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方略之一,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①。李克强总理将“我们要携手行动,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2017年11月出台《关于推进生态立区战略的实施意见》,从6个方面为建设天蓝、地绿、水美、空气清新的美丽宁夏作出具体安排。这些充分体现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视,反映出在正确审视国际国内生态安全形势的基础上,紧跟新时代、新任务和新要求,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规律及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决心和魄力。
一、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与共,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传承,事关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党在科学对待人与自然关系、把握和遵循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及生态文明建设规律基础之上作出的理性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和实践创新成果,是新时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一)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离开自然界、背离自然规律,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难以想象,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长进程中,自然环境与人类的水乳交融是无法逾矩的客观规律。
1.人类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
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因此,人不仅是一种自然存在物,还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恩格斯曾说:“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①并告诫:“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 ②人类只有依靠自然界才能产生、生存和生活,构成人类基本生存所需要的一切物质资料都是源于自然界的馈赠。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明确指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③可以说,自然界是人之所以能够存在的客观环境,也是人之所以能够生活的物质来源,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的产物。
2.自然界是人类从事实践活动的对象
劳动作为人类的本质活动使人与自然界紧密相连。马克思认为:“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的劳动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活动、工人的劳动从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④自然界是人类劳动的前提条件和指向对象,没有自然界,人类劳动、人类生命活动就失去了环境、资料和工具依靠,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全部物质资料无法满足,人类的实践活动也就无法开展,人类文明就会不复存在。实践在自然界与人类生活之间架起桥梁,既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赢与能量交换,在满足人类需要的同时,也使自然界深深打上了人类的烙印,实现了自然界的人化或人化自然。
3.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作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性、科学性的当代表达,是将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对自然界的无条件依赖、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以及实践是连接人类与自然界的桥梁、在实践中把握和遵循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及规律等思想,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习近平总书记正是在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观的继承创新中,直面、分析和总结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问题以及经验教训,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与共。这一理论创新成果让我们在自然面前懂得敬畏并时刻保持警醒,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深刻领会并严格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原则。当人类尊重、顺应、保护自然,始终与自然和谐共处,并在开发利用自然方面有所遵循时,人与自然就会和谐发展,人类也会得到自然的馈赠和回报;相反,人类如果无视对自然的依赖,在自然面前盲目自大,破坏性、掠夺性地伤害自然,最终必然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所要坚持和遵循的根本原则与基本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是对这一原则和规律的理性认识与科学把握。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可以说,新时代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关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携手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
建设生态文明,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类文明发展之路,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及保护自然对人类文明、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人类文明与自然界在共同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从依附到利用,从利用到和谐相处,从和谐相处到和谐发展,从和谐发展到和谐共生的历程。无数的经验和教训让我们深深懂得,只有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文明才能得以延续和发展。
1.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
文明是人类及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更为先进的文明形式,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其特点是人类遵循自然、人、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在自然、人、社会的和谐发展中促使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和经久延续。同时,生态文明还是人类在尊重、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对曾经征服、掠夺、破坏自然的惨痛教训进行反思的结果,其目的是促进人类美好生活、美好世界的永续发展,可以说,人类文明未来的发展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
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是人化自然的过程。在这一历程中,人类的实践活动不断给自然界打上人的烙印。同时,人类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经历了具有各自特点的不同历史时期,表现为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逐渐深入,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统一中趋于理性,走向成熟。采猎业文明时期,人对自然无条件的依赖使人类视自然界为某种具有超自然力量的超大能量主宰,正如马克思所比喻的,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慑服于自然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发挥前提下的主宰与被主宰关系;农业文明时期,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处于幼稚的、初步的开发阶段,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充分发挥前提下的相对平衡状态;工业文明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而诞生的,这一时期伴随着知识和理性的复兴与发展,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工具、技术、能力不断增强,人类对自然界的开发、征服及伤害开始变得疯狂而不理智,完全忘记了自然界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制约及回应,背弃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最终使人类在自然无情的回击中身处险境、危机重重,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主观能动性过分发挥前提下的征服与被征服、破坏与被破坏关系。
2.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辩证扬弃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人与自然异常尖锐的矛盾和问题中开创出的一条新路,一条审视、反思由人类自身行为所带来的人与自然关系趋紧的新路,是一种先进于其他文明形式的更高的文明形态,也是一种人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前提下的和谐共进的发展形式。强调从维护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关注资源和生态有限的支撑力,重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相互协调、共同发展。这一文明以保护和尊重自然环境与生态秩序以及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为出发点,既能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又能科学、理性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因而是一种全新的促使人类文明走向和谐、走向美好、走向未来的正确道路。总之,人类文明的发展足迹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演进历程让我们在正视、分析和反思历史中,汲取智慧,总结经验,反思教训,以便更好地直面挑战、应对危机。
