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关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六 主要特色

(一)本研究结合国内外新的理论成果,试图建立一个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整合性的分析框架,形成新的问题意识

以往对城镇化、城乡统筹问题的单一的制度性关注以及纯经验和狭隘的对策性的研究,具有忽视城镇化过程中过度损害农村居民物质利益和农村居民的精神和行动意愿维度的研究局限。本研究不仅仅关注现代化、世界体系、依附论等传统解释范式下的问题意识,而且关注脆弱性、风险社会、可持续生计、包容性发展、生态文明、社会排斥、发展伦理和社会正义、实践理性和后果评价、实践中的道德等视域内的新的问题意识。

(二)基于多元化理论框架的理论建构

本研究超越了以往的把农民、农业转移人口视为高度同质性群体,把农业转移人口理解为一个异质性较强的群体的研究,关注农业转移人口的多层次性、异质性和群体分化。这样的研究视角会引导我们很容易地观察到城乡之间融合的基础。以往的研究,重视应用研究与可操作性,停留在纯经验和狭隘的对策性的研究取向,缺乏理论关注,尤其是缺乏对新近流行的理论的关注。本研究将综合运用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的理论、视角、范畴和方法,在全球化、现代化与中国社会发展转型的理论框架中开展对城镇化、城乡关系的动态分析和跟踪调查分析,吸收西方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如脆弱性分析框架、包容性发展理论、反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合理论、可持续生计理论等),在整合性的框架中、在新的理论的吸收和创新的基础上,对城乡关系变动采取新的研究路径。对农民、市民与农业转移人口研究引入生活质量、公共健康、精神健康、社会质量、可持续生计、包容性发展、生态文明、发展伦理和社会正义、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和谐社会等新的测量指标。


[1] 张天勇、王蜜:《城市化与空间正义——我国城市化的问题批判与未来走向》,人民出版社,2015,第5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1,第41页。

[3] 赫茨勒:《世界人口的危机》,何新译,商务印书馆,1963,第9页。

[4] 保罗·诺克斯、琳达·麦克卡西:《城市化》,顾朝林、汤培源、杨兴柱等译,科学出版社,2009,第12页。

[5] 许学强:《现代城市地理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第66~78页。

[6] Ray,M. Northam,Urban Geography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1975),pp.65-67.

[7] Johansen,A.,Sornette,D.,“Finite-time Singularity in the Dynamics of the World Population,Economic and Financial Indices,” Physical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 Its Applications 294(2001):465-502.

[8] 西蒙·库兹涅茨:《人口、收入与资本》,《国际社会科学杂志》1999年第3期。

[9] Todaro,M.,“Internal Migr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 Survey,” Diw Roundup Politik Im Fokus 11(1980):248.

[10] Turner,B. S.,“Vulnerability and Human Rights,” Societies Without Borders (2006).

[11] Solinger,D. J.,“Citizenship Issues in China’s Internal Migration:Comparisons with Germany and Japan,”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114(2013):455-478.

[12] Castel,Robert,“The Roads to Disaffiliation:Insecure Work and Vulnerable Relationship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 Regional Research 24(2010):519-535.

[13] Wilson,William Julius,“When Work Disappears:New Implications for Race and Urban Poverty in the Global Economy,” Ethnic & Racial Studies 22(1999):479-499;Wilson,William Julius,“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Forces Shaping Concentrated Poverty,”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123(2013):555-571.

[14] Amini,A.,Kung,K.,Kang,C. et al.,“The Impact of Social Segregation on Human Mobility in Developing and Industrialized Regions,” Epj Data Science 3(2014):6.

[15] Goix,R. L.,“Gated Communities:Sprawl and Social Segregation in Southern California,” Housing Studies 20(2005):323-343.

[16] Mele,A.,“A Structural Model of Segregation in Social Networks,”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27(2010):105022-105027.

[17] Erikson,E.,Erikson,E.,Erikson,E. H. et al.,“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 Psychological Issues 1(1966):18-164.

[18] Rogers,A.,Castro,L.,“Age Patterns of Migration:Cause-specific Profiles,” Research Reports (1981).

[19] Huber,B.,“The Concept of Social Integration:A Policy-research Agenda,”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55(2010):433-439.

[20] Gardner,A.,Grafen,A.,“Capturing the Superorganism:A Formal Ttheory of Group Adaptation,”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Biology 22(2010):659-671.

[21] Hanson,D. A.,“Reinventing the Melting Pot:The New Immigrants and What It Means to be American (Jacoby,ed.),” 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 124(2011):112-113.

[22] Yitzhaki,Shlomo,“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the Gini Coefficient,”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93(1979):321-324.

[23] Taylor,O. S. E.,“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Oded Stark,” Demography 26(1989):1-14.

