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选题研究方法、思路及框架
一 研究方法
本文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选取了以下研究方法。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价值共识何以可能”问题是在当代多元文化背景下凸显的价值难题,对问题的认识和研究不能脱离社会实践,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以现实为参照,将一些现实中成形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到理论的高度,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为根基推进理论发展。比如“中国梦”的提出,从价值论的视角分析,就是将每一个中国人作为价值主体,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梦想和个体追求幸福生活的梦想连接起来,以未来为指向建构起主体之间的价值共识,这为丰富和发展理论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二)比较研究方法
探讨价值共识的达成问题需要深入历史发展的脉络中,从文化发展的视角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因此,要集中于对古今中外思想的对比和梳理,从发展的视角认识价值共识的历史性和过程性特点。对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价值共识达成方案,包括自然共同体—货币共同体—人类共同体建构,权威领导型价值共识建构模式与权利主导型价值共识建构模式,深入探寻价值共识的达成路径问题,为公共领域价值共识的建构提供理论支撑。
(三)历史和逻辑统一的方法
价值共识问题根本上要解决的是不同主体间的利益冲突问题,其中从共同体角度分析,政治共识是关键点。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是研究意识形态问题的重要方法,要探讨和思考西方的普世价值、中国传统的伦理价值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核心价值观念建构的本质规律及其相关联系,明确改革开放背景下西方宣传普世价值观念的政治图谋。既要注意考察当下社会各种思潮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挖掘它们之间的现实联系,又要注意保持清醒的政治立场。因此,我们必须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不孤立地分析问题,而是通过深入历史、通过发展逻辑和脉络把握问题的发展和走向。
(四)多学科交叉综合法
研究价值共识达成的可能性及其限度问题事实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理论和现实问题,需要借助相关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价值共识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是由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现象所呈现的,在其发生过程中会涉及众多学科的内容,其中包括社会学、心理学、法学、教育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
(二)研究思路和逻辑框架
价值共识成为理论上和实践中需要破解的难题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以历史的眼光梳理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价值共识能够从对历史问题的总结中获取智慧。同时,不能忽视价值共识要解决的是主体间的价值观念和评价标准的一致性问题,这需要从主体和主体间性的角度进行分析。而基于主体的多样性、多层面性,需要对不同主体间、不同层面主体间的价值共识进行逐层解析。
本书主要以价值论为研究视角,以价值的主体性为理论研究基点,探讨主体间的价值观念、价值评价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引申出对不同时代背景下价值共识的建构的思考和研究。特别是以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形态理论为参照,宏观把握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主体的价值特点,以及价值共识遇到的问题及阻碍。对传统价值一元论背景下东西方价值共识的建构逻辑进行了梳理,并延伸到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时代背景下价值主体之间新型价值共识的建构问题,包括不同时代背景下交往主体间越来越复杂的价值冲突与碰撞,问题域较为广阔。总体上,笔者是以价值主体在不同时代背景下达成价值共识的层次、路径及其限度问题展开的,研究沿着何谓价值共识、为何需要价值共识和如何达成价值共识的逻辑主线展开。
从本书的篇章结构来看,导论部分是问题的引入,从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角度探讨价值共识的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呼唤,凸显了价值多元化时代价值共识研究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为正式引入价值共识问题的研究做认识上的铺垫。
第二章从价值的基本理论切入,首先分析价值的含义、特征、类型等,并通过价值评价和价值观念、事实与价值等基础理论问题,为接下来的研究做理论架构。第二章重点是探讨人的价值主体性问题,并展开对价值的多元性及其丰富内涵的思考。因此,对价值主体的分析成为重要的一环,思考个体到共同体和“类”三个层次的价值关系问题、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理论,为价值共识问题的研究和思考做铺垫。
第三章探讨的核心问题是“何谓价值共识”,对价值共识的内涵、外延和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其中,价值共识的含义被界定为价值主体之间在实践交往过程中就某类价值或价值问题达成的一致性意见。相对于客观真理,归纳出价值共识存在多变性、多元性和多层次性的特点,另外难以达成价值共识其实也是重要的特点之一。对价值共识难以达成的原因,分别从主体和交往环境角度进行了分析,并就价值共识存在的维度问题从时空、情感、语言和实践四个方面做了相应分析,认为价值共识本质上要解决的是利益问题。本部分的研究重点是从实践层面分析时间与空间、人的认知与情感、思想与语言对达成价值共识的影响。
第四章作为逻辑承接,主要探讨“何以需要价值共识”问题。这里不是对导论内容的重复,而是更深入探讨价值共识建构的时代性、主体性和价值共识的向度问题,反对虚假共识。价值共识并不是不言自明的,不需要分析就能够深刻认识和把握的概念。价值是多元的,不同的主体存在不同的目的、欲望、需要、情感、能力等差别,但是不能因此而否定主体之间在价值观念上的共同性和一致性,当然也不能盲目乐观地认为价值共识是容易达成的。主体之间的交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彼此之间的阻隔和障碍,通过进一步的相互了解,能增加彼此之间的共性和共识,催生共同利益基础上的价值共识。
第五章从宏观层面关注价值共识的历史演变,主要是受到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启发,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的共识路径问题,将人的交往实践分为自然共同体—货币共同体—人类共同体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从群体到共同体是人类从自然到自觉的发展脉络,而从有限范围内的交往到更广泛的交往,人的自觉意识获得了不断提升。在自然共同体和货币共同体中,人总是受到外在制约因素的限制,而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阶段,主体之间的交往将不再基于物质利益关系。主体是自由而全面的人和自由人的联合体,人可以摆脱外在的物质利益的限制和羁绊,人的公共性进入成熟阶段,并真正成为人的本质属性,人类共同体作为真正的共同体而推动和促进主体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六章从历史角度分析价值共识的建构情况。从东西文化发展的角度对价值共识的思想文化背景进行梳理,并就东方文化的“天人合一”、儒家的“大一统”思想等进行思考和研究,对西方的古希腊理性思维、中世纪的神学思想、近代的启蒙理性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展开逻辑分析,并就西方的价值共识建构思想进行梳理。在不同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价值共识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体意识也在逐步觉醒,从传统的一元文化向多元文化的过渡也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
