对传统民居传承的破坏,是苗家人只看短期效应、盲目追求经济增长的浮躁心理,但其实不然。回归到建筑本源,建筑就是功能性的产品,要满足当下社会及居住人群对它的需求。改造中呈现出的这些结果,正是当下苗寨人在经济发展之后对自身居住空间环境需求提升的体现。
三、返乡的苗族人群融入旅游经济带来的吊脚楼改建形态
20世纪末,我国出现了农民进城务工的大潮,许多苗乡青年也去往广东、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寻找就业机会。他们在所处的环境中接受了发达地区的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也开阔了视野。近几年,随着家乡旅游经济的发展,这些苗族青年陆续回到家乡,其中有头脑的一批人很快投身到发展家乡旅游经济的狂潮中。他们以经营家庭旅店、特色餐馆为主,本着在发达地区所受到的文化熏陶,重新审视自己的经营状况,在原有老屋基础上进行改建。他们的原则是以较少的资金投入取得最高的建筑资源利用价值,首先要在空间使用上取得最大的空间利用面积,于是用木材将一层和三层——原来都是农耕为主进行饲养牲畜和存放稻谷粮食的空间——进行了分隔封闭,来增加经营面积或是做为仓储使用。他们在空间布置和装饰上充分发挥地域文化优势,他们知道游客的心理,了解游客的视觉文化需求,在室内空间中陈列出苗寨最传统的文化展示,例如祭祖的灵位、火塘、苗人的传统服装首饰以及历史人物、传说、图片,在灯具、窗帘、桌铺以及餐具的选择上也多以本地的太阳鼓、蜡染、粗陶等作为装饰,这样顾客得到了具有更多附加值的消费体验而乐于光顾,经营者也从中获得了更多经济利益。都市生活的经历让返乡苗人知道如何使利益最大化,如何让古老的苗寨传统文化、吊脚楼的建筑魅力成为自己经济效益增长的宝贵资源。
四、来自发达地区的暂居人群带来的吊脚楼改建形态
西江苗寨旅游业蓬勃发展以来,外乡人陆续涌入,其中一部分是向往着西江传统文化、淳朴民风和寂静的田园风光而来,还有大部分人是带着资金和创业理想而来,他们大多是有见识、有精力的青年人,能很快融入西江的旅游经济开发。他们经营的项目以精品快捷酒店、特色酒吧、咖啡和高档旅游商品为主,这些场所的客户大多是高消费国人和国外旅行者,对环境舒适度的要求比较高。为了迎合这部分消费人群,经营者需要在建筑改造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西江苗寨吊脚楼的特色在于坡地上呈现出的半干阑式建筑群落形态以及建筑构造外观,但在内部装饰方面,也就是在小木作的环节上体现得很单薄,为弥补这一缺陷或是给消费者更高层次和细节化的居住空间环境体验,人们在尊重原建筑形态特色的基础上,最大化地强调了使用的舒适性,即采用双层杉木隔板做墙体并在中间填充隔温材料,这样就有效控制了室内温度,提高了减排指标,也加强了隔声效果。他们在原建筑基础地面上做了双层檩条,上面再铺实木地板或地毯,强化了室内地面材质的舒适性。另外室内空间的作业面,例如门、窗、隔龛以及装饰线脚的处理上,突出了木材精美的雕刻工艺,这些雕刻图案也都源自于苗人的传统文化元素,或图腾崇拜,或是历史传说故事,形态多以蝴蝶、鸟、象等作为基础元素进行艺术加工,造型上既保持了原有的古朴风格,又融入了现代审美意识。这些改变都建立在外乡人对苗人传统文化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这种文化意识的出现也是旅游文化和经济发展的最终需求。
综上所述,西江苗寨在吊脚楼改建过程中呈现的这四种现状,都可以说明旅游经济的开发并不是完全破坏了当地的传统建筑风貌,而是在某种意义上是提升并带动了苗人对建筑居住空间的需求,也是建筑本身最基本的平衡发展原则。这种主观意义上的文化交融与变迁,实际上正符合“经济发展提升少数民族生活水准”的大方向。我们只有正视这种文化变迁需求的脉动,才能重新审慎思考西江苗寨吊脚楼在改建发展过程中,应如何保持建筑传承性又兼顾当下苗人对建筑空间的新需求,做出我们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苗族博物馆
苗寨风景
曾刚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2013访问学者 河北工程大学建筑学院艺术系副主任
个人简历:男,汉族,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访问学者,河北工程大学建筑学院讲师。1979年出生于湖北,2002年毕业于中南林业学院(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室内设计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02年就职于河北工程大学建筑学院艺术系。2009年于河北工程大学建筑学院获硕士学位。
个人陈述:通过对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传统民居的调研,领悟到建筑、景观、室内设计是以功能为前提,以空间为载体的不同界面的形态、构造、材质、色彩的搭配、组合的方式;以点带面的引申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建筑、景观、室内设计的形态、构造、材质、色彩等方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