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越南铭文情况概述
968年以前,越南绝大多数时间隶属于中国,汉字是通用文字。北属时期的越南铭文不多,目前发现晋代1通,隋代2通,唐代2通,南汉1通。
(一)北属时期(968年以前)
1.晋故使持节冠军将军交州牧陶列侯碑,是目前越南境内发现的最早碑刻铭文。此碑于2013年在越南北宁省顺城县清姜社清怀村庙被发现,碑阳刻有“建兴二年”(314),碑阴刻有“元嘉二十七年”(450)。内容均与三国、晋时的交州刺史陶璜相关,碑阳疑为时任交州刺史陶璜之子陶威所立,碑阴则为时任交州刺史萧景宪所立。铭文所用字体为隶书,所用字形为三国、晋时碑刻常用字形。
2.舍利塔铭,2004年发现于越南北宁省顺城县志果乡春观村,刻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据记载,隋文帝在仁寿年间(601~604)曾分三次向交州颁赐舍利并建塔供养,此碑铭即当时所赐。碑额用篆字,字形多有变异。碑文为楷字,字形为隋、唐常见字形。
3.大隋九真郡宝安道场之碑,原立于清化省东山县东明社长春村,俗称“长春古碑”。根据碑文内容,此碑为检校交趾郡赞治日南郡丞兼内史舍人河南道洛阳元仁器于隋大业戊寅年(618)撰写。此碑在上述二碑发现以前长期被认为是越南现存最早的碑铭。此碑碑题用小篆,字体圆厚,碑文为楷字,字体劲健。
4.青梅社钟铭,发现于河西省青威县青梅社,铸造于唐贞元十四年(798)。钟四面按上下两层的顺序刻满汉字,全为阴刻楷字。
5.天威径新凿海派碑,为裴铏撰于唐咸通十一年(870),此碑已佚,录文见于《安南志略》。碑文除了跋文以外,共存1058字,全用楷字。
6.日早古钟铭,发现于越南河内慈廉县东鄂社日早村陈圣庙,为南汉乾和六年(948)铸造,全用楷字。
上述六种越南珍稀铭文文献,对于研究北属时期汉字在越南地区的传播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丁朝及前黎朝时期(968~1009)
968年,丁部领建立了独立的封建王朝和封建国家。丁氏王朝存在十余年(968~980),后被黎桓篡位,是为前黎朝。越南所发现的此时期内的铭文文献不多,目前可见以陀罗尼经幢为主,20世纪90年代就发现14座石幢铭文。比较出名的是越南华阁县出土的几座《佛顶尊胜加句灵验陀罗尼》(973~979),记录了当时的南越王丁琏造立一百石幢事,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
(三)李朝(1010~1225)
前黎朝后期,李公蕴篡位,建立李朝。李朝尊崇儒学,修建文庙。1075年,仿效中国开始科举考试,汉文化日益处于支配地位,此时的铭文多以碑、墓志的形式出现。同时,李朝提倡佛教,大建庙宇,立佛教为国教,流传下来的李朝铭文有很多与佛教、寺庙有关。目前可见李朝铭文大约有16通。
(四)陈朝(1225~1400)
陈朝在越南封建社会发展史上居于重要地位。科举制度在此时进入了兴盛时期,历代国君莫不以设科取士为先务,汉字及汉文化有很大的影响。同时,陈朝继续崇尚佛教,正式立佛教为国教。流传至今的陈朝铭文,主要有碑刻、摩崖、钟铭、木刻等,目前可见陈朝铭文大约有57通。
(五)后黎朝前期(1428~1527)
陈朝1400年灭亡,胡朝(1400~1407)仅持续七年,后为陈氏复辟阶段(1407~1413),也仅仅存在六年。后黎朝是越南历代最长的王朝之一,但内部政治更迭混乱,可以分为后黎朝的前期(1428~1527),及黎朝复辟时期(1533~1789)。其中,后黎朝前期持续约有100年的时间。陈朝之后、后黎朝之前的铭文文献相对较少,而进入后黎朝前期之后,铭文逐渐丰富,目前可见后黎朝前期铭文大约有68通。
(六)莫朝(1527~1592)
1527年,后黎朝权臣莫登庸建立莫朝,1592年被后黎朝推翻。莫朝文教兴盛,科举不曾间断,相较于前朝,莫朝碑刻数量有所增加,其中有大量的佛寺碑刻,显示了当时佛教信仰非常流行。此外,还有不少有特点的碑刻,如《东鄂社市碑》(1579)就涉及当时的市场贸易情况,是研究莫朝经济史的重要材料。目前可见莫朝铭文大约有130通。
(七)黎朝中兴时期(1533~1788)、西山阮朝(1778~1802)、阮朝(1802~1945)
这一时期的碑铭文献非常丰富,数量十分可观,越南铭文文献多集中于这一时期。《越南汉喃铭文拓片总集》共收拓片22000件,除去前述所列,均属于这一时期。而且铭文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规约类、寄忌类、事功颂德类、诗歌类等。村社是越南的基层行政单位,为维护日常生产生活秩序、避免纠纷,每个村社都有自己基本的规约,此类碑铭甚多。寄忌类铭文主要表达了后人对逝者的哀思,并将所寄人名及祭辰开列于后。《总集》碑刻正上方题中带有“後佛”或“後神”字样的铭文内容基本都是寄忌类,越南的寄忌碑与中国的墓志铭并不一样,寄忌碑虽亦有逝者的生平传记,但只有寥寥几句,其主要以宣扬孝行为目的。事功颂德类铭文的主要目的是歌功颂德。“以诗代铭”的诗歌类铭文,是《总集》铭文的新亮点,打破了四字韵语的传统样式。除此以外,《总集》还包含“债务碑”“遗嘱碑”“高僧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