第七章系统分析价值共识的逻辑建构,思考建构价值共识的影响因素。笔者将价值共识的逻辑建构区分为权威领导型和权利主导型两种主要的价值共识建构形式,探寻社会公共领域的价值共识的建构思路。权威体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通过站在正义和真理的一方,推进人类的发展和进步,维护和保障人类共同福祉的价值共识达成方式是值得肯定的,也应受到应有的尊敬;而为了个别主体的一己私利的行为,则应该受到鞭挞和唾弃。在此,对传统权威向现代转化过程中存在的利用武力征服、物质利诱、权力压制等形式进行分析和解构。权利意识的觉醒是西方近代启蒙思想的功劳,在反对封建专制等级制度和神权统治的斗争中,早期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主张的人生而平等、天赋人权等击碎了传统权威所编制的神话,让个体认识了自我,并获得追求主体权利的机会。而从传统封建专制的封锁中走出来的主体来到复杂多元的陌生人的交往环境,也需要依靠权利的保障获得发展的机会。
第八章是本书研究的逻辑重点,即研究“价值共识何以可能”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分别从价值主体培育、平台建设和实践推进三个方面展开分析。价值共识的建构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需要提升的是主体的素养,培养公共理性思维能力和服务于社会整体的素质,其中包括个体的德性修养和法律素质。在平台建设方面,凸显时代性特征,从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的网络化等方面,强调经济和科技对人们达成价值共识的积极影响。在实践落实方面,主要分析了“普世价值”的主体缺失而导致价值共识的虚假性,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过程中需要把握的重点问题。
结语部分对本书做了回顾,对未来深入研究进行了展望。价值共识不是一劳永逸的共同约定,而是随着主体变化而变化,与时代和环境相统一的价值整合。因而,在迎来信息社会新的交往环境和各类新的交往困惑的背景下,对此问题还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
[1]〔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第48页。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
[3]〔美〕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戴扬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第87页。
[4]〔美〕理查德·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李幼蒸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第321页。
[5]〔英〕以赛亚·伯林:《自由论》,胡传胜译,译林出版社,2011,第49、244~245页。
[6]俞可平:《社群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71页。
[7]沈湘平:《价值共识是否及如何可能》,《哲学研究》2007年第2期。
[8]〔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11,第45页。
[9]〔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11,第138页。
[10]〔德〕孔汉思、库舍尔编《全球伦理——世界宗教议会宣言》,何光冲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第171页。
[11]〔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包容他者》,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2]韩桥生:《道德价值共识论》,人民出版社,2015,第4页。
[13]沈湘平:《价值共识是否及如何可能》,《哲学研究》2007年第2期。
[14]安国强:《多元时代的价值共识》,《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15]胡敏中:《论价值共识》,《哲学研究》2008年第7期。
[16]汪信砚:《普世价值·价值认同·价值共识》,《学术研究》2009年第11期。
[17]王玉萍、黄明理:《价值共识及其当代意义》,《求实》2012年第5期。
[18]胡敏中:《论价值共识》,《哲学研究》2008年第7期。
[19]周文华:《美国核心价值观建设及启示》,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
[20]李德顺:《超越“两极对立”的文化出路》,《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21]陈付龙:《分歧到共识:和谐交往的价值途径演绎》,《思想理论教育》2014年第2期。
[22]沈湘平:《反思价值共识的前提》,《学术研究》2011年第3期。
[23]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第2页。
[24]吴玉军:《价值个体主义、怀疑主义与价值共识的困境》,《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25]张骐:《论法的价值共识——对当代中国法治进程中一个悖论的解决尝试》,《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年第5期。
[26]范进学:《宪法价值共识与宪法实施》,《法学论坛》2013年第1期。
[27]李海清:《体现公民权利的民主程序:现代性价值共识达成的基本途径》,《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28]李景源、孙伟平:《价值观与价值导向论要》,《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7期。
[29]杜永吉:《论和谐社会的价值共识》,《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2期。
[30]任晞:《多元社会背景下实现价值共识的重塑——关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讨》,《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31]孙伟平:《信息时代的社会历史观》,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第149、158页。
[32]任俊英:《如何应对西方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网络渗透》,《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33]陈祖洲:《从多元文化到综合文化——兼论儒家文化与新加坡经济现代化的关系》,《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34]陈宗章:《网络空间中意识形态领导权与价值秩序的建构》,《理论与改革》2005年第2期。
[35]李德顺:《普遍价值及其客观基础》,《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
[36]李德顺:《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第326~327、331页。
[37]费孝通:《跨文化的“席明纳”——人文价值再思考之二》,《读书》1997年第10期。
[38]汤荣光:《普世价值论辩缘起及走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
[39]曾亦、郭晓东编著《何谓普世?谁之价值?——当代儒家论普世价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0]陈先达:《论普世价值与价值共识》,《哲学研究》2009年第4期。
[41]侯惠勤:《“普世价值”与核心价值观的反渗透》,《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11期。