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边塞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被风沙掩埋了的古城堡——花马池旧城

在黄沙和碱滩纵横交错的花马池镇北王记圈村北,被历史遗忘的古城堡已经深深地埋在了黄沙底下,没有留下一点痕迹。这座城池好似在地球上消失了一样,荒原上一片苍凉。曾经的金戈铁马,旌旗猎猎,都随着历史的烟云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们决定去探访这座消失了的古城堡。

秋日里下午的阳光很是随和,凉风习习,天气很好。行走在路上,草木已枯黄,草原上的景象到底是有些萧条了,多少给人肃杀的感觉,加之秋风的萧瑟,使我时不时地想起古代为什么要把犯了死罪的人放到秋后问斩。《礼记·月令》记载:“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看来“秋后问斩”是古人按照自然规律定的。

这也是古人“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可我们所知的竟然少得可怜,多少让人感到汗颜啊!

只过了一会儿,就到了皖记沟村,这个村庄的名字也很有趣,多少让我们有些兴趣,但不知道这名字究竟有何寓意,也不知这名字从何而来,反正这里的村民没有一个姓“皖”的。

据1982年编印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地名志》记载,皖记沟,皖姓居住沟旁故名。看来此地以前曾有“皖”姓人居住,时至今日却无姓“皖”之人。皖姓人究竟去了哪里,这恐怕是历史之谜了,没人讲得清楚了。

我们要找的古城在北王记圈附近,首先经过了南王记圈,这两个村子名字的确以姓氏命名,村子里的人大都姓王,《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地名志》中的记载为:南王圈,与北王圈互为南北姓氏命名,北王圈,与南王圈互为姓氏命名。

从南王圈穿过,不远处就看到了明代长城的二道边,二道边已经很是沧桑了,城墙低矮,时隐时现,要不是西北方向有一座高高的烽火台,真的看不出来这就是长城的二道边了。二道边在消失着,或许再过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就彻底地消失在这片原野上了。

花马池旧城就在二道边的北边,也就是史书上记载的在长城之外设立的花马池哨马营。

在北王记圈村,我们到处打问花马池旧城的所在地,竟然没人知道。我说的是古城,他们觉得很陌生,我又解释说是古时候留下来的城堡,他们终于明白了:“你说的是‘土城城’,‘土城城’在庄子北边呢,不远。”当地人把这座旧城叫作“土城城”。

有一个村民说:“早叫沙子压得啥木了,一点痕迹都木了。”

我说:“能有点土墙的遗迹吗?”

他们说:“啥木了,估计压到沙子里都有一房子深了。”

我们多少有点失望,但还是想到古城的所在地看一下,就是看不到古城也了了心思。

按照村民指的方向,我们翻过刺丝围栏,向着一片荒滩走去,手搭凉棚向西望去,大大小小的刺疙瘩布满了荒凉的盐碱滩,偶尔能看到几处沙堆,都不是很大。

我和老王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碱滩里,碱滩里生长的各种蒿草已经枯萎,踩在脚下发出咔嚓咔嚓的响声。有的蒿草有刺,这种蒿草适宜生长在盐碱地带,加之雨水好,蒿草长得很是旺盛,枝头上结的籽也是满当当的。

刺疙瘩一个连着一个,有的围了一圈,好似一座城堡一样,我们就往跟前撵,结果是这样的刺疙瘩很多,站在一处看到另外一处像古城堡,实际上都不是古城堡。

我们往西一直走了大约三公里的样子,什么也没发现,又朝北走了大约两公里的样子,因为这里有两片树林,我们看是否是古城遗址,可惜,什么也看不出来。我们又爬到了沙坝上,细软的沙子整齐地排列着,也看不出任何古城的痕迹。

放眼望去,荒原里只有刺疙瘩,再啥都没有了。白色结晶的碱滩多少有些刺眼,在碱滩里发现了一处有水的地方,感觉到这里应该靠近了古城堡,可惜,和其他地方一样,啥都没有,就连土都没有。

转了足足一大圈,在盐碱滩里就发现了半块明代的城砖,似乎这半块砖就是古城堡留下的最有力的证据了。

这个时候我们彻底相信村民说的话了,古城已经被沙子压在了下面,至少压了有一房深。

古城就这样消失了吗?古城的地表遗迹是真的消失了,但古城的的确确是存在的。

先来了解一下花马池旧城的历史记载吧。

明《嘉靖宁夏新志》:“宁夏后卫建置沿革……正统八年(1443年),置花马池营……城在今长城外,花马盐池北,孤悬寡援。天顺中,改筑于此。”

清嘉庆《灵州志迹》:“花马池城,明后卫所,今属灵州。旧城筑于正统八年(1443年),在塞外花马盐池北。天顺间改筑今地。”

