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研究
段庆林
宁夏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产业发展方向,这是适应信息产业革命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需要。其中,绿色化是重要目标。宁夏提出生态立区战略,并非仅仅指营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还包括按照绿色循环低碳要求,建设生态产业园区。宁夏是重化工业主导的地区,工业污染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打造沿黄生态经济带的难点也在此。要以传统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为抓手,打造绿色园区,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
一、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
西方发达国家基本都经历过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当工业化高速增长造成日益严重的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时,绿色发展问题开始引起重视。1962年,美国海洋学家蕾切尔·卡逊出版《寂静的春天》,揭露了杀虫剂等对生物链的破坏,引起人们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1972年,罗马俱乐部出版《增长的极限》,强调了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资源开发的不可持续性。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第一次发布了可持续发展国际性宣言。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成为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200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绿色经济倡议。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生态经济学家戴利的《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等关于生态环境经济学著作大批出现,生态经济学、产业生态学、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气候变化、绿色经济等理论,在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倡议下,逐步成为新发展理念。全球最早的生态工业园区是丹麦的卡伦堡工业园区,自1972年开始以企业间协议方式促进园区内热电厂、炼油厂、制药厂、石膏板厂等之间资源循环利用。目前,欧美日韩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普遍启动或制订了绿色发展计划、绿色园区建设、绿色产品认证、绿色供应链管理等政策。
我国生态经济学和绿色发展理念基本起源于改革开放以后。1994年,国务院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把可持续发展列入国家战略。历次党代会陆续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等。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2015年,国务院颁布《中国制造2025》,提出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绿色制造体系包括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制造标准体系、绿色制造评价机制和绿色制造服务平台等内容。1随后还制定了《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制度。这是对国际经济发展形势和我国经济现代化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
二、切实抓好传统工业园区的生态化、绿色化改造
(一)工业园区建设进入生态经济阶段
工业园区建设大致经历四个阶段,目前,宁夏经济面临产业升级和环保压力,工业园区在管理体制上的整合非常必要,未来更应该注重促进产业集群和生态工业园发展。
第一阶段,实现资源空间集聚。在土地、基础设施、管理等方面实现规模效应。这是我们10多年来主要实现的目标。目前,经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降低管理成本,打造低成本园区,努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第二阶段,追求产业集群效应。努力延长产业链,加强产业集群,形成产业共同体,逐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宁夏已经基本形成了煤化工、羊绒工业等特色产业链,但依然处于产业链低端,资源型企业多,高技术产业少。延伸优势产业产业链,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需要长期坚持的方向。
第三阶段,建设生态产业园区。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中央环保督察,宁夏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约束越来越强,宁夏重化工业比重大,必须按照绿色园区的要求,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环保产业,改造传统工业园区,实现园区资源减量化、再利用和污染零排放。这个阶段实施创新驱动最为重要,要积极促进高科技人口集聚,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目标。
