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驿站 砥砺奋进
蒋河村,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居中的一个传统村落。这里有古丝绸之路驿站,是固原历史上通衢大路(四境车路)北道必经之村。宋元时代农耕梯田痕迹明显,沿山多点出土的古钱币显示当时的繁华与富裕,有丰富厚重的传统文化。这里民风淳朴,崇文尚教,习武尚勇,生活着朴实善良、勤劳勇敢、耕读传家的一代代村民。
蒋河村历史源远流长,与华夏文明始终相伴。早在宋元时期,居住在这里的人民垦荒种地,躬耕农牧,商贸流通,繁衍生息。从董家梁、虎家洼崖背梁出土的大量文物足以证明它的历史源远流长。先秦时期这里为北地郡,汉时属高平县,三国时被羌族占领,西晋时属安定郡,十六国时归陇东郡,北魏时属高平郡,西魏时改高平郡为太平郡,北周时归原州总管府,隋朝原州郡改为平凉郡,唐朝平凉郡改原州郡,后原州郡又改平凉郡。同时吐蕃多次进军占领,五代时仍被吐蕃占领,宋朝属镇戎军,但多次被西夏国占领。元朝属开成路,明朝属陕西布政使司平凉府固原卫,清朝属甘肃省平凉府固原州,民国时期属甘肃省第二行政督察区固原县,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隶属甘肃省平凉专区固原县,1953年11月改属甘肃省西海固回族自治区固原县,1955年11月改属西海固回族自治州固原县,1958年10月归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专区固原县,2002年7月固原地区撤地设市,固原县更名为原州区。
宋元时期,这里土地肥沃,清水河、冬至河两条河流穿境而过,水源充足,粮丰物美。风吹草低见牛羊,半农半牧的村落逐渐形成。光阴荏苒,时代变迁,蒋河村饱经历次战乱侵袭和无数风雨沧桑,直到清朝同治年间后期,有蒋姓、黎姓、虎姓、杜姓、吴姓、叶姓、申姓、张姓、刘姓、李姓、贾姓、魏姓、赵姓、王姓、严姓、胡姓、方姓、杨姓、袁姓、郝姓等众多人家才稳定的居住下来。
这里曾经是唐朝中叶古丝绸之路长安到凉州东段北道上的一个驿站,黎河杨家的车马店就是历史古驿站。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发展,优越的地理位置使蒋河村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的商品集散地,历代均为货栈通衢,商贾云集,官吏驻跸之地。明清时期蒋河演变成商品集散和较大的车马驿站,有当铺、药铺、商铺和店铺。南来北往的商贾、工匠、文人墨客不断汇集交流,使蒋河沿通衢要道集市繁华、帆樯林立、游人云集。
蒋河村距固原县城26公里,海拔1560米,属清水河河谷黑垆土性土平塬区;暖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冬季漫长寒冷,春季气温多变,夏季短暂凉爽,秋季降温迅速;春夏季雨量偏少,灾害性天气多等气候特征。清水河、冬至河从南到北顺沿6个自然村庄穿流而过,形成清水河河谷川道平塬区。20世纪70年代初黑城乡在杜庄修建了杜庄水库(中型),占杜庄和蒋河两生产队土地500余亩;20世纪70年代农业学大寨,全公社集中劳力在南虎家洼和北虎家洼生产队平田整地;后全村集中劳力在黎河生产队平田整地;之后各生产队持续平整各自的土地,使全村水浇地达8000亩。人均2亩以上高质量基本农田,坚实的保障了全村人民的粮食供给。
蒋河村有郝家祖传的泥哇呜制作技术,该乐器有不同的称谓,有称泥吹吹、泥箫、泥娃娃、啊欧(哇呜)子、泥牛埙和牛角箫。吹奏时,双手托捧泥哇呜,用拇指、中指夹持,口对吹孔送气发音,指法各有不同。小者音色清脆、悠扬、古朴而清扬,大者音色浑厚、深沉而洪亮。泥哇呜外表美观、别致,是妇女、牧童最喜爱吹奏的娱乐性自制乐器。还有吴家祖传的社火,包罗万象,气象万千。当时的社火由祭祀、巫术、傩仪、百戏、乐舞、民间杂耍等组成,演变到现在的扭秧歌、高芯子、耍狮子、划旱船、舞大龙,并配有春官、黑虎灵官、刘海撒钱等。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成为每年春节必不可少、规模盛大、内容丰富的民间娱乐活动。
蒋河村道路畅通,河水清澈,田地平整,村庄整洁。古朴典雅的民居见证着这里曾经的沧桑。吴庄叶家的大崖窑、蒋河刘家的五檩四安架房,经历过海原大地震完整无损。世事变迁,特殊年代,这里曾作为“四旧”被人为毁坏。这里的农民勤劳善良,祖祖辈辈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着属于自己的新生活。
蒋河村文化底蕴深厚。《李氏家谱》《吴氏家谱》《申氏家谱》和申氏清廉堂均可见证历史。清朝申家出了一位监生,从此申家修了家谱,房脊瓦上了鸟兽。申氏文化大院的大门上赫然刻着:“养天地正气,极风云大观。”文化大院的清廉堂前牌匾高树:“清风清水清明月,廉方廉正廉高堂。”董家梁出土的古钱币,虎洼崖背梁出土的古董以及清廉堂存放的宋代鎏金坛、清代的马鞍子、铜火盆等都在无言的诉说着峥嵘岁月。
经过数千年的历史演变,蒋河村保留了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积淀了淳朴深厚的文化底蕴。蒋河村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融合保留较完整的文化遗产之一。这里受中原农耕文明、北方游牧生活方式等因素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民间艺人层出不穷,有木匠、毡匠、铁匠、泥瓦匠、手工坊巧匠等。传统习俗特色鲜明,民风淳朴,地方小吃及饮食文化特点突出。
图1蒋河村杜家庄全貌图
图2 198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奖给蒋河村“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奖牌
蒋河村保留和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文化教育事业繁荣。“一等人忠诚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蒋河人崇文重教,开办私塾,新中国成立后,杨郎乡设立杨郎小学和蒋河村吴庄小学两所公办小学,其他各生产队都有民办小学初级教育。20世纪70年代设立吴庄“戴帽”中学。一代代读书人走出了蒋河,奋斗在祖国的各行各业,为国家建设增砖添瓦。
蒋河村青年崇军尚武,热血报国。全村青年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及特种部队的参军人数累计上百人,先后涌现出像申希俊(在解放西康时壮烈牺牲,被评定为烈士)、秦志忠、王文吉、李虎山等一批保家卫国的忠勇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