[24] McCarthy,John,D.,Zald,Mayer,N.,“Resource Mobilization and Social Movements:A Partial Theor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2(1977):1212-1241.

[25] Neal,Caren,Political Process Theory (The 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Sociology,2007).

[26] Snow,D. A.,Rochford,E. B.,Worden,S. K. et al.,“Frame Alignment Processes,Micromobilization,and Movement participa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1(1986):254-258.

[27] Hindess,B.,“Citizenship in the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of Populations,”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43(2000):1486-1497.

[28] 社会学家费孝通对中国小城镇做了大量经典研究,于是中国理论界、政策界逐渐达成共识,认为中国农业人口转移有两条路径:其一是进入城市,即实现城市化;其二是进入城镇实现城镇化。鉴于中国人口与城市现状,城镇化应该是中国人口非农化的主渠道。故此,本书交替使用城市化、城镇化。

[29] 张鸿雁:《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创新》,《社会学研究》2013年第3期。

[30] 张吉:《城镇化与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关于农村教育的几点思考》,《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31] 范剑勇、莫家伟、张吉鹏:《居住模式与中国城镇化——基于土地供给视角的经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

[32] 沈关宝:《〈小城镇大问题〉与当前的城镇化发展》,《社会学研究》2014年第1期。

[33] 向春玲:《中国特色城镇化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5。

[34] 陈明星、叶超、陆大道等:《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理论内涵的认知与建构》,《地理学报》2019年第4期。

[35] 连倩倩、安乾:《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及特征分析》,《当代经济》2018年第15期。

[36] 顾朝林:《论中国当代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城市观察》2012年第3期。

[37] 魏冶、修春亮、孙平军:《21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地理研究》2013年第9期。

[38] 付崇兰、黄志宏、汪明军:《中国特色城镇化30年历程与新的挑战和趋势——北京多层次推进城乡规划建设的典型》,《北京规划建设》2008年第5期。

[39] 杨升祥:《当代中国城市化的历程与特征》,《史学月刊》2000年第6期。

[40] 杨风、陶斯文:《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特点与趋势》,《兰州学刊》2010年第6期。

[41] 黄志华、仇荀:《中国城市化:路径检讨与路径选择》,《理论探讨》2013年第6期。

[42] 王明浩、李小羽:《论中国城市化道路选择》,《城市发展研究》2003年第4期。

[43] 金若时、马震、肖国强等:《发展中等城市是中国城市化的科学之路》,《地质调查与研究》2014年第2期。

[44] 李金来:《我国城市化应走优先发展中等城市的道路》,《城市问题》1990年第2期。

[45] 陈阿江:《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检讨与战略选择》,《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46] 李天华:《论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正确选择》,《江汉论坛》2003年第10期。

[47] 战洋、童小溪:《“城中村”与中国城市化的特殊道路》,《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48] 辜胜阻、朱农:《中国城镇化的发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5期。

[49] 周浩、吴书含:《论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湖南社会科学》2017年第3期。

[50] 顾朝林:《论中国建制镇发展,地域差异及空间演化——兼与“中国反城市化论”者商榷》,《地理科学》1995年第3期;向春玲:《中国城市化发展与反思》,云南教育出版社,2013。

[51] 祝华军、白人朴:《我国乡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小城镇病”》,《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年第1期;张江娜:《小城镇建设中“城镇病”的治理对策》,《管理观察》2017年第6期。

[52] 何为、黄贤金:《半城市化: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两类异化现象研究》,《城市规划学刊》2012年第2期;陶松:《我国城市化现状及“半城市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大学,2012。

[53] 张鸿雁:《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创新》,《社会学研究》2013年第3期。

[54] 蔡云辉:《城乡关系与近代中国的城市化问题》,《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55] Salsecci,G.,“Dualistic Economic Structure and Money Non-neutrality,” Economics Letters 28(1988):1-299;Jiang,T.,“Dualistic Economic Structure Theory and Dualistic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Reformation & Strategy(2008).

[56] Kuznets,S.,“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45(1955):1-28.

[57] Myrdal,G.,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London:General Duckworth & Co.,1957);Myrdal,G.,Beyond the Welfare State:Economic Planning in the Welfare States and Its International implications(London:Methuen,1958).

[58] Hirschman,R.B.C.,“Convergence and Polarization:The Story of Hispanics in the United States,” Contemporary Sociology 18(1989):386-388.

[59] Perroux,F.,“Leading Industries and the Planning of Economic Growth,” On Political Economy & Econometrics (1965):498-499;Perroux,F,Peregrinations of an Economist and the Choice of His Route (Recollections of Eminent Economists,1989).

