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建筑与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建筑源于文化,又反映着文化。同时,建筑会随着时代的变化,呈现出各个时期的文化色彩,表达一定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整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
一、建筑与建筑文化
(一)建筑
1.建筑的概念
(1)建筑是空间
建筑是有大小、有形状的可供人类从事各种活动的特定空间。
建筑内部有实虚之分,其中,大部分建筑都为空心,人类活动于建筑内部,形成空间;然而还是有一些建筑是实心的,诸如纪念碑、坛、幢等,对这些建筑来说,它们和其周围环境形成空间,使得人们在它们面前驻足欣赏。简单来说,建筑物的空间性,既有实的实体,又有虚的空间,通过建筑物的虚实空间组合,构成了人类的建筑群、城镇等聚落系统。在这一点上,建筑体现出了其使用的功能性、建造工程的技术性和实用的经济性特征。
(2)建筑是艺术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早已注意到建筑犹如乐章,有着曲调和旋律。帕拉蒂奥式建筑的外立面通过连续的拱与柱构成了音乐般的和声与韵律(图1)。凡尔赛宫的墙面也给人以军队随着整齐鼓点前进般的音乐感觉。沿中轴线进入中国的故宫,也有着序曲(大清门—天安门)、渐进(端门—午门—太和门)、高潮(太和殿)的感受(图2)。
图1 帕拉蒂奥式建筑
图2 故宫的平面图
建筑是艺术,有着美感,有着韵味。古罗马的角斗场、万神庙、凯旋门等,都是伟大的艺术品。巴黎圣母院、罗马圣彼得大教堂、莫斯科华西里·柏拉仁诺大教堂、伦敦圣保罗大教堂等,也都称得上是精美的艺术品。
我国古代的许多著名建筑,如北京故宫、天坛,山西晋祠圣母殿、应县木塔,以及江南园林等,也都称得上是艺术精品。
从逻辑上说,建筑不能等同于艺术,艺术只不过是建筑的重要属性,建筑应该是艺术性非常突出的内外和谐的统一体。
(3)建筑是场所
建筑是蕴含着不同文化和精神的场所。人类生活在不同的地域,由于地域的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和精神,在这样的条件和背景下,不同地域的人们所创造出的建筑,自然反映出不同的民族文化。从古至今,世界上出现过的七大建筑体系,无不反映了不同地域条件下的不同文化内涵。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这些根植于人格的观念相应的也反映在他们所创造的建筑物上。正如马克思所说,万事万物都相互作用,因而生活在蕴含不同文化内涵场所的人们,又受到该文化的影响——建筑会以环境的形式,培育着下一代的人们,传承着这种场所文化与精神。比如生活在中国北方四合院中的人们,一定会受到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尊卑有序,内外有别。
2.建筑的属性
建筑有很丰富的内容,可归纳成下列几个基本属性:
第一,建筑具有时空性。建筑是作为一个物体存在的,任何物体都存在于时空之中,具有时空性,其时空性表现在其客观物体存在的空间和时间的统一性。
第二,建筑具有工程技术性。任何建筑都离不开物质材料,正是那些或天然或人造的材料,在建筑师的设计下构成了建筑实体。
第三,建筑具有艺术性。建筑不仅仅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也是符合大众审美的艺术作品。
第四,建筑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对于每一个民族而言,他们不同时期的不同文化或不同民族的民族文化,势必会表现在当时或当地的建筑物上,使得建筑具有不同的风格和文化内涵。
3.建筑的功能
当人们谈及建筑的功能,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便是其实用性,人们对建筑的实用性要求,通常包含安全、生存和居住三方面。建筑发展史留下如此轨迹:先民最初出于安全,选择洞穴。走出洞穴后,出于安全本能,与我们看到动物紧贴依托物行走、停留一样,依山脚建有围墙的住宅或有城墙的城市(背山面水的格局和围墙即洞穴原型再现),并建立各种安全设施,如高台、塔楼、护城河和防火墙等应对战争的防御。出于生存考虑,处于北半球的中国人很快找到建筑冬暖夏凉的坐北向南方向和门窗的尺寸及位置。出于居住舒适考虑,开始逐步发展装饰。
4.建筑的特征
(1)实用功能与审美趣味、文化意蕴的统一