只有生态文明得以发展,人类文明才能延续和进步。当生态文明承载人类文明,生态文明推促人类文明时,自然、社会、人类才会呈现出和谐生动、全面进步的美好景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自觉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形成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生态环境治理显著增强,环境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生态文明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抉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准确且形象地表达了党和国家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与重视,同时也表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立场和决心。特别是对宁夏这样欠发达、贫困问题突出且资源匮乏、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来讲意义重大。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脱贫富民战略、生态立区战略,任务十分艰巨,因此,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紧紧围绕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辩证统一。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宁夏这样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整个社会走绿色、美丽、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抉择。
1.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生态环境问题是20世纪中期之后人们不断关注、不断探索的热点问题。挪威首相布伦兰特夫人在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中首次对“可持续发展”概念作出了经典阐释,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应当说,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是对工业化时代以消耗煤和石油等主要能源的“黑色”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结果,并倡导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发展协调起来。这一发展理念着力于使现代化进程彰显出公平性、可持续性、共享性及和谐性等方面的特点,并使人类道德关怀的对象范围从传统的人际之间拓展到人与自然之间,尤其是强调人类代内与代际间的持续发展和互利共生。这样一种新型发展理念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但令人困惑的是,该理念提出后的30多年来,世界上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没有因此而缓和或消除,而是在许多方面和更大程度上恶化了。①的确,人们面临的生态难题不但没有减少反而不断增加,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人类的行为所造成的生态系统承载和修复能力与人类无限制的需求之间的失衡,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恶化之间的失衡越来越严重,生态环境的沉沦必然会影响到人类的未来和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引起人类的关注和反思。
《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不违天道而畜德之,道生万物而德养育万物,万物尊崇道而贵重德,完全出乎自然。德畜养万物,长育万物,成熟万物,照顾万物,保护万物;生长万物却不据为己有,施泽万物却不自恃己功,养育万物却不为其主宰。①老子朴素的生态智慧告诫我们要敬畏自然、敬畏规律,审视人类及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人类行为,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警示和实践反思。我们党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新发展理念中将生态和绿色作为重要内容凸显出来,科学而理性地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充分说明生态文明建设之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作用,不仅为我们今天的可持续发展开创了路径、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作出了生态战略安排。
2.生态文明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价值目标
生态文明建设是对以往不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思维与方法、观念与模式的反思和超越,是对只注重经济效益而无视生态效益与生态价值的发展方式的审视与矫正。人类直面、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不仅在于以经济、法律等手段为基础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还在于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基础之上的人类持续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可持续发展”本身是对工业文明以来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必要条件进行理性审视和反思的结果,是人类生态觉醒的具体表现。学术界一般认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历程,经历了启蒙、争论、共识的“三部曲”。利奥波特、卡逊等现代西方探索者的呐喊,揭开了人类环境觉醒的序幕;《增长的极限》引发了一场世界性的争论,大大加速了人类觉醒的进程;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我们共同的未来》的发表以及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会议,表明人类已经整体觉醒并就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达成共识,从而开创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可持续发展时代。②可持续发展的历程展现的是人类生态觉醒的历程,同时也是人类追求生态价值目标的历程,这一历程既是由重经济发展轻生态环境保护转向两者并重的过程,又是经济发展与环境恶化矛盾尖锐转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共赢的过程,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正是基于这种转化和共赢。为此,党和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进行总体规划。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辩证统一的新文明形态,关乎人类的生存,关乎民族的未来,关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态文明建设旨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中体现生态价值,构建以绿色、美丽为基本理念和根本遵旨的美好家园,使中华民族在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中,在美丽中国的建设实践中得以永续发展。同时,在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逐步迈向生态文明时代的进程中,为全球的生态安全贡献智慧和方案。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强调的:“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①
二、生态文明建设事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化解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主要矛盾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找准了社会主要矛盾就意味着找准了一定历史时期、一定发展阶段的突出问题,而对经济社会发展突出问题的把握和解决就是我们的重大任务和中心工作,同时也是党和国家确定基本方略、制定战略决策的基本前提。
(一)社会主要矛盾本质上反映的是需求和供给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①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反映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即通过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关系体现社会发展的规律、水平和现状。社会主要矛盾运动和转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类的需求和供给不断升华与互相促进的过程,也是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社会主要矛盾本质上反映的是需求和供给的关系,客观上要求我们在需求和供给的矛盾运动及其关系中认识和把握人类历史发展的实质和规律。从战略层面来讲,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最终指向需求与供给关系的解决;从操作层面来讲,无论是民族、国家、地区、单位、部门还是个人,其所从事的活动无一不是要满足群众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以及党和国家发展的需要。因此,从需求的角度来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需求方,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则是供给方。推而言之,生态文明建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而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则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具体体现,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事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化解。从需求和供给自身的情况和它们之间关系情况出发,才能对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作出科学的分析和研判,也才能形成正确的判断和科学的决策。
