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学员资政报告:宁夏区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第49期中青班学员调研报告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以民生林业建设助推宁夏生态立区战略

李 贤

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把实施生态立区战略确立为今后五年重点实施的三大战略之一,明确提出打造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筑牢西北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奋斗目标。为了全面实施生态立区战略,笔者对民生林业助推宁夏生态立区做法进行了调研,形成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坚持分区施策,加快改善全区生态环境

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将改善人民居住生态环境作为第一要务。根据山、沙、川不同区域自然条件,遵循绿随人走、树随水走、适地适树、精准造林模式,对城镇及工矿集聚区、引黄灌区平原湿地区,主要以景观绿化、湿地恢复为主;中部干旱带荒漠化(沙化)区、南部山区黄土丘陵沟壑区主要以防沙治沙和水土保持林为主;南部六盘山区周围以水源涵养林为主;生态移民迁出区以封山育林生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补植补造为辅。科学确定不同地区不同的生态修复措施和建设重点,加快国土绿化步伐,构筑祖国西部生态屏障。

(二)争取政策,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有效解决贫困地区人民吃饭问题

针对宁夏中南部地区靠天吃饭、十年九旱的现状,紧紧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机遇,积极争取退耕还林面积。宁夏争取第一轮退耕还林面积471万亩,是全国人均退耕还林面积最多的省区。在工程建设中,一是坚持生态优先,以小流域为单元,将农口资金捆绑使用,充分发挥项目带动作用,实行乔灌草合理配置,山、水、田、林、路、草综合治理;二是坚持退耕还林与生态移民搬迁相结合,对集中连片的退耕区农户有计划地安排移民搬迁,实行规模治理;三是坚持退耕还林与调整农业结构相结合,大力发展林果、林草和畜牧业,培育后续产业基地,为后续产业发展奠定基础。退耕还林工程既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又解决了退耕贫困群众的吃饭问题。

(三)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林建设,为农民增收拓宽渠道

针对宁夏光热充足和黄河灌溉便利的自然条件优势,充分发挥特色经济林产业的品牌和区域优势,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葡萄、枸杞、红枣、苹果、花卉、种苗等特色优势产业。重点打造酿酒葡萄和枸杞两大产业,积极配套发展林产品精深加工,提升综合利用水平和附加值,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加强品牌宣传,培育市场体系,拓宽民生林业为农民增收渠道,为宁夏建设环境优美、人民富裕、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四)加强资源管理,实现“双增”目标

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强化生态红线保护意识。抢抓空间规划(多规合一)试点历史机遇,坚守自然资源供给上限与生态安全的基本底线,在有效解决用地冲突基础上,及时调整林地、湿地等土地重叠面积,科学划定森林、湿地保护红线,用红线的刚性约束来强化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同时,加大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力度,着力建立公益林长效管护机制,确保林木有人栽、有人管。争取国家政策将一批建档贫困人员就地转化为生态护林员,这样既管护了林地资源,又做到了精准扶贫。

(五)加大森林休闲旅游,为人民提供公共林业生态产品

依托良好的森林、沙地、湿地等资源,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政策、资金支持,开发、拓宽涉林旅游,并与当地风土人情、文化古迹、山形地貌有机结合,重点打造林业休闲旅游区、林业观光旅游区、森林旅游服务区。着重建设北部贺兰山森林公园及其东麓葡萄酒小镇旅游带,中部白芨滩、哈巴湖沙漠旅游区,南部以六盘山为中心的森林旅游区,使其逐步成为宁夏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六)坚持深化林业改革,激发全区林业发展活力

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林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坚持完善体制机制、激发内生活力,坚定林业改革发展目标和基本方向,全面完成国有林场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启动集体林权流转试点,创新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开展湿地确权、非基本农田林木确权等改革。探索划定并严守森林和林地、湿地、沙区植被、物种、自然保护区5条生态保护红线。自治区出台《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意见》《集体林权流转管理暂行办法》等6项有关生态保护地方性法规办法,基本形成全区森林、湿地及野生动物资源的管理体制机制。加强集体林权管理和服务,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激活林业发展后劲。

二、取得的成效

(一)宁夏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截至十二五时期,宁夏林地保有量达到2701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2.63%,森林蓄积量达到835万立方米。宁夏累计治理沙化土地731万亩,沙化面积由20世纪70年代的2475万亩减少到现在的1743万亩,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明显减少,初步扭转了“沙逼人退”的态势,形成了“人沙共存、人沙和谐、沙为人用”的良好局面。城市新增绿博园1个、市民休闲森林公园26个,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建成22个美丽乡镇和44个美丽中心村生态示范点。建成阅海、星海湖、吴忠滨河湿地等12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再现了“塞上江南”的风光美景。全社会绿化意识、环境意识、生态意识不断提升,生态面貌不断改善,银川市、石嘴山市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银川市被评为中国“十大新天府”之一,优美的生态环境成为宁夏的亮丽名片。

