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贡山
到x城已经是傍晚,x城是个小站,下车的人并不多,我们取了行李,打了车去找住的地方,安顿好,吃完饭,就早早睡了。
第二天一早,打算去河口看看,然而现场已经被封锁了,只能远远的看,有考古人员在江边开展工作,一群当地人在河岸上围观,七嘴八舌的谈论着。
“狗日的xxx,他们几兄弟发现的早,都打捞了几个月了,发大财了。”一位中年妇女愤愤不平。
“这些都是国家的,不管谁打捞到都要上交国家。”一位知识分子模样的人说。
“上交个鬼,他捞的东西早都卖了,钱都花了,现在问他要,他屁都没得。”一个瘦瘦的年轻人说。
看来和报道的一样,江底的沉银不是最近才发现的,已经被最先发现的人捷足先登了。看也看不出什么名堂,我们打算回去,这时,毅总扯了扯我的袖子,示意我看旁边,我用余光略微一瞥,在人群中,看到了我们昨天火车上遇到的那伙人。
第二天一早,问一位本地的亲戚借了车,买了一些食品和必需品,我们就出发了。这条深入秦岭深处的小河有官方的名字,但当地人更喜欢称之为“金钱河”,名字同样来源于当年的传说,据说对当时商人来说,这是一条流淌着金钱的河流。
金钱河边有一条草草修成的公路,沿途还有三五成群的房屋,破败不堪,不知道是否还有人居住,到中午的时候,人烟已经日渐稀少,幸亏有电子地图,我们还不至于迷路,根据我们此前的分析,当年如果真有宝藏,不会离河口太近,而是在河流的中上游地区。
傍晚的时候,遇到了金钱河的第一个支流,从地图上看,这条支流偏向西北,主河道则指向正北方向,都深入秦岭深处,实在无法判断当年的“金钱之河”到底是哪一条。天色已晚,我们把车停在路边,在路边的空地上搭起帐篷,随便吃点东西,都还没有睡意,就在河边坐着闲聊,按毅总的意思,我们还是要顺主河道上行,原因是按当年的水文条件和航运水平,船老板们会选容易走的河道,这一点倒是合情合理,熊子则不以为然,认为如果当年真的在这条河的某个地方藏有财宝,肯定是首选险峻的地方,这样才不易被人发现,当然,我知道,熊子除了寻宝之外,还有个想法,想去更危险和未知的地方,商量许久,还是按毅总的意思,走右边的主河道,按网上的资料,这条河在70年代曾经做过水文环境调查,水流量更丰沛,落差也小,更有可能是金钱河的正源。
第二天,我们顺着主河道的滨河公路继续前行,两岸的山势更为险峻,山高谷深,公路仅容一辆车通过,好在这路上也没什么车,我们轮流开车,闲着的人则留意两岸的情况,下午,一座孤峰进入我们的视线,这座孤峰突兀而起,在这群山之中,显的异常扎眼,河道围绕着山势而转,围着山脚形成弯月型的河道,水流变缓,水面宽阔。
“好家伙,这山海拔有1000米”毅总边查地图边惊呼道,“名字叫贡山”。
“这名字倒有点意思。”我暗暗思索着名字的由来。
“上去看看,这地方有点可疑,听听这名字,贡山,给谁上贡,朝廷,八成是这里了。”熊子自说自话。
虽然知道他其实是对山感兴趣而不是真的觉得这地方藏着财宝,不过这荒郊野岭的偏僻地方,这样名字的确是让人起疑。我们找了个平坦的地方停下车,仔细观察这座山,贡山上小下大,像埃及的金子塔,山势极其陡峭,想爬上去怕是不容易。熊子拿了望远镜四处打量,忽然用手指着对面让我们快看,可惜隔的太远,什么也看不清楚,熊子这才想起他是拿着望远镜看到的,把望远镜往我手里一塞,指划了半天,才总算让我看到他刚才的发现,在贡山山腰上,有一个小小的黑点,如果不注意,还以为是一块岩石,实际上是一个小小的洞穴,洞口不规则,看不出是人工开凿还是天然形成,但再细看就能看出不一般,这个洞口的位置很奇怪,是在一块巨大的灰色岩石上,很难相信是天然形成的。
可如果是人工开凿的,这地方坡度很大,几乎立不住脚,下面更是湍急的河流,实在是想不出是什么人出于什么目的,又是怎样才凿出这一个小小洞穴的。
我们又四处看了一遍,没有发现其他可疑的地方,看看天色已晚,只好等明天再说。
当晚,我们也没闲着,分头上网查这贡山的资料,虽然信息极少,但也找到了一些零碎信息。
贡山这个名字来源有两个传说:第一个和大禹有关,据说当年大禹奉命治水,走遍天下九州,来到此地,带领当地百姓开山凿河,见此山山势奇特,给这座山起名叫贡山。第二个说法和山形有关,说唐朝有位大诗人路过此地,见着山形如同祭祀祖先的贡品堆,就称它为贡山,并赋诗记录,可惜此诗散佚,无迹可寻,贡山这名字倒是流传下来了。
还传说,唐朝时,贡山上还有座寺庙,名字已经不可考。后来因为兵荒马乱,庙里的也待不安稳,和尚们也四散逃命去了,寺庙就荒了,日久坍塌,踪迹全无。宋朝时,有游方僧人曾想重修此庙,只是这周围地瘠民穷,没能化到足够香火钱,只重修了大殿,之后又再次荒废。
山上曾有座庙,这引起了我们的兴趣,但既然有庙,起码是有路可以上山的。我们要去山上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