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拓跋鲜卑的文化人类学考察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大多是弱势族群和少数团体,在研究方式上也大多注重“质”而非“量”,现象的观察亦多是“特例”而非“通识”。此学科有助于对民族融合后消失族群的考察。
一 文化人类学实例二则
曾祥委先生的《东南宗族单姓村聚落成因研究》是一篇极为生动的论文,他的报告很有意思,例如他提到单姓宗族是由一个多姓村慢慢演变而来,形成一个人口众多的单姓大聚落,其过程是因大姓欺负小姓,小姓被迫改姓,然后变成大姓宗族的成员。这样一个个案的研究相当精彩……因为这样的现象即便在广东客家地区,福建闽西、闽南地区,甚至更远的浙东温州地区,都相当普遍。
庄英章:《重视人类学理论建构的探讨》,载《人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人类学高级论坛2002年卷》
广东省鹤山市龙口镇霄山村有100多“源”姓居民,在香港、澳门等地也有“源”姓1000多人,总数共有3000多人。“源”姓在北宋成书的《百家姓》中没有记载,在《清稗类钞·僻姓》中始见收录,现代《续百家姓》中可见有“源”姓。由于“源”姓人数很少,又偏居一隅,过去很少有人知晓,对其姓氏来历、族属及历史渊源更是无从谈起,其得到社会的关注纯因一个偶然的机遇。“香港中文大学一位社会人类学教授在上课点名时,发现有一位女生姓源,便对她说:‘你很可能是鲜卑人的后裔!’女学生便让家人回乡查找族谱,探究姓氏来历。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散佚数十年的《源氏大宗族谱》,查知‘源族受姓始于北魏……宋代咸淳甲戌(1274)……由南雄珠玑巷迁居鹤邑霄乡……’相传的霄乡源氏为鲜卑后裔之说,从此公诸于世。”1999年5月,霄乡村医生源可就受全村源氏的委托,代表3000多源姓人专程到大兴安岭阿里河嘎仙洞拜祭祖先。香港电台教育电视部2名编导记录了源可就到嘎仙洞祭祖的情况,并制作电视专题片《中国人》,公开报道源氏为鲜卑人后裔。《广州日报》、《澳门日报》等多家媒体对此也进行了宣传报道。[30]
赵玉明:《源姓秃发鲜卑考》,载《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上述两则实例,是当代文化人类学者田野调查的成果。一则说明在不同族群融合中“大姓欺负小姓,小姓被迫改姓”,大姓宗族的形成过程;另一则是在说明民族融合中姓氏的消失过程。如此精彩的描述在其他学科不多见。它似乎在告诉人们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相结合是民族学研究屡试不爽的好方法。
二 史料记载中鲜卑“元”(源)氏的消失过程
显赫一时的鲜卑族众在孝文帝的汉化运动中不断地融入汉民族之中,在自唐以后的历史典籍中难觅其踪影,他们的兴起、发展、消融的轨迹是什么样的?我们以上述“源”姓氏族为个案在典籍史料上寻觅,得到的答案如下所示。
《魏书》卷四十一《源贺传》载:
源贺,自署河西王秃发傉檀之子也。傉檀为乞伏炽磐所灭,贺自乐都来奔。贺伟容貌,善风仪。世祖素闻其名,及见,器其机辩,赐爵西平侯,加龙骧将军。谓贺曰:“卿与朕源同,因事分姓,今可为源氏。”
“汉唐以来,封建帝王常用赐姓表示对于臣仆的‘殊宠’……因而赐姓成了历代统治者的一种‘驭人’之术。”[31]查《晋书·秃发乌孤传》载:“秃发乌孤,河西鲜卑人也,其先与后魏同出。八世祖匹孤率其部自塞北迁于河西……”其世系表可为:匹孤—(子)寿阗—(孙)树机能—(弟)务丸—(孙)推斤—(子)思复鞬—(子)乌孤—(弟)利鹿孤—(弟)傉檀。秃发族系起于八世祖匹孤,终于南凉秃发傉檀,“赞曰:秃发弟兄,擅雄群虏。开疆河外,清氛西土。傉檀杰出,腾驾时英”[32]。由此可知,傉檀之子源贺之姓的来龙。然而事不止于此,更需要我们探究的是源姓氏族的去脉。
《魏书》卷四十一《源贺传》又载:
(源贺)薨,年七十三。赠侍中、太尉、陇西王印绶……长子延,性谨厚好学……卒,赠凉州刺史、广武侯,谥曰简。子鳞袭。延弟思礼,后赐名怀,谦恭宽雅,有大度……诏怀受父爵,拜征南将军……长子规,字灵度。中书学生、羽林监,袭爵。年三十三卒……规弟荣,字灵并,年三十二,卒于司徒掾,赠光州刺史。荣弟徽,字灵祚。年二十八,卒于直阁将军,特赠洛州刺史,谥曰质。徽弟玄凉……卒,赠代郡太守。玄凉弟子雍,字灵和。少好文雅,笃志于学,推诚待士,士多归之……子雍战败被害,年四十。朝野痛惜之。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雍州刺史……长子延伯,出后从伯。次子士则,早亡。士则弟士正、士规,并坐事死。次楷,字士质,小字那延,袭……子雍弟子恭,字灵顺,聪慧好学。初辟司空参军事。司徒祭酒、尚书北主事客郎中,摄南主客事……兴和二年,赠都督徐兖二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尚书左仆射、司空公、兖州刺史,谥曰文献。子彪,字文宗。子恭存日,转授临颍县开国侯。武定末,太子洗马。彪弟文瑶,武定中,袭襄城县开国男。怀弟奂,子思周,少而谨密。初为中书学生。随父讨敕勒,有斩获之功,迁中散。前后使检察州镇十余所,皆有功绩。除长乐太守,以母老解官归养。卒,无子。史臣曰:源贺堂堂,非徒武节而已,其翼戴高宗,庭抑禅让,殆社稷之臣也。