[60] Friedman,J.,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Cambridge:MIT Press,1966).

[61] Harris,J.R.,Todaro,M.P.,“Migration,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A Two-Sector Analysi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0(1970):126-142;Michael,P.,Todaro,“A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9):138-148.

[62] Schultz,Theodore,W.,“Changing Relevanc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Journal of Farm Economics 46(1964).

[63] Ramanathan,R.,“Jorgenson’s Model of a Dual Economy-An Extension,” The Economic Journal 77(1967):321-327.

[64] Todaro,M.P.,Harris,J.R.,Harris,J.R.,“Wage Policy and Employment in a Developing Economy,” Institute for Development Studies University of Nairobi(1968).

[65] Harris,J.R.,Todaro,M.P.,“Migration,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A Two-Sector Analysi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0(1970):126-142.

[66] Petersen,Dawn,C.,“Can Jobs Help the Underclass Break the Cycle of Poverty?” 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 26(1992):243-254;Farias,C.,Farias,G.,“Cycles of Poverty and Consumption:The Sustainability Dilemma,” Competitiveness Review 20(2010):248-257.

[67] Naess,R.D.,“Managing Investments in a Changing Economy,” Analysts Journal 9(1953):59-62.

[68] Tversky,A.,Kahneman,D.,“Advances in Prospect Theory:Cumulative Representation of Uncertainty,” Journal of Risk & Uncertainty 5(1992):297-323.

[69] Ranis,G.,Fei,J.C.,“A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1(1961):533-565.

[70] Howard,E.,Tomorrow: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London:Swan Sonnenschein,1989).

[71] Eliel Saarinen,The City. Its Growth-Its Decay-Its Future(New York:Reinho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43).

[72] Lewis Mumford,The City in History:Its Origins,Its Transformations,and Its Prospects(New York:Harcourt,Brace and World,Inc.,1961).

[73] Mcgee,T.G.,Desakota(John Wiley & Sons,Ltd: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Geography,2017).

[74] Pryor,R.J.,“Defining the Rural-Urban Fringe,” Social Forces 47(1968):202-215.

[75] 岸根卓郎:《迈向21世纪的国土规划》,科学出版社,1990。

[76] Frank Lloyd Wright,The Disappearing City(New York:Walter Fraquhar Payson,1932).

[77] Trainer,T.,“The Implications of The Global Ecological Predicament for Economic Theory and Practice,” Humanomics 27(2011):7-23.
Qureshi,S.,Breuste,J.H.,Lindley,S.J.,“Green Space Functionality Along an Urban Gradient in Karachi,Pakistan:A Socio-Ecological Study,” Human Ecology 38(2010):283-294.

[78]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编著《紧凑城市:OECD国家实践经验的比较与评估》,刘志林、钱云等编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79] Pryor,R.J.,“Defining the Rural-Urban Fringe,” Social Forces(1968),p.202-215.

[80] Whitehand,J.W.R.,Morton,N.J.,“Urban Morphology and Planning:The Case of Fringe Belts,” Cities 21(2004):275-289.

[81] Gallent,N.,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in the Countryside(Britain:New Labour’s Countryside Rural Policy in Britain since 1997,2008).

[82] Scott,A.J.,Carter,C.,Reed,M.R.,“Disintegrated Development at the Rural-urban Fringe:Re-connecting Spatial Plan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Progress in Planning 83(2013):1-52.

[83] 列宁:《列宁全集》第19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2。

[84] 孙成军:《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与我们党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选择》,《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4期;白永秀、王颂吉:《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与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探索》,《当代经济研究》2014年第2期。

[8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60。

[86] 邢祖礼、陈杨林、邓朝春:《新中国70年城乡关系演变及其启示》,《改革》2019年第6期。

[87] 吴丰华、韩文龙:《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城乡关系:历史脉络、阶段特征和未来展望》,《学术月刊》2018年第4期。

[88] 高惠芳:《“城乡关系问题”的思考》,《社科纵横》2008年第3期。

[89] 刘昊:《我国城乡关系失衡成因探析》,《辽东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刘祖云、武小龙:《城市包容乡村发展:探寻城乡关系的新思维》,《淮阴工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90] 滕建华、刘美平:《近代中国城乡经济结构失衡的历史原因》,《北方论丛》2003年第1期。

[91] 刘伟:《建国后党的城乡政策调整与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叶翠青:《城乡差别的财税政策是形成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经济因素》,《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85期;李宾:《城乡二元视角的农村环境政策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

[92] 徐学庆:《我国城乡关系的失衡及其调整》,《中州学刊》2014年第4期。

[93] 高志仁、朱波:《城乡统筹发展与建设和谐社会》,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94] 石玉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思想及其启示》,《经济学家》2005年第6期。