(二)对农民产业增收贡献值明显增加

葡萄、枸杞、苹果、红枣、花卉、种苗、林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成为助农增收新途径。葡萄种植面积达到57万亩,建成酒庄86个,年产葡萄酒近10万吨,综合产值超过200亿元,成为世界优质酿酒葡萄产地之一。全区枸杞面积达100万亩,枸杞干果总产量18万吨,年综合产值150亿元,加工转化率达25%。以中宁为核心、清水河流域和银川北部为两翼的“一核二带”枸杞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在枸杞核心产区的规模乡镇及专业村,来自枸杞的收入占到农民总收入的60%以上。宁夏林业及相关产值200多亿元,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县域经济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助推精准脱贫

一是退耕还林工程。宁夏累计完成第一轮退耕还林471万亩,惠及32.32万退耕农户、153万退耕农民,人均累计直接受益5568元,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还将大部分退耕农民从赖以生存的土地上解放出来发展劳务经济。据统计,宁南山区8县1999年劳务输出30.73万人次,家庭平均年收入为4107元,退耕后宁南山区8县劳务输出达61.4万人次,创收31亿元,劳务人员人均年纯收入5057元,劳务经济现已成为贫困山区农民的“铁杆庄稼”。在外出打工的同时,农民也逐步接受了外界的新事物,学到了新技术,掌握了一技之长,思想观念发生了质的转变,改变了以往那种故土难离、靠天吃饭的传统观念,向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在致富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不仅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而且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户生计能力提升、精准脱贫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效用。二是特色产业发展。据统计,每年仅葡萄产业就为生态移民提供了12万个就业岗位,工资性收入近9亿元,占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8%,成为移民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三是生态管护。有75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员被聘为生态护林员,每人每年补助1万元,实现了一人脱贫全家脱贫。

(四)助推宁夏全域旅游发展

贺兰山森林公园及其东麓葡萄酒小镇旅游、以六盘山为中心的区域南线旅游,加上沙漠文化旅游、湿地旅游和乡村农家乐休闲旅游,逐步成为宁夏旅游新的增长极。森林旅游年接待游客近100万人次,旅游门票收入近5000万元,为宁夏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作出了积极贡献。

(五)民生林业建设机制逐步健全

宁夏有1530.8万亩森林资源纳入天保工程管护范围,有755.42万亩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纳入国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范围。1294万亩林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集体林地确权率达到100%。宁夏出台有关生态保护地方性法规10余部,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基础改革,启动了集体林权流转试点。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创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297家,家庭林场735家,共有5.2万农户加入林业合作社,为林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几点建议

宁夏民生林业经过近年来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为改善全区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作出了积极贡献。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实施生态立区战略,打造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筑牢西北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到2022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6%,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8.5%,这为民生林业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加快国土绿化,全面改善生态环境,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近年来,宁夏民生林业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生态保护和建设成效显著,城乡环境面貌有了较大改善。但宁夏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森林覆盖率仅为12.63%,较全国平均森林覆盖率低9.03个百分点,维护祖国西部生态安全任重道远。要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着力加快国土绿化。依托国家重点生态林业工程,遵循全区降雨线分布和不同区域水资源分布规律,大力实施精准造林,大幅增加绿量,有效提高绿质,加快构筑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一是实施引(扬)黄灌区平原绿洲生态区绿网提升工程。重点对该区域城镇、园区、道路、沟渠水系、农田绿网改造提升,形成大网格、宽林带、树种多样、结构合理的景观防护林体系。努力建成沿黄沿线村庄“白天不见村庄,夜晚不见灯光”,再现“塞上江南”新景象。二是实施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工程。坚持自然修复为主,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对移民迁出区适合建立林场的地方,土地收归国有,成立国有林场统一管理,加快移民迁出区恢复治理。三是实施防沙治沙工程。严格落实封山禁牧政策,加大中部干旱带及毛乌素沙地和腾格里沙漠边缘林地保护力度。坚持防沙、治沙、用沙相结合,合理开展公众游憩休闲、科学、文化、宣传和教育等活动的设施建设,构建稳定的沙区生态系统。四是实施湿地保护工程。加强沿黄自然湿地保护体系建设和湖泊湿地的人工恢复与治理,促进湿地生态系统修复。充分发挥湿地调蓄洪水、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美化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的功能。五是实施城乡增绿和人居环境改善工程。要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把建设乡村居民微小公园与美丽乡村、庄点庭院绿化有机结合。按照“以人为本、因地制宜、重在自然、精在特色”的要求,重点建设城镇、乡村居民休闲小微公园,将公园打造成美化环境、居民休闲聊天和人文展示的平台。鼓励居民在房前屋后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林,见缝插绿,田间地头造林增绿。加大美丽乡村建设,把乡村绿化与当地人文景观和小微公园有机结合,实现村庄绿化靓化,形成沿河风景林、房前屋后花果林、村中空地休憩林、村庄周围护村林的美丽乡村绿化格局,有效提升人民幸福指数和生活质量,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绿色智慧”。六是加快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开展自治区级森林城市创建活动,改造提升市民休闲森林公园景观效果,大力提高城市特别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升森林景观,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努力为城市营造绿色安全的生产空间、健康宜居的生活空间和优美完备的生态空间。

