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大众之神》的作者达拉尚卡·班纳吉(1898—1971)是孟加拉文坛继班吉姆·查特吉、泰戈尔和萨拉特·查特吉之后最重要的作家。
班纳吉先生出生在西孟加拉邦比尔普姆县的拉波布尔村,早年丧父,他因参加民族解放运动而坐过牢。他的小说大都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善于以凝练朴实的文笔塑造人物形象。他一生共创作57部中、长篇小说,128部短篇小说,还写有大量诗歌、剧本、论文、回忆录、游记等。主要作品有《大众之神》《诗人》《项链湾的传说》《医疗所》等。其中《大众之神》荣获1967年度印度论坛书社奖,《项链湾的传说》荣获萨拉特金质奖章,《医疗所》荣获泰戈尔文学奖。
《大众之神》在1967年由印度各语种100多位著名文学评论家评为1925年至1959年间全印度最优秀的文学作品。此书的孟加拉文版1942年问世,1967年获奖时出了印地文版。至2012年,仅印地文版就已印行了80版,在印度拥有广大读者群,有很高的知名度。
本书描写的是印度独立前的孟加拉农村景象,被誉为“印度新觉醒时代的史诗”。书中刻画的众多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引人入胜。围绕神庙的兴衰,描绘了社会各阶层的深刻变化:新兴的地主阶级如何巧取豪夺,底层芸芸众生如何挣扎求生。在殖民社会经济体系走向瓦解、新兴生产体制开始建立的背景下,塑造了基于兴衰交替所引起的重树人生价值的理想主义青年人物,讲述了他们为国家独立、为广大民众生存权利而斗争与牺牲的感人故事。他们敢于向邪恶挑战和抗争,他们都是百姓心目中庄严神圣的神!
中印两国人民因为曾经有过相同的历史遭遇,相互间较易了解和沟通。自佛教传入我国,唐代高僧玄奘大师西天取经后,中印两国人民也一直通过各种途径,渴望更多地了解彼此。文学作品中生动的艺术形象,是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国家风土人情和其民众内心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阅读《大众之神》这部名著,中国读者就可以清晰地了解独立前在外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人民和印度社会,特别是印度农村社会大众的苦难和追求。
《大众之神》译成中文的过程十分漫长,历尽艰辛。译者何瑞泉先生不论寒暑,灯前笔下,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终于完成译文全稿,又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印地文高级评审陈力行先生仔细审阅,再又约请孟加拉文、印地文双通的资深翻译刘运智先生参与定稿、完善译文。期间遇到一些疑难问题还登门求教于曾在外文局和国际广播电台任职多年的印度籍专家波拉普先生。所以《大众之神》这部中文译著,实为一部优秀译作。
鉴于以上所述,我愿为促进中印文化交流做一点小事、实事,尽一份绵薄之力,故向外文出版社推荐出版《大众之神》,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印度文化文学精品介绍给广大读者。
感谢译者何瑞泉先生为翻译此书付出的宝贵心力,感谢外文出版社为此书付梓所做出的贡献。
延 藏
2018年6月中旬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