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全景录·宁夏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六章 坚持高质量发展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改革开放40年来,宁夏工业改革不断深化,工业经济迅速发展,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新时代,贯彻党的十九大和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要坚持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改革发展历程

宁夏工业改革与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

(一)实行扩权让利改革阶段(1979 —1984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针对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管得过死,企业缺乏自主权,职工吃企业“大锅饭”,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等问题,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文件,开始了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主的改革。1979年10月,宁夏在银川橡胶厂、西北煤矿机械总厂等8个大中型企业,进行了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从1980年10月1日起,在大河机床厂、银川毛纺厂试行了“独立核算,国家征税,自负盈亏”的办法,即在以税代利、自负盈亏的前提下,扩大企业在计划、销售方面的自主权,允许企业按市场需要自主安排生产计划和承接加工订货。从1983年开始,在557户地方国营盈利企业中推行“以税代利,税利并存”的“利改税”,即以1982年企业决算为依据并考虑新的因素,由企业按核定的所得税率、缴利比例向国家上缴税利,把国家同企业的分配关系用税收形式固定下来,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又提高企业留利水平。这一年,实行“利改税”的国营企业,上缴国家的税利占其利润总额的65%(其中税后上缴利润占利润总额的14%),企业留利达35%。与此同时,从1981年开始,在全部工业企业中推行了经济责任制。至1984年年底,宁夏80%以上的企业都建立了经济责任制,并建立和完善了企业内部经营机制。从1984年8月开始,在银川橡胶厂、石嘴山钢铁厂等5家企业进行了厂长(经理)负责制试点。之后,在全区普遍推开。另外,还改革了企业内部分配制度。1982年后,多数企业先后实行浮动工资制、计件工资制、记分计奖制、超基数联销计奖等办法,使职工个人收入多少同企业经营好坏、劳动贡献大小直接挂钩,初步克服了平均主义现象,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1984年企业工资制度改革后,统一了工资标准,进一步贯彻了按劳分配原则,广大职工收入普遍增加。

这一时期,自治区还确立了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发展以能源工业为主的工业建设方针,相继新建扩建了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至1985年,共建成项目3443个(其中大中型项目19个),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0万千瓦、采煤能力52.9万吨、化肥生产能力1.32万吨、水泥生产能力46.7万吨等。1984年1月,国务院山西能源规划办公室将宁夏划入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重化工基地范围。宁夏以此为契机,不仅对石嘴山、石炭井、汝箕沟矿区原有的几个大中型矿井挖潜改造,扩大采区深度,保证稳产高产,而且贯彻以煤带电、以电促煤方针,加快电力建设步伐,促进煤电同步发展,先后兴建了大武口电厂、太西洗煤厂、石嘴山矿务局三号井等国家及自治区重点工程。同时,还积极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不仅重工业中的煤炭生产、机械制造、仪器仪表等优势企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力量得以发挥,而且实施了轻纺和食品工业技术改造项目48个,累计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8.77亿元,使企业因技术改造而增加产值3.35亿元和利税0.88亿元,占同期工业增加值的42%和新增利税的一半以上。

(二)推行承包经营制改革阶段(1985 —1992年)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使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宁夏工业改革步入新阶段。

从1984年10月开始,宁夏在工业、交通等238个国营企业中实行了第二步“利改税”,即以企业1983年利润总额为基数,通过加减价格调整等因素后,合理调整产品税率,增设资源税、增值税和几种地方税,对国营企业征收所得税和调节税,对小型企业征收八级累进税,在确保企业合理留利的前提下,确定对23户大中型企业开征调节税,并对微利企业核定了减征所得税率。“利改税”确立了国家同企业的分配关系,并通过税收杠杆,缓解了企业因产品价格不合理、资源条件和技术装备水平不同所产生的苦乐不均的矛盾,在国家拿大头的同时,使企业留利有所增加,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1987年8月,在全区经济体制改革会议上,自治区政府同大河机床厂、长城机床厂、银川汽车运输公司等13个企业签订了“两保一挂”(保上缴利润、保技术改造任务,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浮动)承包经营责任制合同,拉开了全区首轮企业承包经营的序幕。之后,自治区政府先后出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暂行规定》等文件,确立了“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收多留,歉收自补”的承包经营原则。全区首轮承包的各类企业3123户,占应承包企业3892户的80.2%。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实行,不仅促进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而且提高了经济效益,使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的利益关系得到合理调整。1990年,开始推行第二轮承包制。1990年3月,经自治区政府批准,自治区体改委、自治区经委发出《关于完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意见》,从18个方面对承包的原则和办法作了规定。1991年,新一轮企业承包全面铺开。在承包中,多数企业以“两包一挂”为主,实行上缴利润递增承包超收分成、基数承包超收分成或利润递增承包形式,少数企业实行“切块分包”“长包短定”、企业认标承包、顺延承包或招标承包等办法。还进行了转换经营机制试点。1991年6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搞活企业的若干政策措施》。1992年,自治区确定90家工商企业(其中工业企业49家)进行转换经营机制的试点,企业逐步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转变。同时,推进企业内部改革,全区绝大多数企业推行了厂长(经理)负责制,实行厂长(经理)任期目标责任制和任期终结审计制;推行人事劳动制度改革,企业公开招聘中层以上干部,竞争上岗,择优使用,职工实行双向选择,择优上岗,企业进人全部实行劳动合同制;深化了分配制度改革,将职工工资、奖金的分配与企业效益及个人贡献大小结合起来,实行计件工资、岗位工资、浮动工资、档案工资与评分记奖、联产联销、联利记奖等分配形式,促进了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利益关系的合理调整。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国企脱困改革阶段(1993—2002年)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一时期,宁夏工业企业改革主要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国企脱困来进行。