第四阶段,实现产城融合发展。早期工业园区很少顾及服务业和生活配套设施,尤其是像宁东基地的化工园区,采取城市与制造业基地分离更为安全。一些初期选址于城郊地带的园区,如永宁望远工业园,随着城市建设逐渐被居住区包围,成为居民投诉的重点,需要改造或搬迁。产业园区和城市融合,是园区发展的最终形态。产业园区将逐步向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和绿色园区转型,促进园区从规模化园区向功能化园区转型。
(二)当前工业园区存在的问题
我国工业园区在经历了一段突飞猛进的规模扩张阶段后,开始进入革命性的质量变革阶段。目前,园区普遍存在数量过多、低水平重复建设、产业布局不合理、主导产业没有形成集群、部分园区产业空心化等问题。过去企业注重圈地,造成土地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部分园区注重规模扩张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理念格格不入。
目前,全国正在对产业园区进行全面整顿改革。江苏省出台我国首部省级“园区法”——《江苏省开发区条例》,天津市把314个工业园区整合成37个,安徽省37个工业园区被撤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园区层面的战略性改革创新阶段。
宁夏工业园区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土地圈占较多,园区经济规模较低。2016年,宁夏工业园区已开发面积只占规划开发面积的21.4%,园区和企业普遍希望多圈占土地,按已经开发面积计算的亩均工业总产值只有8.9万元。虽然园区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74.4%,但与全国及周边省区相比,工业总产值超过500亿元规模的园区只有一家,宁夏没有一家园区入选全国百强产业园区。
二是以高耗能产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宁夏煤电化等高耗能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75%以上,处于产业链低端,三废污染环境。宁夏两家国家级高新区创新能力不足,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只有14家。在西部地区中各种指标排名居后。
三是主导产业不明显,产业集聚集群率较低。除宁东基地外,绝大多数园区没有形成主导产业,产业同质化竞争,缺乏上下游产业配套,产业链较短。
2018年,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出台《开发区整合优化和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按照一县一区原则,将全区33家开发区整合优化为22家。宁夏对工业园区的整合,除了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之外,最为重要的是促进工业园区转型升级。严格控制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管理,明确各类产业土地投资强度、容积率、亩均产值等控制性指标。推进产业循环化改造,加快绿色园区建设。计划到2020年建成5个左右绿色园区、20个左右绿色工厂。
三、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党的十八大提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2015年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工信部已经先后公布三批绿色制造名单,宁夏共有5个园区获绿色园区称号、10家工厂获绿色工厂称号,还有4个产品获得绿色设计产品称号,宁夏还没有入列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的企业,在绿色产品和绿色供应链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宁夏入列国家绿色制造名录表
宁夏绿色经济已经取得一定成绩,已经形成一些成功的案例,但单位GDP能源消耗依然较高,节能降耗减排任务艰巨,按照循环经济倡导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今后发展的重点是:
(一)以清洁生产为手段,大力建设绿色工厂
绿色工厂是绿色经济的主体。建设绿色工厂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①宁夏建设绿色工厂的关键是使用绿色技术,从源头就减少污染物产生为切入点。污染治理是末端治理,环保投资巨大,许多企业即使投资了大量环保设施,往往为了降低成本也会偷偷排放。而清洁生产注重生产过程中的控制。清洁生产从源头预防污染,尽量采用无害原料,重点采用先进工艺技术与设备,减少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要加强政策激励,鼓励使用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集约使用土地资源。
(二)以绿色园区为载体,把循环经济发展提高到新水平
绿色园区(生态产业园区)是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的第三代产业园区。绿色园区旨在通过供求关系形成网络,达到产业共生,促进园区资源交换,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达到以园区为整体的零排放。建设绿色园区,首先,应加强绿色园区规划。宁夏应该利用园区整合机会,对园区重新定位,建设改造生态工业园,今后新园区要加强总体规划设计。其次,要强化循环经济发展。园区要加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完善园区电力、热能、天然气、污水处理等设施。鼓励企业间相互使用原材料及废料,努力降低园区排放总量。再次,要提高绿色技术应用能力,努力节能降耗。最后,创新绿色园区管理制度。完善绿色认证制度,建立企业绿色发展诚信制度。