关于源氏世袭《魏书·源贺传》所载即此,其族系的下衍应循序到《北齐书》《隋书》《旧唐书》等典籍史料的传记中去寻觅。
《北齐书》卷四十三《源彪传》载:
源彪,子文宗,西平乐都人也。父子恭,魏中书监、司空、文献公。文宗学涉机警,少有名誉……乾明初,出为范阳郡守……武平二年,征领国子祭酒。三年,迁秘书监……武平七年……授仪同大将军、司成下大夫。隋开皇初,授莒州刺史,至州,遇疾去官。开皇六年卒,年六十六……子师,少好学,明辨有识悟,尤以吏事知名。河清初,司空参军事,历侍御史、太常丞、尚书左外兵郎中。隋开皇中尚书比部、考功侍郎。大业初,卒于大理少卿。文宗弟文举,亦有才干,历尚书比部、二千石郎中,定州长史,带中山郡守。卒于太尉长史。文宗从父兄楷,字那延,有器干,善草隶书。历尚书左民部郎中、治书侍御史、长乐、中山郡守、京畿长史、黄门郎、假仪同三司。
《隋书》卷六十六《源师传》载:
源师字践言,河南洛阳人也。父文宗,有重名于齐。开皇初,终于莒州太守。师早有声望,起家司空府参军事,稍迁尚书左外兵郎中,又摄祠部……炀帝即位,拜大理少卿……转刑部侍郎。师居职强明,有口辩,而无廉平之称。未几,卒官,有子崐玉。
《旧唐书》卷九十八《源乾曜传》载:
源乾曜,相州临漳人,隋比部侍郎师之孙也。父直心,高宗时为司刑太常伯,坐事配流岭南而卒。乾曜举进士,景云中,累迁谏议大夫……八年春,复为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寻加银青光禄大夫,迁侍中……乾曜后扈从东封,拜尚书左丞相,仍兼侍中……十九年,驾幸东都,乾曜以年老辞疾,不堪扈从,因留京养疾。是年冬卒,诏赠幽州大都督,上于洛城南门举哀,辍朝二日。乾曜从孙光裕,亦有令誉,历职清谨,抚诸弟以友义闻。初为中书舍人……历刑部户部二侍郎、尚书左丞,累迁郑州刺史,称为良吏,寻卒。光裕子洧,亦早有美称,闺门雍睦,士友推之,历践清要……天宝中,为给事中、郑州刺史、襄州刺史、本道采访使。及安禄山反,既犯东京,乃以洧为江陵郡大都督府长史、本道采访防御使、摄御史中丞……洧至镇卒。
《旧唐书》卷一百二十七《源休传》载:
源休,相州临漳人,京兆尹光誉之子也。休以干局,累授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青苗使判官,迁虞部员外郎。出潭州刺史,入为主客郎中,迁给事中、御史中丞、左庶子。其妻,即吏部侍郎王翊之女也。因小忿而离,妻族上诉,下御史台验理,休迟留不答款状,除名,配流溱州。久之,移岳州……会泾原兵叛,立朱泚为王。初但称太尉,朝官谒泚者,悉劝奉迎銮驾,既不合泚意而退。及休至,遂屏人移时,言多悖逆,盛陈成败,称述符命,劝令僭号。泚悦其言,以休为宰相,判度支。休遂为谋主,至于兵食军资,迁除补拟,内外咨谋,一禀休画。故时人云:“源休之逆,甚于朱泚。”朝廷大臣之奔窜不获者,多为休所诱致,以至戮辱,职休而为,盖非一焉。又劝泚锄翦宗室,以绝人望,命万年县贼曹尉杨偡专其断决,诸王子孙遇害不可胜数。泚败走,休随至宁州。泚死,休走凤翔,为其部曲所杀,传首来献。休三子并斩于东市,籍没其家。
上述记载,向人们展示了“源”姓氏族自源贺(430—479年)起,经源彪(521—586年)、源师(580年前后)、源乾曜(?—731年)至源休(780年前后),历时近400年的历史。如此几代正史有传记,若以25年为一代人的话,源氏应是有14代以上的大姓望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大姓望族,自唐以后销声匿迹,在正史里面难得觅见。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很多,然其最大的可能就是源休协人谋反失败后,一是族人遭朝廷诛杀,一是族人避杀戮外逃,一是族人恐株连改姓,在几方面的作用下盛极一时的源氏消失得难觅踪迹。据《源氏大宗族谱》的记载,在北宋的宣和年间(1119—1125年)源乾曜的后代源潜夫、源潜傅兄弟带领族人居住在广东北部的南雄府保昌县沙水村珠玑巷,后又被官府牵连被迫迁移,几经周折落脚在今天的广东省鹤山市龙口镇霄乡村。在其地发现的历史文化遗存中,还有“北魏同源远南雄衍泽长”“簪缨传北魏事业纪西平”“发源由北魏晋爵纪西平”等记载,人们还把村中祠堂面北而建,遥祭故土,缅怀先人。[33]
