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野苍流:打渔张引黄灌区开灌60周年纪念专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灌区停灌与排涝治碱

一、灌区次生盐渍化问题引起上级高度重视

打渔张引黄灌区建成之初,在农田灌溉、土壤改良等方面取得良好效益,如一干渠灌区1958年运用后,当年粮食亩产达到132.5公斤,比1957年增长53%。初灌的成功,特别是灌区东部黏质土地区,粮食大幅度增产,使人们认识到了引黄灌溉的好处。但是到1958年,在急躁冒进思想的影响下,大搞“天上的水蓄起来,地下的水挖出来,河里的水提出来,水不出境,水不出村。”由于不顾客观条件,盲目大引、大蓄、大灌,重灌轻排,由此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土壤板结,出现大量次生盐碱地,在张东铁路以西、尤其是总干与黄河之间上游灌区,因工程配套不完备,又缺乏大型灌区的管理经验,再加上农业措施粗放,导致灌区西部粉沙质土壤区次生盐渍化严重,当地干部群众反映强烈。加上20世纪60年代初涝灾不断,造成产量大减。较建渠前亩产85公斤,减少到75.5公斤,部分群众对引黄失去信心。

1959年10月11日—11月4日,由淄博专区水建指挥部工作组、打渔张引黄灌溉管理局、所干部参加,对灌区土地的次生盐渍化问题进行了历时24天的大范围的调查。调查发现:由于部分排水系统不完整;常年放水渠侧大量渗漏,有的渠系不配套,部分乱扒乱堵;耕作粗放、大水漫灌等原因,导致部分土地次生盐渍化、沼泽化。

1961年3月,中共华东局第三书记李葆华、水利部副部长钱正英,由省委书记周兴,山东省水利厅厅长江国栋陪同,到打渔张引黄灌区视察,重点考察了灌区次生盐渍化问题。

1961年8月19日,农业部(61)农水基字第94号文转发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对山东打渔张和位山灌区的盐碱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后,给山东省水利厅提出的《目前防止灌区土壤盐渍化的几个问题和意见》,认为这些意见反映了一定的实际情况,对黄河下游某些条件类似的灌区有参考价值。并希望在打渔张引黄灌区进行试验研究,以进一步得出论证。

11月24—28日根据中共山东省委农村工作部指示,为进一步落实打渔张、刘春家灌区改碱工程,山东省水利厅召开了惠民专署和有关县参加的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惠民行署副专员邢钧,惠民专区水建指挥部政委王震东,打渔张引黄灌溉管理局党委书记王恩普及广饶、博兴、高青三县分管水利的县长、局长等10余人。会议对改碱工程计划、任务,土石方121万立方米,桥涵283座,需工日136万个,补助粮100万公斤,经费274万元,水泥224吨,木材154立方米,钢材7.2吨,石子1752立方米,混凝土涵管2368节,混凝土板610块,砖石约900立方米等统一了口径。并拟定明年麦收前全部完成。

二、范县会议,决定停灌,平渠还耕

1962年3月17日,全国引黄灌区在范县召开会议,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主持会议,研究引黄灌溉问题。会议决定:

(1)由于引黄灌溉大水漫灌,有灌无排,引起大面积土地碱化,根本措施是停止引黄灌溉,不经水电部批准不准开闸。

(2)必须把阻水工程彻底拆除,恢复水的自然流向,降低地下水位。

(3)积极采取排水措施。

范县会议之后,1962年4月9日,山东省水利厅召开平原地区排涝改碱会议,根据范县会议精神对停止引黄灌溉后应采取的措施,以及排涝、改碱、抗旱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研究,会议决定:

(1)停止引黄灌溉后,除打渔张、位山、刘庄、北干渠、济平灌区、沟阳家虹吸灌区渠道保留外,其他不再利用的各级渠道应废渠还耕。

(2)工程废除后腾出的土地,原则上分给大队耕种。

(3)灌区建筑物、引黄闸涵保留,交黄河河务部门管理,其他建筑物可以废除。

(4)东平湖、大行堤、金堤河水库保留用于滞洪,其他平原水库原则上一律废除。

(5)平原排水河道阻水工程应一律拆除或改建。

(6)充分利用现有水井和提水工具,解决抗旱灌溉。

根据范县会议和山东省水利厅排涝改碱会议精神,1962年4月打渔张引黄灌区工作安排如下:

(1)一干渠(仅小清河以上部分)至五干渠保留,其他渠道应废渠还耕。

(2)撤销各所、站,打渔张引黄灌溉管理局机关保留,编制名额限定40人,全局下放回家职工89名,外调商业、银行、粮食部门近50人。

这些决定,直接导致了打渔张引黄灌区精工建成的具有国际标准的支、斗、农、毛灌溉渠系和闸涵设施毀灭性的破坏,直到后来也没有全部恢复到当初的规划建设标准。至此,打渔张引黄灌区停灌,“废渠还耕”,转入以排涝治碱为中心的治理阶段。

