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森君 西域的忧伤(外七首)
我肯定有一种死亡的美
衬托着一切生者
我肯定渐渐枯萎的青草
正急于重生
当大地被白雪覆盖
我肯定飞翔的乌鸦
怀有求生的判断
它们在傍晚的天空中
落下去,又飞起来
高高的山顶上
星星是长眼睛的石头
快速下滑的,扑向开阔的空地
它们是流星
失去了依傍
在甘肃平川,一片埋葬着兽骨的平原
遍地碎石
它们近在咫尺、彼此怀念
一天内,我差点两次落泪
渴死的骆驼比马大
包括它的骨架
旱死的老树 还想活
包括它的枝丫
一群饥饿的蚂蚁蹿上蹿下
它们咬开了老树的皮
钻进去一只,少掉一只
我用中年的眼光看一场大雪
没有什么可惊奇,也没有什么可低落
雪挂千里,我也只能看到
这座城市的一角,白茫茫的雪
覆盖着距我住所不远的几处红色屋顶
雪,从清晨一直落到傍晚
一直是静悄悄的,它越落越厚
我不过多了一种记忆
这座城市不过多了一种景象
的确,我曾经的确写下过这样的诗句——
只要今生黑过一次
就不配说自己有过雪白的一生
雪是白的,这白很短暂
我喜欢落雪的冬日
喜欢积雪的枝条,也喜欢
雪中归人,从马上跳下来
抖掉一身雪粒
不过,从今往后
我不会再将雪给予道德上的评估
什么纯洁,什么无瑕,云云
我已到了中年,看雪就是雪,一场雪而已
水石沟林区
一堆灰皮的树枝
堆放在林木敞开的地方
还有几只红嘴雀,还有一种叫沙打旺的矮矮的草
它们临时出现在
同一时刻,像沙盘上的居民
孩子在追逐一只黄色的蝴蝶
看不出蝴蝶慌张
我没有阻止孩子
似乎,孩子与蝴蝶
彼此掂量过各自的速度
下午的光是柔和的
在粗大的树干下面
是发黄的落叶,是造物
取走了喧哗的沉静
是一个人面对色彩终结时简单的荒凉
我俯身捡起一根枯枝
它已经转世为木
仔细看时
一些方向一致的纹路
仿佛还在携幼兽迁徙……
白雪覆盖的罗山
这是祖先凝视过的一座山
也是布道者、土匪、牧羊人、采石匠
捡发菜的农妇、跳崖殉情者、逐出庙门的和尚
凝视过的——一座山
先人说,找草药去罗山
活不下去了,去罗山;先人还说
面壁思过,去罗山,不知天高地厚
去罗山
落雨,罗山在雨中;落雪
罗山在雪中
它大面积的峻岭与植被
常被雾气环绕,也被烈日照射
生生灭灭的花草,与隆起的山体相比
无足轻重
它的暮色不朽,它的石头不烂
谁住在山上,谁就是守山人,谁就可以
占山为王,赶走乌鸦
谁就可以独自坐在奇峰上观看落日
谁就可以不顾落雪
从石屋里走出来,清一清嗓子,对着
空旷的山谷呼喊,谁就可以听见
自己的声音
如何击穿千丈落雪
[以上选自《人民文学》2015年第7期]
落日下的旷野
这宁静,过于强大
我都有些不知所措
平缓的坡地上,两匹马
在吃草,鬃毛披脸的马头向着两个方向
远方是一座孤零零的烽火台
我们不是草原上真正的骑手
马不理我们
有人喜欢上了遍地盛开的金盏花
我只对荒凉情有独钟
一只鹰高高地飞了下来
草原上的鹰从不尖叫
更不会结伴盘旋
落日开始下沉
也不是圆的
它更像一根粗大的木桩
在远处静静地燃烧
阿拉善之夜
昔日的王爷府
也只有一个月亮
它照过的草丛也不会因此茂盛
我一度把它想象成一只盛满羊奶的木桶
一位穿红袍的僧人
坐在台阶上
他看见我从营盘山上下来
如果他有寂寞,我与他的一定不同
白昼热闹的赛马场上空
偶尔会有流星滑落,它们变成灰烬之前
从没有自己的名字
它们的消失,只是一瞬
其余的星辰正向西方流去
一根灯柱接着一根灯柱的尽头
是阿拉善小镇,在它曾经还是一片沙漠的时候
附近是一座古老的骆驼牧场
敬拜炎帝
我跪伏于此
眼里突然涌出了泪水
上祖啊,请你拔掉我身上的毒草
除此之外我别无所求
在巴彦淖尔市以东
在这片无垠的旷野上
一匹狼看见另一匹狼
它会跑了过去
一个人的旷野
要比两个人时大得多
甚至能听到
最小的风
吹拂一扑棱马兰花的声音
另一个人出现了
他骑在马上,他也看见了我
在距离我
不远处
他停了停
他分明是在端详我
正当我想跟他打招呼时
他突然掉转马头
向巴彦淖尔市的方向
奔去
他的样子
不像是一个人,而是像
一只贴着地面
飞翔的鹰
俯冲而去
[选自《诗刊》2016年第9期“青春回眸专号”]
杨森君(1962—),宁夏灵武人。出版著集《梦是唯一的行李》《上色的草图》《砂之塔》(中英文对照)《午后的镜子》《名不虚传》《零件》《西域诗篇》等。作品荣获宁夏第五、第六届文艺评奖一等奖,银川首届贺兰山文艺奖成就奖等。参加诗刊社第七届“青春回眸诗会”。作品《父亲老了》于2011年5月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属下的国际教育机构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国际文凭组织中文最终考试试卷采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宁夏作家协会副主席,宁夏诗歌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