[95] 陈明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城乡统筹发展》,《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第3期。

[96] 鲁能、白永秀:《城乡发展一体化模式研究:一个文献综述》,《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第7期。

[97] 徐学庆:《我国城乡关系的失衡及其调整》,《中州学刊》2014年第4期。

[98] 李泉:《中国城乡关系:协调机制与支撑体系》,《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99] 武小龙:《城乡“共生式”发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农业大学,2015。

[100] 朱海龙:《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关系问题探究》,《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101] 李强:《城镇化应鼓励“县域经济”和“小资产者”》,《新农业》2014年第19期。

[102] 李强:《当前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变化的新趋势》,《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王春光:《流动中的社会网络:温州人在巴黎和北京的行动方式》,《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3期。

[103] 王建民:《社会转型中的象征二元结构以农民工群体为中心的微观权力分析》,《社会》2008年第2期。

[104] 周大鸣:《外来工与“二元社区”——珠江三角洲的考察》,《中山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105] 解安:《中国特色:城乡互动的双向流动模型》,《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106] 方维慰:《试论城乡互动的信息化发展模式》,《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第6期。

[107] 范海燕、李洪山:《城乡互动发展模式的探讨》,《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3期。

[108] 夏春玉、张闯、梁守砚等:《城乡互动的双向流通系统:互动机制与建立路径》,《财贸经济》2009年第10期。

[109] 刘纯彬:《理顺城乡关系的关键是走出二元社会结构》,《瞭望周刊》1988年第24期;宋洪远:《调整城乡关系:国际经验及其启示》,《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第3期;吴业苗:《城乡二元结构的存续与转换——基于城乡一体化公共性向度》,《浙江社会科学》2018年第4期。

[110] 周作翰、张英洪:《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破除二元社会结构》,《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3期;陆学艺、杨桂宏:《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韩俊:《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理论视野》2018年第11期。

[111] 周公良、李培湘:《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走出二元结构之关键》,《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112] 叶超、陈明星:《国外城乡关系理论演变及其启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年第1期;李锦:《城乡空间转换与湘西土家族文化特质传导》,《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8年第11期。

[113] 田明、何流:《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及未来模式》,《现代城市研究》2000年第6期;周泽宾:《新型农村社区应走集聚式发展道路》,《中州建设》2011年第20期;谢文瑄、黄庆旭、何春阳:《山东半岛城市扩展模式与生态足迹的关系》,《生态学报》2017年第3期。

[114] 李习凡、胡小武:《城乡一体化的“圈层结构”与“梯度发展”模式研究——以江苏省为例》,《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9期;杨斌、杜芳芳、熊万玲:《成都市新型城乡经济互动发展模式分析》,《商业经济研究》2010年第31期。

[115] 宋林飞:《“苏南模式”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江南论坛》2001年第6期;杨卫泽、洪银兴:《创新苏南模式研究:无锡的实践与探索》,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116] 徐维、陈东平:《珠江模式及其发展前景》,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新望、刘奇洪:《苏南、温州、珠江模式之反思》,《中国国情国力》2001年第7期;许高峰、王炜:《论我国民营经济对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作用——以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为例》,《天津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117] 陆立军、王祖强:《浙江模式:政治经济学视角的观察与思考》,人民出版社,2007。

[118] 张仁寿、李红:《温州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赖小科、刘晓东:《追思费孝通先生与“温州模式”》,《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18年第10期。

[119] 贺东航:《从内生型城市化到建构型城市化——我国城乡一体化中的“晋江模式”》,《东南学术》2007年第2期;陆学艺:《晋江模式与农村现代化》,知识出版社,1995。

[120] 张玉宏:《蜚声全国的“耿车模式”》,《档案与建设》2013年第1期;胡同恭:《论耿车模式》,《南京师大学报》1988年第1期。

[121] 冯兰瑞:《一个新型的农工商共同体——大邱庄模式》,《经济科学》1987年第3期;董四代:《对大邱庄集体致富模式的文化反思》,《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第1期。

[122] 郭荣朝:《“南街村模式”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2006年第1期;吴兵:《南街村模式的经济伦理意义》,《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123] 陈修颖、汤放华:《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地方府际关系重构与政府职能转型》,《经济地理》2014年第12期;许经勇:《经济社会转型、城乡一体化与政府职能转变》,《福建理论学习》2010年第10期;张红宇:《城乡一体化视阈下政府职能转变的动力和阻力研究》,《知识经济》2014年第15期。

[124] 汪玉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人民出版社,2008。

[125] 燕继荣:《服务型政府建设:政府再造七项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26] 陈国权:《社会转型与有限政府》,人民出版社,2008;陈伟、白彦:《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政治学研究》201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