1962年1月16日,水利电力部、农垦部在打渔张引黄灌区共同组织规划组,深入调查研究,编写了《山东省打渔张引黄灌区改碱方案》。6月,惠民地委并以(62)13号文公布成立打渔张引黄灌区改碱指挥部,由邢钧任指挥兼政委。指挥部设在灌溉局机关(牛庄)院内。1962年6月,“山东省打渔张引黄灌区排涝治碱工程指挥部”在灌溉局机关正式挂牌办公,指挥部人员编制40人,指挥部和灌溉局实际是一个机关两个牌子,部、局总编制80人。

三、排涝标准及排涝模数的确定

打渔张引黄灌区排水系统的排涝模数,原采用鲁北地区1964年雨型排涝模数,100平方公里以下的小面积都采用0.322立方米/(秒·平方公里)计算。经过多年实践证明,此模数不适宜灌区内小面积排水沟的设计,尤其在地下水较高,土壤蓄水能力较低的情况下,其数值更为偏低。因此,灌区内支、斗、农沟排涝模数必须按实际情况予以分析校正。

(1)根据1966年山东省水利局关于《台条田工程排水系统设计标准的初步探讨》计算资料,打渔张引黄灌区采用鲁北地区排涝公式较为合理:

Mm=0.0235R0.84(当F<5平方公里时)

Mm=0.04R0.84·F-0.28(当F=5300平方公里)

计算结果见表1-3。

表1-3 打渔张引黄灌区排涝模数成果表

考虑灌区今后的发展,满足排水要求,排涝标准采用十年一遇。

(2)以灌区日平均最大降雨量计算径流率,根据1970年7月24日灌区内12个点实测资料,日平均降雨量为192毫米,按一日(d)排完计算:

径流系数δ采用0.445,来源于山东省水科所王旺庄水文泥沙实验站1959年2月《山东省打渔张引黄灌区暴雨径流初步分析报告》中在洛车李径流场测验成果。见表1-4。

表1-4 打渔张径流系数分析表

(3)参照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所1965年10月,鲁西北、鲁西南平原小面积排涝模数经验公式的商权计算成果,鲁北地区盐碱地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下,径流深R为50毫米时,排涝模数为1.08立方米/秒/平方公里。

综合以上成果,初步确定灌区内支、斗、农沟排涝模数按台、条田日设计标准,小于5平方公里,采用0.8立方米/(秒·平方公里),10平方公里采用0.65/(秒·平方公里)。桥、涵建筑物流量标准:支、斗、农沟(一般小于10平方公里),采用1.0立方米/(秒·平方公里);干沟桥涵按增加30%计标,约接近20年一遇标准。

四、停灌期间的主要排涝治碱工程

1962年停灌至1965年复灌期间,打渔张引黄灌区实施的主要治碱、灌排工程有:

(1)四干渠防渗。这是国内首创,主要是灰土防渗,还有塑膜、黏土等试验段。四干渠全长34公里,入口流量初建为18立方米/秒,1966年扩建后23.5立方米/秒,控制灌溉面积3.40万公顷。其上游多为粉沙壤土,渠道输水期间渗漏十分严重,造成两侧土壤盐渍化。为解决这一问题,1964—1965年,国家投资76万元,在四干渠上游段(西南李闸至北隋闸)进行防渗试验工作,工程长度11482米,共试用4种材料进行防渗处理。其中:灰土防渗段长9882米,3∶7灰土的防渗层厚度30厘米,4∶6灰土的防渗层厚度为20厘米,保护层厚均为50厘米;黏土防渗段长500米,防渗层厚40厘米,保护层40厘米;油毡防渗段长500米,用200号石油沥青油毡,铺衬边坡为1∶1,最小护层厚为40厘米;塑料薄膜试验段长500米,薄膜有深灰色和棕色两种,厚度均为0.2毫米,铺衬方法为垂直水流方向,搭接5厘米,锯齿坡面铺设,保护层40厘米。经测试,塑膜防渗效果最好,灰土防渗效果稍次,为塑膜防渗效果的90.2%左右。

(2)支脉沟(1965年治理后改名支脉河)疏浚。支脉沟是打渔张引黄灌区的主要排水河道,分别于1963年、1964年、1965年进行3次较大规模的疏浚治理。

(3)骨干排水河道疏浚开挖。主要包括广浦沟、湾杨沟、二干排水沟、三干渠排水沟、莱家沟、斜李沟、武家大沟等开挖疏浚。

(4)老广浦沟改道。从耿井村改道向东北流至辛镇村附近入广利河;广利沟在沙营村向东新辟河道,至旺河口入海,并改名为广利河。

(5)六户和魏家两处水利土壤改良试验站,进行了一系列的排水、降水、改土等治碱试验。

到1981年,除以上防渗排碱工程,还对流域进行了调整、开挖了各主干渠道截渗沟等。这段时间,排涝治碱、改建工程,国家投资2039.26万元,各县和有关水利单位投资2510.2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