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 农耕情(西北农耕博物馆研学实践活动征文作品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研学之旅,我们在路上

何明霞

西北农耕博物馆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研学之旅的路上我们喜迎累累硕果。

2018年,西北农耕博物馆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生教育实践研学基地。为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活动,促进研学教育实践基地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让更多的中小学生享受优质的校外教育资源,推动我区更多的中小学生参与研学实践,我们依托西北农耕博物馆的农耕文化遗产资源以及战国秦长城、固原古城等历史文化遗产,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活动内容、活动路线,确定了以“造耒耜,种五谷”和“爱粮节粮”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活动,以“中国梦 农耕情”为主题的研学之旅教育征文活动。

在色彩缤纷的六月,西北农耕博物馆以小学生为主体的“爱粮节粮”研学教育实践活动正式开启。

“芒种不忙,再种无用。”乘着清晨和煦的风,在芒种时节,我们分批组织学生来到固原冷凉蔬菜基地参观学习。在技术员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亲自体验蔬菜种植。大家小心翼翼地挖土、扶苗、培土……看着自己栽种的一棵棵小苗,欢喜之情不言而喻。同学们还真正领悟了二十四节气在农业生产耕作中的重要意义,感叹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在劳动中,同学们相互协作,虚心请教。劳动结束后,同学们又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西北农耕博物馆,了解农耕历史,参观历史农具,感受农耕文化。浓浓的农耕之情在同学们的胸中燃烧。

金秋十月,以中学生为主体的“造耒耜,种五谷”主题研学教育实践活动拉开帷幕。研学活动路线为参观西北农耕博物馆—战国秦长城(固原古城)—宁夏农作物品种展示示范园。

走进西北农耕博物馆,沿着历史的脉络,同学们从原始农耕、先秦农耕、秦汉农耕、隋唐农耕、宋元明清农耕,再到近现代农业,一路聆听讲解,慢慢揭开西北农耕文化的神秘面纱。学生们在参观中感悟西北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习传统农业发展史,了解农具的演变,学习勤劳智慧的祖先锲而不舍的耕作精神。参观结束后,一名同学颇有感触地说:“通过参观农耕博物馆,认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生活环境和农具,体验祖辈们曾经的艰辛生活,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针一线恒念物力维艰。”

固原境内的战国秦长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来到秦长城脚下,虽然它已不复昔日的雄伟壮丽,但同学们依然能感受到历史流淌而过的气息。排着整齐的队列,同学们齐声朗诵《清平乐·六盘山》。讲解员组织大家兵分两路,印有“中国梦 农耕情”的彩旗迎风飘扬,同学们高喊“爱我中华,护我长城,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口号走在长城脚下,眺望长城,感受“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迈情怀。登临长城,同学们听讲解员讲长城修筑的背景和建筑方法,听讲解员讲述两千多年前的秦国在新占领的边陲之地“筑长城以拒胡”的故事。两路人相对而聚,完成了一次有趣的“会师”。

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固原古城墙下,讲解员讲解了固原古城悠久的历史。固原从旧石器时期起就有人类在这里活动,夏商时期这里被称为雍州,西周时有“料民于大原”的记载。固原自古就是关中通往塞外西域的咽喉要道,有“左控五原,右带兰会,黄河绕北,崆峒阻南,据八郡之肩背,绾三镇之要膂”之说,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东段北道上的重镇。它见证了贸易活动的繁荣、中西文化的交流和民族的徙居,并且在军事防御方面也曾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固原城独具特色的“回”字形建城形制独树一帜。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沉浸在璀璨的历史长河中,仿佛坐上了时光机穿越到金戈铁马的时代。大家无不感慨祖先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的厚重,爱我家乡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倍感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任重而道远。

在位于固原城郊的宁夏农作物品种展示示范园里,工作人员给同学们统一发放手套、编织袋等物品,教大家如何捡洋芋、掰玉米。同学们按捺不住好奇心,甩开膀子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劳动中。众人拾柴火焰高,通过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很快装好袋的洋芋、玉米像小山一般耸立在田地里。稚嫩的脸庞、满腔的热情在这大西北料峭的秋风中挥洒,被风吹红的脸庞上净是汗水,手上沾满泥土,但此次难得的体验带来的收获却让每位同学都露出了自信和满足的笑容。团结起来力量大。在劳动中,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了团队观念和整体意识,体验到了劳动的辛苦,同时也收获了成功的欢乐。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亲身体验、亲自动手、实地学习,同学们加深了对我国农耕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此次研学教育实践活动旨在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培养“文明旅游 文明出行”的好习惯;在研学旅行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受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们对党、国家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此次研学活动是一次特殊的教育与挑战,是一次不平凡的体验与成长。作为博物馆人,怎样更好地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研学教育实践活动,怎样更好地使孩子们在研学旅行的路上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游中有学,学有所得,怎样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培养创新人才,推动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在研学教育实践活动的路上,我们的脚步不能停歇,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实践,不断进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之旅,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