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养浩然正气中的人格美
孟子(图7)对美的解释主要是以人格美来贯穿的,他以其性善论观点为基础,对人格美进行了讨论,表现出了自己的美学思想,这不仅对美学研究产生了一定影响,而且也成为后世人们在个人修养方面的标准。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孟子的思想和言论保存在《孟子》一书中,是儒家经典之一。
首先,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在政治上,他提倡仁政,并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具有革命性的伟大思想。与这种仁政思想相对应的是以“德”治国,以“礼”治国。他提出了“性善论”的观点,认为人本性善良,通过对人们进行道德和礼仪的教育,就可以达到治国的目的。对人性的理解使两家学派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治国策略,不同的哲学思想,同样,孟子的“性善论”也影响了他的美学思想,是他提出“人格美”观点的基础。
孟子在《告子上》一篇中,曾对美感做过一段论述,他从实际中人们的感受出发说,人们的口舌相同,所以都喜欢吃易牙(齐桓公的宠臣,擅长烹饪)做的食物;人们的耳朵相同,所以师旷(晋国乐师)是人人喜欢的音乐家;人们的眼睛相同,所以都认为子都(传说是古代一位美男子)是美人;人们的心相同,所以人们对于“理”和“义”的追求也是相同的。虽然人们对美的感受不仅具有相同性,也会因为环境、个体等的不同而形成差异,但孟子看到了口舌、耳朵、眼睛等感觉器官是人感受美的生理基础,这是十分合理的。
【图7】孟子
孟子在对美感的论述中有一点也是值得注意的,他认为人的心是相同的,所以对于“理”和“义”的追求也是相同的。可见,孟子论述美感也包含着他的人性善的观点。而其中的“义”也是他“人格美”理论中的重要一点。
人格美的中心就是,人生来就有善心和仁、义、礼、智的道德观念。在孟子看来,“仁”是指“恻隐之心”,也就是理解、关爱别人的心;“义”是指“羞恶之心”,即羞耻心;“礼”是指“辞让之心”,这是让人要讲究礼仪;“智”是指“是非之心”,是说人要能分辨对错。这是一个具有美好人格的人所要具备的道德品质。
【图8】[清]康涛《孟母断机教子图》(局部)
孟子虽然认为人生来就有善心,但善心只是这些道德品质的基础和发端,要具有仁、义、礼、智这样的高尚道德,还需要经过个人的学习和修养。孟子将道德的修养分成了“善”“信”“美”“大”“圣”“神”六个等级。“善”是指可以满足人的欲望,“信”是指言行一致,“美”是指做到了仁义礼智,“大”是指人的道德人格使人敬仰,“圣”是指用自己的道德品质去影响、感化其他人,“神”则是说圣人为什么可以用道德感化别人,这是十分神秘的。其中“圣”是很重要的,孟子认为“圣人”不仅具有道德修养和人格美,还能用自己的人格美教育别人,对社会风尚产生影响。历史上孔子、孟子等人物,他们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高尚的品格,而且还能用自身的人格美去感化其他人,甚至还影响着几千年后的人们,因此被称为“圣人”。
另外,作为一种修养的方法,孟子还提出了“养气”的观点。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种“浩然之气”是一种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精神,是一种豁达乐观的心胸,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而这种“浩然之气”要通过对仁、义、礼、智等品德的学习和修养才可以“养”成。从这一点看,这是对人格美理论的补充和发展。
孟子将“仁、义、礼、智”作为人格美的标准对后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四点被西汉哲学家董仲舒发展为“仁、义、礼、智、信”五方面,后人称之为儒家“五常”,成为中国道德伦理教育的重要思想。
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但是幼年丧父,家境贫寒。相传,孟子的母亲十分贤惠,辛劳地抚育着年幼的孟子。为了给孟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孟子的母亲曾三迁其家,最后找到一个读书人做邻居,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在母亲的精心教导和良好环境的熏陶下,孟子自幼勤奋好学、刻苦自励,终于成为一代学者(图8)。
【图9】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