(二)生态文明建设顺应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②与此同时,“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艺创作持续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①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的需要得到很大满足,但人民群众的需要在纵向和横向、广度和深度上均有所提升,不仅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全方位的需求,还有质量、效益等方面更高层次的需求,这些需求实质上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②其中,环境方面的需求已然成为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与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一样的是,生态环境问题成为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人的需要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伴随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人类的需要也必然呈现出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即由人对人的依赖的需要——人对物的依赖的需要——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要。当前,我们正处于从“人对物的依赖的需要”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要”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人们的需要不再是仅仅侧重于“物”的单一体,而是充分展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多层次需求的综合体,是一个对美好生活向往不断追求的需求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贯穿于经济需求、政治需求、文化需求、社会需求的始终,成为制约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奋斗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人民群众对天蓝、地绿、水清的渴望与生态环境的恶化,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滞后形成鲜明对比,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人类的生产和发展行为与生态文明之间出现了尖锐的矛盾。这些反映在人们对生态环境需求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恰恰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体现。对这些矛盾的警醒和反思,一方面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另一方面体现了人类的需求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拓展与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使我们的国家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祖国大地上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是党和国家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一重大任务受关注程度和受重视程度得以充分显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新发展理念中的绿色无不体现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价值。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重拳整治大气污染,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30%。加强散煤治理,推进重点行业节能减排,71%的煤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优化能源结构,煤炭消费比重下降8.1个百分点,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6.3个百分点。提高燃油品质,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2000多万辆。加强重点流域海域水污染防治,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推进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扩大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开展中央环保督察,严肃查处违法案件。积极推动《巴黎协定》签署生效,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这些重大领域、重大生态问题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建设顺应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直接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①从供给的角度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得以实现的主要制约因素,因而也就成为党和国家面临的突出问题和重大任务。为此,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①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经济增长内生动力还不够足,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发展质量和效益不够高,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困难,民间投资增势疲弱,部分地区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金融等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在空气质量、环境卫生、食品药品安全和住房、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方面,群众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充分说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不仅是党和国家面临的突出问题与重大任务,同时也对党和国家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只有围绕这一重大任务,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目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表现在生态供给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不容忽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在经济、科技等诸多领域已经进入世界前列,然而,忽视质量和生态效应的发展使生态环境和生存空间急速恶化,表现在生态方面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随之凸显出来,制约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发展的综合效益。当前,生态环境方面的突出问题表现为: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与城市化、工业化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交织,水土流失与土地沙漠化、盐碱化交织,森林资源锐减与草原退化交织,水体污染与地下水位下降交织,生物灭绝加速和流行病蔓延交织等等。重重交织、重重叠加的问题扑面而来,使得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就宁夏而言,生态环境问题和贫困问题交织在一起往往会使生态环境供给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复杂。生态环境脆弱与贫困问题互为因果,贫困的存在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环境恶化又导致贫困加剧。①作为欠发达地区,宁夏不仅面临着贫困这一主要矛盾和挑战,还面对不容乐观的消除贫困所必需的生态保障和可持续发展环境。宁夏地处我国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区的过渡地带,亦即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全区86%的地区年降水量在300毫米以下,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加上人类不合理活动(草原滥垦、过牧、森林乱伐等)引发草地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破坏问题,使得人与环境的矛盾尖锐突出。可以说,本来脆弱的生态环境问题还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接踵而来。除此之外,宁夏还是全国精准扶贫的重点区域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截至2018年底,仍有12万贫困人口待脱贫,其中,绝大多数贫困人口分布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新旧生态环境问题与贫困问题、发展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得宁夏面临脱贫攻坚和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及双重挑战,同时也为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既要促发展,还要保环境,既要富起来,还要绿起来的双重要求,这也是宁夏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因此,2020年宁夏贫困人口能否脱贫,经济社会能否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生态环境保护和脱贫攻坚的有机统一,在于生态效应和脱贫效应的互促互进。
三、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②这个时期“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③。其中,把污染防治作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战略地位和重大意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格外重要,贯穿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均离不开生态因素和生态效应。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小康全面不全面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①。可见,生态文明建设是小康全面不全面的重要内容,不仅如此,生态文明建设已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性因素。