建筑是人们居住、工作和社交的场所。人类自从脱离穴居野处、构木为巢的原始状态,按照生活的实用要求建造房屋以来,就开始了对建筑进行种种审美的装饰。这种装饰由于适合建筑物和它本身的物质技术条件,也适合人们的生活需要,慢慢固定下来并逐渐形成一种风格。于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相应的审美习惯、审美情趣及审美理念。在之后的悠悠岁月中,生产力日益发展,科学技术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装饰的审美要求不断提高,对建筑的审美装饰也日益获得了真正的科学的认识,当把这种认识自觉地应用于建筑上的时候,建筑就不再是简单的遮风避雨的工具,而开始被赋予了深层次的文化意蕴。一种建筑,当它把实用功能与审美趣味、文化意蕴完美统一起来的时候,就获得了一种富有意味的存在而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历史上那些堪称经典的建筑,无论整体还是细部,都把实用功能与审美趣味、文化意蕴结合得十分自然、巧妙,既富有美感又耐人寻味。例如,中国传统的“人”字坡形大屋顶,屋脊在两个坡顶的相交处,为了让瓦片贴合得更加紧密以防止漏水,人们通常在屋脊的位置也同样放置瓦片封口,这样一来,屋脊便高于屋面了。人们又在这些高于屋面的屋脊上做各种各样的装饰,以使其更加美观。两脊或三脊相交必然有一个疙瘩形的节点,这种节点在早期出土的墓穴明器上已经看得很清楚,后来将这种节点加以美化,赋以动物、植物或者简单的几何形体。
图3 滴水、瓦当与钉帽饰
屋顶装饰不仅在正脊上,垂脊、戗脊和瓦头上也有。这种装饰不是随意加上去的,而是有它的实用功能的。宫殿屋顶的琉璃筒瓦,由下至上,一个套一个。呈平面状的屋面设计不利于排泄雨水,为了便于雨水的排泄,屋面通常会形成一定的坡度,这样一来,上瓦必然会压到下瓦,当这种力连续传递到最下边的瓦时,便会导致其被挤下屋面。出于这样的考虑,人们会把最下边的瓦片加以固定,固定的方法通常是把瓦下边的木制构件用铁钉钉住,这样脊瓦便不会再下滑了。即便这样也并非十全十美,因为雨水若是顺着铁钉流下便会侵蚀木制构件,所以人们会在每一个钉孔上套上一个琉璃构件,这就形成了檐口处排列整齐的一串串琉璃钉帽(图3)。后来,人们对垂脊、戗脊上的琉璃钉帽加以装饰,便有了仙人骑凤以及其他数量不等的走兽。
房屋各部分的装饰只是一种构件的外部形式,最初是为了建筑构件的加工而产生的,不是凭空加上去的,“形式服从功能”是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这些建筑构件,从装饰的内容看又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思想意识,建筑把构件的实用功能与审美创造、文化内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特定时代所特有的审美风格。
(2)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①表现一定的内在主题
建筑的最基本功能是其实用性,只有有了实用性,才能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恰恰是这个需要的满足,人类文明才得以萌芽和发展,建筑才有了文化内涵和内在主题,一个建筑,越是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越是契合于其内在主题,它才越具有深刻隽永的价值。
为了使建筑更好地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契合其内在主题,我们需要了解文化的精髓和主题的核心究竟是什么。正如俄国作家别林斯基所说,每个民族性格的秘密不是包含在它的服装和饮食中,而是包含在它理解事物的方式之中,这就是说,一个民族要发展、要壮大,就要关注其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即哲学思维。对一个民族来说,无论是其建筑、绘画、政治或是科学等方方面面,都是人们采用哲学思维进行思考的结果。也就是说,它们都是以哲学思维为核心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了解哲学思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的哲学思维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抽象性,它要求人们站在一个较高的高度,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去观察事物、认识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再通过形象化的方式表达出来。