(二)大力发展特色绿色富民产业,服务脱贫攻坚战略

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宁夏林业特有的投资潜力、市场潜力、就业潜力和增长潜力,做大做强枸杞、葡萄两大主导产业,做精做细红枣、苹果、种苗、花卉等特色林业产业,做深做特林下经济和生态旅游等,培育形成“两业驱动、多业互补”的绿色富民产业体系,切实优化林产品供给结构,丰富产品供给,助力精准脱贫。一是枸杞产业。按照自治区“1+4”特色产业现代化推进方案要求,围绕“一核两带十产区”的格局,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主动顺应大健康趋势,积极推进枸杞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枸杞产业与文化产业、全域旅游、健康养生等融合发展,有效拉动农民务工就业,提升叠加互补效应。以品牌化提升宁夏枸杞影响力,使这一“原字号”产业真正成为带动农民脱贫增收致富的大产业。二是葡萄产业。按照自治区确定的打造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长廊总体发展要求,主动融入到“一带一路”建设中。坚定走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道路,做足“葡萄酒+”的文章,打造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园区经济体,推进葡萄酒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将农业、工业、文化、金融、品牌、旅游各方面统筹融合起来,提升综合效益,使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成为宁夏乃至中国的一张名副其实的“紫色名片”,成为农民稳定就业、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三是其他经济林产业。充分发挥林业特有的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因地制宜,重点扶持,着力打造引(扬)黄灌区苹果产业带,中部干旱带红枣产业带,以近郊为主中心的设施果树、小杂果产业带,以五个地级市区为中心的花卉产业集群。积极培育林下种药、种草、养蜂、养鸡等产业。以标准化果园建设为基础,突出果园景观化建设,开发果园休闲观光、生态康养、生产体验、科普游玩等多种功能,促进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式发展,提升特色产业发展层次和效益。四是大力发展森林旅游。顺应全民休闲消费需求,发挥森林旅游优势,依托“三山”森林生态功能区,打造全域旅游高地,重点实施森林旅游开发、品质提升、景区再造系列工程,集中打造六盘山森林生态旅游圈、中北部湿地和沙漠旅游带、贺兰山东麓葡萄生态旅游带、乡村特色农家观光休闲旅游带,培育绿色经济新兴增长极。切实调整产业结构,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绿化公共产品,为促进农民增收,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林业公共产品和财富智慧。

(三)争取政策支持,扩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范围,助推精准脱贫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积极争取退耕还林长效补助政策,稳定退耕农户政策性收入,利用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惠农政策,结合全区精准扶贫实际,将生态移民迁出区建档立卡农户耕地全部纳入退耕还林工程。这样既解决了他们的吃饭问题又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既改善了当地生活环境又促进了农民增收,移出的农民可以在新的迁入安置区安心务工生活。同时,继续争取生态护林员指标,加强生态护林员选聘管理,实现对移民迁出区森林资源管护和脱贫攻坚双赢,进一步加快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助力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

(四)严守生态红线,加强资源保护

宁夏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现有森林资源来之不易,弥足珍贵,是国家财力持续投入换来的公共产品,是全社会共同累积的绿色财富,必须倍加珍爱,精心呵护。要抢抓自治区空间规划(多规合一)试点改革机遇,科学划定林地和森林、湿地、荒漠植被、物种、自然保护区5条红线,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要加大对以贺兰山、罗山、六盘山“三山”为代表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恢复,加快推进“三山”自然保护区综合整治与生态恢复。要全力抓好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强化“三山”自然保护区森林、野生动植物等资源保护,实现保护区内动植物物种及群落稳步恢复,提高生态系统多样性。要提升保护区内生态文化传播等方面的能力,推进自然保护区社区共建模式,维护生物多样性。

(五)着力加强制度建设

按照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求,建立健全以自然生态保护为主的林业制度体系,为林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强大保障。一是建立健全资源保护制度。推进林业地方立法,完善生态保护法律、生态损害赔偿等法律制度、评估方法和实施机制,建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二是建立生态补偿制度。落实国家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根据生态区位、资源状况、保护难度等实行森林、湿地、沙区封禁等差别化的生态补偿制度,建立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完善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的公益林管护机制。三是健全生态资源社会监督机制。强化舆论宣传,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林业、参与建设的普遍认识和自觉实践。加强全民生态道德教育,提高全民维护生态、热爱生态的责任意识、法治意识、绿化意识,调动社会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全社会办林业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