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社团的本质及其教育价值
景浩荣
(宁夏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宁夏固原756000)
摘 要:高校学生社团是新形势下大学生聚集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大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开拓出来的满足自身个性化成长和发展需求的实践性领域。学生社团的本质特征是自由与发展、学习与实践、行动与反思;学生社团的教育价值体现在能够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拓展大学生个性化的成长领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关键词:学生社团;本质特征;教育价值
为每个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不断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面对个性迥异的大学生,如何培养他们成为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难点问题。当今社会,由于信息化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大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丰富的知识,高校人才培养不再单纯依靠课堂教学,校园文化也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
大学生自我选择、自愿组织、自发成立的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实施自我教育的重要实践场域,是大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实现与社会现实生活世界链接的有效渠道。学生社团在满足大学生个性化需求、实施个性化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为大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教育提供了多元化的路径。探讨大学生社团的本质特征及其教育价值,对促进当代大学生社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生社团的本质特征
高校学生社团是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聚集的新型组织方式,与高校里其他形式的学生组织(如班级、学生会)相比,学生社团具有如下本质特征。
(一)自由与发展
学生社团的根本属性是自由和发展,自由是学生社团的基调和灵魂,发展是学生社团的永恒主题。学生社团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发展是社团的首要目的,发展的目标是学生的内在成长,自由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和尺度。在社团里,学生的思想和意识是自由的,只有在拥有自由的基础上才能明白什么是值得追求的东西,也才能追求到各种值得追求的东西。学生社团的自由性表现为学生自己策划、自己组织、自己开展活动,学生能够依据自己的个性需求确定活动的内容、形式和目标,能够在深度参与和体验的过程中挖掘自身的潜力、培养并提升自身的学习力。学生社团的发展包括社团中个体的成长和社团组织的可持续发展。社团中的群体生活方式,不但有利于个体之间的交流、合作与探究,更有利于个体经验的丰富、能力的提升和个性的发展。社团发展的理想状态是个体在一个和谐、团结、稳定、自由、活动的组织里满足自己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提高自己的个人素养,并推动学生社团内涵式发展。
(二)学习与实践
学生社团是当代大学生学习和实践的一种独特组织形式,是大学生以相同的爱好和兴趣为基础形成的青年自组织,这种组织变革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具备了另一种学习的可能性。首先,学生社团提供了同伴学习的资源,一群有着共同兴趣的大学生在一起学习交流,他们学会的不仅是某项技能,而且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和交流,通过交流让学生学会学习和生存。其次,作为一个兴趣共同体,学生社团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提供了无限的条件。在这个共同体中,学生不但学习知识,还提高了分工、合作、表达、探究等各种能力。唐德纳·A·舍恩认为,实践包含了三层意思:一是在专业情景中的表现;二是为专业表现而做的准备;三是专业实践也包括重复这一元素。[1]学生社团的实践性体现在活动前的学习准备阶段、活动中的行动表现和螺旋重复的社团活动中。
(三)行动与反思
行动是行动者在行动过程中“彰显自我”的活动,行动意味着主动、开始和创新,行动的过程本身就是目的,行动伴随着存在、快乐与收获。行动中人与人之间是直面的沟通交流,它是有开端却无终点的无限敞开的活动状态,具有自由性、无限性、创造性和建构性的特点,行动的结果不可预见,过程不可逆转。行动是社团存在的灵魂,是社团赖以生存的保障。社团的行动特征彰显了学生的个性,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社团主体的行动与反思之间呈正相关,行动的前提和保障是反思,反思的深度决定着行动的品质。行动中的反思能够使主体形成新的认识和想法,产生新的行动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行动的效率。
学生社团是从主体的共同言说和行动中建构并生成的组织,其真正的生存空间存在于为了共同的志向而一起做事的学生之间,无论他们是哪里人、哪个院系、哪个专业、哪个年级,实质上他们都是一个社团人。社团主体以开放的精神状态建构了社团生活的内在价值和意义总体,每个人在其中进行分享、交流、合作和探究,感悟行动和反思的价值,促使学生社团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个性化实践场域。
二、学生社团的教育价值
学生自治组织对于教育而言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学生自治的好处是学生自治能适应学生之需要;学生自治能辅助风纪之进步;学生自治能促进学生经验之发展。”[2]学生社团作为一种自治组织,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体现了“做中学”的育人理念,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教育有两种形式,一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即他人教育,二是自我教育。自我教育也称为自学,在自我教育的学习活动中,个体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吸收“表现为一种自主性、独立性、直接性的排他性,即无需他人在其中作为文化因素的中介和参与。”[3]自我教育是培养学生成为自己学习主人的重要方式,是培养大学生独立精神和自主意识的首要途径。大学除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而学生社团正是学生实施自我教育的平台和场域。
在社团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社团之所以产生并繁荣发展就是基于学生多元化的需求。学生学习的自发性、积极性和主动性是社团的常态化生活方式。学生是自己学习的主人,社团生活的内容、形式都是由学生自己做主、自己实践,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不再受他人的教授、束缚和控制,一切学习和实践都是以自控、自教、自学、自求、自解、自得为主的。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不教,就是为了让学生具备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社团提高了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有效地弥补了课堂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忽视。
(二)拓展大学生个性化的成长空间
对于大学生来说,学习和生活是一体的,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陶行知先生认为“是生活就是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4]学生社团是真实的生活体验过程,让学生的青春在校园生活里展现并延续,使学生的内心世界得到充分的表达,让学生拥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建构并维持生活的丰富性与可能性。
学生社团拓展了学生个性化的空间和领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可能。首先,学生社团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生活空间,充实了大学生的校园生活,让大学生活变得忙碌而有意义,让学生在课堂专业学习之外体验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其次,学生参与社团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体验了不一样的生活状态。大学里不只是读书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和他人交流,如何善待他人,社团建构了这样的场域。第三,学生社团是对个体实施“扬长教育”的平台。在大学里,对学生实施扬长教育比补短教育更能体现个人存在的价值,更能发挥个人对社会的价值,更能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而学生社团正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实施扬长教育的重要领域。学生社团能顺应时代的潮流,满足学生的需求,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另一种独具特色的教育形式。学生社团作为学生自我追求、自我选择的结果,是学生自主开拓的适合自身个性化发展的实践领域,为每个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学生社团使每个学生发挥了“主体性、主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5]
(三)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焦点话题。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既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是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两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总体来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注的是学生的原创意识、创新思维、开拓精神以及在实践中的动手和操作能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在实践中的体验和锻炼。学生社团作为学生自己选择的课外实践活动方式,有效地体现了“教学做合一”的理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学生社团就是在“做”的过程中产生了创造力,产生了新价值;在“做”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首先,学生社团活动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这种主动学习和主动建构生活的方式是以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前提的。这个过程包含了学生的有效学习、体验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学生社团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与课堂专业学习不同的是,学生社团更加重视学生实践与行动的能力,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社团让学生学会了思考,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实际操作,在做中学,在生活中学,主动地学,创造地学。这种生活方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第三,社团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平台,有利于转化大学生的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拓展新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尤其是在实践性的社团里,学生会面临很多现实性问题,从问题的出现、分析、决策再到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学生做出判断,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力、分析力、想象力及创造力都得到了开发和提升。学生社团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了平台,打通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之间的通道,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唐纳德·A·舍恩.反映的实践者:专业工作者如何在行动中思考[M].夏林清,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60.
[2][4]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8、152.
[3]胡德海.教育学原理[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233.
[5]顾明远.个性化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中国教育学刊, 2011(10):6.
(本文刊于《教育评论》201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