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中外戏剧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大爱情故事

元代的戏文,最重要的有四部:《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简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这四部戏文被简称为“荆、刘、拜、杀”,它们影响深远,在明清更是时常被搬上舞台,因此又被称为“四大南戏”。在戏文被改称为“传奇”的明清两代,它们也被叫作“四大传奇”

《荆钗记》在题材上继承了南宋戏文以讲述男女爱情故事为内容的特点,不过,与此前南戏不同的是,它不是批判男子发迹后变心,而是讲述男主人公与妻子“贫相守,富相连,心不变”的故事。

剧中,王十朋原本是一个穷书生,他以荆钗作为聘礼,向钱家提亲。钱家女儿钱玉莲拒绝了富家子弟孙汝权的求婚,嫁给了王十朋。婚后半年,王十朋赴京赶考,中状元。丞相万俟招赘王十朋,遭拒,恼羞成怒。王十朋中举后本应赴江西饶州任职,万俟将其改调偏僻的广州,并禁止他回家。王十朋写信告知钱玉莲种种情况,信被孙汝权劫走,变成了一封休书,送至钱家。孙汝权再向钱家提亲,钱玉莲继母威逼利诱钱玉莲。玉莲不从,投河殉情,被到福建上任的官员钱载和救起,收为义女。钱载和派人到饶州寻王十朋,听闻他已病故,钱玉莲信以为真。王十朋也以为钱玉莲死了,但他发誓再也不娶。五年后,王十朋与钱载和因工作原因而有交集,才互相得知真相,王十朋和钱玉莲终于团圆。

【图10】泥塑《白兔记》

《荆钗记》的情节跌宕起伏,具有很浓厚的舞台戏剧特点。在题材的选取上,剧中所涉及的“当爱情遇上钱权”、继母与子女、穷书生中举之类的主题,也都是当时民众所关心的社会问题。而这样的主题,在每朝每代中都存在,王世贞称“《荆钗》近俗而时动人”。这部戏文贴近现实生活,后来被多次改编,成为一部盛演不衰的剧目。

“四大南戏”的其余三部,也都是描写世俗的爱情生活。《白兔记》(图10)根据金代杂剧《刘知远诸宫调》改编,讲述五代后汉皇帝刘知远的妻子李三娘历经种种艰险曲折,终于熬到丈夫刘知远出人头地,自己也得到了幸福。《杀狗记》据说取材于元代杂剧家萧德祥的杂剧《杀狗劝夫》,讲述市民孙华的妻子为了劝说丈夫珍惜兄弟情义,与匪徒断交,设下杀狗计,最终感化孙华。这部剧过于说教,曲词直白,从文学上来说价值不是很高,但却十分适合舞台表演。

《拜月亭》根据关汉卿同名杂剧改编,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金国兵乱,王尚书一家妻离子散,王尚书的女儿瑞兰在逃亡中遇到了书生蒋世隆,王尚书的妻子则遇到了蒋世隆的妹妹瑞莲。瑞兰和蒋世隆患难中生情,结为夫妇。向敌人求和归来的王尚书在客栈碰到瑞兰,强行把女儿带走。之后,王尚书又在驿站遇上了夫人和瑞莲,一家人回京团聚。此时,敌国已退兵,朝廷重开科举。王尚书想把瑞兰许配给新科状元,瑞兰心系蒋世隆,死活不肯,新科状元却也不愿意。瑞莲后来发现状元郎正是自己的哥哥,于是皆大欢喜。

在四大南戏中,《拜月亭》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它将一对恋人的爱情故事放置在一个兵荒马乱的背景中,描写了广阔的社会风貌,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该剧的戏剧性十分强烈,它的情节曲折起伏,剧情悲喜交杂,人物刻画活灵活现。作者巧妙地利用两个女主人公的名字的相似性,在故事发展中以种种阴差阳错的巧合误会,又不时地以插科打诨等表现手法,使得故事富有节奏感,妙趣横生。此外,该剧的人物刻画十分逼真,每个角色的语言都契合他们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贴近生活,自然质朴。

“四大南戏”都以世俗故事为主要内容,以平民的视角来还原现实。这种从受众感受出发来进行创作的剧本风格,迎合了大众的口味,引起广泛的共鸣。这些戏剧都流传深远,特别是在南戏重兴的明代更是被经常搬上舞台,成为百姓百看不厌的剧目。

“南戏”是什么

说起“南戏”,要从它的源流讲起。南戏的前身是“温州杂剧”(永嘉杂剧)之类的南方小戏,这类小戏与杂剧有所不同。杂剧的表演内容主要是滑稽调笑的“戏弄”场景,并不具备完整的故事,演员也不一定扮演固定的戏剧人物。南方小戏经过宋金杂剧的进化,在南宋时期,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戏剧样式。在杭州、莆田、仙游、泉州等地,出现了具有固定演员,通过多种表演手段演出一出完整故事的戏剧。这类戏剧虽然长度有限,但较之杂剧,已经更为系统化。这种高度成熟的戏剧样式,风行于江南一带,因此被称为“南戏”或者“南曲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