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冰心在玉壶
○银川景城一中分校 宋晓玲
有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终身选择的职业它应该是这样的——首先,它是我喜欢的;其次,它是我所擅长的;最后,它是能维持我生计的。对照之后,我突然发现我是如此的幸运,我竟然满足以上所有,原来我是这样喜爱教师这个职业,我觉得做自己所学专业的工作,做自己喜欢的事是一种幸福。
回顾二十三年的教学生涯里,有着太多的喜悦、振奋、感动、艰辛、惆怅、无奈、遗憾……但正是在这些经历与感悟中,让我一步步加深着对教师职业内涵的理解,也一步步坚定着我初登讲台时的信念,那就是:用真诚、热情、执着、投入,走进学生的心灵,用心灵塑造心灵,将爱化作教育的源泉。
当一名英语老师是我中学时代的梦想,所以从刚走上工作岗位至今,无论是在农村中学、县城一中,还是银川市最好的中学,环境变了,可不变的依然是我做教育人的真心与真情。回首中,一些记忆历历在目,充满着关爱、艰辛、宽容、尊重……
1995年,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贺兰县一所农村中学,在开学第一天全体教职工大会的那刻,我心里还充满着委屈,还记得硬是咽回了满眼的泪水,觉得好不容易从农村考上大学,结果又回到了农村。但是第二天学生正式开学,我抓阄分配了一个班的班主任和两个班的英语课后,心境即刻发生了改变,很快便一头扎到工作中去了。
正是因为自己也出生、生长在农村,所以对这些孩子更上心,更愿意付出,最大程度帮助到他们。
那时的农村中学,每年五一和十一,学生都有一周的勤工俭学假,要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或者同学自己组织,联系附近农村的农户到家里去插稻秧或者掰玉米,每人挣够五十元的勤工俭学费用,上交到学校。我清楚地记得发动各村子学生联系好活,我们全班出动,集体劳动,忙忙碌碌一周的情景。这期间,我和孩子们共同劳作,从不少掰一行玉米,也从不少插一根秧苗。正是这样的齐心协力,我们挣的钱超过了每人应交的费用。认真规划后,我周末到市里给我班添置了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跳绳、毽子等体育用品,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辛勤的劳动后换来的收获和快乐。也正是在这些做法中,大大凝聚了班级人心,增强了同学们的上进心。
那个班只有三十七个孩子,为了解决农村孩子读书少,对一些格言警句积累少,克服写作文时语言的贫乏,我按计划给每个孩子过生日,我给每个孩子送一个硬皮本,写满一页鼓励的语言,其他学生都给过生日的孩子做一张小卡片,上面写上名人名言和祝福的话。拉近了师生间、同学间的距离,增强了友情。
那年冬天,有两个学生突然中途不来学校了,听同学说家庭困难,家长不让上了。没有电话和任何通信工具,我骑着自行车,冒着严寒,用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才骑到两个孩子的家里。跟家长认真、耐心讲孩子上学的意义和孩子现有的潜力,希望他们克服困难,让孩子继续学业。功夫没有白费,这两个孩子在经过三年的努力后,在当年那届四个毕业班只有六个孩子考上贺兰一中高中的行列里,榜上有名,最后都考上了大学。
当时这个班整体的发展在年级里也特别突出,我的英语单科比同头课老师高出近三十分,其他各科成绩均名列年级前茅,学校各项体育、文艺活动,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
那时候,刚出大学校门的我,没有什么教学经验和管理班级的经验,也没有师徒结对的幸运被哪个师父指点,就是用大学的中教法所学的东西,一本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的指引,自己边摸索边教。但那一年的教学和班级管理,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虽时隔多年,但我总在回味、反思那一年的工作。除了带给我一个从教新手的信心外,更多的是做教师这个职业的初心和信念,那就是:走进学生的心灵,用心灵塑造心灵;学生的热情一旦被点燃,他们的潜力是无限的。你的平等、关爱、尊重、宽容……长此以往的坚持,总会在某一瞬间爆发出它们的威力。