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不仅需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还需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整体,是任何一个领域都能得到快速发展且各领域协调统一全方位共进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囊括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统一体中,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由高速增长走向高质量、高效益发展;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程序化;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充分发展,逐步走向繁荣兴盛;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所以全面,不仅在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更在于包括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生态环境美丽基础之上的发展格局的不断完善。事实上,全面的小康社会除了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富裕与丰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的深化与发展、民生水平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提高与改善,以及党建、军事、外交的不断加强和纵深发展以外,还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忽视与破坏必然导致真正意义上的小康无法实现,生态文明基本要义的缺失和滞后也必将造成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无法全面。可以说,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目标的全面小康社会,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先进的生态文明形态。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永续发展的条件和保障;另一方面,生态效应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效应综合发力的关键和核心。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只有搞好生态文明建设,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在良好、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中得以实现。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石泰峰在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强调:“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为我们明确了‘努力实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厘清了发展的思路和重点,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我们要紧扣这一目标定位,全面贯彻落实,坚定自觉地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统揽全局、统领发展。”①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宁夏提出的殷切希望,不仅为宁夏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还为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环境优美既是经济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富裕的基本前提,又是小康社会全面不全面的关键环节。
(二)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小康才经得起历史检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②其中,把污染防治作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说明我国环境保护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生态受损大、环境风险高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因此,全面小康社会能不能实现,是否经得起历史检验,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
对于宁夏而言,生态环境依然脆弱,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一些地方破坏生态、污染环境问题时有发生,有的甚至还比较严重。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天下黄河富宁夏,没有黄河就没有引黄灌区的大片绿洲,没有黄河就没有塞上江南的神奇景观,黄河对宁夏来说实在太重要了。但近年来造成黄河污染的问题时有发生,入黄水质达不到国家标准,典农河、沙湖、星海湖的水质一度达到劣V类。贺兰山是宁夏的父亲山,作为一道天然屏障,阻挡着周边沙漠对宁夏平原的侵袭,没有贺兰山就没有沃野千里的宁夏平原,没有贺兰山就没有生活着200多万人的银川城,过去贺兰山是那么宁静、和谐、美丽,现在的贺兰山却伤痕累累、满目疮痍。如果再不下决心保护、再不下大力气整治,一旦失去了贺兰山的屏障保护,那么宁夏平原就可能成为下一个罗布泊,历史的如椽大笔将会给我们这代人重重地记上一笔。①然而,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对新发展理念的认识和贯彻不到位现象仍然存在,一味追求GDP和经济增长导致的结果是,财政收入上去的同时破坏了生态环境、耗尽了资源。这样的发展对于社会、国家、民族、文明的永续发展不仅没有意义,还会给群众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带来危害。所以,那种纠结于GDP掉一个点或增一个点的发展要不得。面对生态环境问题,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和理性,要深刻认识到,宁夏的生态环境是全国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影响部分,部分牵动整体。作为全国生态环境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宁夏的生态环境事关全局、影响全国。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建设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承担起维护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为此,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石泰峰在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强调:“打造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筑牢西北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并进一步指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脱贫富民战略、生态立区战略,扎实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扎实推进民族宗教工作,扎实推进文化繁荣发展,扎实推进改革开放,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振奋精神、实干兴宁,为实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而奋斗。”①将生态立区战略作为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三大战略之一,充分体现了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准确定位与高度重视。因此,要从战略高度对待生态文明建设,要算大账、算远账、算整账、算综合账,先设环境底线,再定发展上限,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只有这样,我们建成的全面小康社会才能真正得到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②
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就是重视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追求,就经得起历史检验。生态环境的宁静、和谐、美丽是人民群众的期盼和心愿,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石泰峰在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必须立足宁夏生态环境脆弱的实际,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绿色发展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承担起维护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让宁夏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美、空气更清新。”③民生问题无小事,人民的需求和期盼就是党和国家的头等大事,是党和国家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按照人类需要理论的需要层次和需求逻辑,人们在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必然会有关于环境等方面的更高层次的需求,而生态环境需求既是基础性的需求,又是更高层次的需求,是所有需求层次都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随着包括生产活动在内的人类从事的各种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忽视环境保护底线的行为给人们带来的制约生存、影响健康的种种现象,已经让人们深深感受到了环境恶化带来的切肤之痛。所以,保护生态环境、在优美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已经成为人们共同的呼声和共同的期盼,只有走绿色、环保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才能真正得到保障,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才能切实落实到位,全面小康社会也才能经得起历史检验。
四、生态文明建设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①这充分说明,生态文明建设必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
(一)生态文明建设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相统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两步走”战略安排中,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时,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美丽作为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第一次被列入现代化建设的新目标中,这一目标和任务是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作出的决策部署。深刻揭示出我们要建设的生态文明是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同生态文明相统一的。①