这种哲学思维正是我们了解并理解包括建筑文化在内的中国文化的方法,也就是说,想要透彻地理解中国文化,就需要知道任何一种蕴含中国文化的表现形式都具有深刻的内涵,任何一种深刻的内涵都由一种特定的、具体的形式加以表现。同时,这种特定的、具体的形式并非信手拈来,恰恰相反,每一种特定的形象都包含着特殊的意义。建筑作为一门造型艺术,以建筑所特有的物质媒介来表现中国哲学的内在主题。
正是由于建筑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其内在主题相契合,才使得中国传统建筑有着深刻隽永的价值,使得中国传统建筑能一直屹立于世界建筑之林。
②表现特定的时代风貌
人类的精神文明不仅反映在政治生活中,还反映在日常生活上,建筑便是反映人类精神文明的一种特殊形式。“精神文明”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同时它也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因此,建筑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历史,还是不同时期的人们思想的见证。
人民大会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十大建筑物之一,其建筑形象除了整个建筑的巨大形体外,给人突出的印象是那些巨大的圆柱。那些柱子雄伟、坚实、挺拔、有力,仿佛是一个个站立起来的巨人,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和解放。
人民大会堂的建筑造型还具有一种平易近人的特点。例如台阶宽平,坡度徐缓,中间还要间隔一段平台台面再继续上升,进入高敞的门廊,使人很轻松、自然地登门入室,拉近了建筑与人的距离,人们路过人民大会堂时可以自由地观瞻、欣赏。人民大会堂附近种植着松树,有花圃点缀,四周开阔,加上建筑周围的廊柱,给人以开阔明朗的感觉。
人民大会堂里的大礼堂也使人感到亲切。“水天一色”的顶篷就是采用了天似“穹隆”的圆形设计,使顶篷与墙面圆角相接。顶篷中心是一颗红色的五角星,红星周围放出一束束的金光,光芒的外环是镏金的花瓣。外圈有三环波状形暗灯槽,槽板上有500个灯孔,犹如夜空中群星璀璨,象征着全国人民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图4)。与这种浑圆的空间相适应,建筑的其他部分大多采用流动的曲线(图5)。
图4 人民大会堂大礼堂天顶
图5 人民大会堂大礼堂
总之,不同的建筑形式,不同的建筑类型,各有内涵,各具意蕴。宫殿寺观的庄严神圣,陵墓宗庙的静谧肃穆,园林别墅的隽逸清新,民居建筑的亲切安详,这些千变万化的形式通过不同的组合,表现出一定的主题,同时也反映出特定时代的特殊风貌。
(3)建筑与环境的统一
①建筑物本身营造出来的环境氛围
建筑是一种创造空间的艺术。建筑不在于其屋檐或瓦片的技术有多精湛,也不在于如何用钢筋水泥进行物理性、机械化的堆砌。建筑的灵魂在它的内部,在于它的空间性,在于当人们处于一个建筑物中的时候,建筑物所营造的氛围、带给人们的心理感受。建筑不是水泥盒子,它利用技术和物质,通过设计师的构思,带给人们舒适的生活空间和美的感受。
②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协调所营造出来的氛围
建筑是“环境的艺术”,环境甚至能决定建筑形式的存亡。建筑大师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他们完美地把独立与和谐相结合,使得建筑物在保留自己的个性与独特风格的同时,又不孤立地看待建筑个体,而是把它放在周围环境中做整体考察,包括做历史、自然、文化整体环境的考察,使之与周围和谐共荣,相辅相成。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十分讲究借景,虚实结合,把周围的山水当作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将建筑空间做大幅度的延伸,与环境融为一体,堪称经典。
③建筑物与天地自然相融所营造出来的宜居气氛
“选址”历来是中国构建建筑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选址需要考虑诸如自然环境、地势优劣、交通等方方面面。中国自古以来就水灾频发,因而古代人们建造房屋一般选址在地势较高的地方,以便排泄雨水。此外,选址的地方还不能距离水源太远,否则生活不便。因此,靠山靠水的地方便成了古代人们的首选。后来,人们对于如何选择适宜的地理环境构筑建筑的认识逐渐加深,便形成了一个系统性的学说。