实际上,北魏后的民族融合不仅如此,另有研究者认为西魏时期许多拓跋氏被赐予李氏姓氏,这部分人大多分布在今天的甘肃、陕西、山西一带;元氏,北魏高祖孝文帝改帝姓“拓跋”为“元”,后帝族遂以之为姓,其族人分布较分散,唐代元稹、金代元好问等皆出于此;袁氏也出自帝支元氏,北魏孝文帝的后人改姓为“袁”,其人在湖北、四川有分布,在字派中有“德、光、基、庭、邦”者即是,而明代湖北公安的袁宏道即出于此。
[1] 干志耿、孙秀仁:《黑龙江古代民族史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第124页。
[2] 文物编辑委员会:《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1979,第76页。
[3] 谭英杰等:《黑龙江区域考古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第59页。
[4] 文物编辑委员会:《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1979,第75页。
[5] 林干:《拓跋鲜卑、秃发、乞伏三部的早期历史及其南迁路线的初步探索》,《北方文物》1989年第3期。
[6] 马长寿:《乌桓与鲜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第13页。
[7] 干志耿编著《探赜索隐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第81页。
[8] 马长寿:《乌桓与鲜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第175页。
[9] 干志耿、孙秀仁:《黑龙江古代民族史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第149页。
[10] 米文平:《鲜卑石室的发现与初步研究》,《文物》1981年第2期。
[11] 谭英杰等:《黑龙江区域考古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第60页。
[12] (唐)陆贽:《翰苑集》。
[13] 林干:《鲜卑拓跋、秃发、乞伏三部的早期历史及其南迁路线的初步探索》,《北方文物》1989年第3期。
[14] 《魏书·序纪》卷一。
[15] 《魏书·序纪》卷一。
[16] 《魏书·序纪》卷一。
[17]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第510页。
[18] 《魏书·序纪》卷一。
[19] 《魏书·序纪》卷一。
[20] 《魏书·序纪》卷一。
[21] 韩国磐:《魏晋南北朝史纲》,人民出版社,1983,第416页。
[22] 《魏书·世祖纪》卷四。
[23] 白寿彝:《关于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几个问题——在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学术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第6期。
[24] 《北史》。
[25] 古代戎狄披发。据说周代辛有看见洛阳附近有人披发而祭,他预言此地不及百年要成为戎人的土地。孝文帝用此典故,表示了他对鲜卑旧俗的歧视。
[26] 《魏书·任城云传》卷十九。
[27] 《资治通鉴·齐纪六》卷一四〇。
[28] 《魏书·高祖纪》卷七。
[29] 《资治通鉴·齐纪六》卷一四〇;《魏书·咸阳王禧传》卷二十一。
[30] 李文华:《鹤山鲜卑人寻根鄂伦春》,《南方日报》1999年7月7日;李文华:《鲜卑后人寻根梦》,《广州日报》1999年7月7日;李文华:《鲜卑后人在鹤山》,《鹤山日报》1999年7月9日;李文华:《鹤山山民竟是鲜卑后人》,《羊城晚报》1999年7月10日;曾永武、黄晓东:《我从呼伦贝尔大草原来》,《江门日报》2000年1月4日;鲁颖:《鹤山源氏为鲜卑族后裔》,《澳门日报》1999年7月。
[31] 陈述:《金史拾补五种》,科学出版社,1960,第179页。
[32] 《晋书》卷一二六《秃发乌孤传》。
[33] 赵玉明:《源姓秃发鲜卑考》,《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4,第4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