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印度农田水利发展现状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第一节 印度自然、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
一、自然条件
印度国土面积298万平方公里,平原约占总面积的40%,山地、高原占60%,但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过1000米,全国以低矮平缓的地形为主。按照地形特征,印度大致可以分为5个部分:北部喜马拉雅山区、中部恒河平原区、西部塔尔沙漠区、南部德干高原区和东西海域岛屿区。
印度属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为凉季(10月至翌年3月)、暑季(4—6月)和雨季(7—9月)三季。多年平均降水量1170毫米(中国约600毫米),且时空变化大,主要集中在6—9月的西南季风季节,约占全年降水量80%以上;空间上,西部拉贾斯坦邦塔尔沙漠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而东北部喜马拉雅山南侧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梅加拉亚邦乞拉朋齐地区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
据《国际统计年鉴2011》,2009年印度人均水资源量为1603立方米(中国约2200立方米),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人口快速增长和水污染加剧,导致水资源供需不平衡,尤其是印度半岛内陆地区。
印度耕地面积1.5亿公顷,约占国土总面积的45%;人均占有耕地约0.12公顷,约为我国的1.2倍。印度的耕地主要分布如下:①以水稻、黄麻和茶叶生产为主的东北部湿润平原区;②以小麦和糖料作物生产为主的中北部半湿润平原区;③以玉米、棉花和杂粮生产为主的西北部干燥区;④棉花生产高度集中的半岛北部干旱熔岩高原区;⑤以杂粮和糖料作物生产为主的半岛南部高原山地区;⑥以蔬菜、水果和大麦生产为主的北部山区(丁霞,1991)。
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印度人口12.4亿(2012年),城镇化率从2000年的27.7%上升到2010年的30.1%,呈现较为缓慢的上升趋势。据《国际统计年鉴2011》,2000年印度农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59.8%,2010年为55.8%,呈缓慢下降趋势。1990年印度人均GDP与中国基本持平;2010年印度人均GDP为1340美元,不到中国的1/3。印度农业产值占GDP的比例从2000年的23.4%下降到2010年的16.2%(同期中国为10.1%)。最近几年,印度经济高速发展,2010年,经济增长率为10.09%。
印度城乡差距较大,而且农村内部贫富差距也很大。根据印度全国抽样调查组织(NSSO)进行的第七次家庭消费支出调查结果显示,2004—2005年,农村人口人均月消费支出约为13美元,而城市约为24美元,是农村的2倍(中国城市居民收入是农村的3倍)。印度10%的最贫困农民每月人均消费仅有约6美元,农村最富裕的5%的人口的人均月消费约为26美元以上。
三、社会管理体制
印度为联邦制国家,行政层级有联邦政府(即中央政府)、邦政府及地方政府(另外还有7个中央直辖区,与邦政府平行),《宪法》明确规定了中央政府及各邦政府的行政职责。中央政府的行政职责包括国防、军事、外交、科技文化发展、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等全国性事务。各邦政府的行政职责包括维护本地秩序、警察、教育卫生、水利灌溉、农业及农村发展等。
与此对应,为满足中央和各邦政府履行职责需要,印度《宪法》赋予中央和各邦政府相应的财权。在财权分配上,中央拥有雄厚的财力,强调中央财政收入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主要地位,联邦政府的财政收入约占国家财政收入的60%。联邦政府通过税收分成、转移支付和贷款等方式来平衡各邦财力。
四、农业农村基本情况
(一)土地经营方式
印度实行土地私人所有制。农业生产方面,以分散的小规模家庭经营为基本的土地经营模式。20世纪60年代,印度农业发起了以推广高产品种、灌溉、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等为主要内容的“绿色革命”,使印度在不长的时间内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摆脱了粮荒的长期困扰。
印度在“绿色革命”后出现了土地关系新趋势,总体来看利于土地的规模经营。首先,“绿色革命”提高了农业回报率,促进了撤佃自耕,减少了传统的租佃制。此外,20世纪80年代开始,传统的大地主、小佃农模式逐渐减弱,出现新的“反向租佃”趋向,及小户出租土地给大户经营(类似现在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集中趋势)。土地分割和破碎是印度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反向租佃”提高了农业经营规模效益。印度国家农业政策也鼓励土地的规模经营。
印度农户平均拥有土地1.68公顷,但土地占有非常不均,占农户总数57.8%的“边际农户”(耕种土地不足半公顷)平均只有0.39公顷土地(聂振邦,2003)。2007年印度农场总数达到1.155亿个,其中60%的规模不足1公顷,只有1%的规模达到或超过10公顷(朱行,2010)。据《国际统计年鉴2011》,印度从事农业经济活动的人均耕地面积为0.6公顷,与中国(0.6公顷/人)相当,低于日本(2.7公顷/人)、西班牙(11.4公顷/人)以及美国(65.2公顷/人)。
(二)农业及粮食生产扶持政策
印度农业种植以粮食作物为主,2008年印度粮食产量为2.3亿吨,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
印度粮食生产取得的成就得益于政府所奉行的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一是粮食价格支持。印度20世纪60年代初的全国大饥荒促使政府加强了对粮食的支持和控制,成立了农产品价格委员会,由其每年向政府提议农产品保护最低价格(收购价),然后由政府确定并公布。二是农业生产投入支持。印度对农业生产投入支持包括:①化肥支持;②电力和灌溉设备燃料支持;③农业机械支持。三是农业信贷、保险支持。信贷主要有3种形式:①用于购买化肥、种子、农药等生产资料的短期信贷;②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中期信贷;③用于农田保护和农村电气化的长期信贷。从1999年开始,印度开始执行新的保险计划,承保的范围扩大到所有的农户和粮食作物。四是政府一般服务,包括:①农业科研开发与技术推广;②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③支持各种农业合作社的发展(王军杰,2011)。
(三)农村社会经济组织
印度是第三世界中非政府组织发达的大国,与农业和农田水利关系较大的农村合作组织数量较多。目前印度共有54万个农村合作社组织,2.49亿户社员,覆盖全国2/3以上的家庭和绝大多数乡村(王雍铮,2012)。印度的农业合作社是政府促进农业生产、实现农业发展规划的重要手段,也是农民保护自己利益的重要途径。印度农业合作社主要有农业信用合作社、农产品加工合作社、农产品销售合作社、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合作社等。政府对各种合作社的建立和运行给予支持,促进了农业的规模化、市场化发展(王军杰,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