从以上历史记载来看,花马池旧城是明代正统八年筑建的城池,而且是建在当时修筑的长城河东墙(二道边)的外围。后来由于城池孤悬寡援,在明代天顺年间(1457—1464年),放弃了正统八年修筑的花马池旧城,改建到了今花马池城,即今盐池县城。

明《万历朔方新志》:“后卫城旧城筑于正统九年(1444年),在塞外花马盐池北,天顺间改筑。”“皇明正统八年置花马池营,弘治十五年(1502年)置守御千户所,正德元年(1506年)改置宁夏后卫。”

从《万历朔方新志》的记载来看,花马池旧城始建于正统九年,与以上志书记载相差一年。

《明实录》记载:“正统元年(1436年)九月乙巳,宁夏总兵官都督同知史昭奏:‘宁夏城池、屯堡、营墩俱在黄河之外,备御西北一带,其河道东至察罕脑儿直抵绥德,沙漠旷远,并无守备。拟于来春相地于花马池筑立哨马营,增设烟墩,直抵哈喇兀速。从之。’”

《明实录》中的这个记载,很清楚地说明,花马池旧城修筑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拟于来春,也就是第二年的春天,那么就说明,花马池旧城是正统二年建的,距今已有580多年了。天顺年间(1457—1464年)改筑于塞内(长城内,头道边内),今花马池城。这样算来,花马池旧城建成后的二十年后被废弃不用了。

按照《嘉靖宁夏新志》和《万历朔方新志》记载,花马池旧城在建成后十四年后被废弃了。

主要的原因很清楚,就是“孤悬寡援”。具体地址也很清楚,在塞外花马盐池北。由此来推断,当时的花马池旧城,就在北王记圈村的北边,当地人称为“土城城”的城池,就是明代正统年间修筑的花马池旧城。

《盐池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名录》中,对位于北王记圈村的城址是这样记载的:

北王记圈城址

复查,位于盐池县花马池镇皖记沟行政村北王记圈自然村,明代。尚未核定为保护单位。始建于成化九年(1473年),城址平面近方形,东西长约140米,南北宽约125米。黄土夯筑,夯层0.15米,存高1~3米,基宽8米,墙体已被风蚀成鱼脊状,东墙辟门。城址四隅有角台,城内大部分已被流沙所掩,地面可见明代砖瓦、瓷器残片和灰陶片等。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是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10年后的古城池已经不见了,而且被埋到一房多深的沙子里,多少有点不可思议,但也绝对不是不可能的。

普查的数据和历史记载的数据有很大的出入,成化九年(1473年)和正统八年(1443年),相差整整三十年。而且花马池旧城在天顺年间(1457—1464年)就改筑到了塞内(长城以内),成化九年(1473年)的时候,花马池旧城早已经改筑了,所以这个记载可能有问题,还得进一步研究。

另外,根据史书记载花马池旧城“孤悬寡援”而改筑了,不可能在成化九年(1473年)在塞外(长城外)再建筑一座城池,这不符合逻辑规律,时间问题也值得商榷。

我还有一个疑问,当年第三次文物普查的时候,根据什么说北王记圈城址建于成化九年的,如果有这样清楚的建筑时间,就应该有这座城池的名称,这座城池叫什么名字?不应该只标有“北王记圈城址”。

从历史记载来看,盐池境内明代的古城,都有名字,北王记圈城址其实就是花马池旧城。

我有些不确定,就再三询问了20世纪80年代参加过文物普查的老马,老马很坚定地说,北王记圈村的城址就是花马池旧城,当年他去过,那时地面已经没有啥遗迹了,被沙子压得没什么痕迹了。

我这才有点释然,但还是不太踏实,总觉得没看到这座城池,心里没底,实际上看到了,我也是不能断定的。

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感叹岁月的无情和变化,也感叹历史的造化弄人,一座当年何等辉煌的城池,而今却令我们捉摸不定,历史或许就是有许多遗憾和神秘。

乾隆《定边县志》记载了一首“花马名池”的五言律诗。

小序:盐场堡北有花马大池,本西秦牧地,池产盐。前明天顺中,复以盐易马,故名之。

池也何名马?池开贸易通。

一泓光积雪,千里影追风。

利牧传秦伯,和戎纪魏公。

鱼盐昭画一,岁献五花骢。

从这首诗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花马池名字的来源,以盐易马,用花马池的盐来换取塞外的马,故命名为花马池。

这也正符合花马池旧城在花马池盐湖附近,靠近塞外地带,以盐换马的历史事实。

当然,我们还是要不断地探索和研究,五百年,弹指一挥间,这座被风沙掩埋了的古城,有多少神秘的故事不为我们所知,恐怕将会成为永远的谜了。

夕阳西下,北王记圈村在秋日的夕照下,在原野笼盖下,真的很是古朴。有羊群走过,有成群的滩鸡,夕阳的余晖把村落渲染得和谐而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