古人观察天文地理,熟读易经五行,然后将所学知识和实际观察融为一体,最后形成了一套理论体系,并在此后的使用中日益完善。无论是空间分割抑或是整体布局,无论是构件大小抑或是房屋高低,无论是色彩基调抑或是图案装饰,都经过人们深思熟虑,有着特殊的文化内涵。倘若用现代的、科学的眼光去审定这一系统学说,它就是包含了环境建筑学、环境心理学、行为建筑学和建筑景观学的综合性科学。
(二)建筑文化
1.建筑文化的概念
建筑文化是人类文化篇章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人类在自然界生存、发展的产物。建筑物所蕴含的文化与建筑风格不仅和构建建筑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还和建筑物所处的地域有极大的关系,比如北方建筑的粗犷和南方建筑的温婉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东方建筑所传达的风俗文化与西方的建筑也有着极大的差异。
建筑文化由古天文学相关观念传承而来,主要包含文化观念、文化记忆和社会变迁三方面。哲学、周易、宗教、神话都自古天文学出发形成,又连锁反应地影响其他学科。因此,古天文学就此成为中国文化观念的渊源,也是影响中国文化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从建筑来看,传统建筑变化不大,砖木、形制、装饰依然,理由有二:一是合理。中华文明发源于树林繁盛的中原,砖木结构建筑是中原地理环境和物产决定的产物,是合理的逻辑结果,正如古希腊多山而少平原,因而古希腊产生了石头建筑。二是记忆。在人的记忆与遗忘中,部分被保留下来的成为记忆,人的前半生以认知为主,后半生以回忆怀旧为主。人类社会的权力中心在中老年人群,中老年人的文化记忆便作为合理部分被保留并传承下去,后代人又作为习俗被动接受,从而完成文化的代代传承。
传承不是一成不变的完全拷贝,受变动因素如科学进步、观念变化、时尚变化、遗忘等影响,传承会相应发生嬗变。建筑嬗变总是与社会变迁、文化迭代保持一致,或渐变或突变,表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中国各个朝代的传统建筑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就源于此。
2.建筑文化体系
在古代,人类所构建的建筑大致可以被分为七个独立的建筑体系,其中有的被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的则受地理位置限制流传不广,因而对于当今建筑的影响相对较小,如古代印度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古埃及建筑等,而中国建筑、伊斯兰建筑和欧洲建筑被公认为今天仍然发挥重大影响的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其中,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的历史最为源远流长,影响范围最广,影响力也更大。
3.中西建筑文化的比较
第一,中国建筑绝大多数为平房,且院落相连,其建筑格局是封闭的、群体的,如北京四合院;西方建筑则是开放的、一栋栋分布开来的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如哥特式建筑,尖尖的屋顶直指苍穹,是与天相和,融入蓝天的高空立体建筑。
第二,中国建筑是虚实结合的院落式建筑,虚的是庭院,实的是建筑,前后建筑和两边过廊围起一块空地,外实内虚组合成一个院落,它犹如一个细胞单元,可以无限地伸延成更大的群体。无论什么类型的建筑,也无论面积多大,都是由围墙围绕而成的。而西欧式建筑恰恰相反,中间是房子,独立高敞,四周是草坪,一览无余,没有一波三折的千呼万唤,也没有山重水复的围墙阻隔。
第三,中国群体建筑中,每个个体建筑之间有高矮之分、主次之别、等级之差。如明十三陵、北京明清宫殿,都是座座院落相互连接,从而形成大的建筑群,在这样偌大的建筑群中,各个建筑有主有次地按照规律排列,这样的排列顺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还是我国宗教礼法、长幼尊卑的外在体现。与之相比,西欧古典建筑很少有这种区分。
