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西江、北江、东江以及三角洲诸河水沙入注珠江三角洲后,经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和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崖门等八大口门出海。珠江三角洲集水面积为26820km2,其中网河区面积为9750km2。入注三角洲的主要中小河流有潭江、流溪河、增江、沙河、高明河、深圳河等。珠江河口的范围泛指西江、北江思贤滘及东江石龙以下,至外伶仃岛、横岗岛、万山岛、小襟岛南面外沿、赤溪半岛鹅头颈的连线以上,包括入注三角洲诸河流域的区域,从上游往下通常划分为三角洲网河区、八大口门区和河口延伸区。珠江河口“三江汇流、八口出海,河网密布、洪潮交错”,具有鲜明的动力平面形态以及空间分布特征,呈“西北至东南走向,河流径流动力区居中,潮汐动力分居两侧”之大格局,河口湾具有“东岸多湾、西岸多滩”的形态特征,出海口门具有“一主一汊” 天然结构等特点。
珠江河口毗邻港澳,物产丰饶,人杰地灵,作为中国南大门,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在过去几十年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同时珠江河口治理规划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在气候变化及自然演变的背景下,急剧的人类活动,对珠江河口的水沙动力格局以及区域防洪排涝、水资源供给、水生态环境保护及河口滩涂湿地保护造成一系列深刻影响。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已成社会共识,珠江河口地区也必将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
2013—2014年,广东省西江流域管理局与河海大学、广东省水文局合作,组织实施了2013年度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珠江河口水沙动力格局变迁及治理对策研究”,并得到了广东省水利科技创新资金的资助。项目实施过程中,广东省西江流域管理局组织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以及河海大学、广东省水文局等单位,检索收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珠江河口治理开发规划研究有关文献及部分历史文献资料,整理编制成《珠江河口治理研究文献指引》。本指引收集文献名录主要来源包括《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档案室、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档案室、高要市档案馆以及百度搜索引擎检索、部分外文检索系统、有关专家收藏等。在此,对有关数据库、单位及专家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并限于资料及编者水平,多有疏漏,敬请读者不吝赐教,以便我们今后进一步完善收集整理。联系邮箱:zjhkwxzy@163.com。
编者
201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