1.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阶段性安排体现了这种统一性
从2020年到21世纪中叶现代化强国的实现,要经过30年有计划、有步骤的发展与奋斗。“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②从全面小康所强调的“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③“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④无一不体现出十八大以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性。一方面,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一脉相承地呈现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连续性;另一方面,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尽管发展的程度不同,但二者均凸显出“全面”的特点和目标。无论是连续性还是全面性本质上反映的都是“生态文明”与全面小康和全面现代化的统一性和一致性。
2.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态主线呈现了这种统一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提出来之后,“绿色”在十八届五中全会被列为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又将“美丽”一词加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地位不言而喻。从把污染防治作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再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成,体现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高度一致性,同时反映出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渐进过程,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水平、层次和高度不断提升的过程。因此,走向现代化强国就意味着走向生态文明时代,同时也是中国成为生态文明强国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现代化强国的建成之路,就是生态文明的建设之路,也是绿色发展、绿色革命的推进之路。目前,我们正处于绿色发展、绿色革命的大潮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在这场革命中发挥引领作用和主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的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使我们的国家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祖国大地上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①可见,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绿色发展与绿色变革的关键所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始终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这条主线,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高度一致性和统一性。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逐步达到共同富裕。”①生态文明建设旨在协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否依赖于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变化,忽视生态文明建设,必然会导致这几种关系的紧张恶化,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以及逐步达到共同富裕也就无从谈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理顺,这一关系一旦理顺,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就必将会达到。”②因此,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就是说,我们要建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然是生态文明的现代化,必然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时俱进的现代化。这就要求我们在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进程中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四个自信”,使科学社会主义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
生态文明建设是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遵循和发展,对我国乃至世界的社会主义建设意义重大,开启并发展了社会主义实践的新形态,旨在规避曾经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社会主义建设的任何阶段都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我们所追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是一个生态文明的强国。马克思主义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对共产主义的追求要在现代化和生态文明高度发达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或者说共产主义本身就是人类的高级文明形态,即生态文明得以实现并得到充分发展的文明形态。同样,马克思主义关于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追求也必然包括深刻的生态文明内涵。马克思指出:“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①表明共产主义社会既是生产力水平高度发展、公平正义的社会,还是一个理性尊崇自然、敬畏自然,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得到彻底解决的生态文明社会,此时,人们已经远离人对人、人对物的高度依赖而进入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状态。由此,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与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密不可分;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融为一体。生态文明建设事关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个方面、各个阶段,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必然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作出重要批示,盯住不放,追责问责。我们一定要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一个发展问题、环境问题,更是一个重大政治问题。
我们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对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署、重要指示坚决贯彻执行,牢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作出应有的贡献,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①《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52页。
①《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9页。
①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①李全喜:《可持续发展与发展替代语境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
①茅笛:《文明的觉醒——迈向生态文明时代》,中国书籍出版社,2016年。
②孙力:《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宁夏人民出版社,2013年。
①《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3~24页。
①《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1页。
②《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页。
①《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5页。
②《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1页。
①《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1页。
①《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1~12页。
①陈康海:《建设生态文明实施可持续发展》, 《理论与当代》2016年第11期。
②③《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7页。
①《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7页。
①《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报告》, 《宁夏日报》2017年6月12日。
②《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7页。
①石泰峰同志在自治区实施生态立区战略推进会上的讲话,2017年11月13日。
①③《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报告》, 《宁夏日报》2017年6月12日。
②石泰峰同志在自治区实施生态立区战略推进会上的讲话,2017年11月13日。
①《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9~50页。
①石泰峰同志在自治区实施生态立区战略推进会上的讲话,2017年11月13日。
②③《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8页。
④《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9页。
①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3月21日。
①《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②李志亮:《现代化视野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多维审视》, 《伦理与文明》2014年第7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