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左岸山体坝段
5.2.1 地形地质情况
小浪底斜心墙堆石坝左坝肩为一南北山岭,长约3km。其中正常溢洪道以南约400.00m,受上游风雨沟,下游瓮沟、西沟和葱沟等的切割,山体相对比较单薄,而且山体上部存在多层连续性较好的缓倾角泥化夹层;水库蓄水后,夹泥层等情况将会随之恶化,山体将存在严重的稳定问题。故该段山体也曾有“左岸单薄分水岭”之称。左岸山体加固处理基本是针对该段分水岭而言的。在溢洪道以北风雨沟沟头附近有一垭口,基岩面高程不到240.00m,需设副坝。
按照地形、地质特点,左岸山体可以溢洪道为界大致分为两段,以南称为洞群段,以北为副坝段。本节着重介绍洞群段的加固处理,副坝段将在第9章介绍。
左岸山体上部主要出露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和尚沟组岩组。沟内有许多断脚岩层出露,其中主要为岩层。整个左岸山体岩层层面基本倾向下游(北东方向),倾角12°~14°,南陡北缓,局部达17°。岩组为厚层钙、硅质砂岩与粉砂质黏土岩、黏土岩、粉砂岩等(约占30%)互层,层间发育泥化夹层。
稳定分析表明,控制左岸山体稳定的主要是岩层内的泥化夹层,地质勘探查明该岩层内共有17层泥化夹层,其中有些夹层的连续性较好,一段连续长度达200~400m。夹泥层综合(考虑夹泥类型、连续率等)内摩擦系数f=0.23~0.29,凝聚力c=4.9kPa,而且在上、下游坡临空出露或埋深较浅,对上部山体的稳定十分不利。另外,三条近于平行的断层F236、F238、F240横切山体,F28断层与左岸山体山脊走向成约30°角斜切山体,破坏了左岸山体的整体性,使得两断层间及外侧的山体,具备单独下滑的可能性。
据地质调查,山体下游坡浅表层岩体已发生过蠕滑和倾倒变形。水库蓄水后,山体的水文地质条件将发生改变,特别是遭遇地震时,山体稳定问题将更为突出。
5.2.2 左岸山体在工程中的地位
如第2章所述,左岸山体,特别是近河段的近400m,可以认为是主坝的延伸。左岸山体一旦失稳,也将直接危及大坝的安全。
由于右岸地形、地质条件限制和枢纽总布置要求,枢纽所有的泄水、发电建筑物都集中布置在这里。这些建筑物包括:3条孔板泄洪洞、3条明流泄洪洞、3条排砂洞、6条发电洞和地下厂房、一条灌溉洞和一条正常溢洪道。因此,左岸山体的整体稳定,直接影响枢纽的正常运行,对于整个枢纽的安全至关重要。
左岸山体岩层倾向下游,受沟谷切割造成山体比较单薄,但除上游风雨沟的走向与山脊基本一致、下游瓮沟交角较小外,其余各沟均与山脊近于垂直,沟与沟之间山梁延伸较长,对整个山体起到支撑作用。所以,左岸F240断层以北山体不存在稳定问题,F240断层以南部分,在水库蓄水后,可能失稳破坏。最可能发生的破坏型式是沿埋藏较浅(深20~40m以上)的泥化夹层层面发生滑动。
5.2.3 加固设计标准和初步设计方案比较
鉴于小浪底工程的规模和重要性,以及左岸山体在该工程中的重要地位,左岸山体与枢纽其他主体建筑物一样,按1级建筑物进行加固处理设计。设计地震烈度为Ⅷ度。
稳定计算表明,当正常高水位275.00m遇Ⅷ度地震时,不满足稳定要求(见第5.2节)。破坏形式为沿浅层泥化夹层的滑动。
初步设计阶段,曾研究过数十种山体加固处理方案。具有代表性的有六种:
方案1 沿山梁设置灌浆帷幕与排水,下游坡采用石渣压戗。
方案2 沿山梁设置灌浆帷幕与排水,不足者用混凝土齿槽或混凝土压戗。
方案3 上游坡衬砌混凝土,坡脚设置帷幕和排水,不足在下游坡设预应力锚索。
方案4 混凝土面板包山方案,即上游坡设混凝土面板,其下设反滤,排水层,在面板底座布置灌浆帷幕,其下游设排水隧洞,下游坡采用石渣压戗。
