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自产生之后,逐步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指导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斗争,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在这种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时,欧洲爆发了规模浩大的1848年革命。这次革命具有资产阶级性质,以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为目标,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道路。在革命的过程中,资产阶级不得不暂时联合无产阶级,利用无产阶级的力量。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诞生。在马克思的指导下,第一国际大力支援各国的工人运动,支持反封建的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1871年爆发的巴黎公社革命,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巴黎人民对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进行了最初的尝试。他们废除资产阶级的国家机构,废除资产阶级议会制,成立了新的国家机关,即巴黎公社。公社特别采取了两项具有鲜明革命特色的措施,一是规定所有公职人员无论职位高低,实行全面的选举制和撤换制;二是取消高薪制,规定任何工作人员年薪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水平。巴黎公社虽然仅存在了72天,但公社的基本原则是永存的。
1.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
20世纪初,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他领导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十月革命胜利后,究竟如何搞社会主义,也没有先例,列宁进行了深入思考和艰辛探索。针对1918年下半年到1921年春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暴露出的问题,列宁进行了深刻反思,提出了新经济政策,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了深刻调整。
从18世纪末以蒸汽化为先导的科技革命带动的现代化、全球化第一个浪潮之后,到19世纪70年代,又开始掀起以电气化为先导的新科技革命带动的现代化、全球化的第二个浪潮,从而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等各种形式的垄断组织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发展起来,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列宁关注到了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作了独到全面的分析,形成了帝国主义论,进而提出一国革命可以首先胜利的理论。列宁认为,因为存在垄断,所以帝国主义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特别突出。由于世界已经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完毕,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必然掀起战争。而世界大战的爆发必然会使帝国主义时代的其他两大阶级矛盾激化,并且上升为主要矛盾,进而引发世界革命,最后必将以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而告终。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得出无产阶级革命必须在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发生才能取得胜利的结论。列宁在深入研究和分析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帝国主义新阶段的基础上,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得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不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结论。1917年4月以后,随着形式的发展变化,列宁更加明确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像俄国这样的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可能性。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不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理论的提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当时俄国已经成为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点,革命形势日益具备。列宁认为帝国主义世界大战使得无产阶级世界革命出现新的形势成熟,俄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将会引发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进而取得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胜利,最终实现世界共产主义。
19世纪80年代俄国出现现代工人运动。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政府后,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1917年11月(俄历10月)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发动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列宁认为帝国主义世界大战使得无产阶级世界革命出现新的形势,实现世界共产主义的条件已经成熟,应该由俄国革命带头,引发欧美亚各洲革命,在世界各国建立起苏维埃共和国,形成世界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联邦。1919年3月第三国际在莫斯科成立,作为领导世界革命的司令部,各国共产党都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受共产国际统一领导。1918—1923年共产国际先后在芬兰、德国、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建立苏维埃共和国,但均以失败告终。列宁建立世界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联邦的设想遇到了重大挫折,但他始终坚信世界革命必将胜利。
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之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对于布尔什维克党人来说只有1871年巴黎公社的经验可供借鉴,除此之外只能依照俄国实际进行探索。起初,列宁试图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抓手,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战时体制的开端是粮食征集制,为保障军队与城市的粮食供应,苏维埃政权实行余粮收集制,此外还实行广泛的工业国有化、私人商业国有化与劳动义务制和劳动“军事化”。战时共产主义是俄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初模式,对后来苏联模式的形成及改革的历程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战争环境中,战时共产主义产生过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战争结束之后,这一制度成为阻碍俄国进一步发展的枷锁。1920年秋冬,战争完全结束。列宁等人对俄国的进一步发展作了反思。开始转向新经济政策,实现了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1921年3月,俄共(布)举行第十次代表会议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这种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探索,第一,以市场为导向,承认和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承认和利用市场的积极作用;第二,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第三,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第四,改革过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加强对权力的有效监督和制约。新经济政策原本是长期的社会发展战略,但自1924年列宁去世之后,新经济政策逐步被取消。
2.苏联模式逐步形成
列宁逝世以后,俄共(布)面临一个发展战略选择问题。围绕这个问题,俄共(布)出现了三次大的党内斗争。斯大林在战胜党内三个反对派之后,随即开始践行他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政策,包括高速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和“大清洗”三大运动,完全改变了列宁开创的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性模式,逐渐形成了后人所称的斯大林模式,即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斯大林采用了以高速度、优先发展重工业、行政手段为特点的工业化运动。苏联从1929年到1940年工业年均增长速度高达16.8%。虽然工业化运动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但也造成了重工业过重、农业和轻工业过轻的畸形经济结构和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管理体制。为了配合国家工业化,斯大林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建立起了各种形式的集体农庄。这种高度工业化运动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均是在国家所采取的行政命令强制手段下施行的。这必然导致社会关系紧张、党群关系紧张。党内干部“大清洗”运动就是以全面压制的手段解决这种紧张关系。高度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和党内干部“大清洗”运动最终催生了实行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指令性计划经济、权力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这种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化的新路,第一次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社会主义国家在战后从苏联一国发展到多国,形成了从东欧到东亚,东西南北连成一体,拥有世界1/3人口和1/4土地的强大社会主义世界体系。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达到了16个之多。这些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性胜利,发展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果,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和旺盛生命力。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建设的首要经验。从理论上来讲,对于任何经验的借鉴均要建立在对本国国情的正确分析基础上,但苏联却认为其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具有普遍性,是其他政党和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所要遵循的普遍规律。在苏联的巨大压力下,许多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被迫照搬苏联模式,罔顾具体国情,导致苏联模式的应用出现巨大问题,最终酿成灾难。随着苏联模式本身弊端的逐渐显露,社会主义国家的体制改革也在20世纪50年代初逐渐提上日程。但由于积重难返,苏联在战后长达40年的时间里,多次错失社会主义改革的机会,最终导致社会矛盾加剧,为随后的苏联、东欧剧变和苏联模式的失败埋下了祸根。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掀起改革狂潮,但在短短几年里,局势就逐渐失去控制,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发生剧变。1985年戈尔巴乔夫当选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从他上台到1988年6月,苏联的改革仍然坚持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但从1988年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开始,戈尔巴乔夫开始实行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改革的方向发生重大改变。1991年12月21日,苏联的11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签订议定书,决定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正式宣布“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存在74年之久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自行解体。苏联解体、苏共解散,使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了重大挫折。但以中国为代表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立足本国实际,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努力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