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开挖支护
4.1 开挖施工
4.1.1 概述
3号、4号引水隧洞西端工程开挖采用钻爆法施工,无轨运输、多工序平行作业,2007年8月15日开工,至2012年6月6日开挖全部完成。断面分为马蹄形断面和平底板马蹄形断面两种[3号引水隧洞以引(3)4+488桩号、4号引水隧洞以引(4)4+498桩号为界,以西为马蹄形断面,以东为平底板马蹄形断面],开挖洞径13.0~14.6m。引水隧洞立面为缓坡布置,由进口底板高程1618.00m降至高程1564.70m,与上游调压室相接。其中,3号引水隧洞引(3)0+128~1+812.465桩号、4号引水隧洞引(4)0+128~1+797.26桩号洞段底坡为0%,3号引水隧洞引(3)1+812.465桩号、4号引水隧洞引(4)1+797.26桩号以东开始洞段底坡比降为0.365%。
3号引水隧洞西端最终开挖范围为引(3)0+128~5+245.771,开挖总长度5117.771m,开挖总方量为807048.62m3;4号引水隧洞西端最终开挖范围为引(4)0+128~5+096.215,开挖总长度4968.215,开挖总方量为775451.82m3。
图4.1 开挖台阶划分示意图(单位:cm)
引水隧洞分台阶开挖,以13m开挖断面为例,上断面高度8.5m,下断面高度4.5m。
Ⅱ、Ⅲ、Ⅳ类围岩上断面一次开挖完成,断面开挖周边无损光面爆破。Ⅱ、Ⅲ类围岩循环进尺3.0m,Ⅳ类围岩循环进尺2.0m。如图4.1所示。
在上断面开挖工作面前进至下一施工横通道前方50m左右,及时进行横通道的开挖支护。待完成横通道后,利用其作为洞内的交通通道,按照3号、4号引水隧洞顺序安排下断面开挖,以下断面开挖不影响主洞的施工交通为原则。
引水隧洞钻爆法施工过程中提前进行超前预报工作。采用多种地质预报方法相结合的综合预报方法,建立宏观超前预报,分析已掌握地质资料及已施工辅助洞的地质资料,每50~200m采用TSP技术超前预报、短距离超前钻探及孔内雷达探测三级预报、预警机制,以此分析判定引水隧洞地质变化状况,选定隧洞相应区段的掘进方法,确保隧洞施工安全高效。
4.1.2 开挖施工方法
1.开挖施工工艺流程
洞室钻爆法开挖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2。
图4.2 洞室钻爆法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图
2.开挖施工方法
(1)测量放线。控制测量采用TCRA1201全站仪作导线控制网,施工测量采用TCR802全站仪配PDA、隧洞测量系统软件进行隧洞开挖炮孔放样、隧洞断面测量、随机检测超欠挖等施工测量作业,进洞施测前,测量人员提前做好炮孔放样数据资料,以便能在工作面上快速、准确地放出周边轮廓线、中心线和掏槽孔等关键炮孔所在位置,所有孔位点、线要求用红油漆在工作面上标识清楚。
(2)钻孔作业。采用三臂凿岩台车及手持风钻钻孔,孔径φ42~102mm。在布孔时尽可能避开软弱夹层,台架法施工时采用斜眼掏槽光面爆破,台车钻孔开挖时采用直眼掏槽光面爆破方式。3号、4号引水隧洞围岩大部分属坚硬岩体,较多的采用斜眼掏槽方式,Ⅱ、Ⅲ类围岩掏槽形式见图4.3,Ⅳ类围岩掏槽形式见图4.4;Ⅱ、Ⅲ类围岩上断面布孔形式见图4.5,下断面布孔形式见图4.6,爆破参数见表4.1和表4.2;Ⅳ类围岩上断面布孔形式见图4.7,下断面布孔形式见图4.8,爆破参数见表4.3和表4.4。
图4.3 Ⅱ、Ⅲ类围岩楔形掏槽爆破设计图(单位:cm)
图4.4 Ⅳ类围岩楔形掏槽爆破设计图(单位:cm)
图4.5 Ⅱ、Ⅲ类围岩上断面开挖炮孔布置图(单位:cm)
图4.6 Ⅱ、Ⅲ类围岩下断面开挖炮孔布置图
表4.1 Ⅱ、Ⅲ类围岩上断面开挖爆破参数表
表4.2 Ⅱ、Ⅲ类围岩下断面开挖爆破参数表
图4.7 Ⅳ类围岩上断面开挖炮孔布置图(单位:cm)
图4.8 Ⅳ类围岩下断面开挖炮孔布置图(单位:cm)
表4.3 Ⅳ类围岩上断面开挖爆破参数表
续表
表4.4 Ⅳ类围岩下断面开挖爆破参数表
钻孔要求周边孔在设计轮廓线上开孔,轮廓线和掏槽孔的孔位偏差不大于5cm,外偏斜率不大于5cm/m,其他炮孔孔位偏差不大于10cm。若遇布孔困难,炮孔位置可适当调整,但必须保证调整后孔间距均匀布置。造孔过程中要求按“准、平、直、齐”的要求进行检查。
(3)装药、联网、爆破。每茬炮的装药量应事先进行计算和设计,爆破前按设计剂量进行装药。当炮孔出现开孔面不齐时,可根据炮孔深浅变化作相应调整。
掏槽孔、辅助孔和底孔采用耦合装药,周边孔采用不耦合装药,按照爆破试验确定起爆网络布孔和起爆顺序起爆。周边孔装药结构见图4.9。
图4.9 周边孔装药结构图
炮泥预先调配并搓成长条状备用,要求周边孔炮泥堵塞长度不小于30cm,其他各孔堵塞长度不小于20cm。
掏槽孔、辅助孔和底孔采用非电毫秒雷管分段引爆,周边孔采用导爆索引爆,起爆顺序依次为:掏槽孔→辅助孔→周边孔→底孔。联网过程中要求塑料导爆管不打死结、不弯折,塑料导爆管密封性能良好,连线时注意雷管的段位,不得错段。