1993年2月,自治区政府发布《宁夏回族自治区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实施办法》。宁夏国有企业改革由搞活大中型企业转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4年,国务院确定百家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宁夏的西北轴承厂被列为试点企业之一。1995年9月,改制为国有独资的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4月,新组建的集团公司和不同地区、行业的另外5家股东筹建西北轴承上市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1995年,自治区确定宁夏石嘴山钢铁厂、宁夏电机总厂等5户自治区直属企业和六盘山水泥厂、石嘴山市铁合金厂等5户地市县属企业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中卫县、青铜峡市被确定为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市县。在试点的基础上,宁夏陆续组建了454户股份制企业,有29户亏损严重的国有企业被22户国有企业兼并,28户小型国有企业被整体拍卖。但是,由于国有企业的市场适应性较差,经济效益低下,大多陷于严重经营困难的境地。自治区政府相继发出《关于促进国有工业企业扭亏增盈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提出一系列扶持措施,帮助企业解困。自治区按照“三改一加强”(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把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和“抓大放小”精神,加强了企业改革的力度。在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基础上,对国有大中型企业中生产经营状况较好和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分别实行大公司、大集团战略改组或通过综合治理促其转换经营机制。同时,加大国有小型企业改革力度。1996年4月,自治区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小型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对小型企业改革作出规定。全区按照11个“一批”的形式,对小型企业进行了改革,即多元参股扩张一批,组建集团带动一批,以强扶弱托管一批,产权出让盘活一批,公有民营租赁一批,配股增资改造一批,母体裂变分离一批,“退二进三”转产一批,兼并联合重组一批,引进外资嫁接一批,依法破产淘汰一批。

党的十五大后,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利用3年时间完成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脱困”目标。1998年5月,《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要全面推进企业改革。1999年3月,《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提出,要紧紧围绕国有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的目标,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结构调整,加速科技进步,培育特色,发挥优势,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大力开拓市场,全面提高企业素质和经济运行质量及效益,努力保持全区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后,以产权多元化为核心、以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至2000年年底,全区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面达到86.6%,其中上市公司10家;全区505家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面达到90.5%,其中实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占到了88%。在全区40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所占比重为59.4%,集体企业产值占4.80%,非公有制企业产值占35.8%。这种所有制结构的形成为全区工业注入了活力,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企业脱困方面,自治区列入脱困计划的36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有28家脱困,脱困面为77.87%;自治区85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有66家脱困,亏损面降到22.4%。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83.6,较上年提高15.4个百分点,全部工业利税总额达18.1亿元,盈利企业盈利额8.5亿元,亏损企业亏损额4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51.7%、39.6%和下降32.3%,大多数国有亏损企业基本摆脱困境,如期实现了国企脱困目标。

2001年,自治区政府批转了自治区经贸委《关于深化工业改革强化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若干意见》,提出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放开搞活中小企业,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等措施,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在改革中,自治区党委、政府着力解决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问题,千方百计确保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积极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

自治区还投资建设了一些大型骨干企业,包括年产煤炭1190万吨的灵武矿区、大坝电厂二期工程、宁夏化工厂第二套大化肥生产装置工程、青铜峡铝厂三期扩建工程、银川(长城)轮胎有限责任公司30万套全钢载重子午胎项目、小巨人机床有限公司等。