(三)以绿色供应链为主线,加强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绿色供应链管理包括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制造、绿色营销、绿色物流、绿色消费和绿色回收再制造7个环节。绿色供应链管理注重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尤其是重视将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纳入供应链管理的综合考虑之中。加强绿色供应链管理,应抓住好以下环节:首先,加强对生态环境设计,关注产品的环境属性。其次,依托市场形成生态产业链。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主要通过市场联结轻工业集群,宁夏企业间的市场化配套协作也越来越多。园区建设要强化产业链招商,注重产业链延伸和补链。再次,强化大型企业产业链延伸。西北地区主要通过企业内部产业链延伸来形成重工业集群。例如宁夏大地循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从铁合金起家,逐步形成石灰石—电石—聚乙烯醇—高强高模工程纤维产业链,并且利用本厂资源生产水泥、高性能子午线轮胎等产品,建立了自备电厂等,形成产业集团,通过生态产业链,逐步向高附加值产业延伸,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市场风险。宁夏绿色供应链是发展短板,今后需要加强企业间供应链关系,强化产业配套,形成产业集群。
(四)支持开发绿色产品,发展绿色和环保产业
绿色产品是指以环境保护为核心概念的可循环降解产品。发展绿色产品及环保产业,首先,应树立绿色设计理念,开发设计具有无害化、节能环保、降耗、可靠性高、寿命长、易降解、易回收的绿色产品,从产品设计环节就把环境影响考虑其中,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其次,发展环保产业。加强对废旧产品的全面回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大力发展资源再生产业,最大限度地促进资源无限次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减少废物排放。
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宁夏还处于起步阶段,绿色发展理念普及不到位,园区基础设施和企业环保投资巨大,绿色技术的系统集成应用严重不足,正向激励机制尚未形成体系。但沿黄生态经济区,必须成为宁夏绿色发展的先行区和核心区。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是宁夏现代化新征程的必然选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是宁夏工业强区、质量强区的内在要求。
四、处理好高载能产业与绿色发展的关系
宁夏电力优势,是招商引资的重要条件,无论是纺织业、大数据产业,还是高载能产业,其发展都与电力有关。
近年来,电价优惠问题成为各个园区特别是高耗能企业主要诉求之一,也是政府打造低成本园区的重点措施。宁夏工业用电占全区总用电量的90%,部分高载能企业的电费成本占生产成本的40%~80%,电价对宁夏工业影响巨大。宁夏具有煤炭及火电优势,但工业用电价格却高于周边省区。内蒙古等地坑口电站多,又有地方电网,往往火电成本比宁夏低廉,使得宁夏在招商引资中电价优势不太明显。
随着东部地区环境容量和电力紧张压力,部分高载能产业逐步向西部具有电力优势的地区转移。其中西南地区的云南、四川、贵州以水电为主,水电成本比煤电具有显著优势,目前全国火电的上网电价平均约为0.36元/千瓦时,而水电约为0.26元/千瓦时。相对来说,西南地区比西北地区更具有电价优势。目前,中铝等集团正在通过内部产能转移方式将部分产能转移到西南电价优势地区。近期,国家上马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的可能性较低,宁夏依靠水电优化能源结构还不现实。在强调大柳树工程防洪灌溉意义之外,适当强调一级开发方案的水电建设对降低电价成本等功能,可能会增加共识的基础。
宁夏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的措施。首先,电力直接交易。全区直接交易电量由2013年的2500万千瓦时扩大到2017年的28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售电量的比重达40%。直接交易比重居全国第二位。通过新能源与火电的打捆参与市场交易,共为企业降低用电成本11亿元。其次,建设自备电厂。由于用电成本是一些高载能大型企业的主要支出,积极争取政策建设自备电厂,将电力纳入工厂产业链,降低用电成本。最后,园区热电联产供给。如青铜峡新材料基地,国电投宁夏电能配售电有限公司分期投资建设园区工业蒸汽循环利用项目,利用青铝发电厂2×330MW机组供热,建成后将关闭园区30家燃煤锅炉,将有利于降低园区企业成本。
2004—2017年,宁夏能源消费总量中,按照等价值计算,煤炭从86.2%降到79.7%,石油从8.4%降到5%,天然气从3.9%提高到5%,电力从1.5%提高到10.3%。煤炭消费比重降低,而电力消费比重提高。近年来,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原煤生产量从2013年的8800万吨减少到2016年的7069万吨,发电量从2014年的1201亿千瓦时减少到2016年的1144亿千瓦时。2017年开始随着全国去产能改革,宁夏原煤产量、发电量分别回升到7644万吨和1381亿千瓦时,发电量已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17年,宁夏通过银川—山东、宁东—浙江两条直流特高压线路外送电量达400亿千瓦时。目前,国家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重启,沿海各省均有增加西电东送的意愿,对电力需求将会长期保持增长。
宁夏要积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1.坚定支持高载能产业发展