(4)安全处理。爆破后进行四周围岩的安全处理,以确保进洞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由专职安全员全过程监控。对于掌子面的哑炮,用高压水冲刷掉或在哑炮周围殉爆距离之内重新钻孔,炮工装药引爆。对于掌子面、边墙及拱顶上的浮石,由经验丰富的人员先进入工作面,用长细钢钎撬掉,或可用反铲逐区域地进行清理;对于岩面破碎洞段在进行安全处理后,可先喷一层5cm厚钢纤维混凝土。出渣后再次进行安全检查及处理。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已开挖洞段的围岩稳定情况,清撬可能塌落的松动岩块,确保设备及人员安全。对开挖面进行安全处理之后,便开始进行出渣。大断面洞室一般采用3m3或3.4m3侧卸装载机装渣,配合25t自卸汽车进行运输,将渣料运往弃渣场。出渣后,用人工或反铲对堆渣以下掌子面、边墙围岩再进行一次安全处理,清理掉浮石和危石。同时,测量人员进入现场,对开挖段进行测量,为下一循环钻爆做好准备。
4.1.3 开挖质量控制措施及效果
1.开挖质量控制措施
引水隧洞开挖质量控制措施主要采用如下几个方面。
(1)配置足够的测量人员、仪器和设备,按国家测绘标准和本工程精度要求,建立施工控制网。
(2)在引水隧洞钻爆法施工前配置足够的隧道测量系统,对所有周边孔孔位进行测量和记录,及时放出开挖轮廓线并对断面进行复核检查。该测量系统记录的钻孔孔位、方向及深度将作为判断造成超挖原因的重要依据。
(3)针对围岩类型、地质条件编制合理的施工方案,并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及实施效果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
(4)配备足够的、先进的开挖和钻爆设备,加强施工人员系统业务培训,熟练掌握开挖和钻爆技术,开挖前进行爆破试验,严格按照爆破试验确定的爆破参数进行施工,并不断优化爆破参数,保证爆破效果。
(5)施工中严格按爆破试验确定的参数控制钻孔位置,间排距、孔深、单耗及线装密度等参数。及时处理因地质和施工原因造成的超欠挖,保证开挖断面符合设计要求。
(6)钻孔的测定和开孔质量符合下列要求:钻孔孔位依据测量定出的中线、腰线及开挖轮廓线确定;周边孔在断面轮廓线上开孔,沿轮廓线的调整范围和掏槽孔的孔位偏差不大于5cm,其他炮孔孔位的偏差不得大于10cm;确保炮孔的孔底落在爆破图规定的平面上;炮孔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装药爆破。
(7)炮孔的装药、堵塞和引爆线路的联结,由经考核合格的炮工负责,并严格按爆破图的规定进行。
(8)光面爆破效果达到以下要求:残留炮孔痕迹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炮孔痕迹保存率:完整岩石在80%以上,较完整和完整性差的岩石不少于50%,较破碎和破碎岩石不小于20%;相邻两孔间的岩面平整,孔壁没有明显的爆震裂隙;隧洞周边不欠挖,平均线性超挖值小于20cm;预裂爆破后必须形成贯穿连续性的裂缝。
(9)隧洞开挖及时跟进支护,保证围岩稳定;同时加强施工期围岩变形观测,并根据观测结果调整开挖支护方案,保证引水隧洞开挖质量。
(10)对于断层、软弱夹层等不利地质条件,采用“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的开挖方式,同时加强施工期变形观测,并根据观测结果调整开挖支护方案,确保施工质量。
(11)开挖完成后立即进行断面复测,经监理人同意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引水隧洞开挖质量效果
在开挖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开挖质量控制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指导、监督、检查,效果明显。开挖质量检查具体表现在贯通误差和开挖质量检测成果两个方面。
(1)贯通误差。3号、4号引水隧洞工程属于超埋深,大洞径的超长水工隧道,除了要控制好洞室开挖走向的轴线方向以外,更要加强洞室开挖后的断面成型效果质量,在施工过程中,测量人员很好地控制了测量放线,在开挖工序检查验收时,现场作业人员按要求现场控制炮孔及装药量;西端引水隧洞工程开挖质量总体控制较好,整个洞段无欠挖,除溶洞、软岩、砂板岩等自身围岩较差洞段造成超挖较大以外,其余洞段超挖基本控制在设计要求范围内。3号、4号引水隧洞贯通误差见表4.5。
表4.5 3号、4号引水隧洞贯通误差统计表
(2)开挖质量检测成果。在开挖过程中,对孔深、孔距等进行检查,在开挖完成后,再进行测量检查是否存在超欠挖现象,在确保无欠挖的前提下,再将建基面清理干净,由管理局、监理、设计及施工单位四方进行联合检查验收。根据测量检查结果分析本工程开挖无欠挖,超挖除溶洞、岩爆、软岩断层等部位外,其他部位总体处于合理范围。具体检测情况详见表4.6。
表4.6 引水隧洞开挖质量检测成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