(四)推进新型工业化改革阶段(2003 —2012年)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等任务。12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关于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决定成立自治区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及办公室,建立了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2003年2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全区加快工业化进程工作会议,部署加快工业化进程工作。会议提出,宁夏加快推进工业化发展的重点:一是实施“五大基地建设”工程。二是实施“双十”工程。三是实施“1611”工程。四是实施“15555”计划。以加快工业结构调整优化、培育壮大特色产品、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重塑工业新优势,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资金和人才,加快建设千万千瓦级火电基地、300万吨煤炭间接液化、83万吨煤基二甲醚、70万吨大颗粒尿素等一批重大项目,实现经济发展新跨越。各市县力争经过5年的努力,使县(市、区)工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比重达到40%以上。按照部署,宁夏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实施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2003年,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开发建设宁东基地的重大战略决策,并将宁东基地建设确定为自治区的一号工程,宁东基地建设大会战拉开序幕。2007年3月,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利用宁东地区水、煤、电、石油、天然气资源的丰富优势,加快建设国家重要的能源工业开发接续基地和重要能源化工产品加工基地。4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视察宁东时作出“又好又快建设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的重要指示。9月,自治区政府印发了《关于又快又好建设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若干意见》。2008年8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宁东时指出:“高水平建设好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是推动宁夏工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龙头,也是宁夏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要把宁东建设成为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全国一流经济开发区。”9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将宁东基地列入国家重点开发区,高起点、高水平地把宁东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大型煤炭基地、煤化工产业基地、“西电东送”火电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区。2009年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开发总体规划》,确定将宁东基地建成全国一流的能源化工基地,建成全国循环经济与资源高效利用示范区,建成带动宁夏跨越式发展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重点开发区,进一步明确了宁东基地的定位。2010年12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宁夏沿黄经济区列入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宁东基地作为沿黄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宁东基地上升为国家战略。2011年2月,成立了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工作委员会和自治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理委员会,赋予宁东基地管委会地级市一级经济管理权和社会事务管理权,授权其享有部分自治区级经济管理权限,对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筹建设和协调管理;将宁东镇整建制移交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委会代管,实行区镇一体化发展。2012年9月,国务院批复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提出依托宁东基地建设国家大型综合能源化工生产基地、综合生产加工区和储备区。同月,宁东新城建设开始奠基。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

推进宁夏国企与央企的战略组合。这一时期,自治区政府先后与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化集团、中国华电集团、中国铝业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和神华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还与浙江华欣控股集团签署了共同推进中国(宁夏)生态纺织工业园建设框架协议。

进行工业园区建设。2003年,《自治区党委 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发展的意见》提出,坚持“积极推进,开拓创新,合理规划,突出重点,各具特色”的原则,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科技创新、体制创新为动力,以招商引资、发展工业经济、壮大经济实力为重点,坚持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建设与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相结合,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模式,改善投资环境,完善服务体系,切实把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成经济发展的带动区、特色产业培育区、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的试验区、城市发展的新区。2006年8月,《自治区党委 政府关于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宁夏的决定》提出,要努力建设创新型宁夏。到2010年,基本建成具有宁夏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综合科技实力显著提升。2010年12月,自治区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园区发展的指导意见》。2011年4月,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务院批准宁夏石嘴山工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石嘴山经济技术开发区。11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了《关于建设银川“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规划在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银川科技园先行试点建设“人才特区”,率先把银川打造成全区高层次人才集聚地、科技创新研发地、人才体制机制试验地。

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2010年3月,自治区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意见》,对“两化”融合作出部署。2011年2月,自治区政府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签署了《加快推进宁夏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工信部将在发展规划、产业布局、资金安排等方面加大对宁夏的指导和支持力度。7月,工信部、财政部认定了首批55家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推进节能减排和发展方式转变。自治区政府先后印发《关于煤炭电力化工机械建材冶金医药等七个行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加快转变发展方式。2012年12月,环保部与自治区政府签署了《加快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合作协议》。根据协议,环保部将在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农村环境保护、重点领域污染防治、生态建设、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等7个方面,给予试验区特殊政策、项目、资金技术倾斜与支持,为试验区建设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五)全面深化改革与打造宁夏经济升级版阶段(2013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后,宁夏工业改革全面展开,工业发展加速推进。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2月,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要全力打造宁夏经济升级版。要突出重点、转型升级,做优做强工业。一是努力做强煤化工、煤炭火电、羊绒纺织、葡萄、文化旅游等五大产业;二是发展壮大石油化工、特色农业、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五大产业;三是积极培育现代物流、金融、生物、信息及电子商务四大产业;四是限制淘汰电解铝、钢铁、水泥、铁合金、电石、焦炭、化肥等七大过剩落后产业。2017年6月,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发展。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宁夏工业改革全面推进。

一是深化工业改革。2014年10 —12月,自治区党委、政府相继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区属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等文件,加快推进“两优”投资发展环境建设,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

二是加快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0亿元,宁东基地对沿黄经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三是推进与央企的战略合作。2013年7月,自治区政府与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通过优势互补共同开拓装备产品在国内外的市场;以沙漠光伏、光热等清洁能源电站建设为载体,开发沙区现代农业、林业和旅游业;共同培养适应装备制造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2014年5月,自治区政府、阿里巴巴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决定在电子商务、云计算和大数据等领域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与交流。

四是推进工业园区建设。2014年1月,国务院批准石嘴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晋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发改委批复7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银川—石嘴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名列其中。7月,灵武羊绒产业园区获批筹建全国羊绒深加工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五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2013年6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协同创新,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2014年10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创新体制机制促进人才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明确人才支撑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战略地位;打造人才与产业和技术协调发展的衔接载体;发挥企业在人才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创新激发人才创造活力的体制机制;建设集聚人才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