第四,东方建筑在世界艺术史上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西方古典建筑在世界艺术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而每一个时代所独有的艺术风格,在其时代的建筑物上都有所体现。在埃及、希腊和罗马,遍布着古建筑遗迹,那些有关艺术大师的妙趣横生的故事也广为流传,西方建筑不仅构成了西方文化的一部分,还是其文化长河中活的历史。中国却恰恰相反,在中国的传统思维里,建筑从来不被归为和艺术相关的概念,艺术从来就只是琴棋书画,更令人遗憾的是,中国明清以前的古建筑遗迹寥若晨星。
二、建筑与文化的关系阐述
(一)建筑文化是被包装的原始文化
从建筑可以寻求到文化的基础,同样,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民族建筑的外在形式,了解到它的文化起源。
在文化发展的初期,文化的核心只有生存,人类所思考的一切都是围绕着如何维持生命进行的。我们的祖先为了维护人间的和谐,便创造出极具人文色彩的文化,这种文化是尊重天性的。
中国文化中保留了原始文明的自然需要,但加上了繁复的礼仪。中国古代将孕育后代视为严肃的道德行为,称之为传宗接代。因而纳妾成为繁衍子嗣的一种途径和方式。
原始的信仰是文化的根源,它和人的本能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中国人在精神生活中有其原始性的一面。
文明,是从蒙着神秘面纱、让人心生敬畏的原始信仰发展出神话的时候开始的。人类从古代便对超自然的事物有着敬畏的心理,当神话将这些超自然的信仰人性化之后,文明便开始了。
中国古代的神话就在原始的宗教环境下,逐渐演变成一篇篇曲折动人的故事,流传在文人墨客、工匠艺师之间。虽然没成什么大气候,但在古代文学中随处可见。在近年出土的文物中证实了神话在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帛画可以证明这一点。
(二)建筑文化是建筑生命的体现
在古人的思想里,居住是建筑物唯一的功能。正是由于人们看重建筑物的居住功能,因而对于建筑物的居住感受非常在意,他们认为建筑物必须有一定的生命力。
在古代,人们看重的是建筑的居住功能,并不在意建筑物的造型有多奇特,也不追求其永恒存在。因此,中国传统建筑里没有由石头搭建的。在古人心中,建筑不是永恒不变的,每一个建筑都有其生命,它们的生命跟随着其主人生命的节拍而存在。因此,中国传统建筑通常以木构筑,因为和冰冷的石头相比,木头更具有生命力。
中国人并不是不会使用石材建屋,而是有意地选择了木材。由于木材是大型建材,需要山上的大树,每有建屋,需要耗费国家的财力,而这每每引起经济问题,故修宫室必为大臣所谏阻。慈禧太后挪用了海军的经费修建颐和园致使清朝愈加衰败。这些客观事实说明了中国人之所以选择木头来建筑房屋,并不是为了省钱或是技术落后,而是其对生命力的感悟。
(三)建筑文化中反映了人文精神
前面说过,中国文化是被包装的原始文明。在殷周之间,逐渐产生的人文精神,以礼制为代表,是一种高级的包装,是数千年儒家文化的传承。
儒家一直以来就非常看重“礼”,这种思想使得中国建立起了伦理秩序,也是这种思想,使得中国社会和谐有序。在儒家学派看来,人际关系分为五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五伦”,它们分别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种思想不仅构成了尊卑有序的古代社会,也在空间和造型等方面对古代传统建筑产生了影响。
均衡与对称是古代传统建筑最首要的特点,即建筑要讲究和谐。在古人看来,在《女娲造人》这个神话故事里,女娲所造的“人”的体型便是基本对称的,因而对于人类所处的环境空间而言,也需要具有一定的对称性。这就是说,中国建筑需要与人的自我形象相适应,这样的建筑才能给予人们舒适的居住感受。这一点在西方是到了文艺复兴之后才发展出来的。
建筑配置全面而有序是中国建筑第二个特点。如果说现如今的建筑就是用钢筋水泥搭建而成的水泥盒子,那么中国传统建筑便是成组坐落的长方形匣子,四合院是一个特别典型的实例。北京四合院的造型几乎都是坐北朝南,两边有起维护功能的厢房,每一个四合院组合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古人对于天命的理解,若是对大型建筑进行构建,则更是对重复的四合院进行组合。在面对成组坐落的建筑时,想要区分主、从建筑,通常是看建筑单位的朝向、建筑的高低以及在建筑群中所处的位置,这些也都是按照居住者的身份所分配的,是古代礼制的反映。
建筑文化博大精深,古代传统建筑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是通过空间秩序和感官感受表现出来的。我们已经简单介绍了空间秩序如何体现人文精神,接下来我们就主要谈一谈感官感受。