刚调入贺兰一中那年,从初二接的班和课,给了我一个很大的挑战。年级组长第一周就向我传达了这个班的整体成绩和学生发展状况,表明这个班比起其他几个班的差距有多大,还有几大“天王”,难以管教,让我从头就重视或有压力感吧。这里,我就不讲述这个班后期的发展和中考优异的成绩了。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个班的“大天王”的转化和转变的故事。
接手这个班不久,我就意识到,这个班所有的班干部,包括班长,似乎都不如班里小磊的“威望”高。了解后才知道,小磊是贺兰县城外习岗农村的一个孩子,在班里学习落后、不思进取,虽然他不是那种张扬、狂妄外露的学生,但学生都惧怕他。原来他经常课下、周末总和一些高年级,还有社会上的失学“混混”混在一起,似乎有张大的保护伞。
最早跟他的接触主要是学习上的督促,也没什么大的转变。一天午休时,班里一个流着鼻血的男生到办公室紧急找我,说小磊逼迫他找初一一个孩子诈钱,他没去,就被打了。下午班会课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批评了他的这种行为并让他道了歉。放学后,我让他骑着我的自行车带着我,准备到他家里找家长好好告一状,恨不得他爸爸能把他暴打一顿才解气。到了他家,被他妈妈非常热情地迎进门后才发现,他家是家徒四壁,条件极差,妈妈没什么文化,爸爸在外打工,长期不在家,家里还有个弟弟。
本打算来告状的决心在那一刻瓦解了。他妈妈在用那种烧柴的灶火准备给孩子下面条,我坐在小木墩上,一边给灶火添着柴,一边跟他妈妈聊天。感受到他妈妈的激动,因为初一时,小磊几次干坏事她都是跟小磊一起被请到班主任办公室,当着那么多老师的面一块儿被批评和训斥,他妈妈都哭过几回,但最后也没能“管住”儿子再犯错误。她也没想到老师能到她家里来。
此情此景,告状的话我是一句也说不出来了,便当着小磊的面对他妈撒谎说,小磊最近进步挺大的,孩子也聪明,你们要是在家里能监督孩子按时写作业,孩子会有更大的进步,这也是今天来的主要目的。他妈妈一听更高兴了,你从她的眼里似乎都能看到她的幸福。
整个对话过程,小磊就坐在我和他妈妈边上,我猜,他也一定意外极了。在他家吃了一碗没有一根青菜的白水面后,冒着严寒,顶着黑暗,小磊将我送回了学校。从那以后,小磊变了,他听课时的眼神亮了,班里组织运动会等大型活动,他热心了。后来,他成为我班的纪律班长,在老师们开会时,他把班级纪律维持得很好。初中毕业后,他上了一所中专煤校,最后在宁煤扩建时顺利成为一名职工。工作的同时,他又把握机会,在新区开小饭馆到KTV,有了很好的发展,把父母、弟弟都带出农村,帮他们提供了很好的就业机会。工作中,他也得到了认可和职务提升,长大后娶了一位中央民族大学毕业的姑娘并生子。
那年去家里看我,他还依然心怀感激,说不是我当时拉他一把,他现在也许在监狱。
每回回想小磊的转变和成长经历,我总在想,也许就是在当时家访见他妈妈的那一刻,是我的不忍心,保护了一个男孩子的自尊心,给了他足够的尊重,才因宽容和这种尊重,走进了他的心灵,让他从此以后愿意追随、信任你的教育和教导,从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正应了那句话:教育需要守候,静待花开。
此后工作的十多年里,依然有我生命中因真情投入而演绎的打动心扉的、多姿多彩的教育故事,我不能在此一一列举,但我深知它们的共性,那就是:多年如一日,保持我从事这一职业的初心、热情、真情,用爱去浇灌、去滋养、去收获。
二十多年来,在经历了各种情绪与情感后,似乎更加坚定了我做教育人的信念,也更加坚信:我会一直辛苦下去,一直幸福下去。也正如一句诗所表达的:“一片冰心在玉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