方案5 沿山梁设灌浆帷幕与排水,下游坡设混凝土抗滑桩或键。
方案6 沿山梁设灌浆帷幕和排水,局部稳定性不足,设置预应力锚索。
经对各方案分析比较初步设计推荐的综合处理方案为:沿山梁进行帷幕灌浆,灌浆帷幕后设置排水系统,以降低山体浸润线;在下游坡填石渣压戗;在泄水建筑物洞群区,同时设置钢筋混凝土抗滑桩,以承担剩余下滑力。
5.2.4 招标设计阶段的优化
5.2.4.1 初设推荐方案存在的优缺点及应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在招标设计开始后,首先对初设推荐方案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通过分析和总结认为,初设推荐方案有以下两个突出的优点:
(1)充分利用灌浆帷幕和排水作用,有效地降低渗流量和地下水位。岩石浅层的软弱泥化夹层是影响左岸山体稳定的内在因素。水库蓄水后,随着浸润线的抬高,夹泥层长期浸水,原有性能将恶化。设置帷幕和排水,可有效地降低浸润线,使尽可能多的泥化夹层,特别是上部岩层内的泥化夹层,在水库蓄水后仍处于地下水位以上,得以保持原有自然状态。
由于降低浸润线对提高山体抗滑稳定性效果十分明显。因此,无论采取什么处理方案,帷幕和排水都是必要的。
(2)利用开挖料填筑石渣压戗,技术经济明显。枢纽各建筑物石方开挖量达2452万m3,有大量的开挖料可以利用;石渣压戗填筑施工与坝壳堆石相同,不需另置专门机械。若直接填筑或就近堆存回采,经济效益非常明显。即使堆存较远,回采填筑经济效益可能不明显,但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也减少弃渣处理工作量。从左岸山体下游坡的地形看,沟谷发育,是填筑石渣的有利地形条件。回填石渣压戗的正是利用了这种有利的条件。
初设推荐方案的缺点是,洞群区山体采用钢筋混凝土抗滑桩加固,需3m×5m截面、深30.00m混凝土抗滑桩100多根,混凝土达5.7万m3。但由于山体体积庞大,采用抗滑桩加固,对提高其稳定性效果并不明显。另外,由于泥化夹层自上而下呈多层分布,桩的布置比较困难,而且可靠性较差。
5.2.4.2 加固设计方案优化
初步设计阶段,左岸山体所有泥化夹层的抗剪强度指标均采用摩擦系数f=0.25,凝聚力c=4.9kPa。实际上按泥化程度和构成物质不同,泥化夹层可分为全泥型(a型)、泥夹碎屑型(b型)、粉砂夹泥或泥夹粉砂型(c型)、泥膜型(d型)和碎屑夹泥型(e型)五类,残余强度的范围值f=0.213~0.290(小值平均值),c=6.7~16.7kPa(平均值)。因此,采用一种指标进行稳定分析,显然其结果不能完全反映左岸山体实际稳定情况。
通过对初设阶段加固方案存在的缺点和遗留问题的分析,要选取合理的处理方案,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摸清泥化夹层的分布形态,正确选择夹层的抗剪强度指标。
在招标设计阶段,进行了进一步的地质调查和试验,根据夹泥实际的空间分布形态,考虑夹泥类型、连续率和厚度因素,以及地质构造特点,对左岸山体稳定性的影响。对不同地段不同的夹泥埋藏深度,确定不同的滑动模式和计算假定,对不同的夹泥层采用不同的抗剪强度指标进行稳定分析。根据计算分析结果,对加固处理方案进行了优化,取消了洞群区的抗滑桩,减少了石渣压戗工程量。如将初设阶段高程262.00m的压戗平台降低高程245.00m;正常溢洪道至F238断层之间,节省工程量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