感官主义就是以满足感官的需要为原则,中国古代圣人说过,“食色,性也”。而在古代是没有“美学”这个概念的,也没有相应的系统的理论,人们只能通过自己的直觉去完成对美的追求。
在古代,也有少数人强调精神,那就是道家自然主义的美感。这一观念虽有成为后世文人思想宗师的陶渊明等人发扬,但鲜有认真接受其为生活美学之准则的人。在陶渊明的诗中,我们读到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竹篱茅舍,怡然自得,然而他的住宅却是雕梁画栋、精雕细琢。
自汉代以来,中国建筑就是极为华丽的。汉赋中描写的宫殿富丽堂皇,极尽雕琢之能事。唐宋以来的建筑,有出土的建筑画为证,梁、柱都画了多彩的图案。明清建筑现存的甚多,色彩的艳丽是有目共睹的。
在我国,封建时代建筑的色彩是受严格限制的,民间只能用灰、白、黑三色。
中国人自古以来便向往合家团圆、幸福美满,这种美好愿景在建筑上也有所体现,这与西方艺术所表现出来的悲剧色彩大相径庭。在中国建筑的室内陈设里,那些各式各样的艺术品也充满了幸福与圆满。
严格地说,中国并没有宗教建筑,自南朝以来,舍宅为寺的记载甚多,寺庙只是大型的住宅而已。中国的寺庙,建筑的形状都是长方形。我们是自长向进出,因而,进到大殿立刻就看到供台上摆放着水果、点心。
(四)建筑文化中表现的务实观念
中国建筑思想中通常以务实为上。
对中国传统建筑来说,从来没有“表里如一”这回事,外表是为了外观,里面是为了结构。“表”是外观、是形式,“里”是结构、是陈设,两者虽构成同一建筑,但是不同的空间性又将两者区分开来,外在的形式并不影响建筑内部所蕴含的文化的彰显,里边的结构陈设也不会对其恢宏大气的外表产生影响。
国外的砖造建筑对于砌砖技术有极高的要求,除了砖体本身要坚实以外,尺寸大小也要符合统一的标准,不可以有残缺、破损。在砌墙的时候,水泥要满缝、要平整,这样的砌墙方法所构筑的房屋,不但墙体坚固,而且墙面工整美观。室内为了明亮可以涂白灰,而现代建筑中,人们常常也喜欢裸露的砖面。然而,中国人在用砖砌墙的时候,情形便和国外不大相同。中国人所砌的墙体,通常还需要在墙面上加上瓷砖、面砖或是石片,甚至也会用小碎石子把墙面包裹起来。也正因为如此,我国古代对于砖的平整度并没有国外要求的那么苛刻,没有多少人注意砖的品质,修砌水平也没有达到国外的标准。
不但砖石结构是如此,木材也是如此。在中国建筑的柱梁木材并不一定统一,因为木工加工之后,一定要上漆、加彩,木纹是看不到的。较差的木头,上了麻布,也可以充数,加彩以后,就完全看不到了。基于这样的观念,此后发明了合成木材。中国式的合成木材是用小木材以胶合的方式做成大柱子,上面“披麻捉灰”、加了彩后就看不到柱子的本色,在外观上与大木材做成的柱子是没有分别的。
这种对材料的务实主义,可以引申到构造方法上。对材料的完整性太过认真,就会在构造上秉持道德主义。中国建筑的大木连接部分的构造,是完全务实的。为了搭建方便,柱梁之间的接头并不要求完全精准,而是采用先搭成架构,再用楔子去收紧的做法。由于绘有彩画,这些并不利落的接榫,在外观上并不容易被发现,遇到地震,却有消解弯力的作用。唐宋以来的木质雕像常常是用木材拼起来的。一般先将身体的各部分分别刻好,然后拼接在一起,上面施以彩色,把拼接的缝隙覆盖。这样做,比起勉强使用一块大型木材要合理得多,因为可以选取最理想的木材雕出需要的各部分。
而国外的雕像常常要从材料上找创造的灵感。米开朗基罗要先看石材,才知道要雕成什么作品。直到今天,西方的观念依旧是自材料的形态开始思考。这与中国建筑思想中的务实观有所不同,务实主义认为材料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存在的,它的本身并没有精神价值。
值得细究的是,中国传统的、人性定义里的现实主义精神与表面主义的物质条件不谋而合。木材遇水容易腐烂,而长期裸露在空气中也会缩短其使用寿命。因此,人们为了保护木材,也为了遮盖住木材本身的一些瑕疵,会在木材上绘图等做以表面装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装饰象征一定的社会地位,逐渐巩固了我国的伦理制度和封建统治,而这种转变符合中国人的务实观念。
在现实生活中,住宅内循规蹈矩、一切照伦理制度做事,而在生活中的诗情画意,则以宅后的园林为中心。这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功能空间。自空间到装饰,这种务实的精神反映在各个方面,甚至在装饰的细节上。
建筑的每一个现象都源于文化的根基。从这些文化的观察中,可以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所蕴含的价值观。中国传统建筑不仅综合了现世主义、生命主义、官能主义,还受伦理制度的制约,最终形成了如我们所见的样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