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培育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汲取了苏联经典社会主义理论

(一)列宁的社会主义思想

列宁在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基础上,结合俄国实际情况,创立了列宁主义。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围绕着俄国如何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以及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提出一系列重要思想。

1.未来社会的发展阶段

列宁认为,未来社会将分为三个历史阶段:首先是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阶段,“历史上必然会有一个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特殊时期或特殊阶段。”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已被打败但还未被消灭的资本主义和已经诞生但还非常幼弱的共产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然后社会将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初级)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是直接从资本主义生长出来的社会,是新社会的初级形式。共产主义则是更高的社会形式,只有在社会主义完全巩固的时候才能得到发展。”①社会主义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但因为富裕程度不同,还不能做到公平和平等。到了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由于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将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2.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

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既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也是一个历史难题。围绕这个问题,列宁从“战时共产主义”中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新经济政策,形成了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新经验和理论成果。

(1)列宁的政治建设思想

首先,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巩固社会主义政权。列宁认为,为了实现社会主义,首先要推翻地主和资本家,废除私有制,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大力发展生产力才是消灭阶级的根本途径。 无产阶级专政就是“劳动者的先锋队——无产阶级同人数众多的非无产阶级的劳动阶层(小资产阶级、小业主、农民、知识分子等)或同他们的大多数结成的特种形式的阶级联盟,是反资本的联盟,是为彻底推翻资本、彻底镇压资产阶级反抗并完全粉碎其复辟企图而建立的联盟,是为最终建成并巩固社会主义而建立的联盟。”①列宁认为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一致的,没有无产阶级专政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以为专政就是废除民主,是完全错误的。同时,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法制也是一致的。

其次,加强执政党建设。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力量,要巩固社会主义事业,就必须不断地加强党的建设。列宁认识到,党执政后,很容易产生骄傲自大、脱离群众、贪污腐化和官僚主义的倾向,因此,党要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同时,要注意纯洁自己的队伍,提高党员的质量,及时把官僚化分子、不忠诚和不坚定的分子从党内清除出去。他认为,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党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列宁认为,党要努力领导苏维埃的工作,但不能代替它,要正确实行党政分工,如果不严格区分党的职能和国家机关的职能,那势必“会使每个人对委托给他的工作缺乏严格而明确的责任心,会在党组织内部滋长官僚主义,使党组织什么都做而又什么都做不好,会妨碍经济工作的真正专业化,妨碍政府去研究问题的各个细节,妨碍他们获得真正有用的经验,从而会使正常的经济工作难于进行。”②列宁认为,共产党执政后,必须精简机构,反对官僚主义,领导干部要实行选举制。

再次,加强民族团结。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列宁提出了各民族一律平等、维护各民族利益的思想,以此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主要原则。 他还强调要反对旧俄国遗留的大俄罗斯沙文主义,维护好少数民族的权益。

(2)列宁的经济建设思想

一是社会主义必须拥有强大的物质基础。列宁认为革命胜利后,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要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唯一物质基础就是能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在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设社会主义,首先必须将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为此,列宁提出了“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俄电气化”的著名论断。

二是运用国家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列宁认为,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进而到达共产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就是我们能够加以限制、能够规定其范围的资本主义,这种国家资本主义是同国家联系着的,而国家就是工人,就是工人的先进部分,就是先锋队,就是我们。”①国家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包括租让、合作制、代销、租借等。列宁提出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列宁认为,商业是形成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础,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全力抓住的环节”。只有充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大力发展商业,才能促进工农业产品的流通,满足城乡居民的生活需要。他提出要通过市场,活跃商业,使社会主义大工业和小农经济结合起来,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建设社会主义。

三是实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如何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针对这个问题,列宁提出运用合作社的形式来改造个体农业。 他认为,社会主义的合作社具有决定意义的东西是“国家支配着一切大的生产资料,无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无产阶级和千百万小农及最小农结成了联盟,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已有保证。”②在列宁看来,用合作社这种形式吸引农民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农民十分熟悉,便于接受,也是把农民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的最好形式。

(3)列宁的文化建设思想

首先,社会主义建设要善于利用人类全部科技成果。列宁多次强调,共产主义只有在资本主义的地基上才能成长起来,共产党人只有充分利用资本主义遗留下来的有用的东西才能建成社会主义。 针对俄国落后的特点,列宁认为,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吸收国外的科学技术成果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把欧美科学中一切真正有价值的内容都学过来。“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就取决于我们把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组织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得好坏。”③为此,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总和=社会主义。”④

其次,开展文化革命,提高人民文化水平。俄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文盲和半文盲在居民中占多数,这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他认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通过开展一场文化革命,提高全体居民的文化水平和基本素质,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才能在根本上巩固社会主义事业。文化革命的方式和内容多种多样,包括扫除文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各方面建设人才,更重要的是发展国民教育,促进教育事业繁荣。列宁还强调要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广大工农群众、特别是青年。他号召青年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用人类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

列宁的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能不能走向社会主义、如何走向社会主义的问题,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开辟了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因而,列宁的社会主义思想,对于我们深刻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思想

列宁去世后,在斯大林领导苏联时期,逐步形成了自己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体系。首先,斯大林提出“一国建成社会主义”。斯大林继承了列宁的思想,认为依靠自力更生,依靠国内资金积累,努力争取国际革命力量的支持,积极发展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关系,苏联一国完全可以建成社会主义。 这一理论回答了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从总体上把握了苏联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其次,斯大林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思想付诸实践,在实践中提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思想。他总结了苏联模式的公有制,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是公有制,包括国家即全民所有制及合作社和集体农庄的所有制。 他对集体所有制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的肯定,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学说的重要发展。

再次,他提出了高度中央集权的指令性计划经济理论。他指出,资本主义国家的所谓计划只是臆测性的,对谁都没有约束力,“我们的计划不是臆测的计划,不是想当然的计划,而是指令性的计划。这种计划各级领导机关必须执行,这种计划能决定我国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将来发展的方向。”①

第四,他提出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高速工业化思想。斯大林从复杂的国家环境出发,认为高速工业化是苏联生存、发展的保证,而核心是重工业化。 他提出一切都要服务和服从于这个目标。 为此,必须培养大批掌握现代科技的专家,立足于本国,走内部积累发展工业的道路,包括暂时保留历史上形成的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价”,使农民为了国家以及他们自身的长远利益付出“贡税”。随着工业化的实现和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再最终消灭这种“贡税”。为了服务于高速工业化,斯大林在农业中提出了农业集体化理论,他认为,只有将分散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组织起来,实行集体制,才能实现国家对农业生产和农业资源的控制,从而保证工业化所需要的粮食及部分原料稳定供给,保证工业化的高速与顺利运行。

在斯大林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人类历史上第一种社会主义模式即“苏联模式”诞生并形成。苏联模式为其他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一个典型模板。 苏联模式曾一度被后来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照搬和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