宁夏是煤炭、电力富集地区,支持高载能产业发展有利于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要积极发展新能源、环保产业和电能替代,努力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云南出台《关于推动水电硅材加工一体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四川提出开展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试点,宁夏也应该选择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给予差别化电价政策支持,增强电力优势在招商引资中的竞争力。
2.促进电网企业市场化改革
宁夏电力市场由国家电网独家垄断,造成基础电价高、电网购销差价大等问题,形成发电企业不赚钱、电网高盈利、用电企业用不起的现象。我国于2002年和2015年先后出台电力体制改革方案,重点是售电侧市场化改革,力图改变电网盈利模式,博弈结果是逐步扩大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范围。电价的变化是整个电力体系的核心,电力改革的最终落脚点应是切实降低电价,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降成本目标之一。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降低电网环节收费和输配电价格,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降低10%。应该逐步理顺电力价格体系,实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电价形成机制,支持经济健康发展。
五、宁夏生态立区战略的实质是在生态优先导向下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现代化
宁夏发展绿色经济,必须考虑宁夏发展阶段对“低碳”和“发展”的需要。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水平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中国正处于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需要重点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低碳经济战略必须考虑给予必要的发展空间,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生存性排放。宁夏作为我国的欠发达地区,川区处于产业转型升级阶段,山区依然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宁夏在全国和国际产业分工中,承担着煤炭、电力供给重任,二氧化碳排放相对较多也是产业结构所决定的。我们既要提防超越发展阶段过分强调减排责任的思想1,更要认识到传统增长方式的不可持续性。靠污染环境而转嫁成本谋取暴利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尤其是贺兰山、黄河和宁夏沿黄生态经济带等重大生态屏障,一旦生态环境被破坏,可能花再多钱也是不能修复的。必须正确认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严格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
建设美丽新宁夏,不可能不依靠经济发展而坐享其成,其中建设宁夏沿黄生态经济带至关重要。
1.向高新技术转型升级要绿色发展空间
创新驱动战略是脱贫富民战略、生态立区战略的基础。宁夏只有实现增长动能转换,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才能够为生态立区奠定产业基础。宁夏沿黄科技创新改革示范区建设,要积极加强东西部科技合作,融科技进步于承接产业转移之中,强化特色优势产业的产业链招商引资。严控开发区项目入区门槛。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建设智慧园区,注重用智能化、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加强园区和企业绿色经济管理。
2.向优化产业布局要绿色发展空间
宁夏沿黄生态经济带是城市人口密集区,要按照环保要求,尽快优化产业布局。银川、石嘴山、吴忠等地园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要逐步把生物制药等企业搬离城区。新增重化工业主要向宁东—红寺堡、中卫—中宁工业园区等不占用耕地、环境承载力较大的地区布局。积极保护宁夏河套平原的生态环境和耕地资源。
2017年,宁夏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有203家企业,工业增加值虽然比上年增长23.1%,但仅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6%,尤其是节能环保产业仅增长6.1%,占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仅为1.8%。1宁夏绿色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必须加快落实《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业对标提升转型发展行动方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其中对传统工业园区的整合优化,要以建设生态产业园区为目标,延长绿色产业链,开发绿色产品,加速建设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相适应的产城融合发展的美丽新宁夏。
1李敏,王璟等编著:《绿色制造体系创建及评价指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年。
1转自《中国制造2025 》积极构建绿色制造部分。
1盛馥来,诸大建主编:《绿色经济:联合国视野中的理论、方法与案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5年。
1石艳君:《2017年宁夏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报